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攻陷天京後為何要屠城?

lxl愛莉


遇到屠城這種事情,千萬不要找任何理由為他開脫。屠城永遠都是錯的,但是做錯有做錯的原因。曹操屠殺徐州地界三城,淮水為之斷流,目的是為了洩恨,因為他老爸和全家人都被徐州牧陶謙給殺了,所以曾國荃這次的屠城,自然也是有他屠城的原因。<strong>

曾國荃拔得頭籌,上報時卻說太平天國國庫沒錢!

誰都不是傻子,曾國荃頂著巨大壓力,攻打了天京很長時間,就是擔心隔壁的淮軍搶先一步拿下這千古奇功。李鴻章壓根就沒打算跟曾國荃爭,畢竟曾國荃是李鴻章老師曾國藩的弟弟,搶了曾國荃的功勞就是搶了曾國藩的功勞。所以曾國荃如願打下天京,消滅了太平天國,可是李鴻章讓出去的,可不僅僅是這次的頭籌,更是太平天國內部數不清的財富。

誰也不知道天京城內有多少財富,反正上報給慈禧的數據是零。曾國荃告訴慈禧,太平天國的國庫是空的,這簡直就是把慈禧當成傻子嘛!趕到不安的慈禧,隨後便開始分化湘軍,也沒有給曾國藩應有的殊榮,直到解散他們為止。屠城的目的很簡單,太平天國國庫裡的錢都被湘軍給分了,而這個消息不能傳出去。

為什麼要獨吞天京的財富?不僅是為了貪婪。

財富的誘惑達到了一定程度以後,人的魔性就體現出來了。我想當時的曾國藩和曾國荃很顯然就是體會到了這一點。他們此刻顯然已經變得貪婪,這些財富足夠他們裝備一支精良的隊伍,足以可以穩定他們在政治上的地位,足以讓他們長久擁有權力。一切都是慾望惹的禍,不過我認為不僅僅是這樣。

因為當時湘軍的軍餉朝廷是撥不出來的,清政府所支持的那點錢根本就無濟於事。人家是拿命給清政府剿匪,可是清政府卻只是口頭嘉獎而已。這讓湘軍十分失望,既然上頭不給錢,那他們只有靠自己了。曾國荃肯定是下達過這樣的命令,除了太平天國國庫裡的錢不能動以外,天京城內,但凡你看到的錢財,都可以搶。搶錢自然是要殺人了,這才造成了屠城的結果。

天京城雖然打下來了,可是太平軍並沒有完全消滅。

不得不說太平軍是非常有信念的一支隊伍,一直到天京城北攻破以後,他們都沒有投降的意思。這讓曾國藩十分頭疼,因為攻城已經很不容易了,進城以後,剿滅這些太平軍的殘餘部隊,那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誰會是太平軍中的一員,他們隨時都有可能向你發起攻擊。

所以曾國藩必然是吩咐手下人首先要保護好自己,保護自己的前提就是看到懷疑對象,那就可以殺掉。而且當時有不少城內小規模的戰爭,都被當成了屠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跟太平軍的性命比起來,曾國藩自然是更加看重湘軍士兵的性命。

總結:其實都是錢鬧出來的事情。

  1. 曾國荃打下了天京城,每個人都盯著的太平天國國庫居然是空的,這讓慈禧大跌眼鏡。本來以為可以好好發個財的慈禧十分生氣,這才導致後來湘軍和曾國藩的下場。
  2. 曾國藩和曾國荃拉起湘軍這麼一支戰鬥力強大的隊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除了自身要出錢出力以外,還必須要不斷籌款,因為滿清政府是沒錢的,他們根本養不起也不願意養湘軍。所以把天京城裡的錢拿出去分了,豈不是對大家都有好處?而這個秘密是不能告訴其他人的。
  3. 天京城雖然打下來了,可是城裡的太平軍依舊在負隅頑抗,曾國藩的人馬必須要出來平定這些叛亂,而且他們要保證自己的安全,這就造成了屠城的現象。


江湖小曉生


為了爭功,爭臉,曾國荃也是豁出去了,急行孤軍進駐雨花臺,曾國藩替他捏了一把冷汗。而最終攻破天京,曾國荃拔得頭籌,功勞自是他的,“黑鍋”也該他來背才對,與曾國藩沒什麼關係,實際上,曾國藩幾次勸阻曾國荃不要駐紮過近,幾次想要增兵保其周全,但都被曾國荃拒絕了。

