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領域整治,廈門靶向治理群眾“身邊事”

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12個領域,涉案378人

涉案金額32億元

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69件269人

移送司法機關134件134人


↑↑↑

廈門市紀委監委四年多來

開展“分領域整治”的豐碩成果


分領域整治,廈門靶向治理群眾“身邊事”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精選領域,重拳靶向出擊


圍繞群眾反映最強烈、腐敗問題最嚴重,

根據信訪線索、案件查辦、

巡視巡察、審計等方面情況,

深入開展分析研判,

先後精選市環保系統、市規劃系統、

市公安系統以及金融、工程招投標、

國有企業等多個領域開展專項整治。


分領域整治,廈門靶向治理群眾“身邊事”

2019年,成立由市紀委副書記直接管理的

工程招投標領域問題線索處置小組,

集中管理問題線索,

嚴查工程招投標過程中

以權謀私、利益輸送和

不認真履職、利用職務便利

收受他人財物等問題。


2019年1至10月,全市共對招投標領域以權謀私、利益輸送等問題立案31件31人;共查處國企案件71件71人。

分領域整治,廈門靶向治理群眾“身邊事”


分領域整治還把握‘寬’與‘嚴’的尺度,

準確運用四種形態。

在查處規劃委系列案件中,

市紀委及派駐紀檢組通過誡勉談話,

動員問題較輕的22人員主動說明情況,

上交違規收受的購物卡等物品,

實現了教育挽救的積極效果。


制度+機制,重建權力屏障


針對整治中查處的案件,

深入推進案後整改。

在查處市車管所腐敗窩案後,

督促其完善工作規範和操作細則,

推進相關崗位規範化建設。


對於考試及查驗等重點崗位民警,

推行使用執法記錄儀,

全程記錄業務辦理過程,

指定專人對執法記錄儀使用情況

和聲像資料進行抽查,

加強廉政風險防控。


分領域整治,廈門靶向治理群眾“身邊事”


引入科技監管手段,

推動市車管所建立涵蓋考試業務、

車駕管音視頻聯網、車輛查驗、車輛檢測、

異常數據等五大模塊的監管監控中心,

將監督關口前移。


分領域整治,廈門靶向治理群眾“身邊事”

結合案後整改,

推動政治監督落地見效,

督促廈門市生態環境局黨委(黨組)

制定《執法人員行為守則》,

建立“出發前談心談話、

執法中電話提醒、

歸隊後述職述廉”等制度,

切實扛起主體責任。

2019年,廈門市生態環境執法大隊

在跨市執法77人次中,

實現“零舉報”。


由懲到治,四大監督協同推進


打通‘懲’與‘治’的內在關係,

堅持紀律監督、監察監督、

派駐監督、巡察監督協同推進,

從選擇領域開始到查辦案件、

再到案後整改,

始終把‘治’的理念貫穿全過程。


分領域整治,廈門靶向治理群眾“身邊事”

在查辦集美區城市管理局科員葉某問題時,

集美區紀委監委充分發揮

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帶來的制度優勢,

在巡察發現、線索移送、

案件查辦等環節高效無縫對接,

將巡察成果轉化為初核和審查調查成果,

辦案效率大為提高。

同時,集美區紀委監委還在巡察期間

嵌入式開展區域政治生態評價,

摸清政治生態“底數”、問題癥結“基數”。


分領域整治,廈門靶向治理群眾“身邊事”


由懲到治、懲治結合。

市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和機關各部門

按照分領域整治工作安排,

加強與聯繫單位的跟蹤督查指導。

市紀委監委辦公廳出臺

《受處分人員回訪工作實施辦法》

對上一年度給予黨紀政務處分的人員

進行回訪和綜合評估;

市紀委監委第八紀檢監察室總結辦案經驗,

形成調研報告,針對性提出對策建議……


分領域整治四年來,

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如今,分領域整治工作

已然成為當地淨化政治生態的一柄利劍。


供稿 | 廈門市紀委監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