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占尽优势,却为何还是败给了朱棣?

crewyor


《大明风华》的热播势必将明朝的历史再掀一波热度,就连我哥都跟我探讨起朱棣的事情,要知道我哥初二就辍学了,属于那种康熙和乾隆谁在前,谁在后都分不清的人,现在竟然也关心起了历史。

哥哥关心历史,让我这个搞历史的弟弟脸上是相当有光了,吃饭吃三个小时,我自己喷了两个小时,哈哈哈哈!

目前我只看到十集左右,主线剧情应该是围绕靖难之役展开的,导致这场政治悲剧并非朱棣一开始就筹划好的,而是建文帝削藩导致的,可以说,建文帝削藩是历史上削藩失败的一个代表之一,今天纵横就跟大家讨论一下,建文帝为何会削藩失败!

建文帝削藩失败,真的是因为过于仁慈吗?

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多人都认为朱允炆削藩失败是因为太过仁慈导致,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印象呢?就是因为朱元璋在位期间实行了严苛的政策,朱允炆即位后“宽刑省狱”,相对于朱元璋来说,不管后一个皇帝做的如何,都是一个仁慈的皇帝,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朱允炆是一个仁慈的皇帝。

其实,这是没有什么根据的,朱元璋后期为了防止权臣乱政,采取了一系列的高压政策,为朱允炆铺平道路,朱允炆上位之后,自然要宽松一点,换句话说,哪一位皇帝上位不大赦天下。

其实,关于朱允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目前为止已经没有权威的资料了,因为朱棣在靖难之后,将朱允炆的资料全部销毁,他就像一个敏感词一样,被官方强制“和谐”!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朱允炆是因为仁慈而导致削藩失败呢?

主要是因为在《明史》中有为数不多的关于朱允炆的一句话,在平朱棣叛乱的时候,朱允炆跟出征的主帅说:“你们一定要活捉朱棣,不要让我背负着杀掉叔叔的骂名”。

很多人就根据这句话说朱允炆是优柔寡断,没有杀伐果断之心,其实是扯淡,这句话如果不放到具体语境当中,应该是解释不出来的,尤其是古文有的时候跟现在并不是一个意思。

即使强行解释,也可以看出,不要让我背负杀叔的罪名,和不要杀朱棣还是两个概念的,也就是说,拿这句话来说明朱允炆是一个慈善的人,没有任何根据。

实际上朱允炆削藩的时候对于他的那些叔叔是相当狠的,在其当政后,连续几位藩王都被朱允炆削藩,其中湘王朱柏全家被逼得自焚而死,导致剩下的藩王人人自危,最后抱团取暖。

其实,朱元璋设立藩镇目的就是给老朱家的政权加一些保险,在中央有苦难的时候,藩王能够出兵帮助,然而在朱棣靖难过程中,大部分藩王不是隔岸观火就是倒向朱棣,由此可以看出,朱允炆只是虚假的仁慈,真正的凶残。

削藩时急于求成,没有形成完整性的指导思想

正是因为朱允炆削藩时过于急于求成,刚登上皇位还没有坐稳就开始削藩,一年之内削掉五位藩王,逼得其他几位藩王不得不反,这番急于求成,实在是有些欠缺。

朱允炆的即位方式是明清时期最特别的,是隔辈继承,孙子直接继承爷爷的皇位,由于少了朱标这个缓冲,也让两任皇帝之间的年龄存在很大的代差。

朱元璋打了半辈子天下,40岁才在南京称帝,假如朱标不死,应该也是40岁,偏偏朱标过早死了,朱允炆即位的时候只有21岁。

年轻意味是冲动,意味着急于求成,好大喜功,因此上位的时候急于做出点成绩,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想要打击蒙古残余势力,先把国内的藩王给解决了。

结果是,狗急跳墙,朱棣来了一个靖难之役,朱允炆的政权被推翻。

实际上,削藩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汉武帝削藩时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比如推恩令和酎金夺爵,逐渐削弱藩王的实力,然后再进行削藩。

其实,汉朝的藩镇局面远远比明朝的局面要艰巨得多,尤其是汉文帝削藩时,稍有不慎就引发七国之乱,地方政权敢于公然和朝廷叫板。

后来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就是下令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不单独封给一个儿子,而是分给好几个儿子,通过这种方式,几代之后,原来诺大的诸侯国就被分为若干个侯国,地方再也无法产生对中原的威胁。

