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谋诛杀严嵩之子严世蕃,徐阶的深心只有天平可以衡量吗?

李加洪


明朝历史上心机最深的首辅大臣,如果说徐阶排第二,恐怕没人敢说排第一了。

在斗倒大贪官大奸臣、前首辅大臣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的过程中,徐阶老谋深算,上演了一幕幕教科书式的政治斗争。

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徐阶本是正人君子,与严嵩同朝为官,看不惯严嵩父子在朝廷一手遮天、贪婪腐败,又自知实力不够,如果硬拼将会以卵击石,于是果断决定向严嵩靠拢,事事顺着严嵩的意思,甚至将自己的孙女送给严嵩的孙子做小妾,在受到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的羞辱时也装作丝毫不介意,以此获得了严嵩的信任。


就这样徐阶将自己真实面貌隐藏起来,与严嵩共事了十多年,并未受到严嵩父子的迫害,并获得太子太师的头衔,地位仅次于严嵩。


在担任内阁首辅大臣的几十年里,严嵩在朝廷一手遮天,嘉靖皇帝痴迷于长生不老,对严嵩也高度信任。严世蕃打着他老爹的旗号,在外面卖官鬻爵,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在此期间,官员杨继盛、沈鍊相继向皇上参凑严嵩作奸犯科,反而被严嵩以其他罪名治罪,全国上下迫于严嵩的权势,无人再敢告状。


徐阶的门生、后来明朝著名首辅大臣张居正看不惯严嵩的恶行,曾经多次对徐阶的隐忍表示不满,徐阶也不置可否。

揣摩圣意参凑严世蕃初步胜利


1562年,善于揣摩领导心思的徐阶感觉嘉靖皇帝对严嵩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信任了,甚至故意冷落严嵩,徐阶敏锐的觉察到机会来了。


他深知直接参凑严嵩皇帝很难完全信任,于是借嘉靖皇帝迷信,将道士蓝道行介绍给皇帝。一次嘉靖皇帝问道士,朝廷谁是奸臣谁是贤臣,蓝道行故弄玄虚,说要问问玉皇大帝,于是设下祭坛,蓝道行在祭坛上念念有词:奸臣严嵩,贤臣徐阶,皇帝将信将疑。


徐阶趁热打铁,决定从严世蕃入手,指使门生邹应龙收集严世蕃违法乱纪、买官卖官的证据,并在后面给严嵩轻轻扣上“溺爱恶子”的罪名。这样的选择,目的是让之前对严嵩信任有加的皇帝有台阶下。


皇上看了凑折,果然龙颜大怒,命令将严世蕃捉拿归案,发配雷州卫充军,将严嵩罢官。

继续麻痹敌人

斗争到此,一般人都会松一口气。


可是徐阶没有,他甚至主动去严嵩家去看望,说自己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严嵩的提携。回家后,徐阶的儿子埋怨说,你受了这么多年的气,为什么到今天还不能扬眉吐气呢。徐阶故意严厉训斥儿子:要是没有严大人,我哪里有今天。后来严嵩听说了这事,感动的不知如何是好,放松了对徐阶的警惕。


严嵩罢官回老家以后,嘉靖失去了多年老友,吃不好睡不香,并有重新启用严嵩的意思。徐阶明白,如果不趁机将严嵩党羽一网打尽,严嵩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到时自己可能重蹈之前参凑失败覆辙,于是将严嵩党羽罢官的罢官、抓的抓,杀的杀,严嵩一派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严世蕃在充军的路上,与一同发配的党羽罗文龙逃脱,并散布消息,要刺杀徐阶和邹应龙。徐阶此时正担心皇帝一心软,严嵩势力卷土重来,于是借机把事情搞大,在皇帝面前参凑了严世蕃一本,又请皇帝派兵保护自己和家人,原来想对严嵩手下留情的嘉靖皇帝此时才彻底死心。

关键一击,严嵩永无翻身

严世蕃被御史林润捉拿后,给他定罪名就很关键了。

原来三法司写的罪状有一条是严世蕃冤死了杨继盛和沈练。徐阶看了后,把这一条给删了。因为这两人含冤而死,都是嘉靖皇帝下的令。如果把这条写上去,等于在指责皇帝,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经徐阶亲自修改,罪状改为三条:

1、勾结倭寇罗文龙,聚集海匪,随时准备逃亡日本。

2、勾结江洋大盗,训练私人武装,图谋不轨。

3、霸占有帝王之气的地块,建设私宅。<strong>

在当时,嘉靖皇帝最痛恨“犯上作乱”、“勾结倭寇”,现在,这两条罪状人证物证俱在,由不得严世蕃抵赖。于是严世蕃和罗文龙都被杀。严嵩再也没有机会翻身了。

徐阶在朝为官几十年,最大的贡献就是斗倒了奸臣严嵩父子,在当时大多数人看来,倒是为民除害。他善于揣摩领导意图,隐藏自己,忍辱负重,在政治斗争中有原则,有方法,做事之圆滑,心机之深,值得研究探讨。


岭南人文历史


当时严嵩专权,徐阶起初不肯依附严嵩。于是严嵩经常在嘉靖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徐阶的处境一度十分危险,这使他认识到不能以卵击石,于是他改变策略,事事顺着严嵩,从不与他争执。为了得到他的信任,还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表面上十分恭顺。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十分霸道,多次对他无礼,他也忍气吞声。同时,徐阶向嘉靖帝靠拢,专门挑皇帝喜欢的话说,终于讨得嘉靖帝的喜欢,不久,加徐阶少保头衔,接着兼任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预机务。后来他密奏咸宁侯仇鸾罪状,使嘉靖帝杀掉仇鸾,得到皇上的信任,加太子太师头衔,地位进一步提高,仅次于严嵩。一次皇宫火灾后,世宗皇帝想把寝宫重新修缮,想问问大臣的意见如何,严嵩想到这是个不小的工程,时间很紧,而且建筑材料在短暂的时间是弄不起的,重修寝宫需要一定的时间,就建议皇帝去大内暂住一段,但是这个建议让皇帝对严嵩很是不满,甚至非常生气,因为南城南宫可是明英宗做太上皇时住的地方,现任皇帝可是非常忌讳这个地方,所以嘉靖皇帝对严嵩心生不满。而徐阶给世宗提了一些意见就很让世宗满意,他不仅赞成马上修宫殿,还给出了缩短工程时间的法子,皇帝非常高兴,直接表示让徐阶的儿子管理,催促赶紧完工,短短三个月就完成了,经过这件事,徐阶在皇帝心中的印象提高了不少,而对严嵩却留下了不小的坏印象。随着严嵩的年老,日益昏聩,频频出错,万寿宫失火处理不当,强让自己的亲戚欧阳必进上位,招致皇帝讨厌,而且他的青词以及办事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越来不行,嘉靖皇帝对他越来越不满意。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于四海之内乞求长生不老之术,于是徐阶利用一次道教事件结束了严嵩的政治命运和严世藩的性命。有一次,嘉靖皇帝召见方士蓝道行,此时,严嵩有密札言事,徐阶事先通报蓝道行,蓝道行降神仙语,称:“今日有奸臣奏事。”看到严嵩的密札,一生信奉道教、礼拜神仙的嘉靖皇帝对他究竟是忠是奸发生了疑问。此时,御史邹应龙写出弹劾奇文《贪横荫臣欺君蠹国疏》,上奏朝廷。文中指控严世蕃贪赃枉法、祸国殃民,应处死刑;严嵩溺爱恶子、受贿弄权,应予斥退。配合如此巧妙,最关键这是神仙的意思。严嵩父子毕竟伺候了嘉靖多年,嘉靖就做出批复:严嵩给米百石,退休回家,严世蕃发配雷州充军。严世藩流放到雷州,但他十分的狂妄,违抗圣旨改了皇帝的命令,而徐阶派的巡视官林润知道这件事后,直接上奏嘉靖皇帝,控告严世藩的所犯罪行,皇帝知道后直接抓他回到京城,严世藩接受审判,官员们在他身上说了很多的罪名,但是严世藩十分的嚣张,根本不在乎,以为皇帝最后会放过他的,而且还告诉他的手下不用害怕,因为这些他做过的坏事皇帝也参与了,是皇帝批准的,他们根本不用担心,皇帝一定会救他们的,审理的官员们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了,就找了徐阶去想办法,徐阶便把跟皇帝有关的罪都划掉,只上报严世藩想谋反,这一条就够杀他了,皇帝果然毫不犹豫的斩了严世藩,抄了他家,而严嵩的结局也很惨,活活饿死了。





天高云淡任心遨游


政治斗争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所谓的正义者,失败者都被钉在耻辱柱上。如果形象保持好一些,史书上记载很好看一些。严嵩严东楼父子过份了,未来皇帝都要给他送礼,徐阶不也是严氏父子的狗腿吗,后来当然是忍辱负重了


月下读史


这个问题就是我2019年7月31日头条号文章的标题,不想,竟被题主拿来问了,谢谢,谢谢!