本文將分為兩部分講解天京屠城始末,前後有些反差,以便於我們更好的從中發現問題,探尋真相。

同治元年五月進駐雨花臺直至同治三年六月攻佔天京奪取勝利,這段時間充分顯示了曾國荃的指揮能力,並沒有某些朋友說的那麼不堪,本事還是有些的,而湘軍的作戰精神也值得誇耀,否則斷堅持不了幾近三年,一般情況下,堅城不下,軍心很快就會不穩,如果再加上攻城戰中減員過多,那無論怎樣,士兵也都不會再衝鋒了,努爾哈赤死磕寧遠就是個例子。

雖未見史料記載,但天王府該是高層授意特別看護,否則很難倖免。城中最重要的府邸是需要最高長官首肯才能動手,因為不同於其他府邸,天王府中有的不僅僅是黃白之物,還有很多諸如資料,信件,文書,親眷(重要人犯)等等。另外,士兵要劫掠,各級軍官也要有些好處,普通士卒都瓜分一空,領導臉色一冷著令上繳那就得不償失了。

自入城後,湘軍四處劫掠,殺人不計其數,放火多處無法統計,為何要燒?和皇宮失竊後直接大火的道理是一樣的,啥都沒有,自然就啥都沒搶。財物無算,幾天過後,就連城中四十歲以下的婦女,也一人皆無。

曾國荃並非治軍無方,統兵不嚴,早在接掌兵權之初就“無時不以擾民為慮”,對於嚴明軍紀則“每於愛惜苦民、苦兵之處,三令五申,禁止騷擾”,大家都知道湘軍缺糧,其實天京城內何嘗不是,尤其是後期,所有一切形式的援助都斷絕了,糧食短缺,所以放出了五六萬平民,以減少城內糧食需求,而這些人都是曾國荃以本就不多的錢糧遣散的,至少八成的人都被他資助返鄉。而他自己則經常惴惴不安,擔心自家錢糧不夠鬧了兵變。

究其原因:

並不是攻下城池戰鬥就結束了,城內的巷戰是不可避免的,這個時候止殺?那還是讓士兵自己上吊抹脖子去吧,既然不能止殺,士兵渾水摸魚撈些油水,高層們也只能佯裝不知了。

“克城宜多殺,切不可假慈悲而誤大事。”如果太過仁慈,放過了大部分太平軍,今後勢必再起燎原之勢。

前文講過,將士用命。沒因為糧餉的匱乏引發兵變,曾國荃就拜謝天地了,獎勵那是沒有的,即便朝廷後續有獎勵,均分到士卒手中也沒多少,所以這可以算是一種籌軍方式。

士兵燒殺擄掠的時候,曾國荃的惻隱之心並沒放到百姓身上,而是這些士卒。湘軍的裁撤,絕不是臨時起意,這是曾國藩兩兄弟早就商量好的,並且連曾國荃的“後路”都想好了,“解甲歸田”。

基於這幾點原因,曾國荃並沒有下令停止殺戮,一是城中敵軍勢力並未清剿乾淨,執意止殺會讓自己的士卒直接面臨死亡的威脅,二是出於惻隱之心,跟著自己打仗三年,士兵們用命也不過混碗飯吃,混個餉銀花花,大好處是沒有的,自己給不了,朝廷不會給,因為湘軍的命運早已經定下。三是出於害怕,歷時三年的戰爭,魚龍混雜的湘軍,好處沒有撈夠的話,憋屈的士兵發起譁變毫不稀奇,勝利之後直接面臨的就是部隊無法控制。還有一點就是斬草除根,不留後患,以免死灰復燃。所以縱容之下,發生了屠城慘劇。說了諸多原因,只是對當時狀況的分析,並不是給曾國荃找藉口,他是罪不容誅的,這點毫無疑問。


古今通史


(1)不是曾國藩屠城,是他的弟弟曾國荃。

清軍圍攻天京的時候,主將是曾國荃,攻陷天京的也是曾國荃的部隊。

曾國藩但是是作為主帥,坐鎮軍營,並沒有親自指揮上戰場。

(2)曾國荃有屠城的癖好。

曾國荃為人兇狠,個人歷史上有兩次殘暴的屠城記錄,一次是安慶屠城,一次是南京屠城。

1861年,曾國荃部攻陷安慶,進行了屠城,殺光數萬人,曾國藩的親信李榕稱湘軍此次殺劫最重。

通計前後殺斃援賊、城外壘賊、降賊及城中之賊實有四萬餘人,軍興以來,殺劫此為最重(《十三峰書屋全集》) 

