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復位之後,武則天是怎樣度過人生中的最後一年的?

革斤春風


簡單來說,安然度過。

作為我國曆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可謂家喻戶曉,但她最受人關注的不是“上承貞觀,下啟開元”的政績,反而是她的情感生涯、陰險毒辣,至於她的最終結局,獲得的關注度就更少了。

實際上,武則天跟李淵一樣,沒有當皇帝當到死,她是被逼退位的,在神龍政變後,她當了一陣子特殊的“太上皇”,然後才去世。

神龍政變發生在神龍元年,即公元705年,當年農曆正月二十二,張柬之等人以太子李顯的名義發動政變,率羽林兵入宮誅殺武則天的男寵兼心腹張易之兄弟,逼武則天退位。

次日,皇太子監國,總統萬機,大赦天下,政權從武則天轉移到李顯手中。到正月二十六,武則天徙居上陽宮,李顯繼承皇位,復位為帝。

據《舊唐書》記載,李顯尊武則天為則天大聖皇帝,這相當於承認武則天的帝位,也屬於一種特殊的太上皇吧,畢竟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女性的太上皇,武則天還是被稱為皇太后。

跟李世民上位後很少去朝見李淵一樣,李顯也很少去見武則天,武則天也很少露面,一來是身體狀況不允許,這時候的她已經八十多歲了,身體狀況不算好,二來也是免遭猜忌,這一點,跟當年的李淵如出一轍。

這之後武則天還在世上待了十個月多,到十一月,她病倒臥床,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終於,武則天給自己起草了遺詔,主要有兩條,一是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祔唐朝太廟,與唐高宗合葬;二是赦免了王皇后、蕭淑妃兩家以及褚遂良、韓瑗等大臣的子孫親屬。

這些曾經的政敵對手,都是被武則天殘酷打壓的,在臨終之前,她放過了他們的後代,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考慮,還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們不得而知。


平沙趣說歷史


武則天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不僅僅奪了大唐的江山,就連生物規律在她身上都被違反了,在她古稀之年依然對房事“性”趣滿滿,招了幾個男寵,還設了個控鶴監來招納男寵,公開與多名男性歡好,掌握權力的武則天精力充沛,身邊的人都“不覺其衰”,根本看不出她是一個高齡的女人,只不過在被奪權後,武則天就迅速的衰老下去,很快就變成了一個“形容羸弱”的老女人。


武則天在歷史上是個很有爭議的人,為了奪權,一步步的剷除權力路上的障礙,就算是至親也是毫不留情。

武則天最早出現在唐朝皇室,是在十四歲的時候,入了後宮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本來唐太宗挺賞識她的,在聽到武則天的馴馬高論後,有所疏遠,唐太宗病重時,武則天侍奉唐太宗之際,與太子李治相識,兩個人也由此有了交集。

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在感業寺上香,看到在此出家的武則天,兩人郎情妾意了一番,被蕭淑妃奪寵的王皇后見狀主動提出讓唐高宗將武則天納入宮中,也由此在後宮和李唐皇室掀起了腥風血雨。


王皇后本想著利用武則天來對付蕭淑妃,沒想到兩人都被武則天扳倒,為了陷害王皇后,武則天在生下女兒一個月王皇后來看望之機,武則天親手掐死了女兒來嫁禍她,唐高宗自然不會想到武則天會這麼心狠手辣,對自己親生女兒下手,王皇后百口莫辯,被打入冷宮,而蕭淑妃在與武則天宮廷鬥爭中也以失敗告終,王皇后和蕭淑妃被廢為庶人,惡毒的武則天將她們兩人的手足砍斷,反綁在背後,浸泡在酒缸中,關在暗室。

在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之後,先後罷黜了褚遂良、韓瑗、來濟幾位大臣,最後還除掉了長孫無忌,在唐高宗患上頭風之疾後,武則天開始代理朝政,由此開始掌政,權力慾望越來越大,在唐高宗風眩更甚之時,欲禪位給太子,武則天為了總攬大權,就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太子李弘下了毒手,次子李賢繼立太子,沒多久找了個藉口,將李賢廢為庶人後逼令自殺。


