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度阅读书籍?

陳京-曾經


阅读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是想要深入阅读又是件难事。我非常喜欢看书,相较于买衣服买包我更舍得在书上花钱。而且这是项长期投资,只要坚持输入,等到输出的时候肯定会有回报。
起初,我拿起一本书没有目的和技巧地从头读到尾,读完就扔一边。但慢慢地我发现,我对读过的书都没有印象,更别提实际性的回报,阅读这件事好像变成了一项任务。
后来我在豆瓣上刷到了4本阅读书籍,看完之后,我只想感慨:相见恨晚!接下来,我就从读书笔记、目录读书法、垂直型阅读、如何实践和虚构类阅读技巧来讲解这个问题。

一、学做读书笔记

第一本是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很适合新手学习如何做读书笔记。作者是位笔记本达人,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笔记本读书法”,即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5个步骤,教读者全方面地掌握书籍内容。其中,这本书的重点就是如何记录读书笔记并且活用!
1.做记号的3个步骤
作者认为一本真正好的书籍可以阅读3遍:
第一遍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第二遍重读:读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任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第三遍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来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任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2.“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做好上述筛选后,有空的时候就可以做读书笔记了。
1)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
2)摘抄。重读一遍用笔做过记号的内容,严格筛选出自己认为可以多读几遍的部分,最后筛选出摘抄的内容;
3)在摘抄完的文章后面留出一些空白,写上自己的评论,写一些对摘抄内容的感想,思考或补充说明。
当然,不同类的书籍应用不同的读书笔记法记录。像商务类、技巧类、休闲小说类的书籍,可以直接写自己的感悟或要点。“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则适合于自己重视程度高有颇多感悟的书籍。
虽然很多人认为摘抄原文没有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摘抄确实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书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有的时候需要摘抄的内容非常多,用作者逐字逐句的抄写方法不太适用。我觉得可以适当调整,将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话语,提炼精简列个大意提纲,这样既锻炼自己的理解能力,又可以加深记忆。
若想要以输入作为自己日后输出的来源,那么这种摘抄+感悟的读书笔记法十分有效。感悟不但是我们阅读时头脑风暴的产物,更是我们大脑努力思考的结晶。好比是书评,我们只需要将自己的摘抄和感悟稍加斟酌修改,组合起来便会是一篇有质量有深度的书评。

二、目录读书法+垂直型阅读

在了解如何做读书笔记之后,就要开始读,我推荐的第二本书《高效能阅读》中就有关于速读和垂直阅读的书籍。作者原尻淳一是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每年能够轻松阅读三百本书,还不包括杂志类书籍,可想其阅读效率之高。
作者根据其阅读的百余册阅读方法书籍并结合自身阅读体验,写出了这本帮助读者提升阅读质量的书。书中,他提出了读书的7个技巧:读书体质改善技巧;沉迷读书技巧;读书环境技巧;速度技巧;加快理解的“类比读书”技巧;“解剖读书”技巧以及用于超级产出的数据库技巧,还有教授读者利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我觉得也十分有趣。
其中,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垂直阅读来营造自己“思考的主场”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1.目录读书法
1)仔细阅读目录,选定自己该看的章节。
寻找“关键词”,预判自己应该着重阅读的部分,想象这部分作者会涉及的内容,带着假设进行接下来的读书步骤;
2)根据目录,对特定章节进行“跳读”。
快速翻看着重阅读的部分,并在重要内容的位置贴上便利贴作为标记,便于过后仔细阅读;
3)仔细阅读便利贴的前后部分。
准备把握这部分内容,随时标记感受、想法等,还可以将自己先前的假设与正文内容作对比,找出“差异”。
这种带着假设、问题读书,有明确目的性,比一般的阅读方法更高效地把握整本书的重点。但是速读的方法比较适用于商业类书籍,有助于快速吸取需要的知识点,化被动为主动。
2.“垂直型”阅读
作者将投资基准“70:20:10”模式引入到读书中,即对专业领域书籍投资70%,对支持现有业务或可能成为新业务的其他领域书籍投资20%,剩下10%分给完全未知的领域。这70%不单单指书籍的投入,还有时间和精力。
通过在垂直型阅读的大量投入,我们会对某一领域有相对系统的认知,这对于我们在阅读通领域书籍时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并且通过某一领域的持续积累后,会无意识地形成“思考的主场”。拥有思考的主场,就有了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有助于我们在遇到专业领域的问题时,有自己的判断准则和处理方式。
初读一类书籍时,由于不熟悉我们会感到一些困惑,这对我们之后的阅读还产生压力,但是如果能坚持长期地阅读同一领域的书籍,相信今后的阅读体验会轻松很多。

