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不需要拼子的狡悍之徒

如果没有孙坚,孙策和孙权,还不知道在哪里玩粑粑呢!孙坚才是真真正正的屌丝出身,没有名门望族的加成,也没有富甲一方的雄厚财源,只有什么?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富贵险中求的狂霸之气。

孙坚:不需要拼子的狡悍之徒

孙坚之所以是孙坚,是因为有两个优秀的儿子。

人生在世,有时候靠拼爹,有时候还得靠拼儿子、拼孙子。

孙坚的成就,放在史书上,恐怕也就是军阀甲、军阀乙的水平。但他两个虎子,却没给孙坚丢大发了,大儿子孙策割据扬州成为一方诸侯;小儿子孙权在此基础上,又成功占据荆州、征服交州并且开国立号。

所以孙坚就可以经常被提及,但他最后死在刘表的乱箭之下,好像提起来就是有莽夫,粗人的印象,其实孙坚就和关羽一样,都是狡猾,悍勇的人,在三国混,没有一个是老好人的。

不是好东西的孙坚,差点就被拒绝提亲娶吴小姐了,连岳父岳母对孙坚都不感冒,可见他是怎么样的人了,孙坚的妻子吴夫人,也就是孙策孙权的母亲,她本来是吴郡吴县人,后来搬到了同郡的钱唐。吴夫人早年父母双亡,和弟弟吴景生活在一起。孙坚当时听说吴夫人的才貌,便向吴家提亲,希望迎娶吴夫人。这一年的孙坚才二十岁。

而当时吴夫人的家里是准备拒绝这门婚事的。

孙坚是吴郡富春县人,虽然他老是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就算是真正的后代,但已经血统稀释得很疏很疏了,就像大耳朵一样,传到孙坚这代,已经变成了卖西瓜的了。

孙坚发迹之前就是一个县里的小吏,不大招人待见,再冲孙坚十七岁就敢拿着刀吆喝忽悠海贼,后来担任县丞之时还接待了几百位青年,便可知道他之前也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因此吴家人才对他作出“轻狡”的评价并嫌弃他,孙坚也因此感到“惭恨”了,吴夫人也因此说出“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这样认命的话,生怕孙坚当时一发火对她的家人做出什么引起灾难,看来孙坚当时确实有不务正业的迹象。

婚结成了,儿子也有了,孙坚就开始一门心思的去打江山。

从某种角度上看,三国的历史其实是一部庶族的逆袭史。因为三国的开创者们的身份都颇为低微。曹操被讥为赘阉遗丑,刘备自小贩履织席,而孙坚的出身则比之上述两位更为不如。

曹操的出身低微是相对的,他的祖父曹腾曾任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他的父亲曹嵩官拜太尉,位列三公;曹操本人,于二十岁出仕伊始,便担任了洛阳北部尉,起步不可谓不高。他的卑微,其实是相对于袁绍、袁术这样的顶级豪门而言的。

刘备家里是真穷,他汉室之胄的身份也有注水之嫌,然而他将汉室宗亲的这块牌子亮出去,却也着实忽悠了不少世人。

孙坚则属于真正的一穷二白,他的父祖靠种瓜为生,俨然已沦为社会底层。虽然官方史书上说孙坚乃是孙武之后,但那不过是孙家兴旺发达后的自抬身价,做不得数。何况就算确有其实,几百年前的一个将军,对于东汉末年的时局又能有何影响呢?一句话,孙坚的家庭背景对于他后来的创业没有丝毫帮助。

那么,三国中身世最卑微的孙坚,又是凭借着什么,在那个杀伐时代撕开一道缺口的呢?我认为凭借的是他的果敢、残酷和狡黠。

孙坚人生的第一次转折,是在他十七岁那年。古人二十加冠,十七岁还属于未成年,然而此时的孙坚,就已经将他身上的这三大特点展露无遗。孙坚与父亲一同乘船前往钱塘县,遇上了一伙强盗刚抢劫完商人的财货,正在岸边分赃。孙坚见状,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自己扬名立万的机会。他兴奋地对父亲说:这些强盗我可以搞定,让我上吧!他那位父亲,一生只会拿刀砍西瓜,何曾敢想过刀还可以砍人头,于是他像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父亲一样,对儿子说道:闭嘴,别闯祸。孙坚却已经操刀上岸,手臂不断挥动,像是在指挥部队截断这伙海盗的后路。海盗们果然中计,以为有大队人马来攻,扔下财物一哄而散。孙坚趁机追上一个落单的盗贼,一刀砍下了他的人头。孙坚从此在地方上出名了,并被官方任命为假尉。终于从一介布衣跨入了仕途。十七岁的孙坚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出身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有一个胆小怕事、保守谨慎的父亲。然而他看到机遇时敢冒风险,豁得出去,胆子很大,这就很难得了。更难得的是,在这果敢之中,又暗含狡黠。这样的人太可怕了。

