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中國誰的工業製造業更強?

汽車品牌123


自然是中國,這個都不用說了。


工業自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深度,一個是廣度。中國在廣度方面一直都是處在前列的,中國改革開放之前就已經建立起了一套工業體系,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全部分工的國家,連美國也不是。雖然製造出來的產品不是最好的,但是能造,這就是廣度。但是深度方面,中國一直落後。


日本在這一方面一直是領先的,特別是在機床、電子等等方面長期處在領先位置,可是現在我們看看電子產品、家用電器、汽車等等,中國生產或者自主的品牌越來越多,製造能力也越來越強。如高鐵、大飛機、航母、北斗導航、航天等設備的自主研發說明中國工業的深度已經超過了日本,這根本都不用數據就可以看到的事情。


隨著日本的老齡化以及新興市場非洲、印尼、印度等的不斷髮展,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差距還會進一步拉大。


以股易金


工業製造業,如果比誰更強,答案肯定是中國。

很多人眼裡只看到了日本的高技術,譬如說精密的軸承,機器人,還有部分家電裡的日本零件,就斷定“日本工業更強”,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做法。

對比兩個國家的工業,一個是要對比高科技,但是比高科技更重要的,是產業鏈。也就是工業完整度。而世界上唯二有完整產業鏈的國家,是美國和中國。(按照GB/T 4754-2017)日本的工業完整度,不到一半,也就是不到50%。

這個數據意味著什麼現象?那就是我們看到大量的中國產品裡擁有“日本關鍵零件”和“日本關鍵技術”,但是,你在看到大量日本零件的時候,偏偏看不到日本產品。


圖為我國(臺灣是中國的!!!)華碩生產的電腦主板。目前電腦板卡行業,不管是華碩還是技嘉、微星,都大肆宣傳“板載優質日系固態電容”。也就是說,離了日本電容,看起來全世界的電腦主板瞬間會low好幾個檔次。我們會想,哎呀日本真厲害,掌握電容核心技術。。。。但是問題是,日本人做電容那麼牛逼,為什麼非要把電容賣到中國才能做成電腦主板呢?

答案很簡單:日本人儘管電容很牛逼,但除了電容以外,日本其它板卡設計如南橋,北橋、插座、佈線等等一概不會做。


再舉個例子,大名鼎鼎的美國蘋果公司手機,每個蘋果手機的攝像頭都是日本生產的。其實不光是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V的手機,攝像頭也都是來自日本。即使華為手機寫著德國徠卡鏡頭,實際上也只是徠卡製造光學元件,鏡頭後面的感光元件依然是日本供貨。我們會想:哎瑪,日本真牛逼,掌握感光元件核心技術,我們中國太落後。。。但是深思以後發現問題是,日本掌握了手機的核心技術,然而日本手機在哪裡??除了半死不活的索尼(實際上是之前索愛,曲線收購愛立信)還有那麼幾款不到1%的佔有率,其它日本手機品牌幹嘛去了?

答案很簡單,日本除了做感光元件天下無敵以外,什麼手機操作系統,觸摸液晶屏,通訊協議,處理器,內存以外,統統不會做。所以日本手機註定翻不了天。

類似例子還有很多。

譬如說,日本輕量碳纖維技術世界領先,然而中國大飛機C-919已經試飛,即將量產,日本卻連支線飛機都上不了天。



日本光刻機技術世界領先(僅次於荷蘭),然而日本卻沒有做CPU的能力,更別說超算了。

日本的機加工精度世界一流,然而日本高鐵在中國中車、南車面前,基本拿不到海外訂單(幾個和中國關係不好的國家地區如印度越南除外)。要知道中國CR系類動車比日本新幹線報價還要貴。

這是為什麼?這就是日本產業鏈不全導致的後果。看似一部分領域高精尖,但另外的領域完全空白。實質上就是日本的工業體系是個偏科生,這就是我們可以自豪的說“儘管我們做不好圓珠筆頭上的圓珠,然而就算你會做圓珠,你依然得把圓珠交到我手上才能變成圓珠筆。”的緣故。

有人說,不對呀,核心技術帶來核心利潤,日本核心零件賺大頭,中國只拿到辛苦的組裝費,真是這樣嗎?

