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篡位成功。朱元璋一开始有没有预料到这个结局?

视觉猎手


朱元璋一开始就预料到了这个结局。

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时候,起兵谋反抢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朱元璋就是想到了他的四子朱棣将来可能起兵谋反,于是给孙子朱允炆指了明路,所为生路,其实就是“僧路”。朱允炆和爷爷朱元璋一样剃发为僧。可参考“明朝那些事”。


橘子最爱吃酸的


据说刘伯温和朱元璋对过《烧饼歌》,内容一开始就是:“臣见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子飞来”。以朱元璋的智慧,他不可能猜不出这“燕子”就是老四——燕王朱棣。事实上,在朱标死后,朱元璋也害怕他几个儿子会对孙子下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三个: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

这三人是朱标的弟弟,是实力最强的九大藩王中的三个,而由于镇守的地理位置重要,三人在诸王中的地位极高,也是最有可能威胁到朱标太子之位的人选。朱元璋也不是没想过这些,早在设立藩王之初,他就将功臣宿将和藩王来了一场大联姻,然后将诸王亲属全部控制在南京,以钳制前线诸王。

当然要控制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软硬兼施,朱元璋强制把诸王亲属留在南京是硬的一手,而软的一手则是派遣通儒学、习仁义的名师,以及佛法高深的名僧们去给诸王讲经论道,以佛法和儒学教化诸王要分清尊卑、仁德友爱。虽然在这些僧侣中有一个被后世称为“黑袍妖僧”的姚广孝,而且他偏偏就被派到了燕王手下做事,这真的只能说是巧合和天意吧,朱允炆也是倒霉催的。


燕王朱棣和姚广孝算是个例外,但在朱元璋派名师和高僧去藩国之后不久,诸王的道德表现也是有提高一个级别的,“诸王深明陛下训导之心,德行大进,诸藩有口皆碑”,朱元璋通过潜移默化来教导儿子们要效忠大哥朱标、效忠帝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到后面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相继早于朱元璋死去,但他们的后代还是依旧效忠建文帝朱允炆,为此还被朱棣削去了爵位。

朱元璋前三子相继去世,唯一有可能威胁到太孙朱允炆帝位的人就只有燕王朱棣了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之后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也相继去世,朱元璋违背历朝规矩,隔代立了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继承帝位,而实力最强的三子中,就只剩下一个燕王朱棣了。不过朱元璋也确实没料到朱棣这孩子,居然真的有谋朝篡位的野心,毕竟他在大明的口碑实在是太好了。



除了战功显赫之外,朱棣不论是治理地方还是约束部队都十分出色,丝毫没有其他藩王那些骄奢的毛病,这一点可能是姚广孝教他的,换言之就是朱棣装出来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朱棣在德行、才能、口碑上,确实超越了其他王爷,为大明藩王之首。一向以说死人不偿命的御史们,在对朱元璋评价朱棣时却不吝点赞:“若诸王皆以燕王为楷模,实为大明之福”。

甚至连建文朝忠臣徐辉祖(徐达长子)都说:“燕王深得民望,军纪严明,冠于九边,不可轻视也。”朱元璋长子朱标也十分赞许四弟,称他为“边陲柱石”,这口碑如此好的一个人,朱元璋自然不会对他有太大的戒心,毕竟如果朱棣想动的话,那他三个哥哥,随便抽一个都能压制住他,而且他那公认的好口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朱棣的野心膨胀。

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朱棣的三个哥哥全部早于他去世,父亲晚年又暴戾成狂,把有能力能阻止自己的武将杀了个精光,加上侄子朱允炆年幼无知,没有主见,才使得朱棣有了个“清君侧”的借口,直接起兵靖难了,这一点朱元璋还真是没有料到,只能说真的是天佑燕王朱棣了,啥好事都给他遇上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感谢提问。

