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幫忙帶孩子,年紀大了卻想住我家

婆婆不幫忙帶孩子,年紀大了卻想住我家

1.

中午,陽光正好,屋子裡暖洋洋的,還瀰漫著絲絲蛋糕香氣。雪琴正忙著給蛋糕裱花,心裡想著今天接的兩個都是急單,手頭不由地又加快幾分。

手機忽然響起,按下免提,是老公李志明著急的聲音:"雪琴,我媽這出了點事,晚飯我不回來吃了!"

不等雪琴回話,電話已掛斷。雪琴呆怔一下,搖搖頭,只管繼續忙自己的事。

婆婆李大媽年輕時是個厲害人物,在她們村是出了名的能幹,種田、挖河,哪樣都不比男人差,生孩子兩年生三個,還全是兒子。

現在倒好,時不時地出點小狀況,頭疼腦熱,腰痠背痛是常事,還忘性大,老要找東西,又時常找不著,三天兩頭打兒子電話哭唧唧。

雪琴心裡好奇,這電話號碼她怎麼就不忘?再說了,她怎麼不打另外兩個兒子電話?

當初,李大媽信誓旦旦地說,以後絕對不要雪琴這小兒媳養老,她還有倆兒子依靠呢!

每每想到這裡,雪琴就硬起心腸,是啊,還有倆兒子媳婦照顧她呢,人家強著呢!

好在,老公明白雪琴的心思,從不要求雪琴去照顧婆婆,有事全自己擔著。

只是,大概真是歲月不饒人,年輕時能幹的李大媽慢慢就變了,先是身體各種不舒服,後是脾氣不那麼爆了,說話慢吞吞地,做事猶豫,絲毫沒了以前精明會算計的模樣。

2.

雪琴和志明兩家鄰村,談戀愛時,家裡人都不同意,雪琴媽去打聽了,說是志明家兄弟三,老爸早逝,人口多,家境差,怕雪琴嫁過去吃苦。

無奈雪琴一心地喜歡上了志明,也難怪,誰叫志明長得好看,一點不像農村出生的孩子,皮膚白,眼睛大,還聰明,是他們村少有的大學生。

難得的是,志明也喜歡雪琴,兩人一路初中同學高中同學,彼此把喜歡藏在心裡。

雪琴沒考上大學,高中一畢業直接去了鎮上的飲料廠上班,志明大學畢業後選擇回鎮上郵局工作,工作一落實就向雪琴表白。

看著兩人濃情蜜意的,雪琴媽說,在一起可以,只要志明同意做上門女婿。

雪琴家只有姐妹兩個,姐姐已經出嫁,父母有意想把雪琴留在家中。

李大媽這時充分發揮了她精明的一面。她左手拎只雞,右手提袋米,一進門就叫"親家",誇雪琴家眼光好,白得自己這麼好的兒子。

說是非常贊成志明做上門女婿,以後兩人生的孩子都姓雪琴的姓,就是自家窮,希望結婚的費用都由女方負擔,最好還要給男方家一筆養育費,培養一個大學生怪不容易的。

那時農村做上門女婿也有,可像這樣一毛不拔還要撈點回去的實在不多。

雪琴父母拗不過女兒,一手操辦了小兩口婚禮,還包了1萬紅包給李大媽。二十年前的1萬,在農村也不是小錢,直把李大媽樂得合不攏嘴,逢人就誇小兒媳。

3.

婚後,李大媽確實省事,果真"嫁出去的兒子"也如潑出去的水,對志明雪琴家幾乎不聞不問,只管逢年過節笑眯眯收了雪琴的孝敬紅包,從不管小兩口日子好壞。

雪琴也心大,想著這樣也省心,沒有婆媳矛盾。

不成想,相安無事的日子沒多久,雪琴懷孕了,孕吐厲害,吃什麼吐什麼,渾身沒勁。要命的是,這時雪琴爸檢查出得了肺癌,家裡一時忙得天翻地覆。

志明想讓李大媽過來幫忙照看下雪琴,李大媽不情不願地來看了看,給雪琴做了兩天飯,硬說家裡那些雞鴨沒人管,還有老大老二家的孩子要人帶,讓雪琴自己克服一下。

李大媽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誰不都是苦過來的,年輕人吃點苦沒壞處,忍忍就過去了。

雪琴氣急,志明也對自己老媽沒法子,只好家裡、醫院兩頭跑,還要時時好言勸慰雪琴,誰叫自己攤上這麼個媽呢?

三個月後,雪琴爸病重去世,雪琴媽又累又急也病倒在床,所幸雪琴已孕相平穩。小兩口一商議,乾脆雪琴辭了飲料廠的工作,在家安心待產,也能好好照顧雪琴媽。

可能像老天要故意為難小兩口,雪琴懷胎十月生下兒子,雪琴媽一高興竟然突發腦溢血也追隨雪琴爸去了。

志明看著嬌妻弱兒,沒法子,又回家求李大媽過來幫忙。

李大媽這回來是來了,全程苦著臉,說是自己命苦啊!已經伺候了兩個媳婦的月子,以為三兒子"出嫁"了,是別人家的事,沒想到又落自己頭上。

李大媽意思,她最多待一個月,等雪琴一出月子就走,家裡還一大攤事呢!

