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领域整治,厦门靶向治理群众“身边事”

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2个领域,涉案378人

涉案金额32亿元

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69件269人

移送司法机关134件134人


↑↑↑

厦门市纪委监委四年多来

开展“分领域整治”的丰硕成果


分领域整治,厦门靶向治理群众“身边事”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精选领域,重拳靶向出击


围绕群众反映最强烈、腐败问题最严重,

根据信访线索、案件查办、

巡视巡察、审计等方面情况,

深入开展分析研判,

先后精选市环保系统、市规划系统、

市公安系统以及金融、工程招投标、

国有企业等多个领域开展专项整治。


分领域整治,厦门靶向治理群众“身边事”

2019年,成立由市纪委副书记直接管理的

工程招投标领域问题线索处置小组,

集中管理问题线索,

严查工程招投标过程中

以权谋私、利益输送和

不认真履职、利用职务便利

收受他人财物等问题。


2019年1至10月,全市共对招投标领域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问题立案31件31人;共查处国企案件71件71人。

分领域整治,厦门靶向治理群众“身边事”


分领域整治还把握‘宽’与‘严’的尺度,

准确运用四种形态。

在查处规划委系列案件中,

市纪委及派驻纪检组通过诫勉谈话,

动员问题较轻的22人员主动说明情况,

上交违规收受的购物卡等物品,

实现了教育挽救的积极效果。


制度+机制,重建权力屏障


针对整治中查处的案件,

深入推进案后整改。

在查处市车管所腐败窝案后,

督促其完善工作规范和操作细则,

推进相关岗位规范化建设。


对于考试及查验等重点岗位民警,

推行使用执法记录仪,

全程记录业务办理过程,

指定专人对执法记录仪使用情况

和声像资料进行抽查,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分领域整治,厦门靶向治理群众“身边事”


引入科技监管手段,

推动市车管所建立涵盖考试业务、

车驾管音视频联网、车辆查验、车辆检测、

异常数据等五大模块的监管监控中心,

将监督关口前移。


分领域整治,厦门靶向治理群众“身边事”

结合案后整改,

推动政治监督落地见效,

督促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党组)

制定《执法人员行为守则》,

建立“出发前谈心谈话、

执法中电话提醒、

归队后述职述廉”等制度,

切实扛起主体责任。

2019年,厦门市生态环境执法大队

在跨市执法77人次中,

实现“零举报”。


由惩到治,四大监督协同推进


打通‘惩’与‘治’的内在关系,

坚持纪律监督、监察监督、

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协同推进,

从选择领域开始到查办案件、

再到案后整改,

始终把‘治’的理念贯穿全过程。


分领域整治,厦门靶向治理群众“身边事”

在查办集美区城市管理局科员叶某问题时,

集美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带来的制度优势,

在巡察发现、线索移送、

案件查办等环节高效无缝对接,

将巡察成果转化为初核和审查调查成果,

办案效率大为提高。

同时,集美区纪委监委还在巡察期间

嵌入式开展区域政治生态评价,

摸清政治生态“底数”、问题症结“基数”。


分领域整治,厦门靶向治理群众“身边事”


由惩到治、惩治结合。

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和机关各部门

按照分领域整治工作安排,

加强与联系单位的跟踪督查指导。

市纪委监委办公厅出台

《受处分人员回访工作实施办法》

对上一年度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的人员

进行回访和综合评估;

市纪委监委第八纪检监察室总结办案经验,

形成调研报告,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分领域整治四年来,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如今,分领域整治工作

已然成为当地净化政治生态的一柄利剑。


供稿 | 厦门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