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与洪承畴的七省经略相比较如何?

静水流深lj


抚远大将军与经略,年羹尧与洪承畴,两个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


抚远大将军,是清朝设立的武将职位,著名人物有福全、允禵、年羹尧。抚远大将军虽是军职,但往往为了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军事行动,更好地协调行政、后勤等各项职能,有时会给予大将军更多临时权利,比如有权节制战事周边行政省份的巡抚及总督。皇十四子胤禵任抚远大将军时,康熙专门降旨青海蒙古王公厄鲁特首领,将青海蒙古的一切军事、行政大权,全部将给大将军,同时说:“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

年羹尧任抚远大将时,雍正发出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实际上,年羹尧已经有权总揽西部一切事务,四川、陕西、云南等省的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二品以上大员,均受其节制。

经略,是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别设立的一个职务,掌管一路或数路军事、行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总督一般可以管理一个或数个省的军事、行政大权,也就是说,总督的职权高于一省的巡抚,可以领导几个巡抚。而经略的职权又高于总督,可以领导几个总督。


抚远大将军与经略,都可以管理数个行政省的军事、行政大权,但抚远大将军是军职,它的实际职权只是领导军队,其节制数的行政职权,却需要皇帝的临时授权。经略,其本身就是一个行政职务,不需另外的授权。所以,单从两个职务的权力上来讲,经略要显现高于抚远大将军,一个经略有时候几乎管理一个国家的半壁江山。

年羹尧与洪承畴的区别。年羹尧出生于清朝汉军镶黄旗,是康熙、雍正朝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后期还加封太保、一等公爵。其主要的功绩是配合各军平定西藏的叛乱,任抚远大将军时,亲率清军平息了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

洪承畴是福建泉州人,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进士,逐步升迁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升任陕西三边总督。崇祯年间,由于清军的步步紧逼,转任蓟辽总督抗击清军,要松锦的战役中全军覆灭,被清军俘虏后投降清朝,深受皇太极、多尔衮、顺治的重视。

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对洪承畴非常器重,拔擢他为大学士,任南方七省经略,驻扎南京,负责南方战事。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军事方略,尽力避免生灵涂炭,用较少的代价平定了江南。在这个事情上,既有大功于清朝,又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江南汉族同胞的杀戮,也有大功于汉族人民。

年羹尧与洪承畴最大的区别在于,年羹尧从一出生就是清朝的镶黄旗人,又是雍正皇帝身边的亲信,清朝对其信任与重用,远非洪承畴可比。虽然后来被雍正赐死,完全是年羹尧个人不否进退、狂妄自大造成的,与早期大清王朝对他的绝对信任没有关系。


洪承畴原来是明朝的重臣,也曾经是清军入关的死敌,清朝重用他,完全是为了统一全国、征服汉族的政治和军事需要,清朝的统治者对他,永远是既用之又防之,从来就没有过绝对信任过。所以,洪承畴的个地位,在清朝的统治者心中,是远远不如年羹尧的。

所以,论职务,洪承畴的七省经略还高于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论个人的地位,年羹尧却远远高于洪承畴。


晨风晓月趣历史


年羹尧,赫赫有名的清朝大将军,一生跌宕起伏,曾位高权重,红极一时,最后却身败名裂,死在狱中,实在令人唏嘘。

年羹尧是因为战功走向仕途高峰的,但其实他并不是武将出身,而是和大多数梦想入仕的人一样,自幼苦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幸运的是他年纪轻轻就进士及第,得以入仕,且被康熙看重,三十岁之前就已经官至巡抚。

康熙赏识提拔的知遇之恩,年羹尧十分感激,并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担任巡抚期间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施恩一方,因此康熙对他更加另眼相待、寄予厚望。

准噶尔入侵时,还不是将领的年羹尧,负责后勤工作,不能上阵杀敌就尽己所能保证军队的衣食住行,年羹尧再一次表现出了过人的才能,后来年羹尧入京觐见皇帝,皇帝以弓箭相赠,以示嘉奖,恰逢此时有地方叛乱爆发,年羹尧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平定了这场叛乱。


康熙看到了年羹尧的能力,也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任命和当时的抚远大将军一起执掌军务,请注意这个时候的年羹尧还没有被任命为将军。