志明和雪琴苦苦留她,說會念著她的好,以後一定好好孝敬她。

李大媽油鹽不進,待雪琴孩子滿月,還是狠心走了。

臨走李大媽說了,自古誰家孩子誰家養,既然志明做了上門女婿,她就不好多插手,免得大兒媳二兒媳閒話。以後她也不要志明雪琴回報,她老了,會倚仗另兩個兒子媳婦。

4.

當初聽李大媽這麼硬氣的話甩出來,雪琴氣得咬牙硬是不讓眼淚掉下來。

雪琴心裡暗自發誓,靠天靠地靠父母都不如靠自己,再苦再難,一定要把孩子養好,把日子過好。

好在小兩口齊心,也都聰明。志明除了做好郵局的工作,還接了兩家小廠子幫忙做賬,雪琴手巧,織的毛衣又好看又合身,乾脆打出廣告幫人代加工毛衣。

兩人勤勤懇懇為著小家打拼,一晃十幾年,孩子爭氣考上了縣城重點中學,兩人也在鎮上買了商品房,小日子紅紅火火的。

雪琴毛衣織了那麼多年,四十出頭的人,眼都有點老花了。陪兒子讀書那些年,雪琴自己也一直勤奮好學,居然在網上報名學了烘焙,還學得有模有樣。

這不,兒子上高中寄宿,雪琴在家閒不住,利用微信開了個私家烘焙坊,專做熟人生意,因為用料好,款式好,回頭客還挺多。

日子越過越舒心時,李大媽家裡出問題了。

先是大兒媳得了乳腺癌,好在發現得早,做了手術在家靜養。再是二兒子染上賭癮,經常沉迷賭博,和二媳婦是三天兩頭吵鬧不斷。

李大媽一手攙一家,照顧了老大家勸不了老二家,慢慢自己身體也熬壞了,有點力不從心。

正愁時,村裡輪到拆遷,得了三套房外加30萬現金。李大媽做主,老大老二一家一套房,李大媽自己住一套。錢,李大媽自己留著,說是以後誰也不靠,自己給自己好吃好喝地養老。

5.

說是好吃好喝,倒也沒見李大媽有什麼大手大腳花錢的地方。老大老二老打30萬的主意,李大媽藏得嚴嚴實實的,死不鬆口。只是像忽然轉了性,她時常惦記上志明這個小兒子了。

腿腳好時,李大媽常藉口說想見見最小的孫子,買了水果零食,巴巴地趕來雪琴家,也不多話,就坐邊上看著雪琴一家三口,臉上笑出一臉皺紋。

雪琴想起從前種種,總是熱絡不起來,李大媽也識相,每次來總是坐坐就走,連飯都不吃。

志明說:"我媽估計是寂寞了!"

雪琴白他一眼:"你媽不是還有倆兒子嗎?"

志明張張嘴,說不出話來。

李大媽來了幾趟,雪琴都不冷不熱,李大媽就也有點訕訕地,又一個人躲回了自己家。

老大家有病人要照顧,老二家成天為了錢吵得烏煙瘴氣,誰也沒工夫關心老媽,李大媽眼看著就萎靡下來。

老三志明看不過,有空就經常去看看,把手機號碼貼在牆上,關照老媽有事打自己電話。

6.

這次是鄰居打志明電話,李大媽家裡

傳出液化氣味道,敲門沒人應,砸開門進去發現李大媽倒在地上。

原來李大媽燒著水燒忘了,水溢出撲滅了火,造成煤氣洩露。

幸虧發現及時,救治順利,李大媽很快就清醒了。

醫生詳細檢查了,說李大媽患有輕微的老年痴呆症,不適合獨自居住,最好要有家人的陪伴。

老大老二都來醫院探望,像親戚一樣略站了會,就都要急著回家。李大媽拖住了志明的手,也不說話,光掉淚。

志明心下不忍,安慰老媽放心,凡事有他在。

李大媽告訴志明,她一直沒用那30萬的拆遷款,想留著給志明雪琴的兒子以後結婚用,她知道是她虧欠了小兒子。

李大媽也實在沒法子,以前窮,顧了老大老二,實在是顧不了老三,可心裡到底是覺得虧欠著。得了拆遷款日子好過一點,老想著補償小兒子。

眼下看自己記性不好,身體不行,怕是等不到小孫子結婚了。李大媽催促志明去銀行把錢取出來,改存志明的名字。

李大媽說自己沒臉和雪琴提,讓志明問問,能不能讓自己住到雪琴家,她的房子和錢都給雪琴。

雪琴聽志明說完緣由,聽到李大媽哭著想來自己家住時,心頭多年憤憤不平的鬱結忽然就散了,眼中也泛起了淚光。

不是為錢,就為了李大媽的有心。

雪琴理解了李大媽的難處,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不是迫不得已,李大媽也盡心地想一碗水端平,作為子女,哪能計較那麼多呢!

7.

小兩口接了李大媽回家。每天,雪琴做蛋糕時,會故意支使著李大媽幫忙,老太太樂顛顛地跑前跑後,笑出一臉菊花。

那年,志明雪琴家被評為他們縣裡的"十大模範家庭",那年,他們兒子考上了重點大學,真正是應了"家和萬事興"。

生活往往這樣,青睞那些勤勞能幹、聰明刻苦的人,而且一旦你選擇善良,好運也會不期而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