唐高宗病逝後,武則天的三子李顯即位,當了一個多月的皇帝就被武則天貶斥到房州,立了四兒子李旦為帝,武則天臨朝稱制、自專朝政,在李旦當了六年的傀儡皇帝后,公元690年,66歲的武則天還是把李旦拉下馬來,自己當了皇帝,改唐為周。

掌握著權力的武則天讓人看不出一點老態,在唐高宗死後沒多久,千金公主就將在街頭賣藥的小貨郎馮小寶進獻給寡居的武則天,此時武則天已經60出頭,身強力壯的馮小寶讓武則天很滿意,為了讓馮小寶能夠自由出入宮禁給她陪侍,就將馮小寶頭髮剃光,當了一名假和尚,並改名為薛懷義。


公元697年,太平公主將自己的面首張昌宗進獻給武則天,進入皇宮後,張昌宗又將自己的哥哥張易之推薦給武則天,此時武則天已經73歲,在品嚐過兩個小鮮肉後,武則天十分滿意,這兩個小鮮肉由此飛黃騰達,權勢熏天,武則天還設了個控鶴監來招納男寵,負責人就是張易之,那些想要得到武則天賞識的,要麼給武則天進獻“男色”,要麼就自薦,只不過二張的地位沒人能撼動。

善於打扮的武則天和女皇的威嚴,讓身邊的人看不出高齡的武則天有一點衰老的樣子,而武則天也在盡情的享受這一切。

讓人“不覺其衰”的武則天在失去權力以後迅速衰老,失去風彩,在孤獨中度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年。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生病居住在洛陽宮長生殿,陪侍在宮中的是張氏兄弟,太子李顯和宰相都很難見武則天一面,深怕張氏兄弟會對朝廷不利,宰相張柬之聯合了桓彥範、敬暉等人,擁舉太子李顯發動政變,揮兵進宮殺死了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幷包圍了武則天寢宮,逼武則天退位。

政變後的第三天,無奈的武則天下詔傳位於太子,李顯即位後復國號為唐,武周朝終結,隨後武則天搬到上陽宮,也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

被奪了政權的武則天並沒有被清算,依然有眾多宮女和太監侍候,長期處於武則天威勢下的李顯見到她還是戰戰兢兢,不敢多說話,唐中宗李顯每隔十天會去看望一下武則天,只不過武則天對他卻是冷冷淡淡,不理不睬。


失去了權力和愛人的武則天心灰意冷,心緒不佳的她也連帶著飲食不佳,就連梳洗打扮也沒了興致,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坐在上陽宮的庭院中,一坐就是一天,在陰冷的天氣則懶的起床,裹著被子躺一天。

在這種半禁閉半隱居的日子裡,親人們鮮少會去看望她,宮裡的太監和宮女也不敢跟她多說話,武則天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其精神狀態迅速惡化,而迅速衰老的樣子讓李顯都感到驚心動魄,不再是以前雖然年老卻容顏煥發的武則天,只是一個平凡的、老態龍鍾的老嫗!


神龍元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困居在上陽宮的武則天病死,在臨死前留下遺詔,讓李顯削去她的帝號,改稱為“則天大聖皇后”,並“祔廟、歸陵”,和唐高宗李治合葬,將當初被她迫害致死王皇后、蕭淑妃還有一眾大臣平反,讓他們的家人恢復了自由身。

武則天死後,在她的陵前立起了一座沒有任何字跡的石碑,一生是非功過,任由後人去評價!


歷史紅塵


武則天被狄人傑說動後,決心歸周於唐。不立武氏後人,而立先前廢去的皇帝,自己的兒子李顯。這也意味著李顯一旦繼位,這李唐也就自行恢復了。所以,武則天先走一棋,決心立李顯太子。決定棄周取唐。

武則天老年多病,處理事務力不從心,就把朝政交給張宗昌張易之處理。這樣一來,二張把持了朝政,漸成一個新的勢力集團。眾大臣怕其篡權,再搞個什麼新朝廷就更麻煩了。所以,就慫恿李顯政變奪權。他們就入宮,說二李造反,直接帶兵入宮。此時武則天午覺,醒了問,又是誰造反?大臣說是張宗昌兄弟,已給殺了。武則天看到李顯在其中,說是你小子乾的吧,心急什麼?大家不走。武則天一看明白了,這是要個交待。就讓李顯全權處理朝政。

