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晚年立幼子劉弗陵為太子,為什麼殺了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

歷史影視講壇


漢武帝的這種做法叫“立子殺母”,歷史上這樣做的並非劉徹一人。比如北魏的拓跋王朝拓跋珪就是武帝的“粉絲”。他為了消除外戚專政的隱患,於是向所有人撒了一個彌天大謊,說,拓跋部有“子貴母死”的祖制,並按照這個規矩把劉氏處死。

這個殘酷的“制度”是漢武帝發明的,北魏拓跋珪“發揚光大”的。

漢武帝處死鉤弋(yi)夫人也是經過痛苦掙扎的,畢竟鉤弋夫人是他的最愛。

史料記載,武帝在55歲時打獵路過河間府。當地有個“神漢”告訴皇上,河間有個奇女子,她和別人長得不一樣,除了特別漂亮外,他的左手總是攥著拳頭,10歲了依然不能伸開手掌,沒有人知道她手中攥著什麼?



劉徹一聽勾起了好奇心,“這是怎樣一個女子呢?”

劉徹下旨,把小姑娘領來讓朕看看。當地官員不敢怠慢,急忙把趙氏女子帶到了武帝面前。

武帝拉著小姑娘的手,輕輕的把緊攥著拳頭的手舒開了,發現掌心攥著的是一枚玉鉤。

“神漢”說這是天意,皇上是這女子的貴人。武帝聽了很高興,於是把她帶進了宮。趙氏女子改名為鉤弋夫人,武帝封她為婕妤。

鉤弋夫人懷胎十四個月後,生下了兒子劉弗陵。這一年武帝61歲,鉤弋夫人16歲。由於劉弗陵和遠古時堯帝一樣,都是在孃胎裡呆了14個月,於是劉徹把他出生之門命名為“堯母門”。



鉤弋夫人的身世不同凡響,其中帶有濃烈的傳奇色彩。但她的結局很慘,24歲就被武帝賜死了。

武帝晚年因受“巫蠱之禍”的影響,他的長子劉據活活被逼死。次子劉閎八歲就死了。剩下能繼承皇位的只有: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和他的小兒子劉弗陵。

武帝權衡再三,決定立幼子劉弗陵為接班人,死前一年殺了老婆。原來武帝害怕自己死後,“母壯子幼”發生呂后垂簾聽政的事情。說白了就是怕外戚干預朝政。

這個理由聽上去冠冕堂皇,但我認為不靠譜,要知道鉤弋夫人家族裡沒有一個在朝中做官的,和當初劉邦的戚夫人家境一樣,都是貧寒之家的女兒。如此看來,鉤弋夫人怎麼有能力奪取兒子的權利。



要知道,當初太子劉據的舅舅就是名將衛青,軍隊的一把手,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和霍光是兄弟,要說外戚強大,沒有人比得過皇后衛子夫,如果劉據不死他就是繼位者,武帝並沒有這些原因殺了皇后衛子夫。

也許你會說,“衛青和霍去病死的早,否則……。”我覺得即便太子劉據繼位,武帝臨死也不會殺衛子夫的。

再者說了,武帝臨死前早就安排好了霍光、桑弘羊、上官桀等名臣輔政。鉤弋夫人有呂后的能力嗎?“知妻莫若夫”,難道武帝不瞭解自己的老婆是個怎樣的人?

