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和朱高熾搶皇位,朱高熾當皇帝后怎麼對待這個兄弟的?

一川菸草aaaa


一、朱高熾性格沉穩,在以太子身份監國時,朝無廢事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與仁孝文皇后徐氏的嫡長子,生於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頗得爺爺朱元璋的喜歡。

但是,對於朱棣來說,一生戎馬生涯,他是愛動不愛靜的主,他喜歡的是老二朱高煦和老三朱高燧。這兩個兒子一直跟隨朱棣南征北戰,立下了不世之功。尤其是老二朱高煦更是多次化險為夷,力挽狂瀾,還曾經救了父親朱棣的命。

朱棣也多次對朱高煦說“勉之,世子多疾。”受到父親朱棣的鼓舞,朱高煦一顆蠢蠢欲動的心是一刻也停不下來,他的最大的夢想就是當皇上。所以,朱高煦的一生都在想如何造反,並積極付諸於行動。當然,都失敗了。

朱高熾體態肥胖,總要兩個內侍攙扶才能行動,朱棣見了就添堵。朱高煦嘲笑他說:“前人蹉跌,後人知警。”當時的皇太孫朱瞻基朗聲接道:“更有後人知警也。”確實如朱高煦和朱瞻基所言,他們的較勁還在後邊,最後還是朱瞻基果斷除了朱高煦這個大患。


(朱高熾劇照)


但是,在大學士解縉、黃淮的極力要求下,朱棣還是立朱高熾為皇太子。解縉說“好聖孫”,說到了朱棣的心坎上,皇位的傳承是大事。

朱棣一生大多數時間都在馬背上度過,太子朱高熾監國期間,朝無廢事,不但自己得到了歷練,而且還得到了大臣們的認可。

而且,朱棣也明白,在起兵靖難之時,朱高熾留守北京。以萬人之力擋住了李景隆的50萬大軍,可謂是立下了大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朱高煦製造流言蜚語,胡濙密疏保太子之位

皇太子朱高熾在南京監國,朱高煦製造流言誹毀太子。弄得朱棣是半信半疑。於是,朱棣就讓自己最信任的大臣胡濙到南京任職,命他順便調查此事。

胡濙到後,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開始對此事徹查。一查才知道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情。於是,胡濙秘密上疏送京,報告太子監國七事,並說太子誠敬孝謹,並沒有過失,都是他人惡意中傷。朱棣聽了,很高興。胡濙是誰呢?

胡濙(yíng)(1375年-1463年9月20日 ),字源潔,號潔庵 。武進(今江蘇武進)人 。明朝初年重臣、文學家、醫學家。

胡濙為建文二年(1400年)進士,歷授兵科、戶科都給事中。歷經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的六朝元老,前後約60年。

胡濙曾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前往各地追尋建文帝朱允炆下落,前後一十四年,即使老母去世,朱棣都不許他回家奔喪,繼續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突然深夜回到北京城,已經休息的朱棣急忙召見,二人一直談到了很晚。後人揣測,胡濙已經找到了建文帝。


(朱高煦劇照)


胡濙為人節儉寬厚,喜怒不形於色,堪與北宋名臣文彥博相比。曾任禮部尚書、太子太師。明英宗天順七年(1463年),以八十九歲高齡逝世,獲贈太保,諡號"忠安"。《明史》:“海內無虞,卿等四人力也”,是明宣宗朱瞻基對胡濙的高度評價。

那麼,太子之位隸屬於朱高熾,歷史漫談君覺得原因如下:

  • 1、朱高熾是嫡長子,名正言順。自古都有嫡長子繼位的說法,這個身份別人爭不了去,搶不走,是最有說服力的。

  • 2、朱高熾仁厚,身邊聚攏了一些助力自己的大臣,關鍵時候,朱高熾身邊有一幫能幫自己的能臣與賢臣。

  • 3、朱高熾兼國時,得到了歷練。朱高熾在監國期間,處理事情非常到位,彰顯了自己的能力。

  • 4、朱高煦、朱高燧有勇無謀,扶不上臺面。朱高熾的這兩個兄弟是空有雄心壯志,卻志大才疏,屬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那種,實在是扶不上牆。

