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是大师兄为何排三清之末?玉帝与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是什么关系?

医药医疗资讯


鸿钧老祖有三个徒弟,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和女娲娘娘。

元始天尊的徒弟是灵宝天尊和太上老君(但实际上老君也是鸿钧老祖的徒弟,为了传道才化身广成子又来做的元始天尊的徒弟),灵宝天尊是负责天界神仙的,太上老君是负责人间的凡人的,这也是为什么民间对老君的传说很多,很多道法也是老君来传给世人的。玉帝是天界的官职,他一定是在元始天尊之后的,因为元始天尊是道的元始,是一切道的最初形成,玉帝叫玄天高上玉皇,你可以理解为元始天尊统领道的一切,玉帝代表元始天尊管理天界的一切事物,但是他还是要垂听元始天尊的。




张六一


“三清”,是住在三清天三清境,道教信奉的三位的最高尊神。玉清,指元始天尊,上清,指灵宝天尊,太清,指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就是老子。“三清”都是元始天尊的化身。三清像并排供奉在道观正殿。

元始天尊,就是“主宰天界之祖”,在一些民间神话传说里,普遍认为他在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称他为元始,他用玄妙的天道,来教化众生,道家排位第一的尊神。

开天辟地之人为盘古,非老君。但是,老君为开天辟地时代、始祖级的神仙,而且这种神仙可不只一人,如来是佛祖,但弥勒、接引等佛,也以佛祖的身份示人。可见他们都是老祖级别,众多神仙的一个统称,类似于首届干部培训班,只不过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玉帝都是同班同学罢了。

上古神仙很多,为何悟空独独记得,老君为老祖身份?很明显,老君在有意在混淆视听,利用民间不明真相群众,如信徒、粉丝乃至妖精等,制造舆论、编造舆论,突出自己、鼓吹自己,塑造了“万能神”的形象,典型的拉大旗作虎皮。其实老君就是一个炼丹的神仙,用现在的话,烧锅炉的,不过他炼的不只是丹,而是心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师傅,就是鸿钧老祖,但这个角色,只存在于《封神演义》中,在正统道教并无此神。玉皇大帝和元始天尊,都是天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平日里井水不犯河水,不会为了一点小事,而不团结,必竟争取人间香火,是他们的共同的利益所在。神仙之间的尊卑贵贱,却不是耍嘴皮子得来的,而是靠硬实力获取的。

他们之间的竞争,还是存在的。比如元始天尊,就力压自己的大师兄太上老君,凭借着三花功法,战胜了太上老君。玉皇大帝,作为凌霄殿至尊掌门,在三界之中,想要取代他位置的人,更是不可胜数。

可见,神话故事也是故事,都是有人编好,然后讲给众人听的。由此,想起九十年代电视剧插曲,“故事时的事,说量就是不是了是,故事时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因为故事本身就是故事。


德雨50926495


太上老君作为“道祖”、“万仙之祖”理所当然在“三清”中排名第一。论名气、论法力都远超元始天尊,“老子天下第一”当之无愧。在《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也即老子是元始天尊的大师兄,能耐修为仅次于鸿钧老祖;在《西游记》中是太上老君开天辟地,为天界第一仙;道教创始之初奉太上老君为至尊,那时候还没有元始天尊的说法。因此,元始天尊在道教中出现的要比太上老君晚。

但是为什么元始天尊后来居上了呢?纯粹人为因素,无非就是道教发展到一定阶段,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派别,元始天尊就是宗教权力争斗下的产物。争斗的结果是太上老君那个派别弱势而元始天尊派别强势了,因此原始天尊变成了“三清”之首,三清之争说到底还是人的争斗。

要说玉帝跟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的关系,那是“三清”与“四御”的关系。如果把道教比做金字塔的话,“三清”就是金字塔的顶尖,“三清”下面就是包括玉皇大帝在内的“四御”。虽然玉皇大帝是名义上的天庭主宰,但在道教内部要接受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的领导。如果玉皇大帝不服气,“三清”完全可以就地免去其职务,再另立新君!

总之,无论是太上老君还是元始天尊再或者灵宝天尊,他们谁当老大都不影响“三清”至高无上的地位。反正道教的事就这老哥仨说了算,有事商量着办呗!


