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明知英宗复辟,为何却不阻止?

科技小小观


朱祁钰并非是没有阻止明英宗复辟,相反他花费了很大的经历,来阻止英宗复辟。
朱祁钰的皇位很不稳定,主要是因为他是在明英宗被俘以后,被大臣们推选出来,这件事情是太皇太后亲自批准以后,最终得以实现的。
由于并非是继承自先帝,因而朱祁钰的正统性始终受到怀疑,虽然他是个好皇帝,但是皇家对于权力的争斗,历来狠辣无情。
朱祁镇被俘一年以后,由于也先始终在他身上得不到好处,因此在朱祁钰继位一年以后(土木堡之变是正统十四年八月,第二年改元景泰),也先答应放回朱祁镇。
自得知朱祁镇要被放回来以后,朱祁钰的内心恐惧无以复加,毕竟他这个皇上只是临时的(他心里认为),况且继位的时候,明确答应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
大明王朝皇明祖训,兄终弟及,现在兄长已经先回来了,那自己这皇位还能做多久呢?
朱祁钰可能想到了,北宋时期徽钦二帝也是被俘虏到北国,宋高宗赵构为了自己江山稳固,竟然不顾父兄蒙难,直到宋徽宗去世多年以后,才迎回来,而宋钦宗则一直身在北国。致死都没能回来。
朱祁镇要回来,朱祁钰不愿看到这一天,于是横加阻挠,毕竟皇位还是太诱人了。
大臣们虽然建议迎接太上皇,但始终朱祁钰横加反对。
于谦这时候说了一句大实话,成为他日后被害的根源:皇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更改,所以理当尽快接他回来。
不过朱祁钰还是想拖着不办,每次派人去接都是名义上,实际上只是过去慰问一下,送一点吃穿。
然而下面的大臣却将这件事情办成实事。
朱祁镇被迎回来以后,虽然兄弟两人表面上客气,但是朱祁钰很快就把这位上皇关到了南宫软禁起来,甚至别出心裁的在锁上浇筑,不许人打开。每次饮食衣服只能从小洞中送。
而且为了防止朱祁镇和外面的人联络,朱祁钰命人砍掉了南宫所有的大树。
朱祁镇送给近侍一把金刀,结果被朱祁钰诬陷为要夺位,史称金刀疑案,好在朱祁镇口碑不错,近侍宁愿接受酷刑,也不愿意咬出朱祁镇。
这还没完,由于饮食供应不足,以至于住在里面的钱皇后,只能亲手缝制衣服,拿出去卖点钱。
总而言之,为了防止朱祁镇复辟,朱祁钰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顾反对,强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但我们也说了,明朝是个特别崇尚正统的朝代,一直以来在很多大臣心中,认为明英宗复辟才是天命所归,所以也由不得朱祁钰小心谨慎,然而千小心万小心,还是被有心人钻了空子。

漫步史书


景帝朱祁钰在土木堡之变后,被联合奏请,经太后同意后登上皇位的。


刚登上皇位就马上面对北京保卫战:当时由于谦亲自领兵22万,列阵于九门外,亲自披甲执锐,于是,京师各地士气大振。侍郎吴宁代理兵部的事物。于谦亲自列阵于德胜门外。十月初二,副总兵高礼、毛福寿迎敌于章仪门的土城之北,败瓦剌先锋官,首战告捷,军心大振。瓦剌军不甘失败,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佯装失利,瓦剌军追到土城,被潜伏在民居内的明军火枪手阻击,死伤无数,不得推进。加上天寒地冻,京师外围守军的奋力抵抗,到十一月八日,瓦剌军退出塞外,京师解严,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

至此开始了景帝的统治,其主要围绕处理几个问题:

一、对抗蒙古瓦剌问题:由于于谦指挥得当,瓦剌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

二、处理英宗的问题:

景帝登位后,英宗被尊称上皇;但是瓦剌挟持英宗不断地向明朝要好处,最后明朝安排使节将英宗迎回。并将其尊封为太上皇,而实际上软禁在南院。

三、处理太子问题:英宗早年将儿子朱见深(后来的宪宗)封为太子,景帝登位后,改封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第二年,朱见济就夭折。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景帝病重也没能再立太子。