我們來看看日本工業企業營收前十位:第一名豐田汽車,第二名本田汽車,第三名日產汽車;第四名日立,第五名索尼,第六名松下,第七名東芝,第八名富士通,第九名新日鐵住金,第十名日本電裝。營收前三名全部來自汽車。第四名的主要營收來自汽車配件。

再來看淨利潤。

第一名是豐田汽車,第二名日產汽車,第三名本田汽車,第四名普利司通,第五名日本電裝,第六名松下,第七名三菱電機,第八名安斯泰來製藥,第九名日立,第十名斯巴魯汽車。利潤前五名全部是汽車相關,前十名名中汽車公司四家,汽車配件公司三家,主要利潤來自汽車工業的家,除了第六名和第八名,全部是造車。

可以大概這麼說,日本工業除了汽車行業尚有完整的產業鏈和上下游,其它都是給中美在做配套了。然而做零件真的掙錢嗎?不言而喻:不賺錢。大頭的利潤還是中國的。

所以千萬不要被中國產品裡面包含的日本“關鍵零件”,“核心技術”唬住,它們不是日本強大的表現,恰恰是日本“失去二十年”的後果和表象。隨著日本繼續衰落,什麼時候日本汽車行業從做整車淪落到給中國車企造“核心零件”,提供“關鍵技術”,就是中國工業徹底擊敗日本的那一天。


Magic6981045


日本製造和中國製造比誰強,而不是比誰大,這一點,我還是傾向於日本比較強。

中國勝在規模和體量,日本勝在技術和質量。

有很多中國的商業大佬,他們面對電視侃侃而談,說去日本參觀日本的工廠,看到了現代化的生產工藝流程和自動化設備,心裡好羨慕,就問價格,怎麼賣?

日本人做生意肯定都是鬼精鬼精的,他們的報價讓大佬們打了退堂鼓。然後,大佬們回國後召集管理層開會,想辦法解決這個事情。一般的辦法,都是咱們不買整套流水線,咱們就買其中一部分,那些特別精密的,咱們自己玩不轉,咱們買。那些簡單的組裝,咱們吊個葫蘆,加幾個人就能把活幹了。

大佬們拍板,嗯,我看行。

日本有生意肯定做,就只賣了一部分,所以很多中國的製造工廠內,很少有全自動化的,都是美名其曰,半自動化。

說到底,這還是因為中國人工便宜啊,如果藍領工資高,估計大佬們的諸葛亮會就不必開了。

用工人來做簡單的組裝,不是不可以,中國這麼多人,還需要很多的就業崗位,但是中國製造的精益管理就做不到了。所謂的六西格瑪管理方法,一百萬個產品裡面,只有3.4個次品,生產完美程度接近無限,靠人工怎麼能達到呢?

所以中國製造的產品,還是存在著馬馬虎虎,過得去就行的情況。雖然近年來有所改觀,但是中國產品在非洲的口碑就是不好,非洲的黑兄弟咧著嘴,說:中國人,泵。中國貨,達泵。

你想想,從義烏小商品城批發的一塊錢一卷的紙巾,兩塊錢一雙的人字拖,質量能好到哪裡去?

扯遠了。

中國的一些尖端科技,比如高鐵製造,航天工業等,涉及國計民生的大行業,資金密集型行業,可以實現精益製造,因為不計成本的投入,可以支撐這些。可一般的產品,日用品,家電產品等,利潤率不高,產品精密程度低,製造過程中還大量存在手工作坊等情況,所以,你說中國製造多麼強,不現實啊。

除非有一天,中國的產業工人全線升級,中國的資本輸出全面開花,工人階級不再吃糠咽菜,而是真正的藍領,操縱工程設備,規劃作業藍圖,咱們中國的製造才能稱得上強大。

中國製造2025,目標不就是這個嗎?


而知而行的歷史


日本光刻機很好可是自己的CPU很差,多軸機床很好心神還在模型期,機械很強大型工程機械被中國德國壟斷,醫療機械很強西門子控制一半以上,電子很強都走向衰落,航天很強航天員上天要用俄羅斯和美國才能上去,核電很強福島核電站洩露至今沒有控制住,先進的東西是科技後備力量加技術儲備逐步實現的,我們的發展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做大,最後走向強的,世界上只有中國是沒有別人的幫助靠自己一點一點的探索掌握的,光刻機不行,但我們有了可以用做世界第一的超算的申威CPU,機床不行我們有了J20J31以及諸多三代半戰機,機械不行我們有了三一徐工等世界一流工程機械公司,航天和軍事裝備更是世界一流的,電子數碼行業我們有世界級的華為小米聯想,互聯網行業我們已經普及電子支付。是的我們在某些方面有差距,但也是很小了,不要用10年前的眼光看生你養你的土地和祖國,我們應該有自信和謹慎的態度繼續創造更多的輝煌,日本故步自封的思想和驕傲的態度,不是我們要學的,現在日本只有微電子和汽車的某些方面比我們稍微強,那是多年技術積累,我們不可能一下超越。在很多方面他跟中國也逐步拉開差距,以後會把日本甩的越來越遠!