可以看出,汉武帝在削藩的时候,采取的就是不止一代人的准备,而是几代人的时间,将削藩这件事完成。

包括后来的朱棣,其实也是一位削藩大师,朱棣是以藩王的身份登上皇位,他在位期间则以柔和的方式削藩,最终就是我们没有看到朱棣风风火火的削藩,而藩王却再也没有对皇权产生过威胁。

用人不善,给了朱棣“清君侧”的口实

削藩也要有指导思想,不能胡来,蛮来,朱允炆上位后就要削藩,在没有制定好一套削藩策略后,可以说,建文削藩是所托非人。

汉文帝削藩时是有了晁错的一套削藩办法,甚至也考虑到武装镇压的情况,并且始终占据道德制高点,七国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汉文帝直接把晁错给杀了。

当朱棣以靖难的名义清君侧的时候,朱允炆却未能把身边的“小人”给推出去,给人落下口实。

其实,站在后来者的角度,晁错其实是真君子,而建文帝身边的这些大臣是真小人,但是汉文帝能够残忍杀害真君子,建文帝却没能杀了假小人,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朱允炆身边的“小人”都有哪些呢?都是明朝初年在学术界有一定声望的大儒,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齐秦和黄子澄和方孝孺,这些大儒用儒学的理念教育他,全盘采用儒家为指导思想实行仁政,结果却是一地鸡毛。

这些人其实都是书呆子,既没有领导才能,看待问题也不能从实际出发,在朱允炆即位之初就蛊惑他削藩,朱允炆当时年纪很小,哪里能受得了儒家那一腔热血,最终被这几个儒家大师傅给坑了。实际上,儒家真的坑了不少帝王。

当时主张削藩的齐秦和黄子澄两人,其实两个人私下里是不和的,一直都是明争暗斗,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不惜拿国家命运来当赌资。

其实,朱棣打出靖难之役的旗号,并非毫无根据,根据朱元璋制定的《祖训录》,朝中如有奸佞小人,藩王可以带兵进京“清君侧”。假如朱允炆能够把这几个真小人杀了,至少不会再走弯路,不至于受人蛊惑。

史论纵横说:

建文削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军事方面的表现也很一般,当然,这也不能怪朱允炆,实际上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的就是一个文官家底,而非武将家底,而朱棣却是一个军事方面的人才。这也是这场战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作为一名历史创作者,我希望大家能够拥有更多的视野来看待这件事,不单单是从军事上,所以,本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


史论纵横


个人觉得啊!

第一:北方军士多是戍边,能征善战,多是徐达带出来的,属于王牌军队。

第二:朱元璋死的时候,把大多数明朝能挣善战的武将文臣全杀了。列如蓝玉,和李善长,杀蓝玉灭他九族,导致朱允文无将可用。

第三:朱允炆削藩缺乏妥善的善后处理。

第四:过于急躁,激化加深矛盾。

第五:三分靠实力,七分靠运气的。比如,在白沟河大决战与夹河之战的两次重要的战役,则是靠沙尘暴的神助攻取胜的。

第六:个人觉得最重要,也是最愚蠢的。朱允炆居然跟前方将领说“不要让我背上杀叔叔的罪名“士兵们都要疯了,既要消灭叛军,又不能伤到叛军的主帅,这个任务有点难度。跟野蛮人讲文明,这是相当的愚蠢啊。

这相当于面对一个持刀的杀人犯,要求他必须控制嫌疑人,但不能伤到嫌疑人,嫌疑人受伤了就是士兵的责任。前方士兵不傻,他们知道如果在镇压叛军的过程中,不小心将朱棣杀死了,朱允炆完全可能出于对亲情的重视而处理自己的。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才不会做!

这样的朱允炆焉能不败?