年羹尧被任命为抚远将军是在雍正继位之后的事情,在雍正还是雍亲王的时候就看中年羹尧的能力,有意拉他入伙,而年羹尧也很看好雍正,两人一拍即合,雍正还纳了年羹尧的妹妹为侧福晋以稳固联盟,自此年羹尧鞍前马后,成了四爷党的核心人员,雍正对他是也是非常信任倚重的。

雍正继位后不久,青海发生叛乱,雍正便正式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平定叛乱,年羹尧不负所托,出色地完成了平叛任务、大胜而归,得到了雍正的嘉奖,年羹尧抚远大将军的名号也自此响彻九州大地。


那么,风光一时的抚远大将军到底是什么段位的军官,在清朝的地位如何呢?

抚远大将军,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安抚远方百姓的将军,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地方发生了叛乱,那么抚远大将军就要前往此地平定叛乱,而在这个平叛的地方,抚远大将军是拥有最高权力的政治军事长官,雍正让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足可以证明雍正对他的绝对信任乃至军事能力的高度认可。

清朝的抚远大将军,先后一共有九个人担任过,年羹尧是抚远大将军中出身最低的一位,其他的八位抚远大将军中,有六位都是清朝的皇室成员,即使不是皇室嫡系,也是皇室宗亲,属于爱新觉罗家族;另外两个都大学士出身。

大多有皇室宗亲担任的职位,可见抚远大将军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也印证了当时雍正对年羹尧的信任与倚重,年羹尧也靠着抚远大将军的职位混得风生水起。


需要注意的是,抚远大将军是清朝特有的武将职位,是皇帝在战事中为了平定叛乱临时任命的一个职位,因为这个职位是临时任命的,所以抚远大将军没有品级。但在当时来说,抚远大将军的权力非常大,这个职位掌管着所辖地方的全部军政大权,且有独自处理军中事务的权利,年羹尧执掌抚远大将军时是在西宁,所以他掌管西北边的一切事务。

清朝的军事重心在西北,西北常年重兵集结,年羹尧则是领兵作战的最高统帅,当时有些大将军只是虚设的职位没有真正的兵权,而年羹尧绝对是掌握军政实权的大将军。


年羹尧从担任抚远大将军起,事业逐步攀升,获得了雍正的信任和倚重,平定了西北之乱之后,更是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光,人啊在顺势得意的时候难免会头脑发昏,年羹尧仗着功高开始得意忘形、贪赃受贿、结党营私、草菅人命,最要命的是雍正觉得他藐视皇权、功高震主,综合了大臣们弹劾年羹尧的几十条罪状,将其下狱,最后在狱中悄然的结束了这位权臣的生命!


水墨鄂州


年羹尧(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号双峰,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人,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令自尽,没有善终!

雍正三年十二月,年羹尧被削官夺爵,定大罪九十二条,赐自尽。年羹尧之死,应该说是咎由自取。他自恃功高,妄自尊大,擅作威福,骄横僭越,丝毫不知自我限制。尤其因权高位尊、皇帝信任而忘乎所以,不守臣道,贪婪贪赃,植党营私。“公行不法,全无忌惮”。终为国法所不容,终为雍正所废弃。任人唯亲,植党营私,妄自尊大,不守臣道,争权夺利,多行不义。不作死,就不会死,在年羹尧身上表现的淋淋尽致[捂脸]

洪承畴(1593.10.16—1665.04.03),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事中屡立战功,升任陕西三边总督。崇祯年间转任蓟辽总督,松锦之战后投清朝,深受皇太极重视。

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对洪承畴极为器重,拔擢他为大学士,负责南方战事。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进军策略,尽力避免生灵涂炭,以较少代价平定了江南。同时,洪承畴建议满人“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淡化了满汉之间的差异,为满汉的合流打下基础。也曾针对顺治皇帝迎达赖喇嘛提出意见。其意见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在洪公的推动下,清初完成平稳的朝代更迭,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得以保障,各民族逐渐和睦相处。

顺治十年(1653年)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总督军务兼理粮饷。顺治十六年(1659年)督清军攻占云南后回北京。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逝世,康熙帝颁布御诏,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车道沟,立御碑。比起年羹尧至少善终余生[捂脸]








新世捷刘林杰


他们二人的官位和工作,就是现代大胡子王震将军入新疆为了祖国领土完整,百姓社会生活的安宁,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O^^O^