三、对书中内容进行实践

我推荐的第三本书《实用性阅读指南》强调实践书中内容以达到深入理解知识,实现读书的最大价值。作者大岩俊之是一名指导教学的讲师,在多年的阅读经历中开创了独有的阅读法。本书作者从提升读书效率——做笔记——增强记忆——付诸实践——个人事例五个部分分享自己的读书法。

其中,付诸实践是全书最重要的那20%,通过设定可量化+可测量+有时限的目标,来一步步地分级目标,具体到何时何地何事,充分运用书中所学来完成目标。
在前两本书中掌握了实用的读书技巧和读书笔记法,现在就只待付诸实践实现阅读的价值了。
1.行动目标
作者为了让读者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提出了“行动目标”这一概念,即读完书后具体想要做些什么?制定目标时,切勿做想象派。如果设定的目标与现实差距太大而没有办法完成,那么目标就会成为折磨自己的事情。
按照SMART原则,举例说明:
读关于“阅读”主题的书籍,让自己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家;
读关于“阅读”主题的书籍,把握书中的精华并且实践运用,让自己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为写作之路铺垫。
大家觉得那一个目标更能达到?
2.细化目标
1)为了让行动更加顺畅,可以想象自己达成目标时的样子。
达成目标的时候,具体会处于怎样的状态;
达成目标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会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感觉到什么?
2)明确自己现在的位置。
如果说最好的状态是100%的话,现在是百分之几? 为什么?
3)思考现状与行动目标之间的差距。
在现在所处的位置+10%,是怎样的状态?
为了填补10%的差距,该做些什么?
其中最想着手的是什么?
这么做了,会有什么结果吗?
为了能这么做,这一周里我可以干些什么?
4)确定需要实施的事情。
实际上,你想怎么做?
准备做到什么时候?
达成目标之后,是什么心情?
这套自我指导方法,通过拆解行动目标,将其细化到具体项目、时间,并且分段进行,可操作性强。
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求回报的。回报不管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显而易见的还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商务类的书籍,有需要才会去阅读,读完不去实践,那不是瞎折腾吗!

四、阅读对虚构类书籍的技巧

前面3本比较适合于非虚构类书籍,关于虚构类的阅读书籍我摄入的不是很多,但是在这里我还是想要推荐一本托马斯·福斯特的书《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
作者托马斯·福斯特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作家。专长20世纪英国、爱尔兰及美国文学,教授经典文学和当代文学课程以及创意写作。这本书的封面非常童趣,很多人以为是儿童读物,就兴趣寥寥,但实际上,它非常适合我们成年人阅读。这本书从分析各种经典文学作品出发,带领读者探索探索文学的创作模式与规律从而更深入地解读文学作品。
在这里我举出2个书中的分析点(包括对书中的原文引用):
1.文学作品灵感素材之源——莎士比亚
18世纪-21世纪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能捕抓到莎翁(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身影,可以说莎翁无处不在,只能感慨莎翁的文学天赋啊。伍迪·艾伦把《仲夏夜之梦》拍成电影,叫做《仲夏夜绮梦》;《西区故事》这部音乐剧改编自《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2.天气描写的暗示作用
文学作品中的天气经常变幻莫测,但是作者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有其深意。雨可以让人物净化心灵也可以带来新的生命和新的希望;雾常常意味着某种混乱与困惑;雪既充满诱惑又令人恐惧,既能让人轻松又能让人窒息。
中西方文化差异会导致我们在阅读它们的文学作品时产生一些困惑,如果可以事先了解文学作品的一些模式和规则,可能会让我们用一种新的角度去理解这些作品。如果我们阅读时发现“这个场景/画面我好想在那里见过”,我想会增添许多阅读的乐趣!

以上我所举的四本书,从不同的侧重点来探讨应该如何深度阅读这个问题。这些方法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吸收可利用的部分,实践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将读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Ma尼卡


你的问题是:能够读懂一本书,不像以前那样读完一本书,过后就忘记。我之前和你有一样的问题,读完了,但是书中有什么知识点,一闭眼,全不见了。后来,我有意识地看了一些“阅读”方向的书籍。

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一本书写的很好,叫做《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的作者分享了自己的速读技巧,怎么制作思维导图来把握书的概况,还有怎么把书中学到的知识,迅速应用到生活中去。虽然都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但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读过很多书,看到了很多理论案列,面对问题的时候,依然感觉捉襟见肘。 《实用性阅读指南》作者大岩俊之曾经就有过类似的困惑。

大岩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学生时期不爱读书,开始上班后迫不得已要练习阅读和写作的技能,但是吃了不少苦头。 直到30岁的时候他准备创业,受一句“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的鼓舞,开始追寻这些成功人士脚步努力阅读,一年读完了300本书。

然后问题来了,他发现读过的这些书,跟没有读过一样,完全不记得书里讲了什么。 他花钱参加读书会,和别人探讨,努力找原因。 最终,他找到了有效率的读书方法,能够扎实地掌握住每一本书的要点,知识储备也水涨船高。