我不懷疑武帝的智商,“千古一帝”的稱謂並非浪得虛名,能把強大的匈奴趕到漠北,能駕馭衛青、霍去病這些牛人的人,能看不透老婆是個怎樣的人?能看不透有沒有野心?這是我懷疑的地方。



我倒認為武帝根本沒殺死鉤弋夫人,也許他騙了我們。有可能把她藏到了一個無人知道的地方。

據說鉤弋夫人被漢武帝賜死後,出殯時屍體不發臭,要知道當時正值夏天,這完全不合常理。令人驚異的不僅不臭而且香氣四溢。

鉤弋夫人被安葬在了雲陵(今陝西咸陽市涇陽縣範圍),漢武帝死後,他的兒子劉弗陵稱帝,史稱漢昭帝。當他要重新安葬母親時,打開棺槨後令人大驚失色,發現棺是空的,沒有屍體,僅留下了一雙繡花鞋,所以我認為鉤弋夫人並沒有死。


秉燭讀春秋


漢武帝的晚年是非常糊塗的,同時也是喜怒無常的。

鉤弋夫人的命運就處在這種情況下,因為漢武帝糊塗,這是她發跡的根本;也恰是由於漢武帝的喜怒無常,所以鉤弋夫人最終慘死。

鉤弋夫人的入宮,其實就是封建迷信的產物。漢武帝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便將他視作“奇女”的鉤弋夫人召入宮廷。

在太始三年(前94年),鉤弋夫人誕下劉弗陵。根據《漢書》記載:

  • 太始三年生昭帝,號鉤弋子。任(妊)身十四月乃生,上曰:“聞昔堯十四月而生,今鉤弋亦然。”


這番話實在是荒謬。怎麼會有人懷孕14個月呢?

漢武帝不僅相信了,而且還認為鉤弋夫人這胎仿如上古的堯帝。漢武帝的曖昧態度,也讓當時的皇太子劉據非常驚恐,最後發生巫蠱之禍,以致這脈子孫只剩下襁褓中的漢宣帝。

然後再說說喜怒無常的問題。

在劉據死後,漢武帝準備立劉弗陵為太子,卻又擔心出現“子幼母壯”的情況,認為鉤弋夫人會“獨居驕蹇,淫亂自恣”,有可能變成下一個呂后。

抱著這種擔心,就將鉤弋夫人賜死了。


你覺得這是政治智慧嗎?呵呵。

如果真有大智慧,巫蠱之禍就不會搞出來,也就不用你去擔心“子幼母壯”的問題了。


HuiNanHistory


漢武帝劉徹為什麼晚年立幼殺母?這個問題其實原因很簡單,恐怕鉤弋夫人垂簾禍害國家。

主要原因是由於漢武帝劉徹的性格所致,漢武帝的一生最愛的有兩個,一是江山,二是美人,比起美人來他更愛江山,劉弗陵是漢武帝最小的兒子,他去世前劉弗陵年僅八歲,母親鉤弋夫人正當年,從古到今國家起內亂的原因,是因為人主年小而母親年壯。女主人獨斷驕橫,淫蕩放肆,沒有人能阻止她。呂后的故事就是如此,漢武帝怕鉤弋夫人成為大漢的第二個呂后,禍亂大漢江山,所以立劉弗陵為太子,便忍痛割愛殺了鉤弋夫人。

漢武帝劉徹共有六個兒子,太子劉據死於巫蠱之禍,老二齊懷王劉閎早逝 ,可以繼承皇位的只有四人:老三燕王劉旦、老四廣陵王劉胥、老五昌邑王劉髆和老六劉弗陵。 燕王劉旦心太急,在太子劉據死後,上書漢武帝,希望得以立為太子,漢武帝大怒,立即在北闕殺死劉旦派來的使者,並削其封國三縣。廣陵王劉胥為人好遊樂,漢武直接不考慮。昌邑王劉髆是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外甥,李廣利和丞相劉屈犛一起策劃謀立劉髆為太子,事發後李廣利投降匈奴,劉屈犛被腰斬劉髆也就退出了皇位爭奪的名單。劉弗陵身體好而且智商高,漢武帝覺得很像他少年之時,所以就特別的寵愛劉弗陵。漢武帝有心立他為太子,但因其年幼,恐怕女主垂簾禍害國家,猶豫不決。

後元二年(前87年)春天,漢武帝在彌留之際立劉弗陵為太子。任命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輔佐劉弗陵。 四天後,漢武帝去世,年僅八歲的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