孙坚:不需要拼子的狡悍之徒

跻身官场,使得孙坚拥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彼时正值汉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孙坚果断地拉起了一支队伍,投身到平叛事业当中。先是扑灭地域性的会稽郡许昌叛乱,后是助剿全国性的黄巾起义。孙坚凭借着镇压叛军的军功,一路青云直上,官拜别部司马。可以说孙坚的这个官位,实无半分侥幸,是实打实地从水里火里挣出来的。而比官位更重要的是,孙坚从此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是孙家日后立足乱世,有所作为的资本。身世卑微的人,要想在这个世上出人头地,需要勇,更需要狠。

此时的大汉王朝委实是多灾多难,更平息腹地的农民起义,又遭逢边地的将领叛乱。边章、韩遂在凉州兴兵作乱,而朝廷派去平叛的董卓又久战无功。于是在中平三年,朝廷又派遣司空张温以车骑将军的身份征讨边章。张温深知孙坚骁勇善战,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于是表奏朝廷,请孙坚随军同行。张温到任之后,立即召集董卓前来帐前议事,想要向董卓了解敌情。不料董卓却拖延时日,过了很久才来拜诣。张温是朝廷任命的主将,身份高贵,董卓此举可谓无礼。然而更无礼的还在后面。帐中议事,张温奉旨谴责董卓指挥不力,致使战事不顺,董卓听罢恼羞成怒,进而出言顶撞。身为下属的董卓,何以如此跋扈,敢公然顶撞上差。他所凭借的不是别的,正是他手中所掌握的西凉大军。朝廷耗费国帑供养的虎狼之师,如今竟被董卓据为自己的私人部曲,想来令人痛心。孙坚此时正在帐前就座,眼看董卓如此嚣张,心中已动了杀机。他上前走到张温身边,轻声耳语道:“董卓大言不惭,应该以他不按时奉诏为由,按军法将他就地处斩。”接着又向张温列举了董卓的三大罪状,为杀董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真是一个胆大至极的想法,要知道董卓此时就站在帐中,孙坚竟敢于当着他的面,讨论诛杀他的计划。联想到董卓后来弑少帝、缢太后、诛大臣、焚京师的种种暴行,不难想象此人该有何等的张扬跋扈。孙坚敢于此时献计杀董卓,正见其胆略过人。

再对比下张温的反应,更能映衬出孙坚的果敢。平心而论,孙坚提出的杀董计划虽然大胆,但确实是诛杀董卓的最佳时机。因为张温是奉旨传唤董卓,董卓虽然胆大妄为,此时却也不敢公然与朝廷对立,所以此次拜诣张温,必然不敢率大军自随。而更重要的则是董卓自己也没有想过张温会杀自己。故而此时动手,在张温营中立斩董卓,可谓出其不意,不费吹灰之力。可是一旦错过良机,等董卓回到军中,再想杀他,便千难万难了。然而张温却怂了,他对孙坚说:“董卓是西凉名将啊,今天杀了他,日后我们西征依靠谁呢?”又说:“你先出去吧,不然董卓要起疑心了。”张温心中怕什么呢?首先,他怕杀了董卓,手下无人,西征的仗打不好;其次,他怕杀不了董卓,董卓反攻倒算;再次,他怕摸不准朝廷的意图,杀错了人,回去要受责罚。有此三怕,自然还需从长计议。但时机稍纵即逝,哪能容许你从长计议。此次错过了良机,终于酿出了日后摧毁大汉天下的董卓之乱。