但随之,第二个问题又来了。

他发现,这些知识在他身上完全没有体现出效果。他发现知识如果不能落实到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于是他又开始探索怎么将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这一次的,他终于实现了的自己的目标,成为一位讲师。

《实用性阅读指南》就是他两次探索的成果,从他的个人经验出发,分享了如何才能有效率读书且记住书中的内容,以及如何将书中的内容付诸实践。

在“如何有效率地读书”这个问题上,他的观点并不算新鲜,但是模式很成熟,即使不修改,照搬过来也可以复用。

他的观点是带着目的和问题去阅读,阅读过程中不强求自己全部理解,但是要有时间观念并且要有输出的意识。

确定自己阅读的目的和问题落实到操作层面主要是3步:

1、明确自己读书的目的(5-10分钟)

2、概览序言、目录、后记、大概了解书的内容(10-20分钟)

3、确定问题(这里是深入阅读的关键,需要5-10分钟)

然后,我们只需要带着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

对于市面上大部分图书来说,书中重要部分只占比20%,而在20%中,最核心的内容只有4%。

这意味着,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忽略掉书的大部分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分享了两个可以提升阅读注意力的技巧:

其一、给自己确定一个时间期限,比如1个小时这本书,有了时间期限后,注意力就会有效提升。

其二、带着输出的意识去阅读,把书的内容讲述给其他人,或者写下来。

通过以上几个技巧,我们就能实现快速阅读了。

但是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来提升对书中内容的认知呢?作者强烈推荐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最初就是东尼博赞发明,用来提升记忆力的可视化思考工具,用在读书上最合适不过。

作者运用思维导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用于提炼要点,按照读书的目的制作的思维导图。

如图所示,主要涵盖四个方向:

1、书本身的介绍

2、阅读目的(包含问题)

3、答案

4、阅读的总结

这是快速阅读时,整理书中要点的一个好办法。这样的导图的缺点是,损失了很多书籍本来的信息。

第二种方式则是针对想要记录书中全部内容的情况。

思维导图在这里有两种运用方式,一是按照章节、标题、小标题一层层的标识,按顺序整理自己觉得重要的部分; 二是针对自己的重点,进行个性定制,选出来自己觉得重要的部分,向外延伸。

无论是哪一种使用方式,做思维导图的前提是阅读过程中已经对书有了标记,阅读过程中的“折角”“划线”“做标记”就是思维导图的素材。

那么,我们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落地到现实生活中呢?这也是这本书的第二大要点。

简单来说,就是要把书里的方法落实到行动上来,读了阅读的书,就改进自己的阅读方法;读了时间管理的书,就用来规划自己的时间。

这里作者引入了一个叫“行动目标”的概念。

所谓行动目标就是:读完这本书之后,你具体要做什么?比如阅读完一本关于阅读的书可以确定目标如下: 按照书中提到的速度方法读完10本书并输出书评,一个月后完成。

作者有意思的地方是他把很多管理学的知识也融入了自己的行动。 比如行动目标的设定就遵循了smart原则,要求行动目标要详细可量化,并且有一定的实现期限。

目标确定后,就要明确自己现在的水平,以及思考自己与行动目标的差距。 如果最好的状态是100%,那么现在是百分之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为什么是百分之多少?这样我们就能很清晰的知道,自己当下所面对的问题。 然后通过不停的复盘,来检视自己的百分比进程。

这里用图表展示可能会更直观:

确定好行动目标,自己现在的水平,接下来就是拟定为了填补差距所采取的行动。 这里为了防止差距过大引起的懈怠和拖延,我们可以一个以进步10%分阶段进行。 “为了达成进步10%的目标,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从这个问题出发,写出自己的行动方案,越多越好。

然后在那么多条中选出一条自己最想做的,预测一下完成的结果。然后把这件想做的事情,接着向下分解,分解到一周我可以做什么,甚至每天我可以做一些什么。

这本书读到最后,我们会发现作者真是一个把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融汇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能者,仅仅是如何将书本知识落实到行动上。 他便运用了“紧急、重要”的时间管理原则、“SMART原则”“5W1H”原则来配合自己做目标分解,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给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以往读书,读过一个“知识虫洞”的概念,大概意思是每一个行业、领域都有一定的知识壁垒。 但如果能把这个壁垒打通,把各种通用的经验融合,那么你就可以打通了知识虫洞,现在这个社会缺少的便是能够打通知识虫洞的人。