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說殺有上萬人。

殺賊凡一萬餘人,男子髻齔以上皆死。。。。。。婦女萬餘俱為掠出。
軍興以來,盪滌未有如此之酷者矣。(《能靜居士日記》)

連自己陣營的人都說太過於殘酷,可見曾國荃之殘暴。

1864年,曾國荃攻陷南京,再次進行屠城。

曾國藩幕僚趙烈文記載他見到的情形。

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擔,又無窖可挖者,盡遭殺死,沿街死屍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斫戮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老者無不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於四遠,其亂如此,可為髮指。(《能靜居士日記》)

(3)曾國藩知道他弟弟屠城,但是極力否認。

湘軍歷史上還有一次影響惡劣的屠城,即1858年李續賓部九江屠城,殺了將近兩萬人。

對這些屠城,曾國藩知道嗎?他顯然知道,但是裝作不知道,甚至否認。

屠城對嗎?

且看湘軍大將彭玉麟,因為曾國荃屠城,兩次寫信給曾國藩,第一次安慶屠城之後,彭玉麟讓曾國藩大義滅親,殺掉曾國荃,第二次天京屠城,彭玉麟再次寫信給曾國藩,讓他誅殺曾國荃。

曾國藩的說法是什麼呢?他是直接否認有這回事,甚至生氣的質問彭玉麟,我弟弟怎麼得罪你了,你這麼說他?

閣下於十一年(指安慶陷落)冬間及此次(指天京陷落)皆勸鄙人大義滅親。舍弟並無管、蔡叛逆之跡,不知何以應誅,不知舍弟何處開罪,閣下憾之若是?”(《曾國藩家書》)
鄙人在軍十年,自問聾聵不至於此。(《曾國藩家書》)

(4)湘軍屠城的原因。

①主要是解決軍餉問題。

湘軍主要靠自籌自足,養著這麼龐大的軍隊,沒有錢怎麼能行?

當兵的為你玩命,為的就是升官發財,不給他們好處,誰給你拼命?

所以,屠城的好處是藉著殺賊之名,滿足了將士們的掠奪財物,發財的最直接的需求,也能解決軍餉問題。

曾國荃超級有錢,這些錢如果不是靠著燒殺擄掠,錢從何來?

②發洩私憤。

湘軍和太平軍作戰,雙方都殺紅了眼,湘軍前期經常被太平軍吊著打,非常窘迫,自然恨透了太平軍,是以城破之後,連帶著整個城市的軍民都倒了大黴。


師明禮


我是花木童說史,回答這個問題心情無比沉重。1864年,太平天國的天京保衛戰失敗,古都天京(今南京)被湘軍攻陷,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縱容士兵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屠城行動。

天京保衛戰歷時50多天,城破後湘軍屠殺無辜百姓,肆意糟蹋踏婦女,掠奪財寶。曾國藩的機要秘書趙烈文在日記中這樣描述:城破後,整個金陵城中“屍骸塞路,臭不可聞。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擔貨物又無窖可挖者,盡情殺死。沿街死屍十之九皆是老者,其幼兒未滿二三歲亦斫戮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一人俱無。老者無不受傷,或十餘刀,數十刀, 哀嚎之聲達於四野。其亂如此,可為髮指”。其實這並不是湘軍第一次大屠殺,在湘軍擊敗太平軍,佔領安慶後,就屠殺了16000多名降卒。曾氏兄弟由此獲得“曾屠夫”的惡名。

如此令人髮指的屠殺行為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條。其一, 由於當時太平運動席捲中華大地,清軍的八旗兵已無力鎮壓,清政府不得不借助民間“團練”地主武裝。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在湖南組建了湘軍,招募的兵丁主要是窮苦農民和鄉間無賴。湘軍不屬於政府正規編制,沒有兵餉,這樣曾國藩就只有通過戰績才能從政府獲得更多的利益和存在感。

其二,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清政府財政已極度拮据,根本無力支付湘軍軍費。湘軍購買武器及士兵軍餉都要靠戰爭搶奪得來。曾國藩就只有通過縱容士兵殺戮,搶奪來激發士兵鬥志。天京保衛戰後,民間流傳曾國荃湘軍擄掠的金銀財寶堆積如山,一時間,長江上成百上千艘舟船,滿載這些財寶駛向湖南。

