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和管理者必讀:德魯克關於管理的7堂課

領導者和管理者必讀:德魯克關於管理的7堂課!


領導者和管理者必讀:德魯克關於管理的7堂課

第1堂課:追求完美


領導者和管理者必讀:德魯克關於管理的7堂課

德魯克聽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的一出歌劇《福斯塔夫》,當晚,他完全為這出歌劇所震撼。

當年威爾第已是80高齡的老人了,他的一段話:在一輩子的音樂家生涯中,我努力追求完美,可惜一直失之交臂。我有責任要再試一次。

這在德魯克腦海裡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德魯克一生寫了40多本書,當別人問他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時,他總是微笑回答:下一本。

我的感悟:

在互聯網時代,追求完美,極致,追求卓越,但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是全方位的極致和完美,而是單點的突破,是要在一個方面做到極致,進行突圍。

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也是這個意思。

不是要做到價格最低,質量最好,性能最優,體驗最強,那是不可能的。只能選擇其中一個進行最優化,其他配合。如小米:發燒級,紅米,現在是一個獨立品牌,做到性價比的極致,而不是價格最低。

第2堂課:上帝看得見


領導者和管理者必讀:德魯克關於管理的7堂課

古希臘著名雕刻家菲狄亞斯被委任為雅典的帕德嫩神殿製作雕像,但當菲狄亞斯向雅典市府索取薪酬時,會計刁難菲狄亞斯說:“你所做的雕像都是站在神廟的屋頂,並且神廟又是建在高高的山上,所有的人只能看到雕像的前面,而看不到雕像的背後,我只能付給你雕像前面的費用,而雕像的背後由於大家都看不到,所以我不能付給你那些錢。”

你錯了,菲狄亞斯反駁說,上帝看得見。

我的感悟:

追求完美,追求極致,不是因為用戶看不見便要放鬆和降低要求,上帝看得到,想起谷歌的價值觀:不作惡!

那麼,某度是不是應該好好學習一下呢:上帝看得見!

營銷上,要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底線和責任感,不是做給被人看,而是要堅守底線,因為上帝看得見。

幾年前優衣庫事件,就是這樣的例子,為了宣傳什麼都敢做,現在的某些直銷企業,為了賺錢什麼都敢承諾,到頭來還是因為虛假宣傳被查封,甚至鋃鐺入獄,這就是《新喜劇之王》中臺詞說的:人在做,天在看!

第3堂課 終身學習


領導者和管理者必讀:德魯克關於管理的7堂課

德魯克說:“這種學習方法不僅給我一個豐富的知識寶庫,也強迫我接受新知識、新思路和新方法——因為我所學過的每門新學科,都基於不同的理論假設,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德魯克就是這樣一個跨界的飛行者,而且飛出了高度和廣度。

我的感悟

關於學習,我前幾天寫了一篇對創業者是否需要或者必要參加一些培訓課程的看法。其實寫這篇文章是由於悟空問答的邀請,發上去後,答案的閱讀量很低,所以,我乾脆將這個回答完善了一下,發到我的專欄,沒想到很火爆,一天時間幾百贊,幾百評論,馬上成10萬+的爆文。

評論裡面讚賞有之,謾罵有之,客觀評價的也有之,本來很正常,但很多評論我看了之後有點感想,本來想在評論後回覆的,想想還是算了,某些人還是不要回復他,更不要罵他,因為罵他就是教他,沒必要!

我覺得,不但需要培訓,還需要終生學習,從這方面來看,羅胖提倡的學習觀念和死磕自己值得稱道,不但需要培訓,還需要自己的深度學習和提升。

第4堂課:定期檢討


領導者和管理者必讀:德魯克關於管理的7堂課

1937年德魯克從英國來到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魯克花了18個月的時間研究美國通用汽車,並且寫出了《公司的概念》一書。這個時候,德魯克想到了總編輯曾經給他講過的反省課。

每年夏天,德魯克都會抽出兩週的時間,來回顧和反省過去的一年。看看那些地方還可能做得更好,哪些地方應該做而沒有做,那些地方沒有做好。然後,在提出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

德魯克的這一反省的習慣從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開始,一直到生命的結束為止,跨越60年。