豌豆尖兒


擔心出現“呂后”專權,架空皇帝。

“立子殺母”制度是漢武帝就是始於漢武帝。

晚年的漢武帝想立年幼的劉弗陵為太子,但劉弗陵的生母也就是勾戈夫人正值盛年,武帝擔心自己死後會出現女主專權的局面。畢竟呂后的影響還在,為了自己掌權不惜架空自己兒子,還殘殺劉姓子孫,大封呂氏一族,壓得劉姓皇族直至呂后死後才敢出頭。武帝但心勾戈夫人會是第二個呂后,為了劉姓漢家王朝,他不得不防範於未然。

北魏時期“立子殺母”成為了法律制度

到了北魏時期,立子殺母成為了一項法律制度。從道武帝開始,凡是兒子被立為儲君的嬪妃都要賜死,並且執行了七代,歷經一個世紀之久,不知道犧牲了多少位無辜的母親。

道武帝的寵妃劉氏,生長子拓跋嗣,拓跋嗣被立為太子後劉氏即被賜死。拓跋嗣思念母親,悲傷哭泣。道武帝安慰他說:“過去漢武帝將立太子,先殺其母。現在你既為太子,為了避免女主幹政的後患,我也不得不效法漢武帝。”太子聽後,任然悲傷不止,被氣惱的道武帝趕了出去。

“立子殺母”制度的廢除

到了北魏宣武帝元恪時,也就是北魏的第八位皇帝,他父親孝文帝死後,便繼位皇帝,由“六輔”秉政。在位期間,擴建洛陽城,鞏固漢化基礎;向南朝發動一系列戰爭,攻取益州之地。向北攻打柔然,使得領土疆域大大拓展,國勢盛極一時。憑藉這多年的豐功偉績的威望,一生篤信佛教,取消“立子殺母”制度,後宮的妃子們不再為此人人自危,“矯枉之義不亦過載”!


八零後愛做夢


劉徹一生,對後宮干政、外戚干政都非常警惕和反感。究其根源在於,他本人就深受外戚干政之害。

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的老婆呂雉,就是漢朝歷代皇帝的警訓,呂后不但擅權亂政、陰狠毒辣,而且還差點把劉漢天下改成了呂氏天下。

景帝時期,竇太后干政,一再逼迫景帝傳位給梁王劉武,被景帝拒絕後,又逼景帝殺了恩施晁錯,讓景帝抱憾終生。劉徹繼位後,竇太后更加強橫專政,經常在國政上指手畫腳。劉徹想推崇儒道治國,做大有為之君,又被竇太后全部否決並強行干預,差點出手廢了武帝。

以至於武帝在竇太后有生之年碌碌無為、韜光養晦、虛度光陰。竇太后逝世後,包括長公主在內的竇氏集團勢力還妄圖插手武帝政務,武帝借王太后的外戚勢力除掉了竇氏勢力,再出手除掉了王氏外戚集團。讓王氏妄圖干政的幻想全部落空,最後只好老老實實的在後宮鬱鬱而終。

武帝借巫蠱案打掉了衛氏集團的勢力,原本就是認為劉據寬仁厚道,害怕駕馭不了將來的局面,誰知巫蠱案的火越燒越大,最後把太子逼反,最後太子全家也被殺害株連。

武帝行將過世時,太子劉弗陵才8歲,而鉤弋夫人正當青春,典型的母壯子幼、主少國疑,武帝可以預見到將來的局面,他一生強勢,絕對不會在去世之前給繼承人留下一個不可收拾的爛攤子,再說,呂后的教訓太過深刻。讓他不得不憂心,是以,在他過世之前,先殺了鉤弋夫人,為劉弗陵清道,給國家減少政治風險。