这里,就把我的那篇《用计谋诛杀严嵩之子严世蕃,徐阶的深心只有天平可以衡量吗?》转贴过来,仅供各位参。

文章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719712831496782347/

其文如下:

严世蕃是严嵩的儿子。

在说严世蕃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其父严嵩。

严嵩,生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卒于明穆宗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字惟中,江西分宜人。

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严嵩中进士,改庶吉士,授职编修。

后严嵩上书,称自己身患病痛,遂还归故乡,在钤山(位于江西分宜)读书十年。他创作诗歌、古文、辞赋等,颇有名声。

再还朝为官,很久一段时间之后,严嵩进职侍讲,代理执掌南京翰林院之事;又被征召为国子祭酒。

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严嵩历官至礼部右侍郎。

嘉靖帝委派严嵩祭告显陵,严嵩向皇帝复命之时,上报说是,此次祭陵,曾有祥瑞的征兆出现,并请求皇帝为此而刻石留念。为此,嘉靖帝龙颜大悦,升迁严嵩为吏部左侍郎,再进升严嵩为南京礼部尚书,又改迁严嵩为南京吏部尚书。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严嵩被任用为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严嵩替代翟銮,成为内阁首辅。后累加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

严嵩在朝,一意谄媚皇上,他还窃取权柄、谋求私利,并与其子严世蕃一起,父子相助,作恶多端,横行朝野公卿之间。他构陷杀害夏言、曾铣、张经等人,整治劾奏自己的杨继盛等人至死,引荐任用自己的党羽赵文华、鄢懋卿等人身居要地,前后专擅朝政达二十年之久。

有如此父亲,更有如此儿子。

严世蕃受到父亲的荫护,进入仕途。他历尚宝司卿、太常少卿,进升工部左侍郎。

严世蕃颇通国典,晓畅时务,非常自负,自视甚高。

严嵩年老,又日夜在西内当直,所以,朝中事务,他全都委任儿子严世蕃处置。

于是,严世蕃便藉此招权索贿,卖官鬻爵,贪利无厌。

严世蕃喜好古尊彝、奇器、书画,对这些的搜取,他不遗余力。

严世蕃的恶行,为部分人士所不满,于是,便有事发。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严世蕃被御史邹应龙所劾奏。他被贬戍雷州,还未到达,他就返还。

回来之后,严世蕃并无收敛,他继续大治园亭,日夜纵乐。

雷州之贬归来,严世蕃心中大约仍然认为: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不料,紧接着,严世蕃又为御史林润所劾。

据此,朝廷最终下令,收捕严世蕃、罗龙文。

这位与严世蕃一起被收捕的罗龙文又是谁呢?

这位罗龙文,是严世蕃的幕客,在朝中任官中书,他与严世蕃共为奸利。

严世蕃、罗龙文被收捕之后,皇帝谕旨法司,询问相关情状。

此时,严世蕃仍旧毫不在意,抵掌笑谈,他道是:

“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

不久之后,严世蕃还聚集他的党羽,私下里悄悄讨论应对眼前困难的策略。

当日,经过严密分析之后,严世蕃认为:这次对自己的劾奏内容,其中收纳贿赂的事情,自然是无法进行掩饰的;不过,这也不需要进行掩盖;但是,其中聚众通倭的事情,无论如何,都必须进行掩盖,因为,这是皇上深恶痛绝的事情。

分析之后,严世蕃拟定了应对措施:他通过在朝中的关系,委派得力的人士,对即将就此案继续上疏的言官进行规劝,请他们在上疏时,削去严世蕃聚众通倭的言辞;然后,再让他们在上疏之中故意填上严世蕃致使杨继盛、沈练下狱的言辞。