郑非梦妙文


三清分别是:

元始天尊,即盘古

灵宝天尊,万物皆为宝,所以灵宝天尊代表江河湖泊,草木虫鱼!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

总之,三清是道德经里面虚构的人物。

万物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属于有思维的东西,属于人类活动范畴,当然排在最后。

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关系很好说清:

太上老君就是李耳,老子。

元始天尊是老子虚构出来的。

如果从神话小说角度来说,太上老君属于玉帝的臣子,所有神权都服务于帝王!当然天庭也是如此!


叨叨唐三藏


话说当年天庭缺少管事仙员,昊天玉帝恳请道祖鸿钧命玉虚宫十二金仙到天庭听候调用,十二金仙不愿意,元始天尊也觉得如果调走了十二金仙对自己苦心经营的阐教是严重削弱,于是说服道祖鸿钧和昊天玉帝拉上通天教主的截教以及老子的人教共同签押封神榜,以天运劫数、人间改朝换代为契机,分封三百六十五个正神和七百个副神,以壮大天庭。鸿钧老祖授权二徒弟元始天尊具体实施,于是,元始天尊命年过古稀的姜子牙在下界辅佐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讨伐商纣,历经数年,灭商大业终于完成。后来,就连纣王、苏妲己、费仲、尤浑这样的坏分子也被封了神,姜子牙在封神台对伐纣大业死去的亡灵们宣读封神榜名单:

一、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柏鉴),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姬伯邑考),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黄天化),随世感应仙姑正神(云霄、琼霄、碧霄),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赵公明),(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

二、五岳正神: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闻聘),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崔英),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蒋雄)

三、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闻仲)

四、雷部二十四位催云助雨护法天君:

邓天君忠;辛天君环;张天君节;陶天君荣;庞天君洪;刘天君甫;苟天君章;毕天君环;秦天君完;赵天君江;董天君全;袁天君角;李天君德;孙天君良;柏天君礼;王天君变;

姚天君斌;张天君绍;黄天君庚;金天君素;吉天君立;余天君庆;闪电神(金光圣母);助风神(菡芝仙);

五、南方三气火德星君:(彤华宫)

六、火部五位正神:

尾火虎(朱招);室火猪(高震);觜火猴(方贵);翼火蛇(王蛟);接火天君(刘环);主掌瘟篁昊天大帝(吕岳)

七、瘟部六位正神:

东方行瘟使者(周信);南方行瘟使者(李奇);西方行瘟使者(朱天麟);北方行瘟使者(杨文辉);

劝善大师(陈庚);和瘟道士(李平);北极紫气之尊永坐坎宫斗母正神(金灵圣母);

八、五斗群星吉曜恶煞正神:

东斗星官(苏护、金奎、姬叔明、赵丙);西斗星官(黄天禄、龙环、孙子羽、胡升、胡云鹏);

中斗星官(鲁仁杰、晁雷、姬叔升);南斗星官(周纪、胡雷、高贵、余成、孙宝、雷昆鸟);

北斗星官(黄天祥[天罡]、比干[文曲]、窦荣[武曲]、韩升[左辅]、韩变[右弼]、苏全忠[破军]、鄂顺[贪狼]、郭宸[巨门]、董忠[招摇]);

九、周天诸星:

青龙星(邓九公);白虎星(殷成秀);朱雀星(马方);玄武星(徐坤);勾陈星(雷鹏);滕蛇星(张山);太阳星(徐盖);太阴星(姜氏纣后);玉堂星(商容);天贵星(姬叔乾);龙德星(洪锦);红鸾星(龙吉公主);天喜星(纣王天子);天德星(梅伯);月德星(夏招);天赦星(赵启);貌端星(贾氏飞虎妻);金府星(萧臻);木府星(邓华);水府星(余元);火府星(火灵圣母);土府星(土行孙);六合星(邓婵玉)

......

二十八宿(内有八人分在水火二部管事):

角木蛟(柏林);斗木豸(杨信);奎木狼(李雄);井木犴(沈庚);牛金牛(李弘);鬼金羊(赵白高);娄金狗(张雄);亢金龙(李道通);女土蝠(郑元);胃土雉(宋庚);柳土獐(吴坤);氐土貉(高丙);

星日马(吕能);昴日鸡(黄仓);虚日鼠(周宝);房日兔(姚公伯);毕月乌(金绳阳);危月燕(侯太乙);心月狐(苏元);张月鹿(薛定)。

......