曾國藩雖然對近代中國做出了較大貢獻,但他和他帶領的湘軍所犯下的殺戮罪行,是他永遠抹不去的黑點。

如果你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區談論。若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花木童說史。


花木童說史


另類君開講:-)

曾國藩屠城是不得已而為之。這麼說不是為他辯護,而是綜合當時曾國藩面對的所有不利因素給出的答案。

主要原因有三個。

①、曾國藩的湘軍人數太少,如果不屠城的話,天京城內居民很可能死灰復燃。這個和當初滿清搞“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原因是一樣的,當初滿清入關以後,哪裡能想到漢族這麼多人,“剃髮易服”是為了觸探漢人的反抗心理線位,遇到不聽話的就殺,留下聽話的,讓反抗的火種少之又少;曾國藩湘軍屠城,也是為了減少太平軍復原的基礎和可能性,而且湘軍攻下天京後還是要守城的,將天京居民屠殺殆盡,守城的時候可以減少佈防的工程量;

②、積怨已久,必須釋放。湘軍屬於民間武裝,由於庚子賠款和太平軍的折騰,清政府財政赤字太大,無法支付軍費,就打破康熙定下的“永不加賦”承諾,讓湘軍就地籌集糧餉。湘軍源起於湖南湖北,在家鄉還有人給你幾分薄面,但到了江蘇安徽,人生地不熟,籌不到糧餉,那就只有搶了。

湘軍熬苦奮戰十幾年,多是兄弟父子一起上陣,眼看自己的親人被太平軍殺死,積攢仇恨可想而知,近日太平軍老巢被端,不多殺幾個人難解心頭怨恨!

③、當時剛剛經歷辛酉政變,慈禧太后出位,肅順等八大臣團滅。肅順是曾國藩的靠山,此時曾國藩尤其需要證明自己對滿清掌舵者的赤膽忠心,慈禧和奕訢恨太平天國恨得牙都癢癢,曾國藩唯有如此才能讓慈禧等人相信自己“忠勇可嘉”“不負所托”!

另類君理解的曾國藩屠城就是這個道理,不知讀者君以為然否?


另類文史


湘軍攻陷天京之後,確實對天京城實行了大開殺戒。當然了這件事都是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乾的。

既然把天京城給攻下來了,太平軍也投降了,這時候的他們死的死,逃的逃,為何還要屠城呢?

很多人對於這件事有點難以費解。

但是,湘軍尤其是湘軍的領導,肯定不是這麼想的。因為湘軍正是天平軍的敵人,他們和太平軍這個仗一打就是十幾年。

可以說他們之間的這種仇恨是刻骨銘心的。

這麼長的時間,戰爭給人帶來的傷痛與生離死別,簡直就是一種折磨,精神和肉體雙方面的折磨。

這一點沒有人能比曾國荃等人更能理解的了,所以,對於誓死抵抗天京城的人,曾國荃只好屠城了。

當然了這裡面也有犧牲了的無辜的百姓,但是,那時候他們根本就顧不了這麼些。這說明天京被攻破之後,天京城就陷入到了混亂當中。也許,這個混亂是湘軍的領導人刻意的製造的。

後來,曾國荃還在天京城裡放了一把火,索性來了一個毀屍滅跡。

這樣做當然也是對曾家有好處的了,畢竟太平軍尤其是洪秀全等人在佔領天京城的十幾年裡,斂財無數。

這些被太平軍聚集起來的財寶,只要城亂,失火,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被湘軍的領導人給洗白了。