此时有一批大臣以石亨、徐有贞为首,拥护英宗复位,发生夺门之变。

而此前景帝病重,也由于找不到合适继位的人,刚好英宗夺回皇位也是顺理成章,当然景帝也是无法也没有理由阻止了。


历史的新解


接回朱祁镇是于谦提出的,朱祁钰拦过没拦住,朱祁钰在夺门之变时最开始曾怀疑是于谦搞起来的,可见朱祁钰和于谦是一种互相制衡状态而不是亲密无间,以下仅为个人猜测,于谦接回朱祁镇可能是为了以之为筹码挟制朱祁钰,站在于谦的立场是一定要保朱祁镇不死的,随后朱祁钰儿子忽然夭折也很可疑不堪细想,无子的朱祁钰地位不稳只能倚重重臣于谦等人,理论上于谦捏住了朱祁钰的七寸,同时于谦又建议立朱祁镇的儿子做储君应该是投资未来做从龙第一人同时捏住了孙太后一派的七寸,同时朱祁镇作为未来皇帝亲爹更不能死至少不能死于暗杀,说实话如果没有夺门之变,在可见的很长时间内于谦几乎是无解的存在,废过先帝立过储君,也曾力挽狂澜军望人望一时无两,权柄绝对超过霍光,做不做王莽只在他一念之间,夺门之变后朱祁镇连朱祁钰都没来得及处理也要先杀于谦也就好理解了,于谦也是光棍不哭不闹写下石灰吟从容赴死是个狠人,他一生清廉养望所图者大,朱祁镇手底下的人没那么争气,没几年相继出事坐实了朱祁镇昏聩的名声,估计之后后悔杀于的表态就是一种妥协以换来一个“英”字。

至于没有继承人的朱祁钰在知道政变由朱祁镇发动的时候究竟是啥心情恐怕已不足外人道也。


星飞雪舞sss


朱祁钰不是不阻止,而是不想阻止,也没有理由阻止。

朱祁钰是怎么得来的皇位

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也先俘虏,一时间引起了大明朝的恐慌。

还来不及思考要怎样去营救英宗朱祁镇,瓦剌也先就挟持着英宗一路杀来了。

很明显,瓦剌人太狡猾了,他们是想要把英宗当作人质踏平大明朝:我手里有你们的皇帝看你们怎么反抗。

眼看英宗就要成为被敌人利用来进攻大明的棋子,朝中孙太后、于谦一派不能淡定了,他们首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营救英宗,而是如何不让英宗被敌人利用。

基于对全局的考虑,孙太后和于谦决定推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坐上皇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此举是向瓦剌表面,我们的皇帝已经换人了钱,你手里的英宗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这样做是权宜之计,但也是双赢的,一是阻止瓦剌利用英宗威胁大明,二来也保住了英宗的性命。

朱祁钰就是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得以掌控大权的。

朱祁钰当皇帝都干了啥

按理说,朱祁钰只是临危授命,正统皇帝依旧是英宗朱祁宗,英宗只要还在,英宗只要能回来,朱祁钰还是得乖乖把皇位换给英宗的。

孙太后、于谦在准备迎立朱祁钰时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立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

但是,人对权力的欲望是可怕的,当上皇帝后的朱祁钰同样也贪恋手中的权力,所以他很快废除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转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很明显,朱祁钰不愿意再把皇位还给英宗一脉。

后来英宗被瓦剌释放回来,朱祁钰虽然迎英宗回朝,但英宗回来之后,仍旧被尊为太上皇,并被软禁起来,朱祁钰丝毫没有归还皇位的一丝丝想法。

把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朱祁钰当上皇帝干的事情。

英宗复辟,朱祁钰为何不阻止

后来朱祁钰病重,英宗乘机复辟,并很容易就复辟成功了。

当时英宗并未取得群臣支持,也并未掌握得有足够与朱祁钰相抗痕的兵力,但复辟却成功了。

这只能说明是朱祁钰默认了英宗的复辟,没有阻止。

而朱祁钰为什么不阻止呢?