可以说大岩俊之便是一个在打通虫洞的人。 他把从各种书本上学来的知识,从落实到对行动目标的指导上去,落实到现实中去。

《实用性阅读指南》虽然是一本经验之谈,但给我的启示不只是阅读上的技巧,而是更宏观的——我们应该在阅读中学到什么? 至少,我们不应该只是为读而读,而是为做而读。

如果你想解决读过就忘的问题,这本书很值得一读,里面的技巧很实用。


徐疯疯


我有一个朋友,她曾经把房子租在一条小巷子里。有一回她带我七弯八拐,才到她所租的房子。然后她回过头,问了我一句:“你知道下次怎么到我这吗?”我说不知道。她给我翻了个大白眼。


之后,她再带我回出租屋的路上,我就开始留意路上的标志性建筑物,比如前方有个理发店,在理发店处要左拐,然后我会看见一家火锅店,最后小巷子的第一家,就是她的出租屋。这样下来,我下次到她出租屋就不用她带了。


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你有没有带着目的去阅读,就决定了你读书的结果。以下是我今年读了多本阅读书之后,总结出的一套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看目录、前言和后记

我这里假设你阅读的是纸质书。


从拿到书开始,你就要看一下这本书的封面和作者简介,这能帮你快速了解这本书的大概内容。

看完之后,你就要仔细研究一下目录,从目录中,你可以清晰看到这本书的结构,比如《微习惯》就是递进结构,作者介绍了微习惯的概念、大脑的工作原理、微习惯的好处以及如何用微习惯策略,养成好习惯。


《影响力》这本书就讲了六个原理,每个原理都是独立的,看书的时候可以从任何一个原理看起。


有些作者也会在前言部分,介绍书籍的内容和结构,后记也会再涉及到这本书的内容,这样下来,你对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就有了大概的了解。

纵览全书

在这一步,你就是将整本书纵览一遍,也就是大概看看每一章的前几段和后几段,还有大标题和小标题,但不要停留太久,例子什么的略过去。这样你就可以知道哪些是你需要阅读的重点章节了。


开始阅读

我们刚才已经纵览了全书,挑出你要阅读的重点章节。这时候,你可以开始正式阅读了。


阅读前你可以再纵览一下你所要阅读的章节,也就是前几段和后几段,以及大小标题和黑体字部分。


然后,我们要带着目的阅读,也就是对每个标题进行提问。


比如,在《刻意练习》一书中,有一个章节是讲“心理表征”,你就可以对这个标题进行提问:“什么是心理表征?”"它和我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带着这个目的阅读,读完后,你假设你旁边有一个不知道这个知识点的人,你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概念复述给他听。注意,是用你自己的话,而不是作者的原文,并且你还要将这个概念和你的生活联系起来。


举个例子:

心理表征:就是你对某一件事或某些信息所形成的心理画面。心理画面越清晰,心理表征就越成熟。
联系:刚开始学习跳舞的人,很难同时协调很多动作,可能做了一个动作后,下一个动作就忘了,她们对这些动作信息形成的心理画面很不清晰。等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她们就能将这些信息全部整合在一起,并在心理形成一幅清晰的画面,这时候她们的心理表征就很成熟。


等你“啃”下这个概念后,你就可以专心下一个小标题。


比如,当你读完心理表征这个概念后,你再看后面几页,你会发现内容都是介绍这个概念的具体应用,这样你就可以看快一些了。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心理表征这个概念了。


这样下来,你对这个章节的内容就非常清楚了。接着,下一个章节你用同样的方法阅读。


素材积累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还可以用将一些金句用线划起来,在素材的旁边划一道竖杆(因为素材都是一大段,划横线不方便)。我用的都是铅笔,画错了我可以擦掉,这样比较方便。


然后你可以用手机拍照,将这些金句和素材上传到云笔记本,或者你看的是电子书,那就直接复制粘贴,非常省事。这些素材都可以运用到你以后的写作中。


输出

按刚才那样有目的读书,你肯定不会马上就忘了书的内容。这时候,你就可以针对书的内容画一个思维导图,然后写一个书评。


像这样,将一本书拆成很多部分阅读,就直接降低了你阅读的难度。而且,你对这本书的内容和结构也印象深刻,这就达到了深度阅读的目的。


我是漾姐儿,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关于学习、自我成长问题。如果你对我的答案有不同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漾姐儿读书


深度阅读,必须做到这两点

你想做到深度阅读,最核心的目的是想让自己读懂,那么我告诉你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抛弃传统的读书方式,把一本书读三遍。

第一遍:快读

花半个小时时间,不做笔记,不思考。就是拿起一本书来回翻,就像读报纸一样,重点是找到哪些重要的内容。找出需要你重点读的,把它标注出来,或拿一个便利贴贴上去。记住,这个时候要快速读,不做深度笔记,只是找重点。

第二遍:深读标记的重点

把你标注的重点,花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全部仔细读一下。至于其他的地方,直接略过或不读。这个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千万要忍住不要去看那些你没有标注的地方。