我的感悟:

非常頭必要,大到戰略,小到戰術和執行,我們都需要回顧和評估。

方案執行完畢,要評估方案執行過程中的問題,及不足,提出改進方案,之後可以避免類似陷阱,提升方案執行的效率;戰略也是需要評估和調整的,如去年,最開始,我們提出了升級傳統營銷的4大解決方案,超級IP,場景化產品,商業模式,自媒體運營,後來發現難以轉化和裂變,就加上了全網營銷推廣和社群營銷運營,這就從策劃,落地,運營,轉化和裂變,實現了營銷的閉環,打通了所有的營銷環節和營銷價值鏈,(具體的解決方案,參見新書《互聯網精準營銷》或者我在頭條的營銷專欄)

第5堂課:高人指點


領導者和管理者必讀:德魯克關於管理的7堂課

1933年,奧地利人德魯克從德國的漢堡來到英國的倫敦,在一家小型的私人銀行做經濟師併兼任合夥人的執行秘書。在這裡工作了大約三個月之後,銀行的創始人找德魯克談話了:“你現在已經從原來的經濟分析師提升為執行秘書,可是就仍然乾的是經濟分析師的活,到底執行秘書應該幹什麼?怎麼才能做一個稱職的執行秘書?很顯然你沒有做到。”

一開始德魯克還接受不了,感到很惱火,慢慢地德魯克意識到創始人是對的。

也就是從那以後,德魯克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方式和工作風格。此後,每當擔任一個新的職務時,德魯克都會問自己,“為了在新的崗位上提升效率,我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德魯克發現,他一生中變化了無數的職位和崗位,但每一次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

原因就在於他們往往是“新瓶裝舊酒”,“以不變應萬變”,慢慢地就變得平庸了。德魯克說,沒有人能夠自己發現這些不足,一定需要有高人指點迷津,在我的生命中有7堂課,其中之一是:高人指點。

我的感悟:

這裡說的“高人”,指的是那些有能力且願意幫助你,並且實質性地對你的思維、格局、資源、職業營銷生涯造成正面的影響和推動力的人。

人之一生,大概都會碰到一個或者幾個對自己影響很大的人。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上,能碰上能夠幫助、指點和提攜自己的人,是莫大的幸運,這樣,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少費很多時間,甚至改變自己的一生。

“高人”對其的影響,對於營銷生涯的不同階段,都需要這樣的引導、指導、幫助,以突破“瓶頸”;有時候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也是要看機緣巧合的。

非常幸運,我營銷生涯的第一位上司是前者。這樣一位上司,對本人的職業生涯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以前在文章中也提到過,就是出於一種感激和尊敬。人格的魅力,很多時候比能力更重要,技能、方法、知識是可以通過學習得到,但處事原則和人性的東西很難改變。

第6堂課:反饋比較


領導者和管理者必讀:德魯克關於管理的7堂課


一個牧師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或者是做某一項決策的時候,他們都會把所要達到的目標寫出來,9個月之後,他們會把實際的結果和原先的期待做比對,看看那些地方做得好,優勢是什麼?下一步要做什麼,要改那些習慣?那些是沒有做好的地方,那些是不擅長的地方?

發現這種目標與結果的比對方法之後,半個世紀以來德魯克都是這麼做的。德魯克說,因為這樣可以顯示出什麼地方需要提高、完善,最後也顯示出一個人不能做什麼,因此以後就不要逞強。知道個人的優勢所在,知道怎樣提高自己的優勢,知道自己的軟肋在哪裡——所有這些都是進一步學習的關鍵所在。”

我的感悟

執行的效果取決於什麼?你的方案是否告訴客戶要做什麼、怎麼做、分幾個步驟做、誰來做,而且要條理清晰、策略得當、計劃明確、分工到人。

效果是檢驗營銷方案的唯一標準,很多方面的問題,沒去做之前可能會大致考慮到一些,但真正去操作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所以需要調整和修正。