一是自己病重缠身时日不多,唯一的儿子也死了,并无可继承皇位之人,要延续大明朝的江山,还是得英宗一脉来坐皇位。

二是英宗复辟很合理,皇位本来就是英宗的,当初不归还皇位已遭非议,如今再与准备复辟的英宗大动干戈,于礼于法都会有损名声。


所以说朱祁钰没有阻止英宗复辟是在基于考虑延续大明江山的基础上把皇位还给了英宗而已。


煮酒温史


明朝有一段特别传奇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的两个男主角就是朱祁镇和朱祁钰,当年朱祁镇因为误信了奸臣的话,亲自带兵出征蒙古,却因为战败被蒙古瓦刺军团俘虏,因为明朝没有了国家的主人,所以弟弟朱祁钰被众人拥立为了新的皇帝,在朱祁镇当皇帝的这一年的时光里,他不仅励精图治,还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帝王。

可是没想到,一年以后,哥哥朱祁镇却被瓦刺平平安安的放了回来,本来是不想当皇帝,当个逍遥的王爷,无奈当了皇帝,后来当了皇帝慢慢享受到了权力的滋味,哥哥皇帝却回来了,于是朱祁钰就下令经哥哥软禁起来了,这一软禁就是七年之久,后来朱祁钰年纪轻轻的就染上了重病,于是朱祁镇在群臣的拥护下发动了政变,重新当了皇帝,朱祁钰也突然暴毙而亡。

当然这么精彩的故事,已经被运用到了电视剧当中,可是世人非常疑惑的是,为何朱祁钰不直接杀了朱祁镇以绝后患呢?

一、是当年朱祁镇还是皇帝哥哥的时候,对待弟弟朱祁钰是真心的好,他们的年纪不仅只相差一年,并且他们兄弟俩从小就在一读书、玩耍,他们之间的兄弟情其实是非常深厚的,出于正常人的感情,朱祁钰没有忍心将这个被当过俘虏的哥哥给狠心杀掉。

二、这样杀兄夺位的事情是有前车之鉴的,当年唐朝皇帝李世民就因为抢夺了哥哥李建成的太子成为,从此以后成为了千百年来的污点,朱祁钰不想把事情做绝,更不想自己在是史书上留下不光彩的历史,虽然说朱祁钰那个时候的地位已经是皇帝了,可是这种杀害兄弟的事情,还是大逆不道的,况且自己的皇帝之位,本就是从朱祁镇那得到的。

三、朱祁钰对染后宫佳丽三千,可是他却一直没有子嗣出生,苏日安曾经有过,儿子却在五岁的时候不幸夭折了,从此以后,朱祁钰再也没有过一男半女,也许朱祁钰认为若是将朱祁镇杀掉,明朝江山会后继无人把!所以在儿子出生之前,自己不能轻易出手,不然就成了大明的罪人了。

朱祁镇和朱祁钰的故事,就像是中国版的权力的游戏,本来朱祁钰无心皇位,可是因为自己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慢慢的喜欢上了权力的滋味还有百姓的爱戴,为大明朝创造了政治清明还有安居乐业的生活,朱祁镇的到来,他自然是不能轻易将皇位拱手相还,毕竟那样做的话自己的努力就会白费。但是在这场游戏的斗争之中,朱祁钰还是因为心软和顾虑败下阵来了。


历史小龙虾


不是没阻止,而是事发突然,防不胜防。当时朱祁钰重病缠身,为了防止朱祁镇复辟,他派锦衣卫囚禁哥哥朱祁镇在南宫,将宫门上锁灌铅,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甚至将南宫附近的树木砍伐殆尽。