此次,助周伐商的最大功臣,包括陈塘关总兵李靖、李靖之子哪吒、杨戬等相继封神,李靖被封托塔天王、哪吒被封三坛海会大神、杨戬被封清源妙道显圣真君。

是日,新封众神齐聚昆仑山天庭,原先天庭仅十数仙执事,不料这一下来了一千多众神,显得拥挤不堪,不要说居住的地方,议事厅里后面来的连站的位置都没有,只能在门外。众神见过昊天玉帝,只见他十丈金身,头带黑色冕旒,身穿黄色龙衮,器宇轩昂,不怒而威,不由叫好,又听说他是道祖鸿钧的关门弟子,已历一千七百五十神仙劫,心下皆臣服。

昊天一看众神中有截教二代仙家三霄姐妹、金灵圣母、赵公明,也有玉虚宫三代仙家中的佼佼者李靖哪吒父子、自己的外甥杨戬等,心下暗喜,二师兄元始天尊果然没有辜负自己,这比当初只要了十二金仙强了不少。

昊天正暗自思忖,有一神朗声说道:“陛下,今日当商讨天庭扩建事宜,实在太拥挤了。”

昊天定睛一看,原来是建造封神台的清福正神柏鉴。

玉帝道:“柏卿家所奏正合寡人心意,只是事关重大,当请示师父鸿钧道祖。”

众神第一次听得玉帝声音,声音极有磁性,语速不快不慢,吐字清晰,听着非常舒服。

但三坛海会神哪吒听了却急了,急忙道:“陛下,恐怕等不及,祖师爷带着三师叔祖去了天外,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不如请我师祖元始天尊和太上师伯祖代为主持?”

众神一想,都点头称是。玉帝见状,也不坚持。

玉帝道:“李卿家言之有理,明日你代寡人去请你师祖元始天尊,如何?”

哪吒道:“末将愿往”,玉帝称善。

又闻玉帝言道:“明日何人愿代寡人去请我太上大师兄?”

众神中闪出一人,拱手道:“陛下,小神愿往”

玉帝定睛一看,此人身穿黄金铠甲,手托玲珑宝塔,正是托塔天王李靖。玉帝心想,李靖曾跟度厄真人学艺,也算八景宫门人,他去那是最好不过。

于是说:“那有劳天王父子了”,李靖闻言,连忙说不敢称劳。

云霄仙姑本来不想说话,但看得有些自己的徒子徒孙还站在门外,于是建议道:

“陛下,议事厅太小,容不下众神,不如新的议事厅建成前让七百副神休息一段时间?”

这话音刚落,众神就议论纷纷,顿时议事厅人声鼎沸,玉帝几欲开口,怎奈众神只顾议论,并不理会。昊天一时心生烦闷,于是转身进入后堂,龙吉公主和洪锦见状,也尾随进入后堂。

“父王,如今天庭强盛,为何反而不乐?”龙吉说道。

玉帝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女婿洪锦,摇了摇头,道:“吾儿有所不知,仙员多了是好,但秩序混乱,甚是让寡人头疼。”

接着又说:“对了,你们二师伯只给你们封个小星君,你们没有意见吗?”

“能有什么意见,二师伯是爱护他们,怕他们受累呢。”龙吉刚要回答,走进一中年美妇抢着话道。只见此美妇视之可年卅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原来是瑶池金母驾到。

龙吉和洪锦连忙起身给母后请安,道:“母后说的对,我等没有意见。”

瑶池金母对玉帝说:“夫君不要烦恼,今日秩序混乱是因为初次早朝,又因地方地方狭小所致,以后都会改善的。”

听瑶池金母这么一说,玉帝稍微宽心,也听到议事厅的嘈杂声渐渐小了下来。于是返回议事厅,众神这会儿也发现玉帝去而复返,顿时不再言语,齐刷刷的看向玉帝。

玉帝这才缓缓的说:“就依云霄仙姑所奏,明日起众副神不必来早朝,但天庭扩建方案出来后,众卿家要共同出力才是。”

云霄谢恩后,柏鉴闪出对众神说道:“大家在新天庭落成之前可继续在封神台居住。”众神本来对柏鉴被封高位多有微词,如今看来他确实功劳不小,省的很多神无家可归。

当日散朝,一夜无话。

次日,昊天玉帝和瑶池金母起了个大早,准备迎接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瑶池金母吩咐侍女去摘蟠桃,玉帝交代力士去给两位师兄准备座位。准备就绪后,三百六十五正神除了李天王父子也陆续到位,就等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光临。

不一刻,李天王先回来,奏到:“陛下,太上师祖不在八景宫,玄都师伯说,女娲道祖听闻有一罗刹国,在下界专门以吃人为生,命太上师祖去殄灭此国。”

玉帝道:“天王辛苦了,但愿元始二师兄不要也没空才好!”