因为你第一次读的时候,你根本就它们忽略掉了,这证明这部分对你是没有用的,也就是说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必须对于信息做出决策,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然后只关注有用的,所以,第二遍精读有用信息。

第三遍:关键的一遍

回顾你读过的内容,然后做好总结,一定一定要做总结、做笔记,你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形式,也可以通过写读书笔记的形式,或者其他方式,如向别人分享的方式,把你所读的这些重点内容里面的知识点,包括自己的反思写出来,并且展示出去。

在第三遍中的重点就是消化、吸收并且输出的过程,而这事决定你的读书是不是有深度的标准,你能够总结做得非常好,向别人讲的非常好,说明你把书弄懂了,弄明白了,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让你自己更有深度阅读一本书,而不是像传统那样,翻一翻,读一遍,然后就结束了。

最终,再次强调,这种三遍读书法,第三遍是最关键的,但前两遍也必不可少,这都是前期积累和筛选的过程。

读书达人(年均300本)
公众号:千城Slash
读书行万里,梦想走千城

在下千城


不请自来、干货分享、绝不私藏 ~

我是明哥,前麦肯锡战略咨询顾问,埃森哲管理咨询顾问,13年职场经历,一个喜欢用思维导图架构PPT的老司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成为职场精英。

个人观点

阅读包括3个阶段,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前两个阶段,都属于了解书本内容的粗浅阅读,而分析阅读,即带着问题去阅读,将自己是思想、知识与书中的内容进行匹配,对部分内容进行深度研究和评判,因此,第三种阅读方式,是价值最高、记忆力最深刻的阅读,下面我慢慢给你讲,文末有阅读工具分享。


观点:读书的最高境界:学到、精研、转授他人



一、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属于非选择性阅读。

学生阶段的阅读,大部分读书基础阅读,目的就是死记硬背或掌握知识点,比如语法、词汇、专业知识、技巧等。


二、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属于有选择性阅读。

我们首先会基于下面的四个原则选择书籍

  1. 书名、序、副标题

  2. 目录

  3. 索引

  4. 出版者介绍

然后,我们会开始挑选篇章(开头、结尾)、 随意翻一两段(基础脉动)进行阅读,觉得有趣或有用,才会认真阅读,但思路还是快速检视、快速了解感兴趣的内容。


三、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属于有选择性阅读。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 ,我们会从书的分类、整体性内容、内容的逻辑顺序,找出作者想表达或想问的问题,有四个基本要求(Rule 1~ 4)。

  1. 书的分类 RULE Ⅰ

  2. 简述书的内容(整体性) RULE Ⅱ

  3. 顺序组成架构 (复杂度)RULE Ⅲ

  4. 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RULE Ⅳ


第二阶段

  • 找重要文字,达成共识 RULE Ⅴ

  • 圈重要句子,找出主旨 RULE Ⅵ
  • 寻文句关联,架构论述 RULE Ⅶ
  • 找出作者的解答 RULE Ⅷ


第三阶段

最终要、最有价值的阶段


读书的最高境界: 学到、精研、转授他人


小福利

训练逻辑思维,就用个思维导图工具,免费分享2G的软件和模板,获取方式:

(2)思维导图大礼包 (注,不是在评论区,是发私信哦)


关注【思维导图PPT】,每天分享一篇思维导图、PPT、职场技巧干货,希望你的每次来访都有所收获,感谢您的点赞、转发、助您早日升职加薪!

思维导图PPT


在博览群书过程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要做到精度,这样就可以对书中作者的思想有深层次的解读,对书中的精髓也有了全面的吸收。这就是深度读书,对每个人来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掌握。

首先,读书要选择好读书的方向,对感兴趣的书做一个规划。在琳琅满目的各类书籍中,从书籍的出版说明或者序及小引中浏览一下,从中筛选出要读的书。

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对描述的重点部分可以做一个标注,将书中的精彩部分可以多读几遍,甚至有的重要和精华部分可以做一些读书笔记。

最后,一本书读完后,回忆一下书中作者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对书中的观点进行分析提炼,整理出一个全面的总结,这样才能达到深度读书的结果。

总之,有“读书破万卷”的精神,还需在浩瀚的书海中,对重要的有思想的感兴趣的书,作为“深度读书”的对象,孜孜不倦的做到深度读书,将书的中心思想做一个全面了解。


滨磊


我跟你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书读的不少,没有自己的知识框架。谈论到某一个问题,看到别人说的头头是道,很羡慕。但是,同时也会问自己,我也没有少读书,我为什么不能像别人那样?