应该说朱元璋一开始料到自己死后会有人不服朱允炆,但是那个人是谁朱元璋拿不准,可能是燕王朱棣,也可能是宁王朱权,还有可能是晋王朱棡。

而且朱允炆到底能不能坐稳江山,就看他的手段了。即便有人造反,那也是老朱家的人,他们不亏。

藩王中朱棣的势力并不是最大的

明初朱元璋所封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中,势力最大的是在北方,一共有九个人,从东到西分别是辽王朱植、宁王朱权、燕王朱棣、谷王朱橞、代王朱桂、晋王朱棡、秦王朱樉、庆王朱栴和肃王朱柍。

依照宗法制而言,朱允炆是大宗,藩王是小宗,小宗将大宗围在中央,保卫大宗的安全,朱元璋是这样想的。

在这九个藩王之中,属燕王、晋王和宁王的实力最强悍,其中燕王和晋王是因为护卫的人数是最多的。

明初规定藩王有自己的王府和三个护卫队,每个护卫队的人数从三千到一万九千人不等。而镇守边境的藩王也就是上面那九个人,因为要防卫蒙古人,因此他们的军队人数是例外的,其中晋王和燕王的人数达到了十万人,这也为朱棣日后起兵造反提供了军队便利。

而宁王之所以强大,完全是因为他的护卫队是一支特种部队——朵颜三卫。这是一支完全由蒙古人组成的军队,战斗力十分强悍,为九边所有军队之最,朱棣靖难时千方百计也要把这支军队收入自己麾下,就因为他的战斗力强大。

对明朝中央朝廷而言,其他藩王不足为惧,他们没有能力掀起浪花,真正值得警惕的只有北边这九个藩王,实力强大的会造反,实力弱些的或许也会不甘寂寞。

朱元璋认为朱允炆可以处理掉造反的藩王

朱元璋曾经与朱允炆有过一段对话,朱允炆向朱元璋阐述了自己对藩王问题的解决办法。

朱元璋对朱允炆说,有你的九个叔叔驻守边境,以后你就可以放心了。朱允炆回答,外敌入侵有叔叔应付,但是他们要是有异心了呢。

朱元璋对这个问题无法作答,便问朱允炆,你想怎么办。朱允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回答了五个循序渐进的办法用。

“首先,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属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但是,时下有句流行的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朱允炆的办法需要建立在双方都按照他的设想走,再者朱允炆必须要有能力才可。

然而现实却是朱允炆直接违背了自己的五个办法,跳过了前四个,直接进行第五条,而且他的能力也是承担不起皇帝这个职业。



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了防守的大将

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了以防守著称的耿炳文,即便有藩王造反,在老将的坐镇下,也只有饮恨的份。应该说,朱元璋安排的很好,只要朱允炆不换掉耿炳文,朱棣真的会失败。

朱棣起兵南下后,朱允炆便派耿炳文前去镇压,在经过初期的失利以后,耿炳文稳住阵营,坚守不出,只等朱棣后勤供应不足,就可灭掉朱棣,只是朱允炆临阵换将,使得朱棣有了翻盘的可能。



朱元璋对自己身后有充分的安排,不管是谁来当这个出头鸟,在他看来,都可以很快的镇压下去,怎奈朱允炆段数太低,完全撑不起场子,让朱棣得了江山,这点是朱元璋所料不及的。


盛夏一抹清凉


一开始,朱元璋是认为朱棣不会造反的,也造反不成功。因为当时朱标、朱樉、朱棡等人都还活着,“兄长在上”,由不得他放肆。而且,朱棣虽然镇守燕北,军事实力较为强大,但还是不能与朝廷军相比。就算起兵造反,胜算不大。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后来的变化,让朱元璋不得不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从西北巡视回来后病逝,朱元璋在九个月后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确定了皇位的继承人。长子病逝,新王年幼,朱元璋不得不再次披挂上阵为朱允炆铺路。

通过蓝玉案,勋贵集团几乎被铲除,只剩下寥寥几人,再也构不成对皇权的威胁。但是也造成了一个问题,朝廷无人可用,无大将可信任。

当时,朱元璋觉得这样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就算有一个藩王造反,其他藩王起兵相助朝廷即可,只要防止藩王之间相互合作沟通就好。