赤明延康


朱元璋为了自家天下稳定,几乎屠尽天下功臣,希望给自己的接班人一个稳定的江山。没有想到死后不过一年,竟然是自家人同室操戈,拔刀相向。泉下有知估计老朱棺材盖都压不住。

说起建文帝,那绝对是一把好牌被打烂掉的典型。

后来很多历史学家都给靖难之役做过复盘。都对这个温柔的小伙子摇头叹息。建文帝登基的时候,天下已经大定,该清理的开国功臣,爷爷已经清洗干净;朱元璋执政31年,经济形势也已经稳定下来;外族入侵的威胁也不存在。建文帝自己也是一个安分守己的皇帝,为什么就能把天下给弄丢了呢?

难道真的像朱棣登基之后吹嘘的那样,是天命的问题么?当然不是。

铁锤以为,靖难之役以建文帝失败,朱棣成功而结束,是因为建文帝在战略,用人,军事等诸多方面犯下大错,造成的必然结局。

先说战略上的错误。

建文帝削藩,不算错误。历史上削藩减轻中央政府压力不是没有先例,汉朝后来就做的很成功。但是建文帝削藩的顺序绝对是个败笔,所有藩王之中,以燕王和宁王实力最为强劲,几位大臣都建议拿燕王开刀,所谓擒贼先擒王,这个肯定是正确的建议,把实力最强大的燕王朱棣拿下,杀鸡儆猴,其他藩王就能望风披靡。可是建文帝偏偏要从那些无足轻重的藩王下手,柿子先捡软的捏。结果不但弄得天下藩王人人自危,还使得原本一盘散沙的藩王集体,最后全部团结到了燕王的大旗之下。尤其是实力强悍的宁王部队加入朱棣军营,燕王如虎添翼。

建文帝在这边一刀一刀宰杀弱小藩王,燕王朱棣在这边秣马厉兵,壮大实力。等到小藩王灭的差不多,朱棣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

在时间成本和时机选择上面,建文帝下了一招臭棋。

第二个是用人错误,赏罚不清。

建文帝的班子里面,重用的是黄子澄,齐泰,方孝孺。黄子澄,齐泰都是靠读书起家的,没有一个人堪当军事大任。方孝孺虽然是个大知识分子,写道德文章肯定是冠绝天下,搞军事斗争则是纸上谈兵了。这些都不说。重用李景隆是最大的败笔。

李景隆就是一个华而不实的纨绔子弟,建文帝居然就把百万大军的指挥权交到这个绣花枕头的手上。而他的对手,朱棣叔叔隔着十万八千里,已经看穿了李景隆这个小婊砸,不对,这个小表侄的心肝脾肺肾。朱棣说李景隆这个人:

“智疏而谋寡,色厉而中馁,骄矜而少威,忌克而自用,未尝习兵,不见大战”。

这不就是一个草包将军吗?后来李景隆这个草包果然“不负众望”,带着百万大军攻打燕京失败,白沟河之战失败,济南城下之战失败,百万大军硬生生就给他糟蹋光了!军法无情,按道理皇帝应该将李景隆这个无能的败军之将斩首示众才对,可是建文帝这个软心肠的万岁爷倒好,就是一个免职而已。最后还派遣李景隆镇守对于南京城至关重要的金川门。最后朱棣大军攻打过来,李景隆打开大门迎接朱棣大表叔,来了一个投降一家亲!

第三个是双方主脑行事策略不同。

朱棣起兵造反,人家从来没说自己是造反,而是靖难,我是皇叔,皇帝是我大侄,现在大侄子身边有奸臣,我这个皇叔必须要去帮助大侄子清君侧。这个理由说出来肯定是万丈光芒。而且宣传一久,天下百姓都会信以为真,这就占据了舆论上的优势。而且打仗的时候,朱棣经常身先士卒,带头厮杀,给了将士们莫大的鼓舞。

建文帝呢,从不敢御驾亲征,缩在皇宫里面排兵布阵。最为荒唐的是,建文帝还给前线的战士们下命令,不许杀死朱棣,让他这个皇帝背上杀叔叔的千古骂名!这不是荒唐至极的事情吗?人家朱棣这边说:给我往死里打! 建文帝这边说:我要抓活的!战士们投鼠忌器,谁还敢勇猛杀敌,万一没有控制好尺度,干死了皇叔朱棣,皇帝不但没有奖赏,说不定祖宗八代都给灭了。这样的仗,怎么打?《明史·成祖纪》里面就记载说:

诸将以天子有诏,毋使朕负杀叔父名。仓促相顾愕然,不敢发一矢。

多么滑稽的画面啊,朱棣身先士卒,对面军人不敢对他射箭。战争史上还有这样的事儿?