话音刚落,就听得空中一阵仙乐飘下,知是元始天尊驾到,赶紧携瑶池金母和众神出门迎接,

只见空中三坛海会神哪吒踩着风火轮飞在最前面,元始天尊驾着九龙沉香辇在中间,后面是驾着云朵的玉虚宫众金仙。天空中祥云朵朵,金光闪闪,仙乐飘飘,好不气派。顷刻之间就到了跟前,哪吒先落地,也站一旁拱手迎接。

元始天尊交代灵宝大法师看好九龙辇后,带领众弟子跳下,只见那元始教主,白发中分,头戴玉清莲花冠,身穿玉缕金丝霓裳袍,仙风道骨,慈祥中带着威严。众神皆呼恭迎天尊,元始天尊分手挥了挥,和众神打过招呼,径自向昊天玉帝和瑶池金母走来,燃灯道人、南极仙翁、云中子、慈航道人、文殊、普贤、太乙真人等跟在后面,个个仙风道骨,神采非凡,众神中的截教弟子们有些尴尬,不知该如何相见,还好玉虚宫众仙也不理会他们,只是和昊天玉帝和瑶池金母打招呼。

昊天玉帝和瑶池金母摊手将元始天尊和众仙迎进天庭议事厅,各自落座后,说道:“众神提议,重建天宫,也重建三界秩序,师兄可赐教否?”

元始天尊道:“师弟,自开天辟地以来,以清气为天,浊气为地,天有三十六层,三十六层最高处称大罗天,当留给师父他老人家居住,只有修到大罗金仙,才能飞升到此,三十五重天称清微天,三十四重天称禹馀天,三十三重天称大赤天,也考验仙家能力,金仙以上修为方可到达,老道以为这天庭应该建在三十二重天离恨天,是众神所能到达的最高处。”

玉帝道:“三十五三十四三十三这三重天当由三位师兄居之。”

元始天尊点了点头,道:“从今往后辛苦师弟统领三界事务,我、太上师兄和你通天师兄为你保驾护航。”

“多谢师父和三位师兄成全。”玉帝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却想,这一切还不是师父的安排,难道你二师兄敢不听师父的话吗。

瑶池金母忽然想到一事,开口道:“二师兄此次代天封神,功德无量,当居三十五重天,只是这三十四重天该安排太上师兄还是通天师兄?”

元始天尊一想,以前得罪通天甚多,不如这次帮他一把,看着满厅的截教子弟,计上心头。

大声对众神道:“大家共同提议才好,你们觉得三十四重天该留给太上师兄还是留给我那通天师弟?”

现场三百六十七神有三百一十七神是截教子弟,异口同声道:“当留通天师祖(师尊)。”

“好”,元始天尊道:“明日你们即可将那碧游宫搬上三十四重天。”

元始心想,暨成事实后,大师兄若反对则得罪碧游宫,不反对我的人情就算送到,如此甚好。大师兄能力很强,唯一缺点门徒太少,今日我他的缺点联合碧游宫,他日方可不落大师兄之下......

元始正思忖间,玉帝又问:“那好,既然天庭已经决定建在三十二重天,那天宫的设计者,师兄以为谁最合适?”

元始天尊道:“我弟子太乙真人最擅此道,由他设计最合适。”

玉帝道:“太乙真人愿意否?”

“能设计天庭,是我等的幸运,小道领旨。”太乙真人道。

“那监造天庭的事情就由臣担任吧,我之前帮我父王督造了西歧城。”紫微大帝伯邑考出列道。

元始天尊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伯邑考贵为中天大帝,由你督造再合适不过。”

玉帝道:“此乃三界幸事,望众神同心协力才是啊。”

“臣等领旨。”众神异口同声道。

早朝完毕,众神纷纷散去,回到各自的临时道场,各自分工,进行着天庭监造的前期工作。

昊天玉帝和瑶池金母留下元始天尊和玉虚宫众仙享用蟠桃宴,蟠桃此物非同小可,乃仙树仙根,小桃树三千年一熟,人吃了体健身轻,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树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元始天尊也不推辞,酒酣耳热之时,昊天玉帝向瑶池金母使了使眼神,瑶池金母心下会意,向元始道:“师兄,现三界秩序已议定,可否将封神榜交由我夫君保管?”

