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易經》是自討苦吃,只有玩兒才是正道

《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設教之書。充分說明了這部上古“天書”在浩如煙海的中華文明系統中毋庸置疑的首席地位。如果把中華文化比作一個人體的話,諸子百家就是四肢百骸,而《易經》就是中樞神經系統。由此足以說明:“不明易理者,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理解中國傳統文化。”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其內容涉及哲學、生活、商業、健康、文學、軍事、藝術、數學、科學等諸多領域,廣大精微,包羅萬象。

初唐四大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唐代宰相虞世南曾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藉此證明:欲成大事,須明易理。

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是《易經》設計的。這是我們的民族共性,不受道德、性格、制度及文化的影響。故而《易經·繫辭》有云:“百姓日用而不知”。意思是人們天天按照易理行事,但並不知其所以然。

隨著時代進步,中華民族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高峰。這期間必然有文化的優先崛起。於是很多人們,尤其社會精英階層意識到了《易經》的重要性,開始著手學習。要麼自己買書,要麼聽各類大師課。但是一番操作之後,面對晦澀難懂的古文和變化多端的符號,終究知難而退,敬而遠之。

《易經》怎麼學?成了橫亙在諸多國學發燒友面前的智慧壁壘,實難跨越。縱使計算機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也解決不了實踐和體驗問題。

後無來者,所以方法無法延展。然而中華五千年,向前必有古人指路。

《易經》雖然內容廣大,但其傳承下來的主要紐帶還是來自於卜筮,也就是現在人們理解的占卜,算卦。孔子說過“玩索而有得”。意思是這天底下深奧的道理以學習的態度很難領悟,且徒增壓力,只有用遊戲的方法天天玩,才會理解和應用。南懷瑾先生也認為,學《易經》最好用打麻將的方式來學它,如果把八卦刻在麻將牌上,摸起來就趣味無窮了。守舊只能是少數人的“山珍海味”,唯有創新才是所有人的“家常便飯”。

由此可見,只有抱著玩遊戲的心態,親身實踐,親手操作,久而久之會不知不覺的吸收《易經》中的養分。

人類注意力聚焦的動力是激發興趣,比如小孩打遊戲,大人打麻將,可以專注很長時間。而人類求知的動力則來自於好奇心,對未知事件的探索慾望。例如明天會變成什麼樣子?大家都在琢磨,於是奔波忙碌,為的是讓明天更好。如果《易經》能有一個既是有趣的遊戲,又能滿足人們的求知慾望的學習方法,那將必然會解決這部人類頂層智慧很難全面普及的歷史難題。為此,我們苦等了五千年!

然而今天,這個有趣的方法終於到來了!它的名字叫《玩轉易經》,是首套中華傳統文化《易經》套裝玩具。是讓廣大熱愛《易經》的社會精英傻瓜式操作,零基礎入門的智匯魔方!

什麼是《玩轉易經》?

《玩轉易經》由“六十四卦牌”、“六十四卦卦序圖”和“玩轉易經”圖冊三個部分組成。編者以《繫辭傳》、《梅花易數》、《斷易天機》、《六爻預測》等著作為取材依託,結合當今各類易學預測方法與工具,融會貫通,刪減補充,排列組合,創新而成的首部中華傳統文化應用遊戲。

玩家只需遵照遊戲說明,立足“每日一佔,遇事一測”的原則,每天把玩三五分鐘,久而久之,功到自然成!

全國政協常委,原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為《玩轉易經》親筆題名:

學《易經》是自討苦吃,只有玩兒才是正道

《玩轉易經》“玩具”圖展示【易理冊+卦序圖+六十四卦牌】:

學《易經》是自討苦吃,只有玩兒才是正道

學《易經》是自討苦吃,只有玩兒才是正道

學《易經》是自討苦吃,只有玩兒才是正道

學《易經》是自討苦吃,只有玩兒才是正道

學《易經》是自討苦吃,只有玩兒才是正道

學《易經》是自討苦吃,只有玩兒才是正道

更多詳情內容可私信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