謝金澎


漢武帝啊!即多情,又無情。他愛美人,但更愛的是大漢江山。

當年喜歡衛子夫的時候,可以廢掉金屋藏嬌的陳皇后,給出生很低的衛子夫皇后之位。連衛子夫娘家人一起崇信,衛青、霍去病乃至於霍光。雖然這些人有才幹,但裙帶關係也是這些人的起點。當他覺得衛氏家族威脅到他的皇權,逼死衛太子,衛子夫自殺,和衛家有關係的殺了很多,包括自己的女兒,衛青的孩子。

寵愛李夫人,為了讓李夫人的弟弟封侯竟然發動戰爭。當發覺李廣利與丞相勾結,就毫不留情地啥殺了李廣利全家。狠啊!

當老年的漢武帝遇到青春年少的鉤弋夫人,喜歡啊!愛屋及烏,看鉤弋夫人的兒子比哪個兒子都強,要傳位這個最小的兒子。

問題來了,他死之後,他兒子即位,鉤弋夫人就是太后,而她的年紀只有二十幾歲。對於太后有男寵他在多大程度上在意不好說。可以肯定的是他更擔心太后干政。

他即位之初,不僅他母親王皇后活著,他祖母竇太后還在。宮裡的兩位老太太,都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明爭暗鬥。漢武帝就像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氣,做不得主。最後還是利用田昐和竇嬰的爭鬥,竇嬰被滅族來消除兩家外戚對朝政的影響。

漢武帝即位的時候年紀比他兒子的年紀大,他媽王皇后也比鉤弋夫人年紀大了很多,漢武帝真正掌握朝政都用了相當長的時間。他一定擔心小兒子即位後經歷自己所經歷的。所以,他必須為愛子把有礙皇權的隱患全部消除。

在皇權和大漢江山面前,喜歡或者愛情都不足以打動冷酷的帝王之心,鉤弋夫人的命太渺小了。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漢武帝晚年立幼子劉弗陵為太子,卻把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殺了,主要是皇權轉移到鉤弋夫人手裡,兒子成為一個傀儡皇帝。

皇帝年幼,皇權轉移,這是漢武帝親身體會,所以他絕對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那麼未雨綢繆,就是把鉤弋夫人殺了,才能杜絕後患。

漢武帝登基,竇太皇太后專權

漢武帝劉徹即位時,年僅15歲,但是劉徹是一個很有理想和抱負的皇帝。他看到了朝政的弊端,決定改變這種現狀。

於是,開始崇尚儒家的學說,通過各種方式招納賢士。趙綰、王臧等人靠文章博學都得到了公卿的高位。劉徹不僅招儒家學派人士,還開始在城南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作為朝會諸侯的地方。

可是,當時權利都在竇太后手裡,而竇太皇太后(劉徹的奶奶)卻推崇信奉黃帝、老子的道家學說,不喜歡儒術,於是派人私下裡察訪趙綰等人所幹的非法謀利之類的事情,傳訊審查趙綰、王臧,各種阻擾,趙綰、王臧自殺,在這樣的情況下,推崇儒家和興辦的各種事情只能廢了。

不僅推崇儒家學說失敗,而且與竇太后的博弈中敗下陣來,朝堂原有宰相被罷黜,換上一個傀儡宰相許昌,許昌沒有什麼本事,事事都要聽竇太皇太后的。

劉徹在鬱悶中,無所展示中,這樣過了六年,直到公元前135年,竇太皇太后去世,漢武帝才真正掌握大權。

太后干擾朝政

劉徹在韜光養晦中迎來了真正的親政,終於可以一展拳腳,實現心中的雄偉抱負。

可是太后王痣卻處處掣肘,硬是逼著劉徹把沒什麼本事的田蚡推上的宰相的位置。

田蚡除了逢迎拍馬,什麼本事沒有,仗著太后姐姐王痣為所予為。不但大肆擴建府邸,欺壓百姓,徵用周圍土地,而且賣官鬻爵,大肆斂財,招的一些小官員競相攀附於他。

這還不算,作為舅舅,田蚡竟然私通淮南王劉安的女兒劉陵。可惡的是,他還詛咒自己的外甥生不出兒子,暗示讓淮南王造反,就是在他的暗示下,淮南王開始暗中招兵買馬,準備造反,給劉徹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可是這一切都是田蚡造成的,而罪魁禍首卻在王太后的包庇下,逍遙法外。