三、朱高熾堅守仁義,對朱高煦一直是包容有加,同時把不堪的局面留給了兒子朱瞻基

朱高煦的為人處世的樣子從下面的一件小事可見一斑:建文帝繼位,朱高煦、朱高熾和他們的舅舅徐輝祖一起去拜見。徐輝祖看看朱高煦一副遊手好閒,吊兒郎當的樣子,偷偷提醒他,讓他收斂一下。朱高煦一聽非常生氣,覺得舅舅徐輝祖是對自己有偏見。臨走,還做了荒唐事,盜走了徐輝祖心愛的寶馬。

朱高煦最初被封為高陽郡王,後隨父親起兵靖難,累立戰功。朱棣繼位後,就把朱高煦封為漢王,藩國雲南。可是,朱高煦有自己的主意,覺得太遠,就是不去。他開始謀取太子位,中傷太子,並縱使私兵劫掠。他中傷解縉遭,使之被貶黜,被殺害。他還養了很多武氏。

1416年(永樂十四年)十月,成祖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對其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為庶人。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極力請求。

最後,徐皇后都看不過去了,讓朱棣減少了朱高煦的一部分人馬,並於1417年,被強令就藩樂安州。

朱高煦總算了不大折騰了,可是他的好弟弟皇三子朱高燧又想鬧事,在朱棣病重期間,密謀殺死朱棣,然後矯詔即位,因洩密為成行。朱高熾又求情,朱棣才饒恕了他。


(朱瞻基劇照)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煦認為此時是奪取皇位的最佳時機,就讓自己在北京的兒子朱瞻圻,還有心腹們去北京勘察,想趁機起兵。明仁宗自然對這一切都心知肚明,防著他呢!朱高熾反而給他賞賜大量的金銀珠寶,加封他的兒子們。朱高熾是想以德報怨,用真心去感化一塊堅冰。

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病逝,朱高煦又覺得是好時機來了,於是想半路截擊朱瞻基,又沒有成功,根本沒有看到朱瞻基的人影。朱高煦是納了悶了,怎麼回事呢?

朱瞻基在位期間,也是重重地賞賜朱高煦,他提出的事情,朱瞻基基本都答應,可這更助長了朱高煦的飛揚跋扈。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公然起兵造反,宣宗御駕親征,朱高煦嚇得立即投降。

是可忍孰不可忍,朱瞻基這次下了狠心,將朱高煦廢為庶人,囚禁在西安門內。後來,朱高煦在朱瞻基的一次看望他的過程中,伸腿又絆倒了朱瞻基,朱瞻基於是斬草除根,把朱高煦與其諸子殺害。

那麼,朱高熾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對朱高煦忍讓與包容呢?

  • 1、朱高熾本性使然,他是仁厚之人,對親人更甚。朱高熾不想手足相殘,他見過父輩的血雨腥風,他不想讓這樣的事情再在自己和兄弟之間上演。

  • 2、朱高熾不想留下弒殺兄弟的惡名,皇上的一行一動都是會被史官給記錄下來的,特別重名聲的他,是不想留下惡名的。即使是弟弟朱高煦作亂,他也能包容,就是因為他把名聲看得太重。

  • 3、朱高熾覺得朱高煦的威力沒有那麼大,他覺得弟弟朱高煦的能力有限,是成不了氣候的,小河溝裡翻不了大船,所以就沒必要下狠手。就像是一個小孩和一個大人摔跤,大人對小孩是不屑一顧的。

總之,不論是朱棣,還是朱高熾,還是朱瞻基,他們對待朱高煦都是一忍再忍。這樣,家人對朱高煦的容忍更縱容了他,讓他在挑戰皇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到朱瞻基忍無可忍時,就把他送上了不歸路。


歷史漫談君


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裡面,朱高熾是由胖胖的老戲骨梁冠華飾演的。

剛開始,梁冠華大腹便便地出場時,還以為狄仁傑走錯片場了呢!