这就是张温和孙坚的区别。张温有三怕,孙坚什么也不怕。有时候,怕了,就什么也干不成;不怕,才有可能干出事业。杀董事件其实可以看作是孙坚十七岁那年杀盗事件的一个翻版,孙坚看出了机会,想要果断行动,杀掉那个被海盗更大的国贼董卓,而张温则是那个老成持重的父亲,主张规避风险、息事宁人。然而不同的事,孙坚可以不听父亲的话,擅自行动;却不能不听长官的话。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体制内确实压抑英雄。


孙坚:不需要拼子的狡悍之徒


张温的犹豫和懦弱,很快就酿成了恶果。灵帝驾崩后,宦官与外戚火并,两败俱伤。董卓趁虚而入,他废掉皇帝,专擅朝政,把大汉王朝搞得乌烟瘴气。于是山东各路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历史再次给了孙坚机会。此前的大汉王朝虽然腐败昏暗,但还尚且保留着几分纲常礼法,现在则是彻底礼坏乐崩,成了名副其实的乱世。而乱世才是孙坚这类人物的绝好舞台,他可以不守规矩、果于杀戮,将他的果敢、残酷和狡黠发挥的淋漓尽致。

孙坚听闻董卓造逆,立即举兵声讨。从驻地长沙北上的一路,孙坚大开杀戒,先后杀死了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孙坚为什么要杀死这两位朝廷命官呢?王叡和张咨他们可并不是董卓一党,就算没有起兵讨董,也罪不至死吧?何况就算有罪,也轮不到孙坚来行刑。孙坚杀他们的动机其实很简单:扩充实力。史书记载孙坚杀死王叡后,“比至南阳,众数万人。”杀死陈咨后,“郡中震栗,无求不获。”原来就是为了这两地的军需物资嘛!杀人的手法也暴露出孙坚狡黠的本性。杀王叡时,孙坚先是团团包围城池,然后扬言士卒辛苦,向刺史讨赏钱,并保证领完赏钱,立即就走。王叡于是放士兵入城查看库藏,却没想到孙坚自己潜装成士兵混入了城中。于是孙坚数落王叡罪过,逼迫王叡饮金自杀。杀张咨则是先假意赠送他牛肉和酒,诱使他第二日回访,等到张咨进入军中时,以未供给军粮、阻滞义军为名斩于军门。

手法其实并不高明,不过奸诈而已。然则何以这两位官员却如此轻易就范呢?大约这两位朝廷命官在大乱之始,尚未认识到此时的社会规则已经改变,还保留着彬彬有礼的儒家做派,信奉君子不欺的人生信条。以至于不明不白地便遭了小人的毒手。然而孙坚的历史评价却不错,原因恐怕就在于孙坚虽然杀了地方官,获取了军需物资,毕竟还是用去讨伐董卓了。诛杀董卓是天下大义,孙坚牢牢坚持了这个政治上的正确,便可能立于道德上的不败之地。至于他犯下的其余那些罪行,自是瑕不掩瑜,无可厚非了。既能得吞并之实,又能拥勤王之名,孙坚的算盘拨的实在是很精!

但是孙坚的欺诈、谋杀行为,却极大地激怒了荆州士族。此后,从孙坚一直到孙权,荆州士人大多对江东孙氏都不抱有好感。

孙坚一路继续北上,抵达鲁阳县。并在这里给自己找了一位老板。这并不值得奇怪,弱势者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下来,需要依附于强者。强如魏武帝曹操,也曾给袁绍当过马仔;汉昭烈帝刘备,则不知改换过多少次门庭。孙坚投奔的这位老板,叫做袁术,“四世三公”,家世很是显赫。孙坚此时实力并不强大,且出身卑微,很需要得到这位豪门世家的支持。袁术也果然很够意思,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这两个官位对孙坚来说很重要,豫州刺史标志着孙坚跻身封疆大吏行列,破虏将军则更为重要,因为在《三国志.吴志》中记载孙坚那篇传记的名字就叫做《孙破虏传》,它是孙坚生前担任的最高官职,将永远伴随孙坚被记载于史书中。

等到了袁术支持的孙坚,再无后顾之忧。于是前进与董卓开展。对于孙坚而言,董卓或许是他一生的夙敌。当年在张温帐中,未能杀得了你;今日便让我在两军阵前取下你的首级吧!