王太后不但處處包庇田蚡,甚止當田蚡娶燕王女兒為夫人時,在婚宴上灌夫趁酒醉罵了起來,田蚡於是向劉徹彈劾灌夫,“灌夫罵座不敬”,要將灌夫處死。

這本是朝臣之間的矛盾,可是王太后硬是逼著劉徹殺了灌夫。因為灌夫與竇嬰是好友,竇嬰為了救灌夫,揭露田蚡與淮南王的私下交往,以及齷齪之事,為此田蚡心生怨恨,一定要把竇嬰處死,可是竇嬰並沒有什麼過錯,於是王太后以絕食逼迫劉徹,劉徹無奈之下處死了竇嬰。

一個太后,不但干預朝廷用人,而且還干預朝政之事,處處掣肘劉徹,讓他不勝心煩,可是因為孝道,他只能忍耐。

為什麼殺鉤弋

劉徹吃了太后掣肘的虧,知道其間的厲害,絕對不能讓兒子走自己的老路。

漢武帝晚年害怕自己的權利被太子劉據駕空,於是處處打擊劉據,一幫子小人江充趁機誣陷劉據施巫蠱之術,逼死劉據,皇后衛子夫自殺。

雖然過後查明真相,但是劉據已死,漢武帝雖然後悔,但是為了自己權利不被轉移,再立太子時,依然立了年幼的劉弗陵。

但是立了劉弗陵依然有後患,子弱而母強,依然會出現皇權轉移的情況,為了不讓兒子重蹈自己的覆轍,為了除去後患,只能殺了鉤弋夫人。


六月品讀歷史


(一)殷鑑不遠——漢初三代後宮都干政

漢朝皇位傳到漢武帝時,共經歷了三代五位皇帝,巧的是漢初三代後宮都有厲害的主。第一代呂后在漢高祖劉邦死後對其他后妃所生的兒子大開殺戒,違背“非劉氏不能王”的漢制大封諸呂,幾乎把劉家天下變成呂家江山;第二代竇後雖沒有那麼過分,但她一直干預景帝死後傳位的問題,希望劉啟死後能傳位給弟弟梁王劉武,並且漢武帝繼位之初的幾年時間裡所有朝政皆在竇後的控制之下,漢武帝深受其苦;第三代王后也是謀略高手,漢武帝正是憑藉她的運籌才得以皇十子立為太子並順利繼位,竇氏去世後她一力扶持弟弟田蚡,一時間裡田蚡的權力幾乎超過皇帝,後來在田蚡病死後竟然還查出他勾結淮南王謀反。這些教訓就在眼前,漢武帝欲傳位給8歲的幼子,對後宮干政自會竭力防範。