武則天沒了二張,又因兒子逼宮,心情鬱悶,一年後就死了。李顯隆重地葬母親武則天於乾陵。之後任用武三思,武承嗣,上官婉兒等武則天手下故舊。駕著李唐這個大船繼續前行。





劉一千五


首先要明白一點的是,武則天是被逼退位的,丞相張柬一心想著恢復大唐,於是便在武則天體弱多病之際打動政變,欲為李顯奪回政權。當然,武則天在張柬打進長生殿後知道無力迴天了,於是便主動退位還政於李顯。

李顯確實是個好兒子,雖然自己的母親對不起自己,可是自己也不能對不起自己的母親。他知道母親對於權力的狂熱,在武則天退位後,仍然給了她一個極為尊貴的名號——則天大聖皇帝。畢竟面子上還是要過得去的,這樣母親也會好受一點。



並且李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帶朝中文武百官到上陽宮看望武則天一次,盡暄寒問暖之能事,談血脈相連之溫情,儘可能的做到一個兒子的責任。而對於武則天孃家的人也給予優待,畢竟是自己的舅家,不能夠傷了情分。

李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而武則天的心裡也確實好受了些,儘管手上沒了一點權力確實沒有什麼滋味啊。不過,她還是被自己兒子的所作所為打動。



她作了自己的遺囑,主動的降低自己的身份,恢復自己唐高宗皇后的名號,要求歸西后與唐高宗合葬。總不可能以一個皇帝的身份去見自己的丈夫吧,所以恢復皇后稱號還是有必要的。

總的來說,武則天在退位之後,雖然沒有了權力而顯得落寞,可是她並不空虛。該吃吃該喝喝,時不時的兒子還會帶著群臣來看望自己,孃家的人也與李氏皇族和解,一切都顯得極為的和諧。

只不過,好兒子確實不是好皇帝的料,這便是後話了~


妙齡老翁談歷史


武則天其實早就想到了李顯的繼位,因為這都是她一手安排的。

雖然她也曾有立侄還是立子當太子的糾結,但當狄仁傑說出 :“給姑姑和給母親上墳肯定是不一樣的!”硬道理後,她還是堅定地把太子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李顯,即使她知道李顯併為是合適的人選,李顯的能力在武則天這樣的大神級看來,確實不足一提。

所以當丞相張柬之網絡一干人等發動神龍政變的時候,武則天表現出了少有的平靜,這裡面除了年齡大了、心勁小了的原因外,更多的是武則天已經想把位置傳給李顯了,如此折騰不過是隻能說李顯過於著急了。

退位後的武則天其實心態是平和的,從個人情感上分析,既經歷磨難又風光無限的她是可以看透人生的,從政對於她來說已經沒有了太多的興趣,因為晚年的她多以養生為主,何況是82歲高齡,所以從位置上下來不會給他最後一年的生活帶來太多的痛苦。李顯復位後,雖然是當上了一言九鼎的皇帝,但他對自己的母親還是很好的,隔幾天都要帶著群臣去看望她老人家,有人說是為了更好的監視武則天,我說有這個心的人都不是正常人,一個82歲高齡的老太太,還是自己的生母,她會給自己帶來多大危害,何況李顯是由廢太子又被立為太子的,這些人生轉折,那一次不是母親大人給予的,之所以有的人會有這種想法,明顯是基於自己的合理想像,但人生是能靠想像實現的嗎?

給武則天帶來最大的苦楚的實際上疾病,這是誰也迴避不了的問題,也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有的人又說,是因為武則天被軟禁,最終鬱悶而死,我說這就有點扯蛋了,以武則天的年齡段,別說是生命年齡普遍不高的唐朝,就是現在到了這個年齡段的老太太,更多的還是想著曬曬太陽,喝喝水,好靜而惡動,人多了圍著就嫌煩的慌,要是不控制人數,走馬燈似的拜訪她老人家,估計不是最後一年,也就最後半年的時光可以讓我們討論了。

感覺我的草根式點評還有點道理的話,別忘了高抬貴手點個贊,若覺得水平太濫,那就轉發吧,讓更多的人知道我的存在!