朱高熾確實是個大胖子,比梁冠華還要胖,肚大腰圓,有三百多斤重,走路十分不便,需要兩個人攙扶,從皇宮騎馬到城門口,需要換乘兩匹馬,因為馬受不了。

因為胖,朱棣不喜歡大兒子朱高熾,喜歡二兒子朱高煦,因為朱高煦更“類己”。

朱高煦身材挺拔,長相威嚴,性格果敢,做事雷厲風行,不論容貌,還是性格,與朱棣頗為相似。

靖難之役,朱棣攻打南京城,城池堅固,久攻不下。朱棣著了急,一發狠,這就要帶頭往前衝。

但城牆上,矢石如雨,刀槍叢立,朱棣有一絲膽怯,刀槍可不長眼睛,要是被戳上一下,非死即傷啊!


恰在這時,朱棣看到了身旁的朱高煦,於是貼近朱高煦的耳朵,說了句:“老二啊,你哥身體不好,加油!”

朱高煦聽了這話,明白了話外之音,瞬間像打了雞血一般,拿著傢伙,帶著弟兄們嗷嗷地衝了上去,憑著一股二愣子的勁頭,終於攻破了城門。

朱棣如願以償地奪得了皇位。

朱棣當了皇帝之後,確實考慮過廢長立幼,廢了朱高熾,立朱高煦,但此舉違背祖宗禮法,乃取禍之道,所以朱棣猶豫不決。

後來,朱棣問大臣解縉的意見,解縉說了句“皇上你有一個好聖孫啊!”這個好聖孫就是朱瞻基,他是朱高熾的大兒子。

朱瞻基年輕有為,成熟穩重,確實是當皇帝的不二人選,所以朱棣放棄了廢長立幼的想法。



朱棣死後,朱高熾繼位當了皇帝,朱高熾如何對待朱高煦的呢?

朱高熾為人仁厚,並沒有加害朱高煦,反倒是朱高煦圖謀不軌,派心腹前往北京,偷偷觀察皇宮的動靜。

朱高熾心知肚明,但裝作不知,派人給朱高煦送去了大量的金銀財寶,並給他的兒子們加官進爵。

朱高熾這招很厲害,這麼一封賞,兒子們感恩戴德,覺得大伯很不錯,對侄子們很好,幹嘛還冒著殺頭危險去造反呢,朱高熾兒子們的心散了。


朱高熾做了八個月皇帝就死了,朱瞻基繼位,後來,朱高煦趁人心未穩,公然起兵造反,最後被朱瞻基平叛了。

朱瞻基沒殺叔叔,而是把他監禁起來了。有一次,朱瞻基前去探望朱高煦,準備離開的時候,被朱高煦一下子用腳絆倒了,吃了個狗啃泥。

朱瞻基忍無可忍,就讓人把朱高煦放進了一個大缸,活活地烤死了!


一半秋色


明仁宗朱高熾雖然只做了一年的皇帝,但其卻獲得了中國為數不多的廟號“仁宗”這項殊榮,所以不難想象,朱高熾會如何對待想跟自己搶皇位的弟弟們。

事實上,朱高熾登基做皇帝之後,對自己的親兄弟朱高煦和朱高燧都進行了加封。要知道當時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曾加害過身為太子的朱高熾,並且朱高煦在朱高熾登基做皇帝之後,還策劃過反叛。由此,朱高熾的仁慈略見一斑。

要知道,中國大一統朝代中廟號為“仁宗”的皇帝只有四位,分別是宋仁宗趙禎、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明仁宗朱高熾和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這四位哥都稱得上是開明且仁慈的君主。

明仁宗朱高熾如何能在短短一年之中,獲得此項殊榮?下面就由咕嘟君來帶你瞭解一下其中的前因後果。

一、高齡太子太難了

中國古代,太子是一個高危職業,原因有下:

  • 首先就是要防著兄弟們覬覦東宮之位;

  • 其次還要擔心著皇儲之位隨時被被廢;