(二)禍在眼前——鉤弋夫人真的不簡單

關於鉤弋夫人史料上有許多記載,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鉤弋夫人的心機和勢力都不容小覷。據史料記載,漢武帝劉徹晚年出巡路過河間,有望氣者奏報此地有奇女,漢武帝立即派人尋找。果然,不一會工夫,隨行官員就找到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細思鉤戈夫人的出場,其實有些太過神奇,望氣者怎會如此精準、出去尋找的人怎能馬上找到?只能說明鉤弋夫人背後有一個團隊在運作,而這個團隊裡既有皇帝身邊的人、又有在當地運作的人,勢力了得。更神奇的是這個美女天生雙手握拳,十幾年始終不能伸開,但經漢武帝一拂頓時就打開了,手裡居然還握著一隻玉鉤。小小一齣戲既向世人驗證了真龍天子皇帝的神奇,也向世人表明了她天生就是皇帝的女人,不可謂不高明。還有更神奇是鉤弋夫人生子孕期居然十四個月,正好暗合堯母生堯帝的孕期,六十多歲的漢武帝興奮得把鉤弋夫人產子的宮殿改名堯母門,並對這位幼子偏愛有加。此前,年老色衰的衛皇后、理念不同的皇太子與漢武帝之間早就出現了裂縫,其後的“巫蠱之亂”沒有任何史料表明與鉤弋夫人有關係,但在“巫蠱之亂”中衝在第一線的江充也正是趙人,而最終得利者又是鉤弋夫人及其子。至於江充與同為趙人的鉤弋夫人有沒有聯繫,史料均無提及,但鉤弋夫人從生子才始就用心編排故事卻是不容否定的。作為一代雄主的漢武帝,在安排後事時對鉤弋夫人應該有清醒的認識,當知幼子繼位後鉤弋夫人不僅有干政機會、更有干政能力,那就只能不給她機會了。


戰漢古玉


劉徹殺鉤弋夫人,也是害怕鉤弋夫人做出後宮干政這種事。

劉徹的太子最開始並非劉弗陵,是劉據。劉徹對太子十分看重,也悉心栽培,可惜晚年的武帝疑心甚重,寵幸奸佞,這裡面有一個代表,就是江充,正是他一手導致了巫蠱之禍的發生。

太子被指證使用巫蠱之術詛咒漢武帝,江充抓到了這個把柄,太子無法自證清白,恐懼之下,便捕殺了江充。

漢武帝聽聞此事,便以為太子要謀反,於是下令鎮壓,就這樣,太子兵敗,自縊身亡,皇后衛子夫自殺。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說是江充並非奸臣,只是附於昌邑王劉髆一黨,劉髆一黨為謀求太子位,陷害太子。

不論如何,太子劉據死亡,那麼漢武帝只能從其他兒子中挑選繼承人。

漢武帝六個兒子,劉弗陵排第六,按順序講,太子位應該都落不到他的身上,那為什麼他坐上了太子位呢?我們來分析分析。

老二是齊王劉閎,劉閎因為母親受寵,他本人也甚得武帝喜愛,只是當時他大哥劉據還活著,按照出身和祖宗禮法,他都有所不如,所以只能當個諸侯王。按說大哥死了就該輪到他了吧?可惜,他比他大哥死的早,當了八年齊王,十八歲去世。

老三是燕王劉旦,太子劉據死亡之後他倒是還活著,而且他也很積極去爭取,積極到什麼程度呢?直接上書給老爹,也就是自薦。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就是想立你,看了這個上書,也都不想再立了。

燕王被削三縣。太子位是失之交臂了,但是他不消停,新君即位之後,他居然發動叛亂,還不止一次,就這樣,他把自己給禍害死了。

老四是廣陵王劉胥,劉胥對太子位也有覬覦之心,但是他好遊玩,身形壯碩,勇猛無比,動不動跟熊還有野豬這種野獸打架,漢武帝一看,這孩子沒正形,也就沒打算立他。劉胥也不消停,但他跟他三哥不一樣,他不起兵,就喜歡詛咒。漢昭帝即位,他詛咒,漢宣帝即位,他又詛咒,終於事發,然後自殺。

老五是昌邑王劉髆,劉髆是劉賀的父親,漢武帝還在位的時候,左丞相為了替劉髆謀位,發動詛咒,這事東窗事發,左丞相等人被嚴厲處置,有一種說法,劉據就是被這夥人害死的。經過了這些事,再立他,顯然也不可能了。