媚眼兒看史


公元705年,這是武則天正式當皇帝的第16年,也將是她當皇帝的最後一年。當然,此時武則天並不知道她將會在這一年被迫退休。

在這一年之前,武則天重新立李顯為儲君,成功解決困擾她多年的繼承人問題,因此她志得意滿,特意將年號改為“神龍”,以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

然而,僅僅只過去一個月,就在這一年正月的月末,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聯合大臣敬暉、桓彥範、袁恕己等三人,說服了時為太子的李顯,一起發動舉世聞名的“神龍政變”。

當時,李顯等人直接率領羽林軍殺入武則天養病的迎仙宮,斬殺了隨侍武則天左右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幷包圍了武則天的寢宮集仙殿,張柬之更是親自帶人將武則天團團包圍。

見此,武則天吃驚地坐起來,問道:“是誰在作亂?”張柬之很平靜的回答說:“張易之、張昌宗陰謀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將他們殺掉,因為擔心可能會走漏消息,所以沒有來得及向您稟告。故特來向您請罪!”



這時候,武則天見李顯也在人群之中,便大聲對他說:“這件事是你讓乾的嗎?現在張易之和張昌宗已經被誅殺,你也可以帶人回東宮了。”按照李顯懦弱的性格,如果沒有張柬之等人在側,估計早被武則天一聲呵斥給嚇回東宮。

但是,此時不同往昔,李顯身邊有很多人給他撐腰,桓彥範第一個跳出來輸掉:“太子哪能還回到東宮裡去呢?當初天皇把太子託付給陛下,現在他年紀已大,卻一直在東宮當太子,這合適嗎?所以,希望陛下立馬將帝位傳給太子,以順從上天與下民的心願!”

武則天被懟的啞口無言,這時她又發現自己親手提拔的崔玄暐也在其中,就對他說:“別的人反我我能理解,但你是一手提拔起來的,怎麼也在這裡呢?”崔玄暐很平靜的說:“我之所以這樣做,正是為了報答陛下對我的大恩大德。因為,我擁立的可是你的親生兒子啊!”

最終,武則天只能低下了頭,無奈的禪位給李顯,即唐中宗。李顯即位後,為表示對武則天的尊敬,仍然將年號尊為“神龍”,同時尊武則天為太上皇,將其徙居到上陽宮居住,並指派參與神龍政變的右散騎侍郎、左羽林將軍李湛,宿衛上陽宮,名為保護實為監控。



總的來說,武則天畢竟是李顯的生母,又是大唐名義上的太上皇,所以至少在表明上,李顯對她還是非常尊敬。

據記載,李顯每隔十天,就要率領百官,到上陽宮問候武則天起居,還親自跪著給武則天喂藥,那真是母慈子孝,給人一種非常溫馨的畫面。

但是,武則天畢竟是武則天,擁有著非常老練的政治智慧,當時她已經被迫交出手中權力,但武氏家族還有很多人在朝堂中佔據高位,對於李顯來說,他為鞏固自己的皇位,很有可能對武氏家族展開大清洗,這是武則天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她必須設法阻止李顯。

於是,武則天在入住上陽宮後,故意不施粉黛,也不再梳妝打扮,以至於看起來非常憔悴,要知道武則天之前可是善自粉飾,雖子孫在側,亦不覺其衰老。所以,等到李顯來拜見武則天時,一下子被武則天憔悴的面容給嚇壞。



武則天便趁機哭著說:“我從房陵把你接回來,本就是要把天下託付於你,那五賊(參與神龍政變的五王)卻貪求事功,把我弄到這裡。總而言之,我們再怎麼有矛盾,也是一家人啊!如果家人都不可信,外人又怎麼能值得相信呢?”