元始心中有愧,再说吃人的嘴软,说是让昊天当三界总管,这满天神职皆由自己所定,现在大局已定,师父常年不在,自己这三界至尊已无人能动摇,不如把让渡些人事权给昊天也罢。

元始打定主意后,缓缓的说:“为兄来之前已有此考虑,封神榜现挂在封神台,我来教师弟使用法门。”说完从怀里掏出一笔交于昊天并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翻,玉帝谢过,元始起身告辞。元始万万没想到今天这一动作,会直接导致自己大权旁落,此事后话。

玉帝说:“师兄可让太乙师侄留下,与我商讨天宫设计事宜。”

元始称善,后带玉虚宫众仙驾九龙沉香辇回玉虚宫,昊天玉帝和瑶池金母礼送不表。

返回议事厅后,太乙真人道:“陛下,小道这回接旨设计天宫,需走遍天下各部州吸收设计思路哦,为了加快进度,陛下的坐骑九灵元圣可否借用?”

玉帝心中另有想法,今日见元始天尊的九龙沉香辇更加气派,本有换坐骑的想法,见势,道:

“太乙师侄尽管借去,只是要尽快交旨,众神盼着尽快使用。”

太乙领旨后,骑着九灵元圣很快走遍天下各部州,南瞻部洲的建筑恢弘大气,西牛贺州的建筑多型奇特,东胜神州的建筑灵动婉约,唯有北俱芦洲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太乙每日穿梭于各地和昆仑山天庭之间,与玉帝沟通天宫的构造和分布,如此一月有余,终于拿出了设计稿。设计稿显示,天宫横纵以天罡、地煞之数排列天宫、宝殿主要建筑共计一百零八座。

天界三十六天宫分别为遣云宫、毗沙宫、三清宫、五明宫、兜率宫(兜率宫名义上为第二天庭的宫殿,实际上为太上老君的住所悬于离恨天之上三十三重天大赤天,不在第二天庭范畴之内)、弥罗宫(道祖鸿钧住所,位于三十六重天大罗天)、光明宫、妙岩宫、太阳宫、化乐宫,云楼宫,乌浩宫,彤华宫,广寒宫,朱雀宫、琼花宫、紫霄宫、斗牛宫、玉清宫(元始天尊住所,位于三十五重天清微天)、瞳卢宫、华乐宫、星月宫、星日宫、净居宫、紫微宫、花药宫、玉明宫、昆仑宫、琼华宫、悬圃宫、阆风巅、天墉城、紫翠丹房、玉英宫、碧玉堂、瑶池宫。

天界七十二宝殿分为朝会殿、凌虚殿、宝光殿、通明殿、初利殿、天王殿、披香殿、灵官殿,凌霄殿、接引殿、太阳殿、太阴殿等。

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玉帝一同参详了这幅天宫设计图,均表示赞同,玉帝面对太乙真人道:“天宫建成,真人当居头功啊!”

“有两位师尊和陛下在此,小仙怎敢居功!”太乙天尊道。

图稿确定后,众神齐心协力,历经九九八十一天,天宫终于建成,一座座崭新的、立于云端之上的宫殿横空出世。且看:

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只见那南天门,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里壁厢有几根大柱,柱上缠绕着金鳞耀日赤须龙;又有几座长桥,桥上盘旋着彩羽凌空丹顶凤。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 寿星台上,有千千年不卸的名花;炼药炉边,有万万载常青的瑞草。又至那朝圣楼前,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金钟撞动。那灵霄宝殿,金钉攒玉户,彩凤舞朱门,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上面有个紫巍巍,明幌幌,圆丢丢,亮灼灼,大金葫芦顶;正中间,琉璃盘内,放许多重重叠叠太乙丹;玛瑙瓶中,插几枝弯弯曲曲珊瑚树。正是天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无。金阙银銮并紫府,琪花瑶草暨琼葩。朝王玉兔坛边过,参圣金乌着底飞。

天宫落成,那日早朝,玉帝与瑶池金母高坐凌霄宝殿之上,众神立于大殿之上。只见玉帝头带黑色冕旒,身穿黄色龙衮,面带喜色,那瑶池金母著黄锦袷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分头之剑。头上大华结,戴太真晨婴之冠,履元琼凤文之舄。西王母旁边站着两个侍女,二侍女,年可十六七,服清绫之褂,容眸流盼,神姿清发,真美人也!众神竞一时看呆。

瑶池金母道:“恭贺陛下,师父将三界托付给陛下了,望陛下秉承大慈大悲之心引领三界众生归附,如此大幸!”