总结一下: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实力占优,却丢了江山,原因有战略,用人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指挥员能力问题。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再好的外在实力,遇到建文帝这种无能之君,吃败仗是注定的结局。


铁锤文史


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决定先削那些力量较小的藩王,于是首先袭执周王朱炆,把他废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于大同,囚齐王朱炆于京师,湘王朱柏自焚死。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建文帝以为准备停当了,便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没有成功,再加上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朱棣于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战争持续四年。此时建文帝已无大将可用,只好起用幸存的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以北平(今北京)为基地,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官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1402年(建文四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

  第二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南京为留都。

  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会失败?

  建文元年燕王反叛之初,建文帝以及方孝孺等人,并没有将朱棣放在眼里。以为燕王一隅之兵,要翻天是件天大的难事。善良又有点迂腐的建文帝朱允炆甚至还给手下授了了一道奇特的口谕,不准任何人伤害他的叔叔朱棣,以免让他担上杀叔罪名。正是这道口谕,燕王朱棣在四年的“靖难之役”中,才敢于亲冒矢石,在两军阵前纵横驰骋而毫发不损。盛庸率三十万大军北征朱棣,双方在夹河鏖战。两战之中,朱棣数次陷入盛庸火枪队的重围,却皆因建文帝“勿让朕有杀叔之名”的训诫,令朱棣平安突围而去,否则这场惨烈的鏖战,或许早已划上句号。

联想到建文初年,徐达之子徐辉祖曾力劝建文帝扣压朱棣之子,建文帝十分犹豫,居然没有同意,结果放虎归山,让朱棣可以无所顾忌了。二是方孝孺向建文帝推荐了平叛的统帅,他的好友、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正是这个浑蛋,既打了败仗,又打开金川门迎贼。在此之前,已有人对建文帝说李景隆有异志,但“帝雅信孝孺,遂不复疑,坐成开门之变,盖不免于误国云”(明姜清《姜氏秘史》)。等到最终方孝孺如梦初醒,强烈要求建文帝杀李景隆时,一切都为时已晚了。三是朱棣军渡过长江,南京危在旦夕之时,方孝孺又支了一个最臭的招儿。其时,“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立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眼看南京不保,有人劝说建文帝暂避,毕竟,大半个中国,仍在建文帝控制之下。好汉也不吃眼着亏嘛。可是方孝孺力主守城,以待援兵。他甚至说:“即事不济,当死社稷”,居然要让皇帝以死酬志,可见迂腐之极。结果是陈碹以战舰降燕,李景隆打开了城门,建文帝也在一场大火之后“不知所终”了。

  有关他的失败,后人更多的归结为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位大臣“腐儒误国”,可细细盘点,削藩之时,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自失良机,大战初起,发“勿让朕有杀叔之名”的圣谕,贻笑大方,初战失利,不由分说撤换了彼时中国最杰出的“防御战专家”耿炳文,启用毫无作战经验的“花花公子”李景隆,战场局面转机时,却误信人言,发圣旨“瞎指挥”,断送大好战局,兵临城下时,再次用人不当,最终彻底败亡。

观这个素来被认为“可怜”的皇帝,累累昏招,却正见其“可悲”之处。

  
相较于朱棣而言,朱允炆是典型的长于深宫,养于妇人、阉宦之手的二世祖——看看明代仁宣之后的帝王素质和作为,可以看出帝王专制巅峰时期的皇宫培养出来的皇子是什么样的——朱允炆也可以算是明代昏庸帝王的一种代表。有些抱负,也知道结症在何处,但是性格中的软弱和优柔,让他缺少作为皇朝二世必须的魄力。他继位后所处的环境和汉景帝有点像,藩王势大又蠢蠢欲动,削藩无异于玩火自焚。


历史秘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造反的事例可以说是不绝于史书。但造反者众多,成功者甚少。这是因为在中央朝廷与地方藩王的战争中,朝廷所拥有的巨大号召力和朝廷所能调用的战争资源是造反藩王所不及的。因此,藩王在起兵反抗中央朝廷的战争中往往在道义和物质上处于劣势地位,使得靠造反而成功登位的藩王很少。