朱元璋这样认为也是对的,当时就算朱棣起兵造反,二哥朱樉、三个朱棡肯定不同意,会起兵阻止。这样一来,以朱棣的老谋深算肯定是不会造反的。

可是,朱樉、朱棡先后去世,朱棣成了兄弟中的老大,长兄。这不仅打乱了朱元璋为朱允炆铺的路,还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强枝弱干,尾大不掉

这时,朱元璋应是知道自己的计划全盘落空,皇储安排全面失败,朱棣可能会造反了,而且还是会造反成功。但是,朱元璋已经无力回天,重新布局已经是不可能了。朱元璋病重,他把驸马都尉梅殷叫到跟前,说:“燕王不可不虑。”

这句话,道出了朱元璋对于朱棣的担忧,也道出了朱元璋知道朱棣可能会造反,还可能会成功,可他已经没有办法了。

三个月后,朱元璋病逝。


十点乌托邦


对于建文削藩,我认为朱元璋是有预料的;对于燕王靖难,朱元璋同样是有预料的;但有一点是他没有预料到的,那便是朱棣靖难的成功。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懿文太子之薨

懿文太子并不是朱标的封号,而是在他死后,朱元璋所定的谥号,字典中对于懿文的解释是“华美的文章”。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在《除孔戣等官制》这样写:“端明精实,加之以敏;懿文茂学,尤推於时。”

(懿文太子朱标画像)

朱标出生时,朱元璋正率军攻打集庆(今南京),朱标的出世给酣战中的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欣喜,他兴奋地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朱元璋称吴王时便立朱标为世子,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随后朱标被立为太子。

朱元璋时常教导朱标:

古代像商高宗、周成王,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勤俭,成为守成的好君主。你生长富贵,习于安乐。外出,沿途浏览,可以知道鞍马勤劳,要好好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到老家后,要认真访求父老,以知我创业的不易。

朱元璋又挑选宋濂(明初大儒)、李善长(中书省丞相)、刘伯温(诚意伯)、徐达(魏国公)、常遇春(鄂国公)、蓝玉(凉国公)、冯胜(宋国公)、汤和(信国公)、邓愈(

卫国公)等人兼任太子府属官,这个阵容包揽了大明第一等的开国元勋和当世一流武将、文臣。由此可见,朱标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不过在洪武二十五年,朱标视察陕西不久后便因病去逝了,这件事情给朱元璋带去了很大的打击。

皇太孙问政朱元璋

皇太孙即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在朱标病逝后,被朱元璋立为储君。

我们有理由相信朱元璋在挑选储君这件事情上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朱标在世时,他当然是可以排第一位的,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心中最有力的储君人选便只能是两个人:皇四子朱棣与皇太孙朱允炆

除却太子外,众皇子中能力突出的,朱棣可以算一个,从朱棣后期执政的情况来看,朱棣和朱元璋是很像的,一样的崇尚武力、一样的雄才大略。

而朱允炆的表现与其父朱标一样“温良仁孝”。朱元璋对这一点是不太满意的,一位仁孝之君对于国家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对于立国不久的大明来说却算不上多好,因为太过软弱是镇不住那些开国老臣的、特别是那些骄纵的武将,所以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就是因此。

不过从朱元璋对朱标的教导来看,他还是希望接任他的后世之君是仁慈的,因为他不够仁慈,恶人已经由朱元璋做了,下一任也无需做恶人了。这就是朱元璋不选择朱棣的原因。

选择朱允炆的好处便是朱允炆符合朱元璋的要求,而且这一选择符合嫡长子继承制。

朱允炆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孙后,他曾向朱元璋问政:

要是我那些叔叔们造反,我该如何办?