  • 第三如果再遇上一個長壽的父皇,那麼這太子的日子可就不好熬了。

很幸運的是,以上幾點朱高熾全都符合。

朱高熾他爹就是大名鼎鼎的永樂大帝朱棣,是明朝少有的長壽帝王。朱棣可謂是英明神武戎馬一生,在做燕王的時候就經常北擊韃靼,做皇帝之後每遇戰事更是會御駕親征。

當朱棣外出征戰的時候,身為世子和太子的朱高熾就被任命代理監國。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同尚武的朱棣在施政方針上多有出入,所以經常受到朱棣的責罵。

又因為朱高熾好靜,導致身體肥胖行動不便,所以每次外出作戰朱棣都帶著朱高煦和朱高燧,使得朱棣越來越不喜歡朱高熾,反而認為朱高煦最像自己,並多次有了廢太子立漢王朱高煦的想法,由此開始,自命不凡的朱高煦在爭奪儲君的道路上越走越黑。

二、愛護兄弟不計前嫌

由於朱棣曾經對朱高煦許下過諾言,所以在靖難之役後,朱高煦多次挑戰太子東宮之位。先是以稱病為由遲遲不去就藩,並且在朱棣面前調撥是非,使得力保朱高熾太子之位的解縉被貶被殺,並且在京城私養武士,擊殺兵馬指揮官,僭用御車馬器物等來挑戰皇權。

後來知道真相的朱棣對朱高煦進行了嚴厲的訓斥,並且剝奪了他的冠服和爵位,準備將他廢為庶人。身為長兄和太子的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所以跪在朱棣面前為朱高煦求情,此為第一次愛護兄弟。

前往藩國的朱高煦依然不思悔改,他繼續豢養精兵,朱高熾雖有察覺並多次書信勸解,但是朱高煦依然不為所動。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北伐的路上去世,朱高熾以太子之位繼位登基,認為機會成熟的朱高煦派遣心腹前往京城打探,朱高熾知道後將朱高煦叫到宮裡,不但給與其高額的封賞,同時還給朱高煦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封為郡王等。

但是由於朱高熾身體狀況不佳,只做了一年皇帝就撒手人寰,所以在朱高熾做皇帝的這一年裡,朱高煦並沒有和朱高熾兵戎相見。而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做了皇帝之後,朱高煦起兵造反失敗被殺,持續了二十多年的爭奪才正式結束。

三、在位雖短卻廣施仁政

朱高熾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也為大明朝做了很多奠定根基的大事,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礎。

首先,為靖難遺孤平反,並且赦免了建文朝的一些舊臣和被連坐的家屬,並准許他們回家,將剝奪的田產和房屋等都盡數歸還,並恢復一些大臣的官爵,此舉動有效地化解了永樂朝所帶來的統治集團的矛盾,為國家長治久安做出了表率。

其次,由於朱棣連年征伐和遷都北京鎮守邊境,從而給南方居民帶來了經濟上的壓迫,所以即位後的朱高熾改朱棣徵調的做法,改成市場價格購入,並且減免了受災農民的田賦免費給予救濟糧等,此舉有效地減輕了人民經濟負擔,使國家得以修養生息。

身為君王,能夠廣施仁政與民休息,在中國古代四百多位帝王中,可謂是難能可貴的,在經歷過靖難之役後依然能赦免前朝舊臣並委以重用,可以說朱高熾的心胸和他的體態一樣寬廣。


《明史》評價朱高熾,在壽命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和漢文帝、漢景帝相媲美了,如此高的殊榮在歷史中也實屬難得,朱高熾可謂是無愧於“仁宗”這個廟號。


咕嘟君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長子,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二人同是徐皇后所生,是親哥倆。

朱高熾長得很肥胖,腳腳有毛病,但性格很仁厚。

朱高煦生得人高馬大,孔武有力,但性格桀驁不馴。

建文元年,朱棣起兵靖難,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出征。

建文二年,朱高煦參加白溝河之戰。在樂昌,張玉戰死,朱高煦救朱棣脫險。

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戰敗,朱高煦率軍隊力戰,將南軍擊退。

永樂二年,成祖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不肯去雲南,帶兒子去了南京。

永樂十三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仍不願去。成祖始懷疑他有奪嫡之心。

永樂十四年,朱高煦犯事達數十起,成祖想把他貶為平民。朱高熾為之求情。

永樂十五年,成祖將朱高煦徒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並命他即日起程。

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死。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仁宗增加朱高煦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將其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封為郡王。