但凡事都有特殊,在明朝,就发生了中央朝廷拥有巨大优势,却在镇压藩王造反的战争中屡屡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地方藩王所推翻的事例。这场战争就是在后世知名度很高的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_图

靖难之役始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为了应对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自北平起兵,历时三年,终于攻克了京师南京,成为了明成祖永乐皇帝,而原本的建文帝也在宫中的一场大火中而不知所踪。

面对燕王朱棣,身为天子,在战争中拥有巨大优势的建文帝为什么没有削藩成功,反而落了个不知所终的下场呢?要想探究这个问题,首先便不得不提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自建立明朝后,每天矜矜业业,勤理朝政,使得新生的大明在他三十多年的统治下蒸蒸日上,并最终造就了洪武之治。因此,皇太孙朱允炆从他的祖父朱元璋手里接过来的是一个强盛的大明,并非那容易被地方造反所推翻的腐化王朝。所以,建文朝廷所代表的明朝中央在对燕战争中的失败,应归根于建文帝和建文朝廷自身的不足之处。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_图

  • 首先,是在削藩的政策上没有宏观方略,急于求成。

建文帝早在即位之前,就深感明太祖朱元璋所分封的二十多位藩王成为了尾大不掉之势,对地方藩王开始有了警戒之心,而后来建文朝的重臣黄子澄对建文帝讲了汉朝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故事,给本就对藩王有警戒之心的建文帝树立了削藩的信心。

于是建文帝刚即位没多久,便立马着手削藩。建文帝削藩的策略急躁冒进,又急于求成。当时的诸王之中,反形最为明显的是燕王朱棣,并且燕王所掌握的势力也是颇为强大。有些朝臣认识到削藩是个敏感问题,搞不好会造成国家动乱,于是给建文帝提供了一些稳妥,效果更好的手段。如户部侍郎卓敬上书建文帝,主张将燕王从北平徙封南昌,使燕王远离他势力最为强大的老巢,利于朝廷进一步控制。前军都督府的高魏也曾上书,主张效仿汉武帝时的推恩令,用和平的方式弱化各藩王,使其势力越来越弱。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两点都是可行的。但建文帝却没有认识到削藩问题的严重性和敏感性,没有分清主次,愚蠢的先把势力并不强大,反形并不明显的周、齐、湘等王废除,美其名曰“翦燕手足”。那些被废黜的藩王都落了个要么被流放,要么自杀的下场,使得燕王朱棣越来越坚定了反抗的决心。同时,先拿这些威胁小的藩王开刀,为朱棣接下来的反抗留出了宝贵地积蓄力量的时间。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_图

  • 其次,是建文帝在用人上的失当。

朱元璋在洪武朝大杀武将勋贵,给建文帝在战争中的武将任用上造成了先天的不足。更致命的是,朝廷内有谋划之才的大臣也寥寥无几。建文帝所重用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也许在治国上他们尚且有些用处,但在战争中,他们多“本书生,战事非其所长”。

建文帝没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在靖难之役中,他重用被朱棣称为“李九江,纨绮少年儿”的李景隆,将几十万大军交到了李景隆的手上。李景隆贪生怕死,气量狭小,使得南军先后在郑村霸之役、白沟河之役和济南城下之大败,六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战败后,如果建文帝严惩李景隆,重新鼓舞士气,组织兵力再战也未尝不可,但他偏偏因李景隆是其表兄弟,“念其至亲”而没有杀他,使得很多朝中大臣和军队将卒愤愤不平。等到燕军包围南京之时,这位建文帝的“至亲”,屡战屡败的大将军李景隆却开门迎敌,使得南京失守,建文帝的统治被推翻。

而在建文四年,力阻燕军南下,在齐眉山大败燕军的魏国公徐辉祖却因是朱棣的妻弟而遭到建文帝的猜忌,建文帝将其召回南京,使得好不容易有了转机的局势再度恶化了起来。徐辉祖被召回后,燕军所向无敌,南军溃不成军,直至南京被攻破。而被建文帝所猜忌的魏国公徐辉祖却在南京被围时,仍组织抵抗。城破后,面对被朱棣的召见一言不发,因而被废除爵位,圈禁至死。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_图