你准备怎么做?朱元璋沉思片刻后问道。

朱允炆如是回答:

  1. 先用亲情礼法来感化他们
  2. 再削减他们的护卫
  3. 再不行就调换其封地
  4. 若这些还是不行就举大军讨伐

朱元璋听后继续沉思,只能叹一声:确实只能如此了。

从此可见朱允炆心思之深沉,早早便有了削藩之想法,而这一回答也让朱元璋知道了削藩已成定局。

朱元璋对于自己的儿子还是很了解的,朱棣有野心,但朱棣是不敢造反的,朱允炆若逼得急了,朱棣必会拼个鱼死网破。


無古無今


朱元璋兴许考虑过朱棣会造反,但是绝不会想到朱棣会成功,因为朱元璋很自信自己的安排,且如果朱元璋真的预料到了朱棣会造反成功,以朱元璋掌控一切的性格,定会率先痛下杀手。


朱元璋所预想的世界格局

朱元璋作为纯粹布艺出身的皇帝,他深知创业的艰辛,在加上他童年所吃的苦,所受的罪,让他更加爱惜自己的子孙后代,因此他要打造一个永世不败的大明王朝,让老朱家的子孙世世代代荣华富贵,朱元璋为此付出了无数的心血,而他心目中的大明王国是这样的。

实际掌权者,手握兵权者全部是老朱家的子孙后代,除了老朱家的子孙没有什么封疆大吏,什么割据势力。也就是说,一个皇帝居于天下之中,稳坐皇位,众王爷带兵镇守边疆,守卫大明王朝,而王爷们之间又相互制衡。

“朕惟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朱元璋

这点从他分封诸王开始就可以看出,嫡长子为诸位,用来继承皇位,其他诸皇子分为藩王,封在四面八方,镇守边疆拱卫国家。


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诸王,不怕藩王之乱吗?

不知你是否发现,朱元璋所预想的格局很类似“封藩制”,封藩制的弊端前车之鉴那么明显,朱元璋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夺兵权

朱元璋布衣出身,靠的是一群老兄弟,一群干儿子,一群刀尖舔血的武夫带兵一寸寸打下的天下,这群人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也不知收敛锋芒,且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中握有兵权,这令朱元璋很忌惮。

这些将领掌兵权一日,朱元璋便一日睡不好觉,因此,朱元璋每日都琢磨,如何能够夺了他们的兵权,而他最后想到的办法便是分封众皇子,将兵权分给皇子名正言顺,逐渐的取代的将领们手中的兵权。


二、儿子总比他人值得信任

巩边御敌的事情总的有人做,朱元璋实在是不放心,让这些手握兵权的将领长期戍边,时间久了,定会发生尾大不掉的现象。而皇子们无论怎么说都是有着老朱家的血脉,相对于其他人,朱元璋自然是更信任自己的儿子。于是将戍边御敌的大任交给了众皇子们。

其实朱元璋也并不是完全放心众王爷们,对他们也采取了很多限制手段,又让他们互相制衡,但是却有一个关键性质的东西无法改变,便是这些藩王们手握兵权。

朱元璋与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为燕王,巩固北部边境,抵御蒙古人的侵扰。

朱棣可以说是朱元璋培养的一大杀器,明朝时期没有彻底的解决北部蒙古人的侵扰,蒙古人三天两头骚扰一下大明王朝,骚扰完就跑,很是令人烦恼。


因此,朱元璋为解决来自北方的侵扰,打造了一大杀器,也就是朱棣,带重军镇守北方,守卫边疆,而这之后蒙古人来一次,便被朱棣狠揍一次,逐渐的蒙古人也就不敢常来了。

朱元璋认为,有此儿子镇守北方,一能抵御外敌,保国家太平,二能震慑内部,使其不敢有权臣之患,危及老朱家的江山社稷。而内部又有其他的藩王对朱棣起制衡作用,使其也不敢乱来。

朱元璋这个杀器培养的好,只是低估了他的杀气。最后朱棣反过来发动靖难,攻打王室,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


朱元璋的一世英名因自己的儿子朱棣大打折扣,老朱费尽心机布置的明朝格局,竟在其死后不足一代便被打破,实在有些可惜。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朱元璋料到朱棣会篡位,但没想到他会成功