評估,階段性的評估,不但需要調整和修正,更需要達到了預期目標沒有,達到了接下去怎麼做,達不到又要怎麼做,問題主要是哪些等等。

評估也是為了改進以及保證下一次做得更好,任何的方案執行之後必須要有評估報告。評估報告的要點是,總體概括一下方案的執行情況及影響力;檢查目標的達成情況,為什麼達到以及分析達不到的原因。總結活動的經驗教訓,成功的經驗和不足,投入和產出如何?消費者接觸數量,影響人數,如果是促銷活動,則要統計銷售量、銷售額、顧客購買數量,人群、陳列、展示的位置,人員投入、現場氣氛等等。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言,銷售人員如果能做到全面、細緻的規劃、計劃,離成功的銷售就不遠了。

第7堂課:熊彼特的啟示


領導者和管理者必讀:德魯克關於管理的7堂課

經濟學家熊彼特生前是德魯克父親的好友,早在1902年德魯克的父親一面是奧地利財政部的公務員,同時也在大學裡講授有關經濟學的課程,而19歲的熊彼特就是聽課的學生。在德魯克父親的印象中,熊彼特精力旺盛、傲慢自大、生硬粗暴、不可一世。

1950年1月3日,父親帶著德魯克拜訪了重病中的熊彼特,這時的熊彼特已經是一個66歲的老人,他對德魯克的父親說:“我現在已經明白,僅僅記住個人的著作和理論是遠遠不夠了,除非一個人能夠別人的生命帶來不同,否則他做的也沒有什麼稀罕之處。”

要知道,熊彼特年輕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看待人生的。德魯克的父親記得熊彼特在30歲的時候,風華正茂,剛剛發表了兩部著作,其中就有《經濟發展理論》。當時,熊彼特誇下海口說,他最想讓人記住的是“歐洲漂亮女人最偉大的情人,歐洲最偉大的騎士——也許還是世界最偉大的經濟學家。”

五天之後,也就是1950年1月8日,熊彼特離開了人世,終年66歲。

德魯克永遠不會忘記熊彼特和父親的那次對話,他從中得到了三點啟發:


領導者和管理者必讀:德魯克關於管理的7堂課

一、人必須自問,希望他人在自己身後記住他什麼;

二、人應該隨著年齡而有所改變,不僅是個人的成熟度有所改變,同時也要隨世界的改變而改變;

三、能讓他人的生命有所不同,是件值得後人記住的事。

我的感悟:

人生的意義在哪裡?

人活著不僅僅是樹立理想,實現理想和抱負的過程,更多的是,為家庭、他人,為社會創造價值,給世界留下有價值的東西。

首先,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了自己

從自我激勵到自我驅動,不需要任何人的鼓勵核對安慰。

我自認為,自己在工作上,從來都是一個不需要動員、激勵和安慰的人。我不斷的去嘗試,去奔跑,只有這樣我才感覺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大凡要有一點成就,你必須能自我激勵和自我驅動,你行嗎?

俗話說,立功、立德、立言是人生的三個不同階段,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不斷有人追求,也不斷有人質疑,說太功力、太現實······追求這些本身並沒有錯,就跟某些人追求生活的平靜一樣的,各有各的精妙。

第二,存在的價值為自己的家庭,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的將來在積累技能、知識和經驗,並在此過程中磨練了意志和心態,並鍛鍊了忍耐力。讓自己的親人,孩子過得幸福,我覺得比自己過得好不好更重要,這是一種責任。

第三,終極目標,存在就是為社會創造價值。

終極目標,就是為社會創造價值,為社會留下一點精神的財富吧,總結起來,就是保爾的那段名言,你也能夠說出那一番話: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也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在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說,我的一生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在我們職業生涯結束的時候,我們能說一番什麼話呢;在我們臨終的時候,我們能夠說:我的一生為了某某最美麗的事業······而奮鬥嗎?


深知精準營銷創始人CEO 蔣軍

免費進頭條圈子,圈內提供播商最新動向、播商變現方法、內容創作要求、小微企業轉型等資訊及知識分享。由於VX直播尚未對外正式開放,圈內限量開放首批播商名額申請(限企業申請,僅限10個名額)!


領導者和管理者必讀:德魯克關於管理的7堂課

提供互聯網精準營銷策劃,品牌超級IP構建,場景化產品策劃,互聯網商業模式設計,社群營銷運營,資源導入及項目落地,急功急利做品牌,快速實現銷售轉化裂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