  • 最后,建文帝个人性格的柔弱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史载,建文帝性格温和,至孝仁厚,并且聪颖好学。这样的性格作为守成之君尚可,但在与燕王的战争中就显得“仁柔少断”了。

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多次冲锋在前,也正因如此,他也数次身陷绝境,几乎必死。但建文帝却给南军将领士卒们下诏,说“近尔将士与燕王对垒,无使负杀叔父之名”。正因此诏,使早就应成为南军“刀下之鬼”的朱棣多次死里逃生,甚至借此为北军充当前锋和殿后,而南军在作战中则束手束脚,顾虑重重。

建文朝廷和建文帝一系列的错误,使得朱棣积蓄了力量,在获得战场胜利的同时还多次死里逃生,并最终导致了朝廷被推翻,建文帝下落不明。因此,朱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建文帝和朝廷在削藩上急于求成,缺乏大略方针,用人失当以及建文帝自身柔弱的性格所致。


历史大学堂


建文帝败给朱棣,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他占尽了优势,只不过本人的问题,所以他没有任何获胜的可能。

尽管他有经过老朱认证的,纯天然无公害的唯一继承人,拥有“大义”的名分,有无数的财产,军队。

但这些正是他的好叔叔朱棣想要的。

作为朱元璋竭力栽培的接班人,建文败给了叔叔,冤不冤?要看看他的作为,大家就知道了,一点都不冤。

由于老朱是吃苦长大的,所以他不希望朱允炆和他一样吃苦,于是老朱让他生活的像个真正的黄太孙,这位不识民间疾苦,空有理论没有实践的皇帝,上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和他那不靠谱的文臣班子一起削藩。

大家都知道,削藩是每一个王朝为了稳定政权而必须做的事情,做是对的,关键是怎么做,这位建文皇帝从小就无数人环绕,有牛气的太祖爷爷做后盾,所以造成了他凡事不用自己考虑,老爱依赖别人的性格,这种性格上的柔弱,宽松,这是很对文臣胃口的,他听了文官的怂恿,去削藩,不讲过程,也不讲策略,搞了简单而粗暴,急的很。

于是逼死了几个,逼反了一个。

反的这位就是他的好叔叔朱棣了。

好叔叔朱棣从小跟着老朱在战场上长大,经历过无数的刀光剑影和阴谋诡计,师从的都是徐达这些绝世名将,他后来又被朱元璋请了有文化的师傅教导,所以说,他是有理论有实际的,而他的经历更是朱允炆无法比的,可以说朱棣的胜利绝对不是偶然。

争夺帝位这种你死我活的战争显然不适合朱允炆,他依靠的那几个满腹经纶却连县长都没干过的文臣,君臣们一起空谈误国,事实上,如果建文从小做起,一点点的培养还真有可能成为一个朱元璋希望的君主,但时机不等他,刚登基就要削藩,几个文臣不顾实际,觉得拿大义名分就能压死人,结果把朱棣勾引出来了,却没有任何办法应对,昏招迭出,搞仁义什么的,他不败谁败?还有李景隆背叛他,打了败仗竟然也被他原谅,还有那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就这性格,败的真不冤。


关河南望


削藩操之过急,使藩王全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再加上猪队友李景隆


史晓生


首先,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杀功臣,以前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良将都被屠杀殆尽,致使朱允炆继位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朝中竟没有可以御敌的将领。

其次,朱允炆虽然豪情万丈,想要壮大祖业。明朝前期藩王势力过大,导致朝政旁落,皇帝权力很低。朱允炆进行削藩这本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不懂策略。朱棣夺取皇位后也进行了成功的削藩,他不是像朱棣一样大张旗鼓的进行,而是暗地里逐个击破。朱允炆毫无战略性的削藩,导致各地藩王人人自危,个个怨声载道,这样的削藩就算没有异心也会被逼的造反。


张小仙滴溜溜3


我觉得建文最大的一个军事错误,就是给前线将领下达了一个命令“勿使我有杀叔之名”一场仗下来朱棣能换好几批马,不敢射朱棣本人


历史今讲


有个说法是建文帝像他老子朱标一样过于仁慈,不想背负杀叔的名义,导致将领打仗时有顾虑。当然,即便这是真的,也只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而且估计不会是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