也就是說,曾國荃可以把所有的寶貝,都給運送到自己的老家去。而不是上報給朝廷,最後歸功到朝廷的國庫當中。

等他們把財寶都運送完畢,然後再給朝廷上報的時候,就說全部東西,都毀之一炬了。

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做法,真的是天衣無縫呀。

你看這件事曾國荃和曾國藩乾的是不是很漂亮,令古今之人歎為觀止吧。

說白了皇帝即使想找一件事來處理他們,都沒有辦法抓住他們的把柄。當然了既然當時他們敢這樣做,就不怕上面追究責任。

畢竟太平軍對於清朝來說,是一場足以讓他們亡國的運動。對於清朝領導人來說,只要湘軍能夠幫助他們滅了太平軍,就是祖宗顯靈了。

再多的奢求,他們也不敢有了。

還有就是畢竟清末真的是太亂了,他們還需要曾國藩,曾國荃這樣的人來為自己效力呢。

萬一再來一場叛亂,無人可用也不行呀。

不過,曾國藩可能也知道在太平軍被滅之後,若是清政府騰出手來的話,可能就會對他們有所打擊了。

所以,曾國藩提前就把湘軍給裁剪了,只保住了他的學生李鴻章的淮軍。

總之,湘軍屠城,防火毀屍滅跡,並沒有對他們帶來壞處,反倒是他們可以利用屠城,製造恐慌,謀取私利。


漢史趣聞


這裡要更正一下,屠城的不是曾國藩,而是曾國荃。

太平天國末期,曾國藩為了滿足曾國荃成就剿滅太平天國的不世之功,一直沒有派其他得力將領參與,其他人負責打外圍,比如李鴻章在上海打蘇州由東往西。左宗棠在江西由南往北清剿。

曾國荃破城之後,湘軍徹底失控,挨家挨戶蒐羅財寶,通過水路運往湖南,長江上的船隻價格暴漲。

畢竟天京城已經是太平天國大本營很多年,所以十分繁華,財物眾多,湘軍哄搶也可以理解。

而且這裡的人作為太平天國首都,也是被認為是病入膏肓的反賊。

所以當湘軍軍紀失控,開始不斷殺人,曾國荃的縱容,就有了有很大關係。

其實本質上曾國荃並不是殺人狂魔,但曾國藩是。屠城安慶的指令就是他下達的。

曾國藩當時認為,寧願安徽赤地千里,也不能讓長毛賊有機會得到補給,人都死光了,對他來說才好。

不管怎麼說,曾國藩作為政府軍代表,對百姓這麼殘忍,讓人太驚訝了!


華爾街評論


一般來說,屠城主要是出於三個因素。第一,古代圍城之後,基本上要麼開城投降,要麼全民皆兵進行抵抗。所以,一旦進入攻城階段,雙方就很難有迴旋餘地了。試想,你在城牆上弄死人家丈夫、兒子,然後讓人家老婆孩子臣服你,可能性有多大?因此,接下去的巷戰,基本上又是死拼到底。第二,樹立一個投降活命、抵抗死路的形象,對於保護自己士兵,完整接收城池,是有宣傳效應的。第三,儘管古代沒有系統的心理學,但是將領對於士兵需要適當的發洩,還是會比較認真的去考慮的。緊張致命的攻城戰之後,士兵必然需要發洩情緒,將領不可能組織進行心理疏導吧,那麼屠城和搶掠、姦淫就是最好的辦法。


那一曲花瓣雨


曾國藩領導的湘軍不僅屠天京也屠了九江、安慶,曾國藩為什麼接二連三的屠城這要從他的湘軍說起,曾國藩的湘軍是地方武裝與滿清正規軍 不一樣,正規軍享有朝廷發放的糧餉而它沒有,它的餉銀主要來自湖南湖北兩省,長此一往餉銀也有不按時發放的時候,湘軍甚至出現官兵索餉譁變的情況,再說湘軍當兵打仗就是抱著升官發財的目的,曾國藩縱容湘軍屠城大肆燒殺搶掠姦淫也是為了讓這個地方武裝有作戰的動力,也是讓湘軍好為他賣命,城破之時城中凡可取之物掃地而盡,不可取者皆毀之,至剖棺以求財物,湘軍大包小包、肩扛手提簡直如土匪無二,再一個就是洩憤報復,湘軍攻打九江、安慶、天京採用的是長期圍困的方法,攻打安慶、九江都用了一年多,攻打天京用了兩年多,長期的圍城戰又久攻不下而且還受到太平軍援軍的打擊,一旦城破必通過大肆屠城來洩憤,正如曾國藩對其弟曾國荃所說“屠城以洩其憤,迪庵在九江亦是如此辦法”。


大漢羽林軍


是獸性發作,為了做清庭的走狗,一慣對自己的同胞懷有刻骨仇恨,曾剃頭在湖廣一帶招兵公開鼓吹,你們要想不忍飢挨餓只有去吃糧,吃糧就是去當兵有飯吃,殺了太平軍可以升官發財,打開南京來了你們什麼都有,至使湘軍如狼似虎瘋狂圍剿太平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