在实行分封的时候,其本意是能够让朱家子孙保护朱家天下,但历史上藩王割据威胁皇权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在分封藩王的时候,也制定了十分严格的规矩。

1,藩王不能随意离开藩,一旦发现,严惩。

2,藩王未得圣旨不得入京,更不得结伴入京。

3,允许后世子孙进行削藩。

其目的就是预防藩王勾结,威胁皇权。可见当时朱元璋是预料到自己死后,藩王是有可能会反的。

但他绝对没想到朱棣会篡位成功,原因就是朱元璋给建文帝留下的家底相当厚实。只要藩王不一起反,是绝无出现篡位成功现象。

1,朱元璋死前,杀了大批功臣,而这些功臣大多都是与朱棣熟悉,有过交往的人,比如蓝玉等大将。彻底断了藩王与将领合谋的可能。同时间提拔了一批忠于建文皇帝的人,比如黄子澄等。这批人对建文帝相当忠诚。这就在朝堂上维护了建文皇帝的统治。

2,大明王朝正规军队达到60多万。而各地藩王加在一起也不过10万。况且建文帝掌控了全国的经济。各个方面都比藩王强太多了。藩王根本不可能是中央的对手。

3,朱元璋还是给朱允炆留下了一批能臣武将的,比如老将耿炳文。

朱棣能够篡位成功的原因

1,朱允炆削藩太急,手段太狠,五个王爷,4个贬为庶人,一个被逼死。活生生逼着朱棣造反。

2,性格柔弱,多次错过杀朱棣的机会。

3,不会用人,不会合理利用手中的资源。

朱棣能够篡位成功不是因为朱棣有多强,而是建文帝太糊涂。




登哥读历史


朱元璋应该没有想到朱棣篡位,他自己创立的王朝,希望平平安安的一代一代传下去。

假如他预测到了燕王朱棣会闹事,在他生前会有办法解决的。

朱元璋看到孙子朱允炆也长大成人了,可以顶家过日子了,他又把那些居功自傲、牛气哄哄、不好领导的家伙们都处理掉了,孙子朱允炆可以平安治理国家了。

但,朱元璋败在了儿子朱棣手上,朱棣韬光养晦,卧薪尝胆,装疯卖傻,表面上看朱棣,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为大明江山守着北大门,蒙元残余不敢越雷池一步。

朱元璋临死也没想到,就是这个让他放心守北大门的儿子,以清君侧为名,夺取了皇位。


漫谭文史


电视剧《大明风华》第一集,说朱元璋料到朱允炆会失败,因此留下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供他逃生的剃刀、僧衣等东西。

其实这个一看就知道是后人编排的故事啦。以朱元璋的性格,明知有这样的局面还会任由骨肉相残?

朱元璋可能想到有人会篡位,但肯定没想到朱允炆竟然没守住。


朱元璋为了给孙子朱允炆的登基铺平道路,不惜大杀功臣。他分封藩王的用意也是让他们帮忙保卫大明江山。

当朱元璋做完这些准备后,以为已经没人可以威胁到朱允炆的皇位了,于是得意地对孙儿说:“孙儿啊,该杀的人我已经帮你杀了,你就安安乐乐地做个太平天子吧!”

朱允炆可没有朱元璋那么乐观,他问:“爷爷,外人造反有藩王平叛,如果藩王造反怎么办?”

朱元璋被问得愣了一下,显然他之前没想到过这个问题,于是反问道:“你说说该怎么办?”

朱允炆答:“那就只能先礼而后兵了,藩王都是我的叔叔,可以先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他们不听,就只好兵戎相见了!”

朱元璋说:“应该如此!”