交战之初,孙坚打的并不顺利。在他将部队移屯宛城之时,突遭董卓的大部队围攻。孙坚寡不敌众,只得率领数十名骑兵突出重围,董卓军则在后面穷追不舍。危急关头,孙坚为保全性命,尽脱下自己头上戴的赤红头巾,命令自己手下的将领戴上,以吸引敌军的注意力,便于自己脱身。这其实就是拿部将的生命换自己的生命,孙坚狡黠残忍的一面,于此危急关头暴露无遗。想想曹操当年汴水兵败时,曹洪主动让马;宛城兵败时,曹昂主动人马。两者一相比较,人格魅力岂可同日而语。祖茂后来虽然侥幸逃脱,但是再没有回归孙坚帐中。想来他也是被孙坚此举伤透了心,不再甘心为此人卖命。

死里逃生的孙坚很快重整部队,在阳人县大破董卓,斩杀了猛将华雄。逼迫董卓迁都长安,暂避锋芒。目空一切的董卓,不得不表示出对孙坚的佩服,他派出使者提出与孙坚和亲,妄图收买孙坚,却遭到了孙坚的断然拒绝。孙坚说:“董卓逆天无道,倾覆汉室,今天我如果不能夷灭董卓的三族,则我死不瞑目,又怎么可能和他和亲呢?”一番话说的大义凛然,为江东攒满了政治声誉。可以说,在与董卓的战争中,孙坚打出了尊严,打出了名气。

在当时诸侯每日置酒高会,不思进取的大环境下,为什么孙坚敢主动向董卓发起进攻?是因为孙坚对汉王朝特别忠诚,因而奋不顾身吗?恐怕未必。董卓称孙坚“小憨”,其实更能精准地评价他。孙坚的“憨”,在于他的无畏,在于他没有那么多顾忌,敢去拼命。而对付董卓,关键的就是要有一股誓不罢休的拼劲。要知道董卓倒行逆施,他的部队虽然强悍,却是一支叛逆之师。而诸侯联军手握天下大义,是正义之师。以顺讨逆,本来在气势上占有绝对优势。如果诸侯联军能够斗志昂扬、一往无前地向叛军发动进攻,时间一长,叛军自然士气低落、土崩瓦解。然而十八路诸侯却个个明哲保身、畏葸不前,致使讨董大业功败垂成,缺少的正是孙坚不顾生死的这股“憨”劲。

正当孙坚屡战屡捷,即将攻入洛阳的时候。袁术因为担心孙坚做大,停止供应他粮草。孙坚讨伐董卓节节顺利,顺风顺水,却没想到最厉害的敌人其实来自自己身后。依附于强者的好处是当你弱小时,他可以保护你免遭欺侮;坏处则是当你羽翼渐丰时,他会不遗余力地打压抑制你。所以要想真正建立功业,最后都必须脱离他人庇护,自立门户。然而孙坚却没有和袁术就此翻脸,江东孙氏真正地从袁家独立出来,还要等到孙策时期。

轰轰烈烈的讨董大业,终于因为诸侯之间的各怀鬼胎、自相残杀而风流云散。三国历史进入了群雄逐鹿时期。此时,孙坚那套来自底层的狡黠,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管用。其原因一是进过战火的洗礼,各路豪杰都已经认识到了,尔虞我诈才是这个乱世的生存法则;二是进过了一轮淘汰赛,保留下的人物大多有点道行。总之,孙坚的奸诈开始不灵了。

而他的果敢则成了他的催命符。初平三年,孙坚奉袁术之命,进攻刘表。孙坚击败刘表部将黄祖,率兵围住襄阳,本来已经占据上风。岂料形势在瞬息之间发生逆转,孙坚追击残敌时,一往无前,单马入岘山,中了黄祖的埋伏,被暗箭射死。孙坚凭借果敢,在乱世之中强势崛起;也因为果敢,在顺境之时潇然陨落。正可谓是“君以此行,必以此亡。”想来令人叹息。

孙坚死后,他的侄子孙贲率残部投靠袁术,正式被袁术收编。这么看来孙坚浴血奋战一辈子,到头来竟是换来一场空?不是的,虽然孙坚的部队被袁术收编,但是孙坚遗留给子孙的是他的名气,是他收拢的幕宾将领,是他在部队中的崇高威望。这些都是子孙再创业时可以利用的无形资产。而孙氏家族也因为孙坚的去世暂时沉寂了下来,等待着下一个凤凰涅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