李顯聽後,悲泣不已,於是回朝後便放棄打擊武氏家族,反而繼續讓武三思參與朝政。後來,參與神龍政變的五位主要大臣,均被武三思害死。

等到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在上陽宮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歲。武則天在去世時,特意留下遺詔:

一是赦免當年被她害死的王、蕭兩位高宗后妃的族人,又赦免了當年同情王、蕭二妃的褚遂良、韓瑗、柳奭三人的親屬。武則天的這一舉措,也算是緩和她與大臣之間的矛盾。

二是除去自己的帝號,稱自己為“則天大聖皇后”,並要求合葬高宗乾陵,也算是緩和她與兒子及李唐皇室的矛盾。

至於她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在乾陵東側立一塊無字巨碑,其是非功過都交由後人來評說。


我是趙帥鍋


公元705年,農曆正月22日,張柬之等扶持李顯發動神龍政變,除二張,逼武則天退位,長達15年的武周王朝壽終正寢,那麼李顯復位之後,武則天是怎樣度過人生中的最後一年的?

失去權力和男寵的武則天於正月26日遷至上陽宮,過起了半禁閉半隱居的生活。

據《舊唐書》記載,李顯每十日便會帶上群臣去參拜武則天。

李顯曾經說過:“朕每隔十日到上陽宮探望母親一次,她心緒不暢、飲食不佳,常常整天不說話,一日比一日清瘦,看著真叫人難受啊!”

這便是武則天最後一年日常生活的概括描述。可以想象武則天失去她一生所求的權力後,心中的寂寥與悵惘。

一、日常生活寡淡如水,激不起半點漣漪。

武則天退位,被尊為““則天大聖皇帝”,名義上是“退休”,衣食住行有宮女、太監看管照顧,無一人敢懈怠,但因為她的地位還在,無人敢輕易親近她,和她說真心話,實際上她軟禁在上陽宮,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朝堂上的事再已無人向她彙報,親人們也鮮有人來看望她。只有李顯會每十天與她一會面。

但她對李顯的不打招呼“提前接班”,滿懷憤怒,因而武則天面對兒子,一臉漠然,不理不睬。

她連梳洗打扮都沒有興致,李顯見到的是一個老太龍鍾的老嫗。

她鬢髮慘白,皺紋像松樹皮似的貼在臉上,腮邊因牙齒脫落而凹陷下去,而兩額卻高聳而出。

手臂宛若干枯的樹枝,早年高挑挺拔的身軀已萎縮成一團,她仰面躺在大大的床榻上,兩頭都空出一大截,彷彿錦被下覆蓋的是一具枯骨,她儼然是一位弱不禁風的老人!

如果遇上好天氣,上陽宮的庭院裡,時常會呆呆坐著一位滿臉倦意的老人,眼睛茫然,武則天一言不發,百無聊賴,一坐就是一整天。

天氣陰冷的日子,武則天索性臥床不起,裹著被子側身躺在仙居殿中,微睜著雙眼,看著各種各樣的珠簾發呆。

有時她會背對殿門側臥,命宦官在她面前點一盞亮亮的油燈,她全神貫注地凝視著燈火,甚至還會喃喃自語。

漸漸地,宮人們在猜測,昔日雷厲風行,殺劃果斷的女皇已經痴呆了……

但是除了寡淡如水的日常,有幾件大事是武則天退位後,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

二、赦免后妃後代,為褚遂良等平反。

武則天知道自己不可能長命百歲,病秧秧的身子,一天比一天沉重,必須為自己的身後事做好盤算。

怎樣才能讓自己死後不被人秋後算賬,把自己挫骨揚灰。曾經樹下的敵人,不能讓他們的後人來報仇雪恨。

於是武則天放下執念,下令赦免了王皇后與蕭淑妃後代,恢復了他們自己的姓氏,讓他們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武則天對過去枉判的一些錯案進行了糾正,免除了褚遂良、韓瑗、柳奭等的罪行,讓李顯仍然啟用這些能臣。

武則天還賜魏元忠百戶,把原來的不公進行糾編。

武則天向世人宣佈她原諒了所有人,同時期待群臣也像她一樣忘記以前的不快,接納自己。

不能不說武則天這一舉動十分明智,她退位後,沒有人落井下石,保持了應有的榮耀。

三、擬寫遺詔,袝廟歸陵,去帝號稱後。

武則天知道自己的大限快到了,她著手策劃自己的身後事。

身體稍為好一些,她便命宦官找來筆墨紙硯,她得為自己寫遺詔了。

她用自己熟悉的飛白體,工工整整寫下15字遺詔:

“袝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

武則天寧願委身變成則天皇后,不做皇帝,這樣低調地承認自己的身份是李治的皇后,不是大周的皇上。為的是眾臣不會在她死後對她不敬。她要讓大唐重新接納她這個皇后。

她申請與李治合葬,這樣她的陵寢才不會被大唐後人清算,這正是她政治智慧的體現。

武則天深謀遠慮,死前還為自己身後事做了周密的佈署。

705年12月,寒風凜冽地刮向上陽宮,武則天已瘦骨嶙峋,眼睛深陷,她已臥床多日,只有遊絲一樣的氣息從鼻孔出來,李顯再一次來到臥榻前,武則天使出最後一絲力氣說了句:“皇兒,提防韋后。”便駕鶴西去。

82歲的武則天壽終正寢,身後事如她遺詔十五字所願。

在那男尊女卑的社會,武則天做了男人敢做的任何事,還能壽終正寢,真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人生如戲,無論多麼精彩,總有落幕的時候。英雄遲暮、美人凋零是自然規律,生前的曲折也好,輝煌也罷,最終都會歸入塵土。

“神龍政變”後,武則天最後的時光是在空曠冷清的上陽宮度過的。位於洛陽皇城之西的上陽宮,是頤養天年的絕佳住所,南鄰洛水,背倚皇宮,若登高遠望,可以看見大周帝國的神器——天樞。宮內有關鳳、甘露、居仙、麗春等殿宇。

神龍元年初,中宗李顯帶著文武百官赴上陽宮探望武則天。當他看到武則天后,大吃一驚。原來老年的武則天很會粉飾自己,能將年老的容顏妝得神采奕奕,讓外人能難看出自己的衰老。

移居上陽宮後,本就臥病在床的武則天不再粉飾自己,加上心力憔悴,已經面如枯槁。此後,除中宗每十日探望一次外,少有人來,武則天是在孤獨中度過的。宮門緊閉,宮內的情形無人知曉。

退位後的武則天,才真正體會到人走茶涼。李湛時刻看守著武則天,生怕她東山再起,她的威嚴已經掃地。她的情郎(張氏兄弟)已經死了,甚至連女兒太平公主也看不見。其實,太平公主已經背棄她,倒向了中宗。

更糟糕的是,他那恭順的兒子中宗常來告訴他朝廷的新措施。她的周代被廢黜了,她曾經的規劃、部署,許多已成泡影。對武則天而言,這些新措施如同一樁樁敗報。假如現在還在位,哪會任由他人胡來。

對武則天的打擊接踵而至。

二月四日,官方舉行唐朝光復儀式。中宗登上城門,親自向天下宣佈,所有的旗幟、官銜、衙門名稱,都恢復到高宗時的樣子。這個二次為帝的懦弱男人,終於拿出帝王氣魄,在武則天苟延殘喘時,勇敢地實施復辟。

武則天的家鄉山西幷州,在她登基後曾改為“北都”,這個名稱也取消了。洛陽曾被武則天改為“神都”,如今又恢復東都舊名。持續了十五年之久的武周政權,頃刻間土崩瓦解。

三月,蕭淑妃與王皇后的後人奉旨廢除了武則天賜予的惡姓“梟”與“蟒”,重新用本姓。更壞的是,五月,武則天的祖廟被撤銷了“太廟”的名稱,先祖的爵位也被剝奪了。這是現實的輪迴,武則天親眼所見。

當年君臨天下的威風與現在的暗淡光景形成強烈對比,讓武則天內心百感交集,對她而言顯然難以適應。她不是第一個晚景淒涼的退位皇帝,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之前有太公李淵,之後還有孫子唐玄宗。

去世前,她還留下一份遺詔:

“袝廟、歸陵,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其王、蕭二族及褚遂良、韓瑗、柳奭子孫親屬當時緣累者,鹹令復業——《舊唐書》”