洪熙元年,明仁宗病逝,兒子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明宣宗對朱高煦也是優禮有加,言聽計從。

明宣宗宣德八年(1426年),朱高煦起兵造反。

明宣宗朱瞻基御駕親征。朱高煦眾叛親離,被迫投降。被廢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

後來,宣宗去探視朱高煦,卻被朱高煦故意絆倒。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的大銅缸將朱高煦罩在裡面。朱高煦將缸頂起來。宣宗令人在缸周圍點燃木炭,把朱高煦炙死在缸內。朱高煦的兒子也全部被殺。

這是一個皇族內部因爭奪皇位而發生的骨肉殺戮事件。這樣的事情在封建社會實在是太多了。朱高煦被封為漢王,錢財女人有的是,可他還不滿足,非要爭皇位不可。有什麼辦法?明宣宗朱高熾對這位任性的兄弟一讓再讓,應該說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朱棣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長子朱高熾生性端莊沉靜,仁愛儒雅,而另外倆兄弟卻不是省油的燈,囂張跋扈,野心勃勃,無時無刻都在惦記朱高熾的太子之位。尤其是朱高煦,皇太子在位二十年他就琢磨了二十年。

然而朱高熾卻處處維護他這位弟弟,每次他犯了錯,謀害太子的事情暴露後,朱高熾都痛哭流涕的到朱棣面前給他求情。等到朱棣病逝,朱高熾登基,朱高煦還不忘奪權,但是朱高熾卻不怪他,反而給他獎賞,把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他兒子封為郡王。

可以這麼說,朱高煦沒當上太子,是他命中註定,但是有這麼個仁義的兄長,卻是不幸中的萬幸。要不然早死八百回了。

朱高熾從小就喜歡讀書,端莊沉穩,連祖父朱元璋都非常喜歡他,特意把奏摺拿給朱高熾看,朱高熾有條不紊的把文武類奏摺分開,並詳細進行了彙報,深得朱元璋喜愛,親自冊封朱高熾為世子。

朱高熾不喜歡練武,不是很受朱棣喜愛,但是他的老師們卻非常欣賞他,這也為日後籠絡一大批文官打下基礎。

朱高熾不好動,這也導致了他特別肥胖,年紀輕輕就需要內侍攙扶才能行動,光這一年就讓一生嗜武的朱棣非常不喜歡,反而漢王朱高煦經常隨自己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和自己的性格非常像,多次動了像廢長立幼的念頭,甚至對漢王許願說:“世子屢病,爾自當勤勉!”

《明史》也同樣記載:“帝起兵時,次子高煦從戰有功,許以為太子。”

朱高煦本來就看不起朱高熾,有了皇帝老子的這句話,他更是肆意妄為,朱棣給他封為漢王,將雲南給他做封地,朱高煦多次推脫就是不去,又換到青州還是不去,而是在京城私養兵士,隨時謀劃朱高熾的太子之位。

不僅如此,每次朱棣出征回朝,他都要向皇帝誣告朱高熾監國期間的不當之處,還誣陷解靖,最終導致解靖慘死。而此人是朱高熾重要的謀士之一,當年正是因為他的一句“好聖孫”,才打消了朱棣廢除朱高熾太子之位的念頭。

朱高煦交橫跋扈,打死朝廷命官,終於惹得朱棣大怒。將朱高煦剝削王位,下獄囚禁。朱高熾知道後,痛哭流涕的找朱棣求情,這才保住了漢王小命,保留了封地。

但朱高煦簡直就是記吃不記打,朱高熾登基時,還在幻想著謀反,派人到京城打探消息,結果消息走漏被朱高熾知道,但朱高熾再一次放過了他,還給她賞賜財寶,給與其長子世子賞賜。