這個名字有沒有重複


今天一定是中國,工業製造業也有高端和低端製造產品,日本在六七十年代引領世界第三次工業革命,使日本在工業機械製造發達程度無人可比,並在半導體、電子工業、精密儀器等高端製造為世界做出巨大貢獻。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緊追先進國家的腳步,韜光養晦地大踏步前進,用了40年悶頭苦幹,終於成為世界工業製造業全球第一,用一個數據證明:今天中國的鋼產量是世界的54.1%,世界50大鋼鐵公司中國佔有27個;水泥產量居然佔全球的近70%;水發電、風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都瞬間藐視世界;造船業和鐵路建設完全摧垮了日本。這些都是低端工業製造,高端工業製造我們還不如日本,不過現在正在逼近。為什麼說中國在工業製造業比日本強大呢?因為中國工業總量比日本多不知多少倍,畢竟中國地大物博,日本就屁大點兒地,跟中國沒法比。我們跟日本比太掉價了,應該瞄準的是美國!


娵訾靜淵juzijingyuan


不過也發現一些以偏蓋全的理解和奴性十足的評論,感覺還是在這紛亂的輿論中,需要表達出筆者個人的見解。

拋開民族感情因素,就事論事,那些認為日本工業產品質量好於中國的觀點,他沒有考慮使用要求,說日本的摩托好,他就沒看看路面上跑的有幾輛日本產的?

日本的剷車的確很好,可它的價格卻夠買上國產幾輛?國產的廈工難道幹不了活嗎?

說日本家電好,可東芝、三洋、日立都去哪了?友們家裡還有幾件日本產品?

說日本電子產品好,可友們誰手裡拿的是日本品牌手機嗎,它的計算機友們有幾個人見過,一邊享用著中國工業帶來的實用,實惠、便捷。還一邊貶低中國的成就,是不是有點喪失良知了?

都說日本鋼材好,可世界知名大企業竟大面積造假,還在日本人的高鐵車廂裡給英國的太太和紳士們集體洗了次免費的淋浴,這又怎麼理解日本人的先進呢?

中國的跨海大橋一座座世界第一建起來了,是日本人給建的嗎?

中國的復興號高鐵多少技術指標世界第一,這是日本人幫忙搞的嗎?

要問的實在太多,筆者再說點日本沒有的。載人深潛日本沒有;載人航天日本沒有;有人會噴這離普通人生活太遠了,那就說點近的。日本四十多年修了一條新幹線,中國不過十來年就讓這現代化交通工具跑遍全部地級城市,連通了寒冷的冰城哈爾濱。連筆者家鄉,偏僻寒冷的小城白城市也通了高速動車,日本有種速度和規模嗎?

在中國,連筆者這個老頭子也玩起了網上物,手機支付了,聽說刷臉支付也會很快普及,日本在幹什麼?

至於軍事工業還用比比嗎?

可以比較的實在太多了,目前在世界只有中國實現了工業全產業鏈的自主生產,前邊的友們已有詳細描述,筆者就不多費筆墨了,反正是公道自在人心,但凡還是個人就會有人的良知,就不會吃人飯拉狼屎了。


鐵嶺鋒


如果在二十年前問日本和中國那個工業製造業更強,那會毫不考慮是日本。現在問我也毫不考慮的說是中國!

中國的工業生產總質和總量是美國日本的總和,從這個上面看日本是沒有得比的。中國工業門類齊全,包括了所有的工業生產項目,這個是世界上獨有一家,日本是更沒有比的。

中國有數不完工廠數不完的工程師,中國的人口眾多,工人年紀結構完善,生產力旺盛,質量與品質優秀,早就賣遍了包括日本在內的全球了。

在日本引以為傲的電子行業,日本的許多工廠已經倒下或半倒下了,半倒下的電子企業在為中國的企業配套供應商了。

有誰用過日本的手機呀?有誰知道日本有支付寶啊?有誰開過日本的電動汽車啊?都沒有這些,他們都比我們薄弱。

在大型工程機械項目上,日本更是遠遠的甩在了後面,在全世界到處都看到中國各工程公司生產的產品,而日本的產品幾乎都找不到了。

中國的崛起,特別是中國工業的崛起,就意味著日本的衰落,特別是日本工業的衰落,這是此消彼長的問題。

日本還出現了許多質量問題,在全世界引起笑話,特別是他們的神戶制鋼,還有他們在英國的高鐵車廂漏水事件,更是讓人笑掉了大牙。

日本工業高質量的時間已經過去了,現在日本工業正在全線的潰敗。除了日本,在汽車製造業上,還有一線生機,其他的各項都處在日夜落寞的路上。未來的汽車行業,採用的是新能源行業,如果日本沒有能夠在新能源汽車上面抓緊科技研發,那日本的汽車製造業也必然會走向衰落。