石亨、徐有贞及太监曹吉祥等人秘密发动政变,在孙太后帮助下,朱祁镇发动复辟成功。


跪射俑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兵败被俘,留在京城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在于谦和孙太后的支持下即位,明英宗朱祁镇被遥奉为太上皇,被囚近一年后,明英宗朱祁镇重返京城,不仅被幽禁南宫,且朱祁钰对其防范甚严。七年之后,明代宗朱祁钰病重期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那么,面对明英宗的复辟,朱祁钰为何却无力阻止?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即位,八年之后朱祁镇复辟成功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率军南下,在权宦王振的极力怂恿之下,明英宗朱祁镇不顾群臣反对,命郕王朱祁钰留京监国,自己亲率大军出征。结果,由于王振的独断专权,大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就连明英宗朱祁镇自己也沦为了瓦剌俘虏。

军队惨败,皇帝被俘,当此危急存亡之际,时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谦在建议朱祁钰抽调军队、粮草入京备战的同时,为了防止也先以皇帝朱祁镇相要挟,同时为了稳定朝局,于谦联合大臣奏请皇太后同意,郕王朱祁钰即位称帝,是为明代宗,同时遥奉朱祁镇为太上皇。此后,在于谦的指挥下,明军力挫力挫也先大军于北京城外。

北京保卫战后,也先见无法从朱祁镇身上得到好处,又多次被明军打败,于是南下与明廷议和,并表示愿意放皇帝回京。对于朱祁镇返京,明代宗打心底是抵触的,在于谦的劝说之下,朱祁镇这才得以返回京城。

对于重返京城的朱祁镇,朱祁钰其实并非没有防备,也正因如此,返回京城的朱祁镇便迅速被幽禁于南宫之中长达七年。七年里,朱祁钰不仅对南宫严密封锁,甚至加派锦衣卫严加看管,就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朱祁镇的皇后钱氏甚至不得不依靠做些女红来维持生计。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孙太后在扶立朱祁钰为帝之前,率先立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太子,孙太后此举极为明显,那便是保证皇位留在明英宗这一脉,而朱祁钰不过是临时代为执政罢了。然而,随着皇位的稳固,朱祁钰并不想将皇位交回朱祁镇这一脉,因而在景泰三年(1452年)将朱见深太子之位废除,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储君,可惜朱见济在次年便夭折了。

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突然患病,卧床不起,人心惶惶之际,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率兵拥立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而朱祁钰在位期间深受重用的于谦、王文等人则先后被下狱、处死。

朱祁钰对朱祁镇防范甚严,为何却无力阻止其复位

从前文可见,朱祁钰对于重新返朝的朱祁镇其实并非没有防备,然而纵观整个“夺门之变”,朱祁钰却可以说是毫无抵抗之力,这又是为何呢?

△政变取得了孙太后的支持

1、政变过程太过顺利。我们来看看发动“夺门之变”的主要成员,其中石亨不仅深受朱祁钰重用,而且是此时武将集团的领军人物之一,而且直接掌握着皇城钥匙;右都督张軏则直接掌管京营,可以就近调兵;宦官曹吉祥则利用宫中之变,趁机取得了孙太后对复辟之事的支持。此外,朱祁镇太上皇的身份,也令宫中侍卫不敢擅自抵抗,在这几人的联手发动之下,整个政变过程兵不血刃、极为顺利,朱祁钰根本来不及反应。

△于谦

2、朝臣因立储而分化。早在景泰三年(1452年)那次易储,其实便已经有朝臣明确反对,例如贵州道监察御史便因此而被下狱杖死,就连皇后汪氏也因此被废,虽然朱祁钰通过试探和贿赂朝臣而压制了反对声音,但由于儿子朱见济在成为储君次年便夭折,却使得此事再起波澜。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钰病重期间,朝中大臣再度因为立储而分为两派,其中大学士王文、宦官王诚等拥立襄王朱瞻墡世子(朱祁钰没有其他儿子),而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兵部尚书于谦等则倾向于复立朱见深。