等到朱瞻基登基,漢王最終還是起兵謀反,朱瞻基最瞭解他這位二叔,長嘆一聲:二叔終究還是反了。最終兵敗被抓,被朱瞻基處理銅鍋烤死的酷刑。

總結朱高煦一生,皇帝寵愛,兄長的愛護,在古今往來的皇家中都是少之又少,但是朱高煦一次又一次挑釁皇權,父親和兄長可以容忍他, 但朱瞻基可不和他客氣,最終自己一步步把自己作死,放的好好的王爺不做,被人活活烤死。

而這都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


大侃聊歷史


厚待,厚待,十分厚待。

朱高熾是真的很疼愛自己這位弟弟,雖然他幾次三番想謀取朱高熾的太子之位,為此多次在朱棣的耳邊挑撥朱棣與朱高熾的父子關係,並致使朱高熾的親信解縉冤死、黃淮入獄。



但是,無論朱高煦到底有沒有把朱高熾當成自己的親哥哥,朱高熾始終都把朱高煦當成自己的親弟弟,為此,即使他曾幾次三番陷害於自己,朱高熾對他始終都是寬容的,都只把朱高煦的作惡行徑當成是兄弟間的惡搞。

永樂十四年(1416年)十月,當朱棣北伐歸來時,得知朱高煦在京違法之事居然達數十起,其中更是有私自挑選衛士,招募精兵三千人,又擊殺兵馬指揮徐野驢,僭用御用車馬器物等欲圖謀反的重罪,由此朱棣這位靠造反登基的皇帝是大怒,也是心驚膽戰,為此他先是下令奪朱高煦的藩王冠服,將其囚禁在西華門內,而後更是欲下詔將他廢為庶人。



就在此時,朱高熾站了出來,他雖明知將一直想要奪位的弟弟廢為庶人,對他是百利而無一害,但是他卻是不想自己這位弟弟淪落為那般境地,因此他是極力的在朱棣的面前替朱高煦求情,希望朱棣能饒恕他的罪行。如此,在朱高熾的求情下,再加上朱棣對朱高煦本也是寵愛有加,由此朱高煦逃過了被廢為庶民的責罰,只是被削去了兩護衛。

但是朱高煦並未領朱高熾的情,對於他來說皇位遠比親情要來的重要,因此他明知朱高熾救他,但卻並未消除他想奪位的想法,反而是讓他覺得朱高熾這是在做戲,只是想穩固他的太子之位。永樂十五年(1417年),朱高煦被朱棣強行就藩樂安州,就藩後,以小人之心奪君子之腹的朱高煦認為他被朱棣強行就藩,是朱高熾從中攛掇的,對朱高熾是越來越仇視,因此是加緊了造反的準備。



而此時,朱高熾雖明知朱高煦在準備造反,可是他卻並未對他有過什麼舉動,只是一直致書勸誡,希望他不要做出這種親者恨,仇者快的事情。不過,無論朱高熾如何勸誡,朱高煦始終都是執迷不悟。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北伐回軍途中病逝,朱高熾繼位。此時早已躍躍欲試的朱高煦認為朱高熾剛繼位,帝位不穩,此時起兵必然有機會,由此他暗地派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當然,對於朱高煦的舉動,朱高熾早已獲悉,但是他還是不忍懲罰於他,只是將他召入京城,然後下旨冊封他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並增加其俸祿,同時賞賜數以萬計的寶物。



朱高熾的用意很明顯,就是希望用自己的仁義來喚醒朱高煦那虛無縹緲的野心,希望家庭和睦,兄弟相親,畢竟朱棣這一生就生了四個兒子,活下來的就三個,子嗣可謂是少之又少,因此朱高熾實在是不想殺他,朱高煦畢竟是自己僅有的兩位弟弟其中的一個。

當然,最後我們也知道,朱高熾雖然很厚待朱高煦,但朱高煦並未幡然悔悟,在朱瞻基登基後,他就起兵造反,而後因絆掉朱瞻基惹怒了他,由此被朱瞻基賜死,其子嗣也被牽連,被一一誅殺。