日本的工業神話已經逐步逐步的消失了,已經成為了過去,現在的日本工業對中國工業相比那簡直是沒有得比,相差很大,將來會越來,差距會越大。


幸福地帶2


日本製造業踏實都是核心技術,小的不造。如技術含量不高的民用技術日本以經邁過了這道坎。它能用高科技換問的資金購買普通技術的產品。日本在八十年就把彩電技術全部轉移到中國生產顯像管技術,當時也是彩電的核心技術,他們用這筆錢的轉讓費投入到了平板彩電的研發中。當今天中國平板彩電也趕了上來。這的確是奇蹟,因為不是有國企,私企那有多的資金幾幹億的投資去研究平板電視。怎麼和日本韓國去競爭。國家的投入才能打敗資本家。才能把舊技術的中國彎道超越美帝和日本,俄羅斯。總之日本工業核心技術大都在它那裡,特別是工業基礎技術都在它那裡,如車床,鍊鋼,。中國在追趕它們以經追了上來。中國製造業全部在升級,不會太久中國和他們會平起平座,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舉國體制一定能打敗世界上所有的資本主義和資本家。


懷舊書屋郭軍


日本和中國誰的製造業更強,這個問題基本上傻子都知道,但是經常被人們提出來,就是因為很多人都是依靠“夢想”活著。

誰的製造業更強,要看在製造業的各種產業領域誰更掌握著“核心技術”,也就是說:誰處於製造業行業的“產業的高端”,說的更通俗一點“誰更離不開誰”?

中國的製造業真正的快速發展,是在改革開放後的1990年以後,依靠天量的廉價勞動力,快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製造和加工大國。

但是,大而不強仍然是通病,基礎科研能力薄弱,工匠精神缺乏,短期效益成為很多行業的追求目標,很多行業的核心技術,核心部件,核心材料仍然依賴國外,說製造業強大為時尚早。


財經耕耘客


中興通訊事件之後,我覺得國人應該理性思考一下了,之前我們知道,中國工業製造世界第一,那只是規模第一而已,再說和日本的工業製造相比,可以肯定的說,中國也沒辦法相比。


這樣說可能很多人不服氣,那就先來比比日本的世界500強公司,松下,索尼,東芝,夏普,NEC,富士通,佳能,神戶制鋼,新日鐵,發那科,大金工業,三菱化學,三井化學,信越化學,豐田,本田,住友化學,武田製藥,瑞薩電子,旭硝子,日本電裝,愛信精機,三菱重工,雅馬哈,奧林巴斯,捷太格特,富士集團,小松工業,日本電產,歐姆龍,立邦,富士集團等等,可以看出基本上都屬於高科技企業,而中國的500強公司呢?大部分都是銀行啊房地產等等大型國企,只有華為,聯想等等幾家稱得上高科技公司。


中國每年從世界上進口2000多億美元的電子產品,說的是世界上,其實也就是美國、日本、韓國等等幾個國家而已,其中進口最多的國家就是日本的電子產品,其次是美國、韓國,進口日本的數控系統、電氣件、液壓件、軸承、滾珠絲槓、數控轉檯、刀庫等等日本產品,特別是在電容、電阻和電感,一旦禁運,國內電容與電阻市場將受到較大影響,且自日進口的主要為高端產品,國內目前難以實現替代。

比如現在中國的高鐵技術,一開始也是進口日本,德國的技術,據外媒報道,中國紅旗-9都使用了日本某著名品牌生產的行程開關(是限位開關的一種,是一種常用的小電流主令電器)。


中國的汽車發電機現在也不能造出比日本好的,中國的寶鋼當年都是在日本的幫助下建立的,設備也是進口日本的,日本的衛星技術其實也比中國強,其衛星導航定位水平已經到釐米級,比美國的水平還高,日本的軍工其實也不弱,只要是憲法允許生產的,基本上都是世界一流水平,比如10式坦克,蒼龍級潛艇,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等等,出雲級放上F-35B就是小型航空母艦了。

重要的是,只有日本和德國才能稱為世界有工匠精神的國家,可見技術其技術水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