走到人生邊上,武則天才將自己當成李唐家人,也間接承認了她的情敵、政敵是被冤殺。

神龍元年十一月,武則天在豪華的“囚籠”中去世,享年八十二歲。

武則天的一生,是精於權變的一生。她從一個才人,經過算計與機遇,一步步走向巔峰。她將無上的權利當成自己的追求,為此不擇手段,她的眼光始終專注王朝興衰,正如林語堂對她的評價:“武則天的期望堂皇而遠大,她真正關懷的,唯一覺得有興味的是大唐帝國。”

作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有人對她惡語相向,有人對她推崇備至。經歷繁華,歸於空明,一切功過是非,如同墓前的無字碑,任由他人評說。


秋媚讀史


公元705年2月20日,大周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大周帝國中樞發生了一場皇權更迭、影響百年國運的大事件。

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在武則天的寢宮迎仙宮,將正在睡大覺張易之、張昌宗殺死,然後直奔集仙殿,張柬之跪奏:“張易之,張昌宗兩人密謀造反,臣等奉太子的命令已將其斬殺,驚動了天子,臣等罪該萬死!”

就那兩個酒囊飯袋造反?他們哪來的本事!武則天瞬間明白一切,四天後,傳位於李顯,還天下於李唐。

失去權力和男寵的武則天被尊為“則天大聖皇帝”,衣、食、住自然無憂,但她昔日的威嚴仍在,宮女戰戰兢兢無人敢親近她,與她說上兩句知心話,在上陽宮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李顯每十天都會帶著文武百官,去給武則天請安,對她噓寒問暖,但她對李顯的不打招呼“提前接班”,滿懷憤怒,因而武則天面對兒子,一臉漠然,不理不睬。她已失去了連梳洗打扮都的興致,《資治通鑑》記載:“後善自粉飾,雖子孫在側,不覺衰老。及在上陽宮不復櫛頮,形容嬴悴。”

李顯看到的母親鬢髮慘白,皺紋鬆垮貼在臉上,兩腮凹陷,手臂如枯枝,早年高挑挺拔的身軀已萎縮成一團,仰面躺在大大的床榻上,兩頭都空出一大截,彷彿錦被下覆蓋的是一具枯骨,哪有一點當年英姿颯爽的大周女皇的影子!

武則天一生都在追求權力。為了權力,她不惜親手掐死尚在襁褓中的女兒,不惜害死兩個親生兒子,不惜將王、蕭作成“人彘”,不惜殺死親姐、毒死外甥女,不惜反覆立廢李顯、李旦這兩個兒子,不惜與長孫無忌等群臣鬥智鬥勇,終於在67歲時自立為帝,統治大周王朝15年,她習慣了每天日理萬機,殺伐決斷,現在突然無所事事,陪伴她的只有空虛寂寞冷,失去了權力,就像被抽走了靈魂,成為一具行屍走肉。

武則天有時索性整天臥床不起,裹著被子側身躺在仙居殿中,微睜著雙眼望著空空如也的大床,淚流滿面,老來伴,老來伴,老伴在哪兒?自己終歸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女人,依然需要伴侶和慰藉。自己何嘗不知張易之和張昌宗那兩個酒囊飯袋平時飛揚跋扈!要是換作當年,早就象薛懷義一樣送上西天了,曾經為了這兩個男人,逼死了自己的親孫子,無外乎是給自己晚年留個慰藉,造反?他們哪來的本事!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是自己生生毀掉的,這個報應是不是來得有點快?

武則天時常滿臉倦意呆坐在上陽宮的庭院裡,眼睛茫然,孤獨寂寥,凋落在頭上的樹葉隨風微動著,突然一隻貓從面前騰躍而去,她心裡一顫,掩面失聲。權力是一道強力的春藥,當初為了權力,殺戮無數,蕭淑妃說過變成貓也不會放過自己,到現在才明白一切都是過眼煙雲,於是武則天放下執念,下令赦免了王皇后與蕭淑妃後代,讓他們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還赦免了褚遂良等一大批政敵,世事滄桑,都過去了。

有時她命宦官在她面前點一盞亮亮的油燈,她全神貫注地凝視著燈火,想起了當初一把鞭子,一把錘子和一把刀拿下“獅子驄”,想起了在李世民病榻前與李治巫山雲雨,想起了在感業寺與青燈為伴,想起了與李治合稱二帝,想起了薛懷義……在喃喃自語中睡了過去。