用户5717354958424


首先纠正一下,顺治年间洪承畴所受的是五省(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经略,而非七省经略。

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和洪承畴的五省经略都是清朝初年所设的临时官职,主要职责是开拓边疆或者平定叛乱,清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官制的固定化,抚远大将军及N省经略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下面就详细介绍下二者的由来及差别之处。


抚远大将军

抚远大将军为清初设立的武将职位,历史上曾任此职的著名人物有爱新觉罗.福全、爱新觉罗.允禵、年羹尧等。另据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考证,康熙年间韦小宝也曾受封抚远大将军及一等鹿鼎公,受命远征雅克萨与罗刹(俄罗斯)作战并大胜而还。。。

抚远大将军为纯粹武职,为临时大军统帅,专司拓边平叛,历来须满蒙亲贵且皇帝极为宠幸者方得任此职,详细说明如下:


爱新觉罗.福全

爱新觉罗·福全(1654~1703年),满洲镶白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杰出的军事统帅,顺治帝次子,康熙帝异母兄,母为宁悫妃董鄂氏。康熙二十九年,受封为抚远大将军,联合恭亲王常宁分道讨蒙古噶尔丹,率军出古北口,攻打乌兰布通,大败噶尔丹叛军,班师凯旋。


爱新觉罗·允禵

爱新觉罗·允禵(1688年—1755年),原名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1755年),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继位后为避讳改名允禵,康熙五十七年春蒙古准噶尔部出兵进攻西藏,十月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讨伐准卡噶尔部,人称大将军王。历三年远征后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和平解决西藏问题。

不过大将军王后来的际遇有点惨,允禵本是雍正(康熙第4子,原名爱新觉罗·胤禛)惟一的同母弟,但因卷入康熙末年的夺嫡之争,事败后被雍正圈禁(软禁)十三年,雍正死后才恢复自由。


年羹尧

年羹尧(1679年—1726年),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人,本是汉人,后改隶汉军镶黄旗(当时称之为抬旗),清朝名将。

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时任川陕总督的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实际上接的就是大将军王胤禵之任),总揽西部一切军政事务,事实上成为雍正在西部的全权代理人。雍正二年(1724年)初,年羹尧率军昼夜兼进,直扑敌军老巢,犁庭扫穴,大获全胜。年大将军从此威震西陲。

功成名就之后,年羹尧自恃功高,越来越嚣张跋扈,触怒了雍正帝,雍正三年即获罪下狱,不久后雍正下旨赐其自裁,显赫一时的年大将军最终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五省经略

经略做为官职,北宋时就已存在。水浒传中鲁达(鲁智深)就称西军统制种师道为老种经略相公。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常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如明末名将孙承宗,熊廷弼,袁崇焕等均曾先后任辽东经略,为辽东最高军政长官,专司对后金(清)作战。

清军入关,定鼎中原之后,立国初期部分沿用明朝官制,在对南明及大顺(李自成),大西(张献忠)等的战争中特设N省经略之职,统辖某省或某几省军政大权,其中最有名统辖区域最大的就是五省经略洪承畴。


洪承畴

洪承畴(1593.10.16—1665.04.03),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历任陕西布政使参政,陕西三边总督,蓟辽总督,松锦之战后投降后金(清),历任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为满清扫平南明,定鼎中原立下大功。

顺治十年(1653年)洪承畴受命五省经略,统辖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总司与南明永历政权,孙可望,李定国(均为张献忠义子兼部将,当时率大西军余部据云贵一带,后期孙可望降清,李定国效忠南明永历政权,据滇缅以抗清,南明亡后病逝)作战,一直到顺治十六年吴三桂攻陷昆明,南明灭亡。


总的来说,抚远大将军和五省经略均为清初非常设官职,且都是军政一把抓,很难说谁高谁低。但抚远大将军虽无品无级,但历来非满蒙亲贵不得受此职(年羹尧虽是汉人,但已抬籍入汉军旗,且受雍正重用,算是特例),节制辖区内所有文武官员,并有先斩后奏之权,而经略虽也是位高权重,统辖辖区内所有军政事务,但对辖区内最高文武官员并无直接节制之权,因此从实权和相对皇帝的亲信程度而言应略逊于抚远大将军。