严世蕃认为,这样一来,肯定会激怒皇上。只要皇上一怒,那么,自己的罪责就可以得到解脱了。

试问,严世蕃为什么要安排在关于此案的上疏中填上杨继盛、沈练下狱之事呢?杨继盛、沈练下狱又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杨继盛曾上疏,极力劾奏严嵩“五奸十大罪”,遂遭严嵩诬陷,被下入大狱。杨继盛在狱中备受拷打,并於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遇害,年40岁。

沈练是嘉靖年间的锦衣卫经历,因为上谏陈疏严嵩父子十大罪状,遭受庭杖之刑,又被贬至保安。沈练常扎制草人,上书严嵩字样,对草人射击,以泄心中愤恨。因此,沈练深为严嵩父子所痛恨。于是,严嵩父子捏造罪名,将沈练杀害。

杨继盛与沈练二人的事件,虽由严嵩、严世蕃父子而起,但是,所有处置,皆出于公器,嘉靖帝在其间所起的作用,无论如何都无法推卸。

在严世蕃被劾奏的这个时候,严嵩已经为嘉靖皇帝所不满了。杨继盛、沈练的旧事还历历在目。如果言官在关于严世蕃持续上疏之中,再重提杨继盛、沈练的旧事,那么,皇帝必然会因为曾经杀死言官而深自隐讳;根据严世蕃对皇帝的了解之深,他很有把握地推断,皇帝不可能不因此为之而大发雷霆之怒。

谋议确定之后,严世蕃便发动舆论攻势。他命令自己的党羽就相关事项对外四处扬言。

随后,负责处理严世蕃一案的三法司果然顺从了舆论的导向,最终依照严世蕃谋划的方向,对劾奏严世蕃一事进行了处置。

紧接着,三法司准备好上奏朝廷的初稿,组织相关官吏,一同前去拜访相国徐阶,以商议此事。

对于此事,其实徐阶心中也已有其初步判断。对严世蕃谋议处理此事的相关行为,徐阶也事先早有所知。

三法司的官吏见到徐阶、说明来意之后,徐阶问道:

“你们拟定的上奏稿件在哪里呢?”

三法司的官吏从怀中掏出稿件,呈递徐阶。

徐阶阅罢,说是:

“法家断案,很是良好。”

然后,徐阶便延请三法司的官吏进入内庭。

入内之后,徐阶屏退左右侍从,他问三法司的官吏道:

“诸位君子认为,严公子应当被处以死罪,还是应当活在世上?”

三法司的官吏说是:

“即便处死严公子,也不足以赎其罪。”

徐阶接着问道:

“那么,就这一案而言,是要杀了他呢?还是要让他继续活着?”

三法司的官员回答道:

“上疏之中,之所以要把杨继盛、沈练的事情用进来,就是想要让严公子来抵偿其犯下的死罪。”

徐阶缓缓说道:

“如果是别的事情,自有它的说法。至于说杨继盛、沈练的事情,他们二人的确是犯了天下的公恶。杨继盛是因为中了别人的奸计而触犯了皇上的忌讳,是经特旨处理的。沈练是被暗中招入,按照普通的诏令处理的。这二人的事情,虽说是严氏从中作梗,但,外面看来,都是皇上最终做得决定。皇上英明,他岂肯把杨继盛、沈练的事情引为自己的过错?”

徐阶接着说道:

“诸位这样上奏,一旦让皇帝心生疑惑,认为三法司与严氏都在把杨继盛、沈练二人之事的过错归咎于自己,那么,皇上必然为之震怒,如此一来,参与处理此事的诸位,恐怕都难以获免,到时候,严公子将会骑着马,悠然地走出都门,诸位该如何收场呢?”

三法司的官吏听徐阶这么一说,都惊愕不已。于是,他们便一起请求徐阶重新议定严世蕃一事处理奏折。

于是,徐阶说是:

“稍事拖延,这件事情必将泄露。一旦事情泄露,那么,从中败事的人就会多。败事的人多,就会起变故。现在,还是以原来的上疏为主,再阐发原疏中的聚众通倭一事,并以此来试探皇上的意旨,但是,这需要大司寇(刑部尚书)来执笔拟定。”

徐阶辞谢,不敢当此重任。

三法司的官吏都让徐阶主笔,于是,徐阶从袖中拿出一份折子,口中说道:

“关于此事,已经拟定草稿很久了,诸公看看,不知以为如何呢?”

