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內資銀行赴港上市為何認購“遇冷”

內資銀行在港股市場發行“冷場”的情況似乎仍在持續。

此前,貴州銀行(06199,HK)披露的公開發售結果顯示,該行香港發售股份認購不足,合計接獲5403份有效申請,共計認購5587.3萬股香港發售股份,相當於香港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香港發售股份總數的約0.25倍。而其國際發售股份則獲輕度超額認購,為國際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國際發售股份總數19.8億股的約1.11倍。

最終,貴州銀行香港公開發售的申請人將獲配發及發行5587.3萬股,佔可供認購發售股份總數的約2.54%(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而香港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的合共16412.7萬股發售股份已重新分配至國際發售,由於該重新分配,根據國際發售分配予113名承配人的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為214412.7萬股發售股份,佔全球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發售股份總數的約97.46%(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

《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梳理發現,在港股市場發行“遇冷”的貴州銀行並非個案。此前,九江銀行、浙商銀行、青島銀行等中資銀行都有過類似遭遇,其中:九江銀行、浙商銀行、青島銀行香港公開發售的認購倍數分別為0.28倍、0.56倍和0.36倍,均未獲得足額認購。

而錦州銀行的發行“遇冷”則表現為僅獲得一家基石投資者(cornerstone investor)認購。就港股而言,由於基石投資者在股票開始交易後的一定時期內不得拋售股票,因此其保證一定規模的大額認購通常可以視為新股發行的一份“背書”。

造成內資銀行股在港股市場認購“冷場”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銀行業“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下,商業銀行究竟能實現怎樣的高質量轉型,在市場看來還是未知數。因此,資金對內資銀行股的成長性和估值抱以觀望態度屬情理之中。此外,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在與《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交流時表示,港股市場與內地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不同,港股市場多以境外投資者為主,且多為專業機構,對市場的分析判斷相對更加成熟,因此面對新股發行也明顯謹慎。

此前,由於A股IPO門檻較高,審批排隊流程較長,在補充資本金的壓力之下,內資銀行會將赴港上市作為融資的重要選擇。但蘇筱芮提示稱,隨著這種“冷場”情況的出現,港股市場逐漸退居銀行上市的一個“備選項”。

實際上,今年以來,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只有晉商銀行與貴州銀行兩家內資銀行。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十餘家銀行排隊A股IPO以及郵儲銀行、浙商銀行等的高調“回A”。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