就這樣,漢武帝的兒子中,還有希望的就只有老六劉弗陵了。

這個時候劉弗陵還很小,很小怎麼辦,那就得託孤,劉弗陵的託孤大臣,是霍光。

漢武帝作為皇帝,親身體驗過權力被後宮把持的痛苦,而且呂后干政的事情也是前車之鑑,這些事情,可都發生在本朝。

劉弗陵的母親還年輕,可以活很久,漢武帝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後成為一個傀儡,處處受到掣肘。

就這樣,忍痛揮下了屠刀。不過對於帝王來說,為了江山的穩固,千人萬人都能殺,殺一個人,相比之下也就沒什麼了。

只是可惜了鉤弋夫人,她未必就會干政,只是她的兒子成為了太子,她的夫君又是漢武帝這樣的狠人。


浮沉於史


漢武帝劉徹一生共計冊立過兩次太子,其中戾太子劉據的結局非常悲慘,他因是漢武帝的皇長子而被寄予厚望,而劉據本人也在朝野中有很高的威望,可惜後來在“巫蠱之禍”中被迫自殺,具體經過在此不再贅述。劉據死後多年漢武帝都沒有再立太子,燕王劉旦乘此機會想“歸國入宿衛”,這讓漢武帝非常生氣,直接把燕王劉旦的使者斬殺。而此時的漢武帝也自知行將就木了,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不得不馬上解決。而他最後做出的選擇卻出乎人的意料——他將自己的幼子——年僅八歲(《史記》記載為五歲)的劉弗陵冊立為皇太子,與此同時,他殘忍地賜死了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即趙婕妤),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漢武帝賜死鉤弋夫人的經過記載在《史記·外戚世家》中,晚年的漢武帝在甘泉宮中休養,有一天他召宮廷畫師畫了一張周公負成王的畫像,大臣們就明白了,皇帝是要把江山託付給他最小的兒子了。幾天之後,漢武帝突然沒有理由地責備鉤弋夫人,鉤弋夫人叩頭謝罪,而漢武帝則冷血地對侍衛說:“引持去,送掖庭獄!”可憐的鉤弋夫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哪裡犯錯了,她傷心地扭頭回看皇帝,漢武帝又一次冷血地說:“趣行,女不得活!”鉤弋夫人就這麼不明不白地冤死了。

漢武帝自然清楚,他的這種行為會讓天下人疑惑,於是他問身邊的侍衛,現在宮外都是怎麼評論這件事的。侍衛回答說,大家都認為,即便是要冊立幼子為太子,也沒有必要除掉他的母親。漢武帝回答:“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女不聞呂后邪?”這就是漢武帝處死鉤弋夫人的根本原因——他擔心自己死後,鉤弋夫人會像呂后一樣專權,事情如果嚴重的話,大漢江山就可能非劉氏所有了!就算是有再多的忠臣,也未必能夠像幾十年前的周勃、陳平一樣力挽狂瀾於既倒。

隨後,司馬遷在《史記》中又寫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故諸為武帝生子者,無男女,其母無不譴死”,也就是說,凡是給漢武帝生過孩子的嬪妃,最終都不免被賜死的命運。

按照這個思路來繼續分析的話,我們就能夠得出以下結論:我們說皇后衛子夫的自殺是因為“巫蠱之禍”的牽連,而並非出自漢武帝的本意,其實也是不恰當的——衛子夫當時已經貴為皇后,她的兒子是太子,姐夫公孫賀是丞相,弟弟衛青是大將軍,外甥霍去病又給漢朝立下不世之功,她的勢力網實在是太龐大了,作為政治家的漢武帝能不對她產生顧慮嗎?所以,不論“巫蠱之禍”有沒有爆發,衛子夫也都避免不了悲慘的結局。

綜上所述,漢武帝之所以臨終冊立劉弗陵為太子並賜死他的生母鉤弋夫人,主要還是為了避免主少國疑以及外戚干政的情況。在漢武帝心中,只有除掉年輕的皇太后,才能避免諸呂之亂的再次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