澳古說歷史


我是逐夢。我們一起在史書中找答案。

一、赦免漢王

十五年,高煦以罪徙樂安。---《明史》

召漢王高煦赴京。---《明史》

朱高煦在朱棣時期犯錯,被朱棣遷徙到樂安。朱高熾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召回朱高煦。

二、封賞無數

遺書召至,增歲祿,賜賚萬計,仍命歸藩。封其長子為世子,餘皆郡王。---《明史》

增加朱高煦的待遇,讓他去他的封地,他的兒子也都被封為郡王。


帶志逐夢


自古以來天家無情,為了爭奪那九五之尊的位置,父子相殘、兄弟反目。李世民通過“玄武門政變”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奪得了天下,趙光義“燭光斧影”幹掉了哥哥趙匡胤,就連題主說的朱高熾和朱高煦的父親朱棣,不也是通過“靖難之役”奪了侄兒朱允炆的天下嗎?

但事情總有例外,李世民最後選擇李治作為繼承人,不就是看中了李治的“仁”嗎?他不願再看到自己當初的事情再發生到兒子們的身上,只有李治繼位,他的其他兄弟才能保住性命。

朱高熾當了10年燕王世子,20年太子,但繼位僅僅不到一年就駕崩了,卻得到了一個“仁宗”的廟號,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4位“仁宗”之一。或許從這一點上我們就大概能猜到朱高熾對待兄弟朱高煦的態度了。

朱高熾因為身體肥胖,不能像父親和兄弟一樣征戰四方,一般都是留在京城監國。和文官在一起的時間最多,耳濡目染之下更像是一個讀書人。

而朱高煦就不一樣了,眾多兄弟當中他是最像朱棣的,真的算得上是能征善戰,是以朱棣一度想要廢掉朱高熾改立朱高煦當太子,幸而朱高熾在大臣們的擁護下才沒有得逞。

朱棣的江山有朱高煦他三分之一的功勞,他的處境和“玄武門之變”前的李世民還真的有那麼幾分相似。

朱高煦不愧“仁”的評價,他繼位之前就曾經為叛變想要弒父的老三朱高燧求情。繼位以後,不僅沒有對與他爭位子的兄弟趕盡殺絕,反而不計前嫌,對他們大加封賞,朱高煦的十多個兒子都被封了郡王。

但被利益衝昏了頭腦的朱高煦哪裡在乎這點小恩小惠,他的眼中只有紫荊城中那把椅子。雖然由於朱高熾在位時間太短,他還來不及造反,但是在朱高熾的兒子宣宗朱瞻基繼位以後,就馬上舉起了反旗。

但朱高煦不得民心,在宣宗的親征下,很快就被打敗,成了俘虜。宣宗將他們父子貶為庶人,囚禁在皇城西安門內。後來被宣宗裝在銅缸裡,用火活活烤死,十多個兒子也被全部殺掉。


歷史小跟班


朱高煦和朱高熾爭奪皇位說到底是朱棣有意無意鼓動的,《明史》中記載,因為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戰功顯著,馬上皇帝朱棣對他是大加讚賞,認為他最像自己:“成祖以為類己”,這個比喻不管朱棣是皇帝還是王爺都是不妥當的,畢竟朱高熾才是朱棣的接班人,這不是明擺著鼓勵朱高煦爭家產?

朱棣奪得皇位後,為了壓制太子朱高熾,允許朱高煦:“請得天策衛為護衛”以至於他:“輒以唐太宗自比”。唐太宗的皇位怎麼來的?地球人都知道,朱棣的行為毫無疑問給了朱高煦極大的鼓勵和信心。

朱高熾這位兄長當然知道朱高煦這個兄弟不安分,早在“靖難之役”還在進行中時,朱高煦就勾結朱棣身邊的宦官黃儼誣陷朱高熾要投降建文帝,要不是朱高熾謹慎,在靖難之初沒準就被朱棣一怒之下殺掉了:

宦寺黃儼等復黨高燧,陰謀奪嫡,譖世子。會朝廷賜世子書,為離間。世子不啟緘,馳上之。而儼先潛報成祖曰:“世子與朝廷通,使者至矣。”無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發書視之,乃嘆曰:“幾殺吾子。”