漸漸地,人們覺得那位昔日雷厲風行,殺劃果斷的女皇似乎痴呆了……

武則天知道自己的大限快到了,留下了“袝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的15字遺詔。

去帝號尊皇后,武則天這樣低調地承認自己是李治的老婆,不再是大周的皇上,這樣眾臣不會在她死後對她不敬,這樣她才不會被人挫骨揚灰, 作為唐高宗的皇后,是李治的愛人,合法夫妻合葬,順理成章、天經地儀。誰不照辦屬冒天下之大不韙!這正是她政治智慧的體現。

上陽宮還是那座上陽宮,可是物是人非,往日豪奢繁華早已隨風而去。公元705年12月16日,在孤獨與寂寞中,一代女皇駕鶴仙去,享年82歲。

臨終前,中宗李顯一直陪伴在身帝,她不喜歡這個兒子,甚至動過殺掉這個兒子的想法,但最終給她送終的還是這個兒子。

一代女皇謝幕了,她是世上最成功的女人,但是她是個幸福的女人麼?或許,她也不知道。


美麗青春您真痘


神龍元年正月,武則天病重期間張易之等人發動政變迫使其退位。十一月病逝,差不多一年吧。從“新舊唐書”看舊唐書記載較多,但總體上也為“小說家”提供了遐想空間。

(1)從資治通鑑看,武則天人生的最後一年,她只是政治紛亂的“看客”

一月政變;二月改唐、韋后飛昇、武氏仍大權;

三月韋后擴權武氏囂張;四月暗流牽動,張柬之等表面繼續風光;

五月張柬之等五王與武氏矛盾公開化、激烈化,終被削權,雖稱五王但已經落敗明顯,朝堂官員集團已經盡歸韋武。後宮亂政,韋氏要學武則天;

六七八九十五月,再次政局再次平緩;

十一月,歷史再現,中宗被尊為應天皇帝、韋后上尊號為順天皇后。韋皇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十一月二十六日,82歲的武則天病逝,遺詔曰: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王、蕭二族及褚遂良、韓瑗、柳親屬皆赦之。

十二月,主要是武則天與高宗合葬事宜。

次年,五王先後被外放,兩人病亡,三人被虐殺!

(2)《資治通鑑》中的一個小細節

魏元忠是高宗、武則天時期的一位重臣,又是中宗的重要支持者,且文武雙全、聲望頗高。武則天死後,武三思假造則天皇太后的遺書對魏元忠百般勸解,魏元忠大哭,看到這一情景的人都說:以後魏元忠將無所作為。之後,果然李重俊兵敗被殺,魏元忠死於被貶外官途中。

從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的這個細節看,評價魏元忠將無所作為的人,恐怕大多是反“武氏集團”的人。也就是說:武三思利用武則天的“遺威(恩)”確實讓一些反“武氏集團”的人放鬆了警惕。從而最終大禍臨頭,張柬之就是最明顯的例證。

(3)作為“退位”後的政治“旁觀者”,我更相信:以武則天的智慧,她更想頤養天年、在回味中度過殘年。但這並代表著別人會放過她的“利用價值”,雖是“政治殭屍”但人人為之趨之若鶩。一切只能遐(瞎)想

一位82歲的退位老人能有何種作為?還想有什麼更進一步的作為?皇帝也做過、千萬男人匍匐於腳下、獨掌天下指點江山21年(684-704年)、面首無數,論其功勞與太宗相比。可以說,無論從哪方面說,什麼罪都做了、什麼福都享了、什麼讚美都有了、什麼罵名都背了。

因此,以她的智慧,無論是被軟禁還是被孝順,於她都是無所謂了。

然而,作為一位“中國三四千年裡唯一”的女皇帝(其他的女皇帝瞎聊的時候說說可以,但武則天可真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是她的崇拜者例如韋后,還是兒子們,或是敵人們,或是武氏集團等,他們有沒有暗中希望她給予過指導呢?、

我相信是有的。但她未必會真的給予。總之,歷史之外(也就是沒有歷史資料證明的情況),遐想的空間太大了。

但我相信,她早就無所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