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與阿根廷:綿長的國界線與微妙的南端

我們都聽說過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最小的國家,奇形怪狀的都有,但是,你知道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是哪個嗎?

把目光投向南美洲,我們會看到一條長長的「絲帶」,南北方向長達4352公里,東西方向最窄處僅有96.8公里,它就是世界大家庭中最「瘦長」的成員:智利。

智利與阿根廷:綿長的國界線與微妙的南端

智利(粉紅色區域)在南美洲所處的位置。

智利與它的鄰國阿根廷之間,有著天然的分界線——安第斯山脈。如果從安第斯山脈腳下開車橫穿智利,會給人一不小心就能衝進太平洋的錯覺。

有了安第斯山脈作為智利和阿根廷的天然屏障,按理說,這兩個國家之間不該有什麼領土糾紛。可是,綿延的山脈地區面積廣闊,具體的國界是如何劃分的呢?

智利與阿根廷:綿長的國界線與微妙的南端

安第斯山脈將智利與阿根廷分隔開,東邊是阿根廷,西邊是智利。

其實在山脈兩邊,智利和阿根廷的微妙較量從未停止。


01.

「鳥糞戰爭」中崛起的智利


16世紀之前的智利地區是印加帝國的一部分。1492年哥倫布登陸美洲後,西班牙開啟了在美洲大陸的殖民活動。隨著印加帝國的滅亡,智利地區北部在1540年也成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殖民者將這裡命名為新卡斯蒂利亞。

後來,西班牙人在南美殖民地劃分了新西班牙、秘魯、新格拉納達與拉普拉塔4個總督區,因為安第斯山脈的阻隔,智利與阿根廷地區分屬秘魯總督轄區與拉普拉塔總督區。

智利與阿根廷:綿長的國界線與微妙的南端

新西班牙、秘魯、新格拉納達與拉普拉塔4個總督區的範圍。

到了19世紀初,在法國大革命和加勒比海地區的革命浪潮影響下,南美洲也掀起獨立運動。1816年,阿根廷獨立;1818年,智利也取得了獨立。

1855年,智利與阿根廷簽署了《和平友好貿易通航條例》,兩國並沒有嚴格地劃分邊界,而是沿襲了在西班牙統治時期的分界線。

起初,智利的疆域遠遠沒有現在這麼狹長。獨立之後智利也很快走上了擴張之路,由於安第斯山脈的阻擋,領土只能在南北方向延展。

在智利、秘魯與玻璃維亞三個國家的交界處,有一片叫做阿卡塔馬(Atacama)的沙漠,這裡有著豐富的鳥糞資源,可用作種植糧食等莊稼的肥料。在1879年到1883年,為了爭搶這裡的自然資源,智利與秘、玻盟軍爆發戰爭,這場戰爭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鳥糞戰爭」。

打敗兩國之後,智利不僅獲得了這裡全部的資源,同時還獲得了秘魯與玻利維亞的一些土地,使得智利的領土向北延伸。

智利與阿根廷:綿長的國界線與微妙的南端

「鳥糞戰爭」後南美洲各國版圖分佈圖,圖中畫斜線部分為戰爭後智利從秘魯與玻利維亞獲得的領土。

在向北部擴張領土的同時,智利並沒有停止向南部擴張的腳步。智利將目光瞄準了南部原住民馬普切人(Mapuche)的傳統領地阿勞卡尼亞(Araucania)。與此同時,阿根廷也將鄰土向南擴張,並將目標指向了馬普切人的另一塊土地巴塔哥尼亞(Patagonia)。

在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這裡都是遊離於西班牙統治之外的「無主地」。1870年代的「征服沙漠」行動之後,這兩塊地方大部分都落到了智利和阿根廷的手中。

智利與阿根廷:綿長的國界線與微妙的南端

阿勞卡尼亞與巴塔哥尼亞(紅色區域)在地圖中的位置。


02.

分水線決定國界?