因为有这个困惑,我读了几本阅读技巧方面的书,推荐原尻淳一《高效能阅读》给你。这本书无论你是低阶阅读者还是高阶阅读者都能学到你想要的方法。下面是我阅读这本书中的收获。



精准读书

一个班的学生听同一个老师讲课,不同的人收获不一样。我们总是说,会预习的孩子,学习效率更高。为什么?因为他们带着目的与问题进课堂,没听课之前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读书如同听课,主动选择内容,阅读效率更高。

方法1:自定义索引

目录概括整本书的内容。但是,对读者来说,真正重要的只有一部分。

如果我们能够为自己量身订制目录,就能精准定位内容。

这个重新定制的目录包含“我”需要的重点。方法就是:我们拿到书之后,快速将书翻一遍,把自己感兴趣、想深入了解的章节折页。在书的封面后面有一张空白页,在空白页上写上章节和页码,个性化目录就完成了。

当我们想进一步阅读的时候,只要看自己编制的目录就可以。

方法2:标记重要章节

有时候,我们被书中某一句话或某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当我们想重新读一遍的时候,把整本书翻遍了,就是找不到,真是抓狂。

要迅速定位这些重点内容,我们在阅读的同时就给他们贴标签,在标签上写上章节名称或者关键词。

等到我们需要重读的时候,几秒钟就能精准的找到他们。

读成专才

垂直阅读

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精,只能把我们变成万精油式的人物,放到哪里都可以,但没有你也可以,因为可替代性太强。

要想成为拨尖人才,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专属领域。就像提及职业规划我们会想到古典,谈到社群运营我们会想到Better me,演讲会想到龙兄,DISC会想到徐海峰。优秀的人会主动给自己贴标签,先打造一个专长,再考虑广博。

我选择在育儿领域深耕,我首先需要阅读育儿经典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蒙特梭利的《童年的秘密》等等。

等我把专业知识深挖到一定程度,超过80%的人,再继续围绕这个主题做周边学习。这样深与广都有了。

多读多思

有人说: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一个人学习道理有三层境界:第一层,知道;第二层,懂得;第三层,做到。

我们容易忽略第二层。懂得是指把道理与自身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说到要努力,有的小伙伴选择报各种班,学得很多;有的小伙伴选择约聊各种大咖、升级思维;有的小伙伴埋头苦读。各种方法都可以,关键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人云亦云。

很多人别人做什么,他也一窝蜂似的跟着做,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说白了,这还是懒,是思想上的懒。

解剖知识

以终为始

原尻淳一在书中援引了达芬奇的话:“一开始先考虑最后。”言下之意,明确自己看书为了什么,然后你就知道怎样读书了。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的学习只是跟着感觉走。

我阅读的目的是概括书中三个重点,写一篇书评。刚开始,我的阅读顺序是这样的:

看目录→看书→重点地方折页→重读书中重点→归类→看目录→归类

结果,反复阅读、反复归类,还是很难找到书中的3个重点主题,知识依旧像星星一样散落在书本里,零零碎碎很难捡起来。

后来,我的阅读过程做了如此改进:

看目录→写3个问题→读书→重点地方折页,同时划分到归属问题→回答问题

两个阅读方式的差别是:前者根据信息归纳信息;后者根据问题,主动寻找信息,归纳信息。前者消耗时间很长,一直在反复找出三个重点;而后者有了重点,去书中要答案。

我们要在头脑中想象读完一本书最后做什么,然后倒推出事前准备,就可以最大程度节省劳力。

解剖书本

读一本书,我常想达到一个效果:把书里的精华吸收,变成自己的骨肉。这样,我就可以安心的把书放在书架上,而不是随身携带了。

设计

原尻淳一认为杂志与报纸不同,布局与设计优美。颜值非常重要。我们读到一本好书,或者一篇好的微信文章。可以考虑一下,我的阅读感受如何,是不是这篇文章从视觉上很赏心悦目?

如果我的阅读感受很好,我们可以学习它的排版,配图、行距、字体等等。

框架

有的文章框架设计很经验老到,让我们拍案叫绝。

前两天我读到一篇好书评,作者把读书当做吃饭、吸收营养,开篇通俗易懂,一眼抓住我的注意力。写完文章主体之后,作者又把读书与吃饭做类比,与开头呼应,让人觉得形象生动、简单易懂。

这样的结构,如果读者觉得好,就可以收集下来,模仿他的格式写文章。

论据

如果你以写作为目的开展阅读,看到书中的好例子,不妨把他摘取出来。

有一段时间我学着制定计划,当时读到一篇文章,它讲了一个马拉松冠军。

记者采访他:“你认为自己之所以能赢,是因为什么?”

马拉松冠军回答:“因为我的大脑!”

你一定会觉得这个答案是故弄玄虚吧,运动员赢不是因为体力而是因为脑力,骗谁呢?

事实是,这个运动员每次比赛前都会实地观察,把长长的路切分成几段,为每一段路程选一个路标。这样,他每跑到一个路标,就知道自己离终点还有多远。

而其它的运动员呢?跑得精疲力竭,终点依旧遥遥无期。

这个故事足以证明计划和阶段性目标的重要性了吧!