3、朱祁镇的太上皇身份。虽然朱祁钰对于朱祁镇极为忌惮,并对其进行了诸多限制,但他毕竟还拥有着太上皇的身份,在皇帝朱祁钰卧病在床的情况,面对太上皇发动的兵变,宫中卫士根本不敢擅自抵挡,这使得他能够顺利进入奉天殿。同样的,朝中大臣在上朝后见到皇帝换人,虽然一时间惊疑不定,但在朱祁镇做出朝臣仍然担任原职的承诺后,便迅速接受了这一事实。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朱祁钰无子,他百年之后皇位重新回到明英宗这一脉几乎是众望所归,朝中大臣对于朱祁镇的复辟其实并不抵触。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朱祁钰对于政变之事没有足够防范也是重要原因,而这一点或许是由于他认为自己已经对朱祁镇限制到了极点,不认为对方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发动政变,这也导致了政变发生时,朝廷根本没有做出有效应对。


香茗史馆


毕竟是他哥哥,还有他母亲孙太后在,可是朱祁钰把他哥哥软禁了,不让过问朝政。





隐者老康


阻止不了,当时景泰帝已经病入膏肓,而且“夺门之变”是由将领石亨和太监曹吉祥秘密策划的一场政变,景泰帝事先根本不知情。

而且因为当初为了废掉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景泰帝做了很多和大臣对立的事和,比如提议废太子的时候很多大臣都不同意,当中以吏部尚书王直为首,而且汪皇后也因为规劝景泰帝而被废,改立杭氏为后,景泰帝随后又派人贿赂了所有反对的大臣,虽然王直一直不同意,但那时景泰帝的新帝派已经掌控大部分大臣,王直这个旧帝派已经是孤木难支了,在大朝议上以魏国公徐承祚、于谦、陈循和王立等为首的新帝派大臣逼迫王直签字,贿赂大臣罢黜皇后,种种荒唐的行为让大臣和景泰帝离心离德。

虽然最后成功废掉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但朱见济第二年就夭折了,在景泰四年到景泰八年这段时间里面王直一直要景泰帝在复立太子朱见深,但是景泰帝死活不同意,直到“夺门之变”爆发,各大臣几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景泰帝说句话。朱允炆四年皇帝好得有个方孝孺跳出来斥责朱棣。

景泰帝是因为运气好遇到了名臣于谦,不然他贿赂大臣、无端罢黜皇后和大臣们对立,单单这些恐怕也是个昏君的名声。


我是隔壁小王


英宗复辟是多方利益集团共同创造的结果,代宗即使想阻止也是有心无力。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发生于明代宗在位时期。将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拥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以石亨等攻破南宫门,奉英宗升奉天殿复辟,故名。英宗复位后,下于谦、王文于狱。后又以谋逆罪杀于谦、王文,迫害于谦所荐之文武官员。

我们从事件人物本身来分析,这场复辟为何会成功。

明英宗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第一次九岁称帝,年号正统。正统14年(公元1449年),御驾亲征瓦剌被伏,史称土木堡之变,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即为明代宗(也称景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瓦剌无奈之下,释放英宗。随即,景泰帝将他软禁于南宫。明英宗是这场复辟行动的最大获益者。

明代宗

土木堡之变后,明代宗朱祁钰登基,改元景泰,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时。明代宗已病重不能临朝,且唯一独子早夭,无后。自身病重且无后,大臣拥立太上皇归位,即使想阻止也是有心无力了。

石亨、曹吉祥

此二人不必多说,石亨为当朝将领,曹吉祥是宫中宦官。明代宗已经病重,又没有子嗣,造反了也不担心有人报复,重新迎回英宗就是泼天的功劳。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啊。

于谦

于谦是“救国英雄”,英宗被伏后顶住压力立代宗为帝,又多次帅兵抵抗瓦剌,使瓦剌无奈之下放回英宗,以于谦的威望能力若想阻止英宗复辟还是没有问题的,但于谦太大公无私了。于谦一生都没有效忠于某个人,他效忠的是大明朝,是天下百姓。他知道,自己一旦阻止他们,皇宫内必定血流成河,而后大明朝也会陷入皇位抉择的泥潭,所以于谦选择牺牲自己,英宗上位后直接将于谦等人下狱处死。为了大明朝的稳定,为了百姓可以少受苦,牺牲自己又如何。

英宗、石亨、曹吉祥等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发动政变,代宗已无力反抗,于谦为了大义“袖手旁观”。

夺门之变就这样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