看来朱元璋也想到会有儿子不服,但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这段对话反映了几个问题:一是朱允炆早就料到他的叔叔们可能会不服他起来造反;二是朱允炆至少在朱元璋面前没有显出软弱;三是朱元璋和朱允炆都有守住皇位的信心。



他们乐观也是有原因的。按照当时的形势来看,朱棣篡位成功的可能性真的不大。朱允炆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正因为有这些优势,朱允炆才敢这么急这么大张旗鼓地撤藩,而且他还急到不肯用“推恩令”这种缓和的方式削藩,而是打算各个击破,一劳永逸。


可惜他和他的谋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都没有真正的雄才大略,一个年轻的皇帝,加上三个书生,当真是“说就天下无敌,打就有心无力”。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失误,最终把皇位拱手相让。

首先他们犯了擒贼不擒王的错误,不是先解决最厉害的燕王朱棣,而是先从与朱棣亲近的王爷入手,这样就打草惊蛇了,而且给了毒蛇准备的时间。抓蛇没有抓住七寸,还给了蛇攻击的机会,危险可知。

其次朱允炆竟然还顾忌背上杀叔的罪名,下令不要伤朱棣性命。战场上刀剑无眼,谁能保证不会误伤朱棣,有的将领怕违反皇命,干脆避战。有的将领打起来又投鼠忌器,这仗还怎么打?朱允炆下这个命令倒并不因为他仁慈,主要还是书生意气,想保持“仁君”形象,怕留下骂名。



第三是用人不当,派了没有真才实学的李景隆为元帅。守北京城门又派了不可靠的人,结果那些人从里面打开城门,不攻自破。

朱允炆其他自取灭亡的神操作还有一大堆,这里就不多说了。这样的人怎么是久经战阵,老谋深算的朱棣和姚广孝的对手?

如果朱元璋能预料到自己的孙子这么不中用,肯定会重新考虑接班的人选吧!至于他把皇位交给朱允炆的时候,不会留朱棣活着。


空山说历史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因为已经有的回答都没有说到要害。

先说结论:燕王朱棣篡位成功,朱元璋有没有想到这个结局?或许应这样说,诸王中有人会篡位他想到了,也极大可能想到是燕王,但是谁胜谁败他不一定想的到,而且他也根本不关心那个。因为准确的说这个结果本来就是朱元璋一手造成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了解一下。

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是怎么设计他的大明权力格局的

朱元璋,小时候是真吃过苦,机缘巧合,加上自身的才智,打下了大明这个江山,他是真心的不想和别人分享,他真心的觉得这江山就是他老朱家的。他真心的希望朱家的子孙能万万年的一直在皇帝的位置坐下去。


为了这个目的的实现,他处心积虑,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设计他理想中的权利格局的。

首先,他用了十六年来修理杀戮那些跟随他打江山的“老兄弟伙”,也就是那些功臣,除了那些功臣因为封侯封爵,得意忘形,肆意妄为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内心觉得不这样干,朱家的江山不稳,有易姓的危险。


太子朱标有一刻对他爹杀戮功臣,也看不下去了,不理解,于是他去找朱元璋说这个事,朱元璋扔给她一个长满刺的荆条,让他捡起来,朱标说这怎么捡呢?朱元璋说:功臣,就是这荆条上的刺,我是在帮你,帮后世子孙,清理这些刺。为的就是我大明江山千秋万代都在我朱家手里。


修理功臣之后,对朝廷的运作格局最大的改革,就是废除宰相。目的简单,就是排除相权威胁君权,并且“后世子孙,并不许立宰相,臣下有敢奏请设策者,文武群臣即时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至于改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改御史台为监察院,改大都督为五军都督,建锦衣卫等等不一一细数了。

一句话,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权力集于皇帝一身,弱化大臣的权利。


另一方面呢?就是分封诸王,他把二十四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的大邑和边地去当王,具体怎么分封的,谁都在那,我就不说了,以免这个文章太长,而且这也不是这个问题的重点。

重点是,朱元璋封王是基于什么想法。

简单的说,他分封王,给他的这些儿子极高的地位,极大的权力,极高的俸禄,目的就是为了靠这些宗室子孙去制约和监视功臣集团的势力。

这样一面削弱和杀戮外姓人,一边加强和封赏本姓子孙,朱元璋觉得这样大明就稳稳的掌握在朱家人的手中了。

在这样的权力格局下,发生朱棣篡位,几乎是一种必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忘了,皇帝只有一个,相对于坐在龙椅上那个以外,其他的朱姓王,也是“臣”,消灭了异姓王,虽然能保证天下一直在朱家手里,但是缺让自家人互相残杀成为必然。