我们就可以把它截取出来作为写作素材。

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有人说:大脑不是用来记忆,而是用来思考的。

不会做笔记的人,头脑就像被猫咪搞乱的毛线团,乱七八糟。等到有一天,他需要用大脑思考的时候,大脑用于记忆,内存不够,卡机。

我读书的目的是输出,写书评或说书稿,所以抽取出一本书的3-4个重点对我来说很重要。以前,这对我来说是个难点。

原尻一郎提到梅棹忠夫先生的“知识生产的基本概念”。梅棹忠夫认为知识生产有三个步骤构成:1.信息收集;2.信息的结构化;3.文脉化。

有关信息收集,我更喜欢书面信息而不是电子信息,因为书面信息在做整理的时候更直观。我看到有趣的故事,会将故事梗概写到一张便利贴上, 同时为它选一个主题。

之后,就是信息的结构化。在这个环节,我将便利贴根据主题分组。为什么说书面信息更好呢?因为在分组的时候,可以直接移动便利贴分类。

最后,根据写作主题,将信息分捡排列,形成文章的框架。

如果仅仅是写文章而不是写书,我认为做到第一步和第二步就足够了。

我相信你读完这本《高效能阅读》,就能学会如何读懂书,并有收获了。


小慧聊育儿


我简单的说一下我的观点。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深度。

首先我觉得可以先考虑一本书的构成。一本书是由前言,目录和内容构成。我们首先要看的是前言。为什么,因为前言是作者对于他的思想的深度概括。但是关键在于怎么看。你要从前言得到的是什么。是作者的中心思想。因为前言中有很多的作者的写作历程,背景等等。但是我感觉最重要的是提取出中心思想,而其他的可以选择去看。

接下来是看目录。目录的作用是什么?他是这本书的内容的一个大的构架。而我们看目录就是要掌握它的构架。试着找到它们的联系点。我认为可以用思维导图去构造出来。

而接下来就是正文内容了。其实阅读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跳读,可以细读。而我们决定用什么阅读方式的原则一般是书籍的种类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想要怎么读。我们感兴趣的程度。那是不是说深度阅读就是要仔细的阅读,一字不落的读呢?当然不是,每一本书都有一些是不太重要的,它们起到的作用只是一个引导,引导你去到作者的世界。其实作者最后只是想要你通过这些内容得到一些东西。比如一些事例。(但是小说类的书除外,因为它就是以多个故事来形成的。我感觉小说可以速读)。

阅读最重要的一步是思考。思考才是重点,关键。是深度的深的关键。而深度能有多深就要看你思考得有多深。

那如何深入的思考。我认为就是问为什么。不断地问为什么。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把这些内容给彻底了解。

思考过后,你要做的是把每一章的内容也进行一个概括,把每一章的中心思想给概括出来。然后写在每一章的后面。记住能多简单就多简单的概括。这是很有难度的,因为这是考验你对于这一章的思考深度,这是检验你思考深度的一个方法。所以能用30个字概括完的就不要用50个字。


我是谁82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把阅读比作一棵树,那学会去阅读就是一把刀了,而《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教你怎么把这把“刀”磨锋利,有效而快速地砍下阅读这颗“树”。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莫提默·艾德勒,是美国有名的教育家 。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人》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相异而闻名于世。 这本书是艾德勒最享有盛名的一部著作。最早出版于1940年,此后反复重印、再版。1972年,艾德勒的助手,哥伦比亚大学的查尔斯·范多伦教授对这本书大幅增补。《如何阅读一本书》在国外发行了近80年,一直是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常客。而在中国,这本书也重印了30多次,可见这本书的影响力。

这本经久不衰的著作从主动阅读,阅读层次,阅读实用技巧几个方面入手,告诉我们怎么由浅入深地阅读,怎么做一个有风度的、合格的读者。

由被动接受学会主动阅读。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想提升自己想好好阅读一本书,于是靠着床头,调好灯光,刚看了一会,手机响了,回复下微信,朋友圈那里又有小红点,忍不去点进去,开始刷朋友圈,半个小时候想起我今天不是要好好阅读吗,关了手机重新把视线拉回到书本上,可看了10分钟不到,眼皮挣不开了,告诉自己算了,睡吧!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想治失眠,就给他一本书吧!为什么一拿到书会犯困?艾德勒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我们在被动阅读,不知道要在书中获得什么?二是现代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而一本好书是“高于自己理解的书”,我们的阅读能力不足导致我们没法看下去了。因此要想不拿书就犯困我们应该要做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带着问题去读书,并努力提升自己的阅读力。艾德勒提出我们阅读时要对自己提出四个问题,并自己回答出来。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让自己阅读时像个“侦探”。除了拿书就困,看后就忘估计也是很多人不愿意阅读的原因。“我看了就跟没看一样,里面的内容我完全不记不住”、“这本书不错,值得不读”,“怎么个不错,好在哪呀”“额...就是感觉不错,我也说不上来哪好。”如果是这样那你根本没有理解你看的书。艾德勒告诉我们其实阅读是有四个层次的的,而且层次是渐进的,就像一个侦探一样对书层层剥茧,找出书最核心的主题和线索,循序渐进地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这四层分别是:第一层基础阅读、第二层检视阅读、第三层分析阅读和第四层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就是初级阅读,学会基本的词汇和段落分析就会了,这是在小学时就可完成的。