三法司的官吏看罢,都唯唯,均点头称是。

徐阶接着说是:

“之前嘱咐诸公携带大印及书写奏本的官吏一起过来,不知你们还记得此事吗?”

三法司的官吏说是:

“都已经准备好了,人也一起到了。”

于是,三法司的官吏马上招呼书写奏本的官吏及携带大印的官吏进来。并让写奏本的官吏快速疾书,并启用大印封识。

以上三法司与徐阶处理这些事情的整个过程,严世蕃是不知道的,当然,他也无从知晓、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他知晓。

因为不知道外间的变化,这个时候,严世蕃还在为自己的谋划暗自窃喜,并行之于色。

当日,严世蕃还对罗龙文说:

“那些人如果想要用你我的性命来向杨继盛、沈练偿命,那么,我们要怎么办呢?”

罗龙文默然,无法回应。

严世蕃拉着罗龙文的手,向他耳语道:

“你我且畅饮,不过十日,我们将会被释出狱。这点都想不到,谁说你是聪明人啊?”

罗龙文听严世蕃这么一说,心里马上有了底,他高兴地向严世蕃询问其间的缘故。

严世蕃说是:

“没事,你就慢慢等吧”

事情并没有按照严世蕃的谋划进行。

很快,经徐阶改过的、三法司关于严世蕃一事的奏疏就呈进朝廷。奏疏中所说,主要就是严世蕃受贿、僭越、奢侈,以及他与罗龙文聚众通倭的情状。

嘉靖皇帝看完三法司上呈的奏疏之后,说是:

“这一案件,悖逆情势非常严重,着会同都察院、大理寺、锦衣卫审查讯问,并具实以闻。”

皇帝的命令下来之后,徐阶将诏旨纳入袖中,并携出长安门。

那是,三法司的官员全部聚集在一起,在等内廷的旨意。

见到三法司的官吏之后,徐阶简单问了几句严世蕃一案的相关情况。

随即,徐阶便快速具疏上闻。

严世蕃虽然在朝中耳目众多、善于探听,但是,徐阶就此事的处理严密谨慎,所以,严世蕃也没有打探到关于此事的消息。

徐阶的上疏之中,极力述说,关于严世蕃的事情全都已经查验并证实了:

他勾结串通倭寇、僭越奢侈、阴谋叛逆。这些全都有明显的证据。请尽快对他正以刑罚,以泄神人之愤怒。

皇帝听从了徐阶上疏的建议,命令将严世蕃、罗龙文斩杀于闹市。

严世蕃、罗龙文二人在狱中听到了对自己的相关处理结果,二人得知事已不可为,遂抱头痛哭。

京师之人,听说严世蕃、罗龙文被判死,都为此拍手大快。那是,大家还一起相约,带着酒水,到西市去看对这二人行刑。

严世蕃死后,有人曾赞誉徐阶,说他能够剪除罪大恶极的人。为此,徐阶皱着眉头道是:

“严嵩使奸计杀害了夏言,我又杀死了严嵩的儿子。这其间,一定有人无法明白我的深心。看来,能懂我的,大概只有天平了。”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徐阶。

徐阶(公元1503年~公元1583年),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

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徐阶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后因触忤重臣张孚敬,徐阶被斥为延平府推官。

受此挫折之后,徐阶便谨事上官。

徐阶后又进升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朝廷机要大事。

徐阶曾密疏揭发咸宁侯仇鸾(厚贿严世蕃,投靠严嵩,约为父子,得以重用)的罪行,加之他擅写青词而为嘉靖帝所信任。

徐阶和严嵩一起在朝十多年,对严嵩谨慎以待。他又善于迎合帝意,故能久安于其位。

在得知嘉靖帝对严嵩父子的不法行为有所耳闻之后,徐阶便命御史邹应龙参劾严氏父子,徐阶遂取代严嵩而为首辅。

徐阶累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明穆宗时,徐阶致仕归家。

万历十一年(公元 1583年),徐阶病卒,赠太师,谥号文贞。

徐阶著有《世经堂集》、《少湖文集》等。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谢谢大家关注!


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


哪有计,无非争宠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