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恶员外强取豪夺,穷儿郎化龙望娘

传说古时候岷河畔,有一间破烂的茅草房,住着娘子两人。母亲天不亮就起来纺线,一直要纺到天黑;儿子也天天出去割草来卖给人家喂牛。可就是这样省吃俭用,辛勤劳作,还是过着有上顿无下顿的日子,生活艰难。

有一天,儿子崔生照常去割草。可是割草的穷苦人家太多,周围草都被割完了,他只好走进莽莽深山之中,寻找机会。

民间传说:恶员外强取豪夺,穷儿郎化龙望娘

崔生刚爬上崖,就看见很大一窝草。这草长得青幽幽的,又肥又嫩。他马上动手割起来。刚蹲下去,突然听到隐隐有老虎的叫声,想起人们传说的老虎,背上的汗毛顿时立起来了。

崔生有心逃跑,可又舍不得这窝草,连忙割完跑回家里。可到了第二天,他又去到那座崖上。

“呀,怪呢!又有一窝又肥又嫩的草呢?不是昨天才割光的么?”崔生呆住了。想来想去,想不通。

民间传说:恶员外强取豪夺,穷儿郎化龙望娘

“未必我记错了地方?”他又把草割了个溜光,顺手捡起几块小石头,在那窝草侧边做了个记号,才背着背篼回去。

第三天,他爬上崖,太阳才刚伸出头呢。可是,他却像石头人一样,睁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死死盯住那窝又肥又嫩的、青幽幽的草。昨天等意留下的石头记号,原封不动地堆在草的侧边。

盯了好一晌,崔生才轻轻说出一句话:“真是稀奇!”

他决定要看个究竟,一口气把草割完,就拿镰刀去挖草根。挖着挖着,露出一颗火红的珠子,光亮射得眼睛痛。

珠子刚挖出来,陡地吹起一阵大风,吹得满山的树子、小草不住地摇摆动;天上轰隆隆的雷声一个紧接一个,眼看就是一场大雨。

民间传说:恶员外强取豪夺,穷儿郎化龙望娘

他一把抓起红珠,一口气跑下山去,连背篼都忘了带走。

到家里,他一边揩额头上的汗水,一边把这怪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

商量一阵,母亲悄悄把珠子藏在了那个破烂米缸里。

第二天,天刚麻乎乎亮,母亲起来做饭,可打开米缸一看,顿时惊呆了。嘿!满满一缸米。

这样的怪事一连几天,都是这样。缸里白米不管怎么挖,总是吃不完。

民间传说:恶员外强取豪夺,穷儿郎化龙望娘

母子两人明白这是因为那颗红珠的缘故。于是把吃不完的白米挑一点上街卖换一点油盐。

日子一久,红珠子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传到一个员外的耳朵头。员外起了黑心,带着一大帮狗腿子气势汹汹地来到茅草房来,硬说这宝贝是他家,逼着母子交出红珠子。

“你说,红珠子放在哪里?”员外问崔生。

民间传说:恶员外强取豪夺,穷儿郎化龙望娘

崔生不开腔,睁大一对圆溜溜的眼睛盯住员外。

“不开腔?不开腔就打死你!还要打死你妈!”

崔生还是怒视着员外。

“啪!"员外一巴掌打在崔生脸上,崔生一惊,索性一狠心,把红珠吞下肚子去了。

民间传说:恶员外强取豪夺,穷儿郎化龙望娘

员外顿时慌了神,不觉打了个寒噤。临走时放下狠话“限你们三天交出来!听见没有!”

到了晚上,崔生因为吞下了红珠,大烧大热地躺在床上,直喊口渴。母亲不断地舀水来喂他,一碗两碗,止不住儿子口渴,一飄两瓢,也止不住儿子口渴。

母亲说“儿啊,你到灶房去喝吧!”

水缸里的水喝干了,还是止不住口渴。“娘!我到河边去喝。”

民间传说:恶员外强取豪夺,穷儿郎化龙望娘

母子俩一同走到河边,儿子扑下河去半身趴在水里,咕噜咕噜地喝个不停。

母亲担心他遭波浪冲走,在岸上紧紧拉住他一只脚。

“娘,我恨……”儿子忽然扭过头来说道。“儿啊别想那么多!你快喝吧。”

母亲眼睛一花,“啊呀!”惊叫一声,她的儿子变了!头上长着角,浑身披着鳞,儿子变成了一条龙!

民间传说:恶员外强取豪夺,穷儿郎化龙望娘

母亲吓得哆嗦,想跑,但一想到这是自己的儿子,又紧紧地拉住不放。可儿子挣脱母亲的手,回头望了望母亲,含着泪,身体越长越大,涌着波涛向河下游游去。

“儿啊,你回来呀!”母亲哭泣喊道。

崔生掉转头来,又望望母亲。掉头的地方。就成了一个石滩。

“儿你回来呀!”

民间传说:恶员外强取豪夺,穷儿郎化龙望娘

母亲一喊,他又一回头。母亲喊了二十四声,儿子回了二十四次头,后来这里就被称为“望娘滩“。

后话:

这个“望娘滩”的故事,在我国各地都有流传,略有差异。以“望娘滩”命名的河道,多不胜数。

作为民间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在民间影响较大,表现了人民对封建势力的强烈反抗精神,其悲剧结尾控诉了封建社会“人吃人”这一无情残酷的社会现状,具有很高的历史以及文学研究价值。

请关注“酒歌说文”,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人文故事。反正不要钱,多少看一点。

民间传说:恶员外强取豪夺,穷儿郎化龙望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