瑶池金母光彩夺目,众神皆万众瞩目。

玉帝笑道:“新天宫宜居否?”

瑶池金母道:“自然可居,只是天宫只有巍峨宫殿,无绿色仙根衬托,难免有失生气,臣妾意欲从昆仑道场瑶池移植蟠桃树到天宫,设立蟠桃园,陛下认为如何?”

玉帝道:“蟠桃乃仙树仙根,小桃树三千年一熟,人吃了体健身轻,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树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移植蟠桃树,从此天庭有了仙种,更能增添天庭色彩,朕准奏。”

就这样,西王母领着众仙女,来到昆仑山瑶池,将蟠桃移栽到天宫,并设立蟠桃园。自此,每当蟠桃采摘之时,瑶池金母便会在天宫设宴,款待众神和诸圣,称之为蟠桃盛会。瑶池金母自此也称王母娘娘,天庭秩序由此形成。

关注我,可看后续故事哦。








医药医疗资讯


首先,道教没有鸿钧老祖,能不能别再误导了,封神演义跟道教没关系,封神演义叫小说,道教叫宗教,是一个概念吗?就好像学数学看语文书,能学到真道吗?真的怀疑你们这些所谓的教职人员在哪里考的证书。话说回来,我求你们了,别再抹黑道教了行吗?道教经不起折腾了,谢谢您的善良和美德。

三清,合称,虚无自然大(dai三声)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分别是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宸道君灵宝天尊,万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或者是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馀天灵宝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各个派别有细微差别吧。

我也不列举道经了,文言文看不懂。简单的说,元始天尊,存在于万物之前,度了很多仙,天尊,所以元始天尊在中间,后来元始天尊度了太上大道君,赐名灵宝天尊,天尊就是天上最尊贵的神仙的意思,后来又度了道德天尊,道德天尊后来下凡为老子,写了道德经。

三清排名就是按照入门时间来说的,没什么太大的法力区别,当然这个是相当于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来说,元始天尊不在讨论范围,因为元始天尊可以说是仙中之仙,天尊中之天尊,很多道经都描写很多天尊来听他讲课就可以作为证据。但为什么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在诸仙之上,是因为他们能力在普通神仙之上,是天尊级别的大佬。

玉皇大帝和三清属于一个单位的关系,没什么特别明确的从属,非得说是谁指挥谁。硬要定义的话,三清属于隐士,玉皇大帝属于君王。

玉皇大帝全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管理诸天。为了分摊压力,还有四个与玉皇大帝平起平坐的皇帝,叫“四御”协助。分别是北极紫微大帝(管理日月星辰)、南极长生大帝(管理气候)(不是南极仙翁)、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管理兵伐)、承天效法土皇地祇(女神)(管理劫运,山川)。也可以叫“四辅”。有的道经中是“六御”统御万天的玉皇大帝、统御万神的勾陈大帝、统御万星的紫微大帝、统御万灵的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统御万类(雷)的长生大帝、统御万地的后土皇地祇。不过这种道书很少了。这样三清主要负责宏观调控,一般不用亲临。



羽流小童


道教中向来有着“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的说法,可见三清在道教中的超然地位,连玉皇大帝都要逊色他们一筹。其中地位最高的三清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元始天尊全称是“太上盘古氏天道元始天尊”,通俗来说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盘古,是道教开天辟地之神。

第二位灵宝天尊,这一位大家应该是最陌生的,灵宝天尊又被称为”通天教主“,乃自然孕育之神。

末位是我们最熟悉的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老子又称太上老君,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民间有多种版本的传说,传播最广的一种排名是元始天尊第一,灵宝天尊次之,道德天尊老子排在末位。

太上老君位列三清之末是因为:第一位元始天尊是道教开天辟地之神,第二位灵宝天尊是由大道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乃自然孕育之神。太上老君只是教主,只能排在创世神和自然孕育之神之后,位居第三。

由于三清争夺势力范围互不相让,又没有哪个能获得绝对优势,只好妥协,三人都不出任总裁,选了个背景不深组道行很高,经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的张百忍出任总裁即玉帝。三清地位虽高,也要向现任总裁玉帝腑首称臣。


寻人参果者


三清道祖李老君


路神158186055


天上天。各持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