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戰國的法家三派有什麼不同,它們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式微,天下進入大爭之世,各諸侯國為逐鹿中原,問鼎天下,紛紛招攬賢才,以變法圖強。法家在亂世中逐漸脫穎而出,誕生出許多傑出人物,他們執宰各國,施展才華與抱負,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縱橫戰國的法家三派有什麼不同,它們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春秋戰國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誕生了太多偉大的人物,他們有不同的思想,提出了不同的理論,構成了諸子論道,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其實,不僅是百家有爭鳴,就連法家內部,也有爭鳴。

法家有三派,“勢”、“術”、“法”,其中,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而他們不同的思想理論,也使得同屬一派的三人,卻走出完全不同的道路。

慎到:從道家走出來的法家

慎到是戰國時期一位很特殊的大家,他曾是道家人物,專攻“黃老之術”,之後卻改弦易張,成為法家“勢”派的創始人。道、法兩家的雙重身份,也使得慎到的法家思想極具哲學性。


縱橫戰國的法家三派有什麼不同,它們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慎到重“勢”,他認為,國家一定要重視法律,君主一定要掌控權勢。慎到曾有一個鮮活的比喻,他說君主好像飛龍,權勢好像雲霧,有了雲霧,飛龍才能飛得高,沒有云霧,飛龍則與地上的蚯蚓無異了。有了權勢,就算君主像夏桀那樣殘暴無道,人們也不敢違抗法令,沒有權勢,君主就算是像堯舜那樣賢德,百姓也不會聽從命令。

很顯然,慎到的理論針對的就是儒家的“德治”,他認為,儒家主張的“德治”根本就不是治國之道,國君沒有權勢,卻一味推行仁政,只能使法律得不到貫徹和執行,這樣,國家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當然,慎到的“勢”,不是指君王要掌控一切,事事親為,相反,他認為君主想要真正的掌控權勢,就不要事必躬親,這樣君主不僅會精疲力竭,大臣們也會不積極做事,一旦有了什麼過失,大臣們還會將過錯推到君主身上。慎到主張“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無事”,君主要確立法度,總攬大局,在“事斷於法”的前提下,儘量讓臣下去做事情。


縱橫戰國的法家三派有什麼不同,它們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慎到的理論主要是馭人之術,但他並沒有將人民放在很低的位置,截然相反的是,慎到主張“國家之政要,在一人心矣”,這與孟子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孟子認為德治是得民心的途徑,而慎到則認為法治才是“一人心”的唯一途徑。

本來,慎到“勢”中的馭人之術對於君主有很強的吸引力,可是慎到卻又主張“立公去私”。這裡的“公”是一種高於君主利益的概念,它服務於君權,卻又限制著君權。這樣一來,慎到的“勢”不再是一種簡單的統治工具,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治國理念。只可惜,慎到一生當中,大多隻能在稷下學宮中講學,他的理論很少得到實踐。而在漫長的封建時代中,大多數君主都繼承了慎到的“勢”,但他們掌握的,是帝王心術,是統治之道,而非慎到完整的治國理念。

申不害:成也重“術”,敗也重“術”

與慎到相比,申不害要務實很多,在法家三派當中,他的“術”,也是最容易見效的。這種務實,應該與申不害的人生經歷有關。相韓以前,申不害只是一位鄭國小吏,公元前375年,韓國滅掉鄭國,申不害遂成為韓人,成為一位“賤吏”。


縱橫戰國的法家三派有什麼不同,它們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公元前354年,與韓國素有舊怨的魏國出兵伐韓,韓國向其他諸侯國請援,卻四處碰壁。正當韓國諸位大臣們束手無策時,申不害站了出來,建議韓昭侯親自去拜見魏王,向魏國示弱,這樣不僅可以免去兵災,還會讓其他諸侯國對魏國不滿,“是我免於一人之下,而位於萬人之上也。夫弱魏之兵,而重韓之權,莫如朝魏。”(《戰國策·韓策三》)韓昭侯採納申不害建議,魏王果然大喜,立刻下令撤軍。

除了敏銳的政治眼光以外,申不害還是一位工於心計的人物。公元前353年,魏國起兵伐趙,包圍趙國都城邯鄲,趙成侯向韓國求援。韓昭侯拿不定主意,向申不害詢問建議,申不害擔心自己的建議與韓昭侯心中所想不同,於是他先回答說:“這是國家大事,讓我考慮成熟再答覆您吧!”之後,申不害讓韓國名臣趙卓和韓晁分別向韓昭侯進言,以觀察韓昭侯的真實態度。最終,申不害摸透了韓昭侯的心思,他進言說韓國應該聯合齊國,伐魏救趙。韓昭侯大喜,將申不害當作知己,並愈發對他器重。


縱橫戰國的法家三派有什麼不同,它們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公元前351年,申不害被破格拜為韓相,法家“術”派,正式登上歷史舞臺。申不害的術,與慎到的”勢“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那就是重視君權。申不害認為,“君之所以尊者,令也,令之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之”。為了令行,君主就必須要推行“術”,“操生殺大權”,“課群臣之能”。

在申不害看來,“法”是公開的,是臣民的行動準則,而“術”是隱蔽的,它是君主的專有物,專門用來駕馭驅使臣下。

申不害重“術”,所以他重視吏治和兵制改革,目的都是加強君主集權統治,穩定韓國政治局勢。同時,申不害也十分重視土地問題,他說說:“四海之內,六合之間,曰‘奚貴,土,食之本也。又說:“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號令不同,而俱王天下,何也?必當國富而粟多也。”(《申子·大體編》)


縱橫戰國的法家三派有什麼不同,它們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申不害主張百姓多開荒地,發展農業,同時他還鼓勵手工業的發展,這使得韓國經濟迅速繁榮起來,冶鑄業水平也居於領先水平,以致於出現“天下之寶劍韓為眾”、“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的局面。(《韓非子》)

短短十五年,申不害的“術”治使得韓國國力大增,“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就這樣,身處強國包圍中的韓國,卻在夾縫中強大起來,成為與齊、楚、燕、趙、魏、秦並列的戰國七雄之一。

可是,申不害的“術”治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過於重視君權,忽略了法制建設。這樣一來,國家是否興旺,完全取決於國君的能力,一旦國君缺乏能力,國家就會迅速走向衰落。韓國之後的結局也證明了這一點,韓昭侯死後,韓國立刻衰落,這就是申不害“術”治的問題所在。

商鞅:“法”派的殉難者


縱橫戰國的法家三派有什麼不同,它們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和申不害相比,同一時期的商鞅變法就要成功的多。儘管商鞅最終結局悽慘,但他的“法”派,重視法制建設,為了維護法律,他寧願將自己陷於太子的對立面。這種“不知變通”的性格和執政思想,讓商鞅結局悽慘,但也讓他確立的法令制度被秦國延續了下來。可以說,秦國統一天下的根基,甚至於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基礎,正是商鞅確立的。

如果說慎到是法家裡的哲學家,慎到是法家的務實家,那麼商鞅就是法家“法”派的殉難者,他用他的生命,向世人宣告了何為法家“法”派。

《戰國策·韓策三》

《韓非子》

《申子·大體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