我们再来看看朱元璋是怎么安排自家人的。

“天子有子,其嫡长者守邦以嗣大统。”所以朱元璋的设计是皇帝从朱标这一枝出,一直在这一枝的嫡长子中传递。

“诸子各有茅土之封, 藩屏王室,以安万姓。”其他的儿子,给你们封地,给你们权力,然后成为羽翼来保卫和支持皇上。

皇室居中,宗室守外,血亲加持,同气连枝,共守江山,然后朝廷内的事都已经清理好了,六部直接像皇帝负责,没有文官集团,没有大将军,还有锦衣卫。

多么完美的设计,多么理想的设计。

可是朱元璋忘记了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他自己不是皇帝,而且诸王中的一个,他会不会按他设计的那样做,会不会甘心情愿的当个王。一句话,他相信血缘,但是他低估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和诱惑。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朱元璋给与了他那些封王的儿子极大的权利。

这些藩王,有自己的军队,少则三千,多的达到一万九千人的铁甲卫士。“王府设三护卫,卫设左右前后中五所,所设千户二人,百户十人。”藩王掌握了相当大的军事统帅和指挥权。

不光如此,地方有司长官每月必须觐见诸王,有事需要随时应召。比如洪武三十一年,“召都督杨文从燕王棣,武定侯郭英从辽王植,均命听二王节制。”

“守镇官既得御宝文书, 又得王令旨方许发兵;无王令旨, 不得发兵。”

所以你看,这不是朱元璋在为未来的皇帝准备“对手吗?”

虽然朱元璋也不是对诸王完全放心,也派人监视诸王,并且还亲自撰写了一本《御制纪非录》来敲打诸王。但是却没有削夺他们的兵权。

于是一切都在酝酿之中,只差一个导火索了。

一定发生的事,就一定会来

朱元璋的政策壮大了藩王的权力,那这些藩王就不会再按照他设想的那么老实去做了,还在他活着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立皇太孙朱允炆,这个时候藩王就已经开始“以父义之尊,多不逊。”朱元璋也察觉到这个问题,就是和他孙子聊了聊。

朱元璋说:我让诸王御边,这样你就可以安定的当你的皇帝了。

朱允炆就问:外敌要是敢造反,我那些叔父防御,那要是我那些叔父造反,谁来防御呢?

朱元璋说:真这样,你打算怎么办

朱允炆说: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行就削藩,再不服就把他的王废了,还不服就带兵剿灭。

朱元璋说:也只好如此,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并且密令驸马都尉梅殷辅佐朱允炆。


写到这里,是不是问题已经有答案了?---这个局面本来就是朱元璋一手造成的。、

区别只在于,谁先动手而已。因为朱允炆策略已定,而诸王会那么老实的任其宰割吗?

之后,朱允炆削藩,燕王朱棣起兵造反。

搞笑的是,他起兵的名义居然就是朱元璋定下的:“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 统领镇兵讨平之。”

虽然没有天子密诏,但是不妨碍朱棣“清君侧。”

之后发生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结论

朱棣造反,之所以会发生,之所以能够发生,其实就是朱元璋的权力安排导致的必然结果,朱元璋设计的那种“嫡长子为皇”其他诸藩王一起保卫皇室的美好局面,注定不可能实现。因为虽然他们是血缘纽带,不可谓不强,但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告诉我们,血缘,对于皇家是没有用的,诸王对皇帝来说,依然是臣,当这个臣子的利益受到损害,或者皇帝觉得皇权受到威胁,他们之间“一战”是不可避免的。



或许朱元璋根本不在乎谁当皇帝,他真正关心的是只要朱家人坐在龙椅上就可以了。起码这个想法,他是实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