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皇帝为什么一定要杀死岳飞?

众所周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为积弱的南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为什么皇帝赵构一定要杀死岳飞这个忠臣良将那?

其实按照南宋时期的社会环境我觉得有一下几点原因:

一、国策理念的矛盾

宋朝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顶峰,自建国开始,就是重文轻武。

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宋朝的兵将主帅就不得参与军政打计,就是说朝堂全部由文人主政,商量了什么打仗的事情然后交代给武将执行就行了,武将并没有参与的权利只有执行的权利。主要就是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发动兵变。

但当时岳飞手中已经掌握大宋大半兵马,而且经常与朝廷商量收复失地的策略。

这样就损害了朝中主管军政的文人团体了,就是你把别人能做的,不能做的都做了,别人肯定会给你有所想法。

公元1134年32岁的岳飞被封为清远节度使时,他很骄傲的说像这么年轻能做到节度使的只有太祖和我之类的话。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种话传到赵构耳中,赵构会怎样想?是不是想岳飞现在已经拥兵自重?已经准备造反?

直到岳飞关进大牢,狱卒告诉他:君臣不可疑,疑则为乱。故君疑臣则诛,臣疑君则反。岳飞才明白。

岳飞只想帮南宋王朝收复失地,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是你把士大夫这些文官的职责都做了,这些文官都没事做了,文官肯定不会给站在同一个阵营。

所以直到岳飞被刺死,文官集团都没有一个人为岳飞求情的。

赵构皇帝为什么一定要杀死岳飞?

二、主战派和主合派的矛盾。

当时积弱的南宋王朝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供给上都没有足够充分的条件让岳飞去消灭金国了,想要将南宋王朝继续延续下去,对于统治基层来说就只有一个方法:和谈。

以岳飞为首的主战派要的只是为南宋王朝收复失地,并没有考虑个人得失。

但以秦桧为首的主合派要的是可以长存的政治利益,秦桧知道赵构想的也是一样就是和谈,只有和谈才能保住目前的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率。秦桧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主持和议,在政治上利用各种手段打击主战派。

此时的秦桧可以完全说是赵构的代表。这就是两方最根本的矛盾所在,也可以说是岳飞和赵构的罪根本的矛盾所在。

赵构皇帝为什么一定要杀死岳飞?

三,性格矛盾。

岳飞武将出身,忠君爱国,性格刚正不阿,宁折不弯。犟脾气!

但是事有两面性,这种性格在手握兵权的将军手中,就不是这么简单了。此时的赵构已不将岳飞这种刚正不阿的性格作为优点,而是缺点-飞扬跋扈,拥兵自重。

绍兴七年,淮西军将领刘光世辞职,赵构就把军权给了岳飞,此时岳飞已有南宋大半兵权,赵构怕岳飞拥兵造反,就收回了兵权,后来岳飞两次上书求带兵,都被赵构驳回。于是岳飞犟脾气来了直接辞职回庐山修养。

而后烽烟四起时,赵构连派谁信两封让岳飞回来带兵,岳飞都不同意,最后赵构派岳飞部下李若虚和王贵到庐山去劝他,最后是李若虚严厉责备:“是欲反耶?……若坚执不从,朝廷岂不疑宣抚?”

意思就是:岳飞你真的要和朝廷翻脸了吗?

岳飞才如梦初醒,回京复命,并连上三道谢罪书,求赵构原谅。

话说如此,赵构真的会原谅吗?这是第一次君臣之间出现隔阂,也为岳飞的死埋下第一层伏笔。

赵构皇帝为什么一定要杀死岳飞?

四,皇权归属。

这个矛盾我认为是最主要的矛盾。

所谓皇权归属,就是收复失地,迎回二圣时,谁才是皇帝?很明显岳飞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岳飞一心只想收复失地,迎回二圣。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迎回二圣之后,南宋王朝谁才是皇帝。

但是赵构想了,如果岳飞迎回二圣,那很有可能他自己的地位就没有了。

所以赵构是坚决不会同意的。

在岳飞直捣黄龙之前,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刺死风波亭。

我觉得这么多原因中,这个原因是最主要的也是致命的,因为这个是跟赵构地位最直接挂钩的原因,也是最能损害赵构贴身利益的原因。

所以赵构是一定要杀岳飞的。

赵构皇帝为什么一定要杀死岳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