朱高熾成為皇太子之後,朱高煦更是變本加厲,當時的明朝第一才子解縉就是因為在朱棣外出時和朱高熾會面,被朱高煦誣告後下獄,繼而被殺,朱高熾也心知肚明。

兄弟兩人爭位爭了十幾年,但朱高熾一直保持著兄長的肚量,永樂十四年,朱高煦擅自使用皇帝才能使用的乘輿器物被朱棣知道了,朱棣本來想把他廢為庶人,但朱高熾卻為弟弟求情,還多次規勸有反心的朱高煦別亂來:

仁宗涕泣力救,乃削兩護衛,誅其左右狎匿諸人。明年三月徙封樂安州,趣即日行。高煦至樂安,怨望,異謀益急。仁宗數以書戒,不悛。

朱棣駕崩時,朱高煦就準備奪位,朱高熾也知道這事,但繼位後不但放下心結,還增加朱高煦的俸祿,優先給他的兒子們封王,朱高煦的其中一個兒子朱瞻圻因為母親被朱高煦所殺,曾告發朱高煦的一切不法行為,朱高熾卻放過朱高煦,將朱瞻圻發配鳳陽。

基本上可以說,朱高熾對朱高煦是仁至義盡了,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朱高熾確實放不下兄弟之情,畢竟是以後諡號為“仁”的皇帝,不願意揹負殺弟之名。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學習古人“鄭伯克段於鄢”,我都對你這麼好了,你再造反,天下人不答應。當然,後一種可能無法證實,因為朱高熾只做了不到九個月皇帝就駕崩了,朱高煦那會也還沒來得及造反。

朱高熾死後,朱高煦終於還是反了,失敗後被侄子明宣宗朱瞻基囚禁,也僅僅是囚禁,朱棣這一脈在當時子嗣不多,朱高熾對他的態度全天下人都知道,所以朱瞻基也沒想殺叔,好吃好喝的養著,只不過朱高煦天生的壞脾氣,在朱瞻基去探望他的時候還不願意服輸,攻擊朱瞻基,結果激怒了他,被活活烤死,侄子到底不如親兄長,估計要是朱高熾遇到這種事,朱高煦還有可能逃過一劫。


九頭鳥漫談文史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是漢王,朱高熾是朱棣長子,是太子。朱高煦,一直以來都覺得長兄身體多病,性格軟弱,不適合東宮之位,而自己性格狠辣,為人勇武,跟朱棣很像,應為太子,才應該繼承大統。

並且恃寵而驕,無法無天。內心常自比唐太宗,想效仿其發動“玄武門之變”,豢養死士,私募士兵,不就雲南藩屬,只想留在京城,以奪太子之位。

“成祖以為類己,高煦亦以此自負,恃功驕恣,多不法。”

而朱棣也曾有過改立朱高煦為太子的想法。曾說過“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更是刺激了朱高煦的野心。

明成祖時,朱高煦多次誣陷朱高熾,造成解縉被殺。

明成祖朱棣北伐歸途中故去,朱高熾在北京登基。朱高煦伺機作亂。明仁宗朱高熾知曉後,立刻將他招入京城,大加封賞,金銀財寶無數,還封其長子為世子,其餘兒子為郡王。讓他回安樂州(今山東惠民縣),好好享福。

結果,朱高煦不領情,倒打一耙。大放厥詞,認為朱高熾只給自己財物,是懦弱無能。開始私募兵士,準備造反。


朱高煦雖然常有不臣之心,但朱高熾卻始終寬以待人,多次原諒他,好酒好菜好招待,沒想到養了個白眼狼。

朱高煦在朱高熾去世之後,陰謀刺殺朱瞻基,結果失敗。終於在封地安樂州起兵造反。朱瞻基多次下書勸降,直到兵臨城下,朱高煦方才懼怕,偷跑出城投降,被貶為庶人。

後來,朱瞻基來看二叔朱高煦,朱高煦伸腳絆倒皇帝明宣宗,被倒扣銅缸之人,活活被火烤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