一家之言,欢迎探讨。


天涯史馆


抚远大将军为清康熙、雍正平叛特殊时期设立的武将职位,著名的有鄂扎,图海,允禵,年羹尧等,其中康熙还为图海做诗:赐抚远大将军图海。年羹尧,字亮工,自幼读书,颇有才识,后得康熙的格外赏识和破格提拔升任四川巡抚,期间在多次平叛中显示其卓越才干,特授四川总督,统领军政和民事。雍正即位之后,由于其妹为雍正宠妃,更是备受倚重加官进爵,青海罗卜藏丹津反叛,雍正命年进讨,谕抚远大将军延信及防边理饷诸大臣,四川、陕西、云南督、府、提、镇,军事皆告年羹尧,成为了雍正在西北边陲的的亲信代理人,权势、地位实际上远在抚远大将军延信和其他总督之上,后年进驻西宁平叛,解除抚远大将军延信印授年羹尧,至此总督各军和一切事务进行平叛。



经略,明和清初期在有重要军事任务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洪承畴,字亨九,明末时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陕西三边总督,后平叛有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清军入关后,降清,顺治帝曾对其诸将曰“今获一导着,吾安得不乐”对其极为器重,提出了很多对清廷有用的意见,大多被采纳,加以推行。云南、贵州、湖南等地叛乱不断,兵连不得息,上授洪承畴太保兼太子太师、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地方、总督军务粮饷,抚镇以下咸听节制,攻受便宜行事,满兵当留当撤,即行具奏,命内院以特假便宜条款详列敕书,宣示中外,后铸“经略大学士”印授之。



政权不稳,战事不断,当权者为巩固政权也必须选将帅之才平叛,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为保证用兵成功,必须做到政令、军令统一,调度有方,统一指挥。否则相互掣肘,各个自保,后勤保障不力必将战事不断,涂炭生灵于国于民不利。年、洪二人皆有才略,又是当权者倚重信任之人,不管是抚远大将军还是七省经略名虽不同用意皆同,也都是当权者附给他们的绝对权力和最有力的支持。


阳光5577


年羹尧无论在官职还是皇帝的恩宠上都是洪承畴所比不了的,年羹尧身为雍正家臣又是皇亲国戚,又有大军功,受到的荣耀不是洪承畴所能比的,这个抚远大将军之职更是西北王霸之位,更是权倾朝野,受尽恩宠。但他却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屡犯皇帝的大忌,对同僚和下属也是刻薄寡恩。而洪承畴的七省经略做得却是兢兢业业,他既要承受前明对他的怒骂,又要面对清廷对他的重用和防范。对大明他南征北战,扶大厦于将倾,对大清他随多尔衮力取中原,却也尽量保全汉人,以抚为主,避免过多的武装冲突和流血,为促使国家迅速统一和安定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对于他的变节,其实不必唾骂太多,朝代总有更替,大明气数已尽,在皇太极恩荣劝降之下,审时度势,归降清廷,为清朝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招抚江南,避免百姓生灵涂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缓解民族矛盾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年羹尧和洪承畴实在没有什么可比之处,非要比,年羹尧比洪承畴官大。


骑马念经的悟空


第一,看名字,这个就是废话啦,肯定是大将军牛逼一点,七省经略,乍一看七个省份,真挺厉害,其实看名字也大概能明白一点,就是出出主意,搞个谋划,类似于现在的参谋。大将军就不一样了,这个是实权人物啊。

第二,看出身,在清朝康熙个雍正那个年代,如果不是和皇室关系近一点,大将军这个职务是不可能得到的,年羹尧不仅仅是朝廷的官员,更是雍正的家臣,而洪承畴是原明朝降清的,他的职位,不仅仅是来源于他在明朝的经历,也有清朝的政治需要。你是投降过来的,首先我得彰显非我族类我照样任用,再者,你看,还给了一个七省经略的职位,样子上好看,但大都是没有实权的。

第三,年羹尧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啊,雍正登基之后,他妹妹就成了年贵妃了,这身份的含金量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啊。


油腻的懒人


不能以名字论。要看当时朝代的真是处境,年羹尧对付的是对清朝不构成致命危险的一个小对手,洪承畴要对付的是明朝致命对手的后金,因此,毫无疑问,洪承于崇祯的重要性远大于年羹尧于雍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