检视阅读就是花少量时间的略读。通过看书名、索引、书衣等内容了解书的类型。然后快速浏览全书的目录,挑选跟主题相关的章节看下,搞清楚全书的结构。最后把书打开来,随便翻几页,特别是最后两页,念个一两段。这样略读下来你就能了解 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整体框架是怎样的,作者准备通过哪几个方面来进行阐释他的主旨,这些方面中你最想要了解的是什么?作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我有用吗?

分析阅读就是精读,对全书完整而优质的阅读并且是追求理解的阅读。分析阅读又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掌握全书结构大纲,第二阶段是找出作者的共识、主旨和论述,第三阶段跟作者辩论然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么说吧,如果将书看做一个人,那么第一阶段是透视出它的骨架,第二阶段则就找出它的血和肉,而第三阶段则是对它这个“人”表达你的看法。

主题阅读最高层次的阅读,也是系统化的最有收获的阅读。比如你想了解焦虑这个主题,那么第一步你要先去找关于焦虑的书,那怎么找呢?你可以看索引,去图书馆查找,当然现在互联网信息如此发达,你也可以去百度,豆瓣,知乎等平台去找。通过搜索可以找到《控制焦虑》《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等等关于焦虑方面的书,再建立一起书单。第二步就是用检视阅读的方法找出跟主题有关章节并做标记,但记住这时就不要全书去读了,只读与主题有关的。例如你找提高阅读速度这个主题,在《沟通圣经》以及本书中都有这方面的内容,这时你只需阅读沟通圣经中的十一和十二章提高阅读速度,增进阅读效率这两章,其他章节不再阅读。然后找到一套中立的词汇形成自己的共识,再列出一些问题,让作者来回答。最后对于有冲突的论点进行整理和讨论。这样读下来,你对你想了解的主题能充分了解并理解了。

读书就要读经典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是本趣味性不强但却经典的好书,这样的好书值得多读几遍,然后凭着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最后破茧而出。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曾道:“读书人,读得广,却读不通,达不能兼济天下,穷不能独善其身;读过书的人,读不一定广,但读得通,经世致用,举一反三。”就让我们一起好读书,读好书,做个读过书的人。


小马骑高高


如何深度阅读书籍?这个提问与我有关,我想作出回答。工作之余选一本好书,专心致至地认真阅读,对于爱好读书人来说,这是一种闲情逸致,修生养性的书香生活。


受读书的影响,很早就是一个人单独生活。每当夜深人静,每逢节假日,一个宅在自己的小书房。一本书,一杯茶,一支笔,一个笔记本,还有那一首又一首低沉的古典轻音乐。这种浓厚的书香气息,解除了白天工作的劳累,没有孤独寂寞,只有趣味无穷,乐在其中。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既不要颜如玉,也不要黄金屋,只要能够把我选择的那本好书,做到了深度阅读,我就知足常乐。不动笔墨不看书是我早已形成的习惯,书中普通的内容我是一目十行,那些好的语言修辞,我就认真阅读,并打上记号。当读到精华的一部份,那就是一字一句仔细推敲,直到完全理解为止,然后再做下笔录。当这本书读完之后,再写下读后感,有的人生哲理,有的那感人的故事情节,就变为了自己的文章。


我的读书很痴迷,有时读到夜半三更,还是舍不得放下。有时当书中的内容让我泪目的时候,我还是夜不能寐,浮想联翩,已是东方拂晓,还是欣然命笔,于是写下了各种各样零碎的文章。我这样的读书算不算深度阅读,我不清楚,我只是执着地沿续这种方式去读书。


我常常这样问自己,我是不是读书读成了书呆子,如同范进中举,我不承认,因为我曾经也有过成功和荣誉。我现在一事无成,人生极度地落魄,是不是活成了当年的孔乙己,也不是。因为我还在寻找自己的出路,一旦认准目标,我将勇往前行,一干到底。

在我人生的低谷,身边所有的人对我避而不见。唯有那一本本传记文学对我真情的陪伴,那些成功人士的踏平坎坷成大道,让我有了斗罢艰险又出发。于是我的诗在我眼前,我的远方就在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