图片补全计划:法国版“地平线”——“福尔班”级驱逐舰


“福尔班”级驱逐舰属于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地平线”驱逐舰(Horizon-class Destoryer),首舰“福尔班”号本级舰也可称为“福尔班”级驱逐舰。(实际法国并无驱逐舰分类,这里只是用约定俗成的叫法)

NFR-90宣告失败后,继而出现的欧洲新一代中型防空舰艇共同合作研发计划有两个,一个是1990年德国与荷兰签署的新一代护卫舰研发协议),另一个便是英、法两国在1991年提出的未来护卫舰计划。

英国打算以AAAF取代逐渐老迈的42型驱逐舰,而法国则要以之作为新造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主要防空护卫舰只。

1991年夏季,意大利便表达对AAAF计划的兴趣。在1991年10月,英、法正式启动AAAF的初期定意需求。在1992年4月,意大利 开始派出观察员参与AAAF计划,随后在1992年底决议加入。

在1992年12月18日,英、法、意签署三方对共同护卫舰的基本需求文件。在1993年4月起,意大利全程参与计划。在1993年9月,三国共通护卫舰的计划办公室在伦敦正式成立,AAAF也正式改名为“下一代共同护卫舰”,项目名称为地平线护卫舰。

CNGF最主要的武装是主要防空导弹系统,这也是CNGF项目的研发重点之一。在1994年7月11日,英、法、意三国的国防部签署CNGF计划的备忘录。

为了执行地平线计划,法国政府成立一个国家协调中心,由一个计划执行官与相关专家团队组成,负责监督地平线计划的执行,包括对于此计划项目管理、工程、质量监督、后勤支援以及支出状况等范围的管理监督工作。

参与地平线计划的法国主要厂商如下:法国造舰局负责船舰建造与战斗系统整合工作,Thomson-CSF与Matra负责开发战斗管理系统,Thomson-CSF与Dassault Electronique负责通信管理系统,Thomson-CSF Defence负责电子战系统。

而参与PAAMS防空系统与紫菀防空导弹的法国厂商包括Thomson-CSF、马特拉航天与意大利Alenia Marconi Systems合资成立的欧洲导弹公司,以及法国航天、达梭电子、SEP、DCN等。

随着CNGF计划的进展,NFR-90计划中的老问题再度浮现,各国的需求并不一致,对基本设计或装备的采用也有很深的歧见。首先,法国与意大利海军主要都在风平浪静、阳光宜人的地中海操作,没有必要使用吨位太大、续航力与耐波力较好的舰体。

但英国皇家海军却需与风浪恶劣的北大西洋环境搏斗,所以一开始双方便为CNGF的吨位产生重大歧异,法、意认为4000吨的护卫舰等级便足敷需求,英国却认为CNGF应定意为6500吨以上的驱逐舰才像样。虽然CNGF随即依照英国需求而增加至6500吨左右,但接下来在关键装备的选择上却发生了更大的意见冲突。


CNGF其中最严重的争执在于选用PAAMS防空导弹系统的雷达,法、意主张采用意大利开发的欧洲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但英国坚持采用英国本身的多功能电子扫瞄雷达的舰载衍生型──桑普森雷达。

除了各国对CNGF的需求不一之外,对于工作量分配也有许多歧见。英国对CNGF的数量需求远大于法、意,但是建造工作分摊并不公平:需求量最低的法国,一开始竟要求其造舰工作量占整个CNGF的46%,后来虽然降至25%,但英国还是很难接受 ,这导致CNGF的成本攀升,让英国可能采购不到足够的数量。

由于上述种种歧异与争执始终无法协调,导致CNGF进展有限,裹足不前,而英国替换旧舰的进度却不容再多作拖延。 在1991年初,CNGF进行首制舰的发展阶段,并签署CNGF MoU Addendum 2。然而,在英国军方与工业界一致的强大不满之下,英国终于在1999年4月退出该计划,自行发展Type-45型导弹驱逐舰,不过仍使用一些与CNGF相同的装备。


在1999年10月,地平线护卫舰计划的定意阶段终于结束,而法、意决定以两国合作的方式继续进行这个计划,预算上限定意为200亿法郎,这包含发展设计以及建造首批四艘驱逐舰的经费,其中大约1/3用于PAAMS防空雷达、战系与导弹系统。

经过协商与取得共识之后,法、意两国国防部长在2000年9月正式签署地平线驱逐舰的发展建造协议,此阶段将排水量定意为6700吨,长度150m,两国各建造两艘。在2000年10月,法国DCN、Thales公司及意大利Fincantieri、Finmeccanica等CNGF的主承包商重新成立Horizon SAS公司,负责CNGF的研发整合工作。

最初法国海军对CNGF的需求是四艘 ,以取代1960年代服役的两艘絮佛伦级导弹驱逐舰以及1980年代末期完成的两艘卡萨尔级驱逐舰;但碍于预算因素,法国只在2000年10月27日签署了第一批两艘的合约,用来取代老朽不堪的絮佛伦级。

首批两艘CNGF分别被命名为福尔班号及骑士保罗号号,都由DCN旗下的洛里昂造船厂建造。

福尔班 号在2002年4月8日在DCN洛里昂船厂切割第一块钢板,2005年3月10日下水,由于测试进度严重落后,福尔班号直到2008年12月9日才完成交付,并在2009年内成军。

二号舰骑士保罗号则在2003年12月开工,2006年7月12日下水 ,原订于2009年5月交付,但由于战斗系统整合测试问题,直到 2009年12月21日交付法国海军,随后并训练到2010年6月。

两艘福尔班级驱逐舰的交付进度总共延迟了18个月左右。最初法国海军希望第二批2艘福尔班级能在2010与2012年服役,但由于由于前两舰的总成本就高达27亿欧元 ,法国政府被迫在2005年9月放弃地平线驱逐舰的第三与第四号舰。

标准排水量5600吨,满载排水量6635吨;舰长152.87米,舷宽20.3米,吃水5.4米;2台GE/Fiat Avio LM-2500+燃气轮机,2台SEMT Pielstick 12 PA6 STC柴油机;最高速度29节,续航力7000海里/18节。

2座奥托·梅莱拉76毫米 62倍径舰炮超快速型,2座20毫米 Mod F2机炮;2座四联装MM-40 Block2飞鱼反舰导弹发射器;2座固定式324mm鱼雷发射器。

6座八单元Sylver A-50垂直发射系统,装备紫菀-15短程防空导弹16枚,紫菀-30区域防空导弹32枚;2座六联装SADRAL PDMS短程防空导弹发射器;1架NFH-90中型反潜直升机。

法国和意大利两国地平线级的区分方法: 第一种,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舷号,法国的舷号是D6XX,意大利的舷号是D5XX。

第二种方法就是数舰炮,法国版在舰艏垂发后并列装备2门奥托76舰炮。意大利版除了在相同位置上装备2门76炮外,在机库右侧装备了第3门76炮,安装在一个L型的平台上,平台最上方是NA-25火控雷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