隨著再向南部擴展,智利與阿根廷的領土衝突逐漸凸顯,進入了白熱化。特別是在麥哲倫海峽這個航路關口的爭奪,差點引發兩個國家的戰爭。

1881年,智利與阿根廷通過邊境協定確立了大致的領土分界,避免了兩個國家走向全面戰爭。但是,這個條約有很多模糊的地方,導致兩國在南美洲南部的領土爭端一直沒有很好解決。

這項協定大致明確了智利與阿根廷以安第斯山脈為界,至於具體的邊界劃分,條約中規定:

「以安第斯山脈的分水線的兩邊水流流向,來界定智利與阿根廷的國界線。(The boundary-line shall pass over the highest summits of the Andes mountain range which divide the waters)」

智利與阿根廷:綿長的國界線與微妙的南端

1881年智利與阿根廷劃定邊界,以安第斯山脈的水流流向來界定兩國國界。

這一項條款規定,從安第斯山脈流出的河水,匯入太平洋的河流流域屬於智利,匯入大西洋的河流流域處於阿根廷。按照這一原則,阿勞卡尼亞歸智利,巴塔哥尼亞的絕大部分地區則歸阿根廷。

乍看起來,這個條款非常合理,但其實具有非常強烈的模糊性。因為在水流的作用下,安第斯山脈也受到侵蝕,水流的方向也會變化。所以,它並沒有明確界定智利與阿根廷的邊界。兩個國家都可以從這一條約找到合理的解釋。

更有趣的是,在太平洋與大西洋的交匯處,這項條款的解釋效力就越發力不從心了。因為兩國誰也無法確定河水究竟是流向太平洋還是大西洋。加上這裡的皮克頓(Picton)、努埃瓦(Nueva)、倫諾克斯(Lennox)三個島嶼漁業與礦產資源豐富,勢必讓兩國虎視眈眈。

智利與阿根廷:綿長的國界線與微妙的南端

▲兩國簽署的邊界條約並沒有對比格爾海峽與皮克頓、努埃瓦、倫諾克斯三個島嶼的歸屬權做出界定,這也成為智利與阿根廷爭奪最激烈的地區。

除此之外,在三島附近有一條比格爾海峽,這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自然水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處在大西洋與太平洋的交匯處,身處這裡,彷彿到達了世界盡頭,再往南就是雪白的極寒之地南極洲。

而對於智利和阿根廷來說,這裡是通往南極洲,掌握南極主導權的重要通道。


03.

漫長的談判


在1881年,智利與阿根廷條約簽定之後,就一直在比格爾海峽與三個島嶼的爭奪摩擦不斷。然而,兩個國家實力相當,彼此之間都只是動動嘴上功夫,誰也不敢輕易地發動一場戰爭。

1902年,兩個國家委託英國這個第三方國家來仲裁爭端。然而,英國與智利的關係,相比阿根廷要親善很多。早在智利與秘、波盟軍在「鳥糞戰爭」中,智利就從英國得到了很多武器上的支持。可想而知,仲裁的結果傾向了智利一方,英國認定三島應該歸於智利。

阿根廷當然沒有接受,爭端未得到解決,智利與阿根廷接著進行著蔓延不休的談判,然而一直都沒有達成和解。

一直到1982年,阿根廷與英國為了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即英國認為的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而爆發了馬島戰爭。結果阿根廷損失慘重,為了尋求破冰,阿根廷對外政策上開始做出調整。智利與阿根廷的關係出現了緩和。

1984年,在羅馬教皇的介入調解之下,智利與阿根廷在梵蒂岡簽署了《和平與友誼條約》(The Tratado de Pazy Armisted),阿根廷最終做出了讓步,將爭議三島的主權歸智利所有,而阿根廷在這一地區依然享有捕魚權和航海權。

這場領土之爭終於算是劃上了一個短暫的句號。

智利與阿根廷:綿長的國界線與微妙的南端

1984年11月19日,智利與阿根廷兩國外交部長在梵蒂岡城簽署《和平與友誼條約》。

回顧歷史,智利與阿根廷一開始依靠安第斯山脈,以山脈分水線作為兩國的國界線,看似合理卻很不實際,一旦國家邊界擴展至連山脈都無法阻隔,大海無法辨清的地方,爭端便接踵而至。

幸運地是,沒有殘忍的戰爭廝殺,也避免了暴力的流血衝突,兩國最終用一種相對文明,相對溫和又微妙的方式解決了的邊界爭端。也許正是因為處在「世界盡頭」,兩國才會放下對領土的執念,最終選擇握手言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