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三个误区,挑到称心如意的养老房!说说中介不会告诉你的事

很多朋友都在问,如何购买一套适合老两口居住的房子。 有的人是给自己养老准备,有的人是给家里的老人购买。

购买养老房的时间点,一般会是在老人退休前后的那几年。我认识的一位北京的大妈,退休后把北京三环以里的一套房卖掉,然后游刃有余地在大理洱海边买一套养老房,过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

摆脱三个误区,挑到称心如意的养老房!说说中介不会告诉你的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很多人一生的梦想。

这里就说到了买养老房的第一个误区。

社区成熟度

很多老人的美好愿望,是退休以后要享受田园生活,在城郊、海边购置一套住房,甚至在农村乡下买个小院子。 这些住房固然很好,空气清新、环境静谧。但是居住的时间一长,就会发现, 购物、交通、就医都不发达,生活非常不方便。于是,大多数人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还是会想方设法搬回到城市里。 因此,老两口买房,一定要考察社区,步行5分钟以内一定要有超市,步行10分钟以内一定要有公交车站,车程10分钟以内要有医院。如果和子女在同一城市的话,与子女的住房在步行10分钟的距离,或者通常说的,“一碗热汤”的距离是再好不过的。之前在考察一处养老楼盘的时候,中介比较良心,告诉我说,这个小区,2020年交房,但是由于周围配套不齐全,住宅楼盘比较少, 至少要5-8年后,医院、学校、商超才能配置成型,那时候才比较适合长期居住。

另外一个初老老人经常会忽略的问题是,水土不服。很多北方人在南方买房,三亚、珠海、北海,这些地方好是好,但是对于北方人来说,很多人不适应南方的天气,在南方越冬绝对提不上舒适。 我周围不少人在海南的房子都是长期闲置状态。 再比如前文说的北京大妈,在大理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短期住着是好山好水好心情,但是时间长了,对于高原地区的海拔还是不适应,身体不适,还是回到北京了。养老和旅居不是一回事儿,如果要长期生活的话,最好还是选择离自己的家乡城市或者长居城市比较近的地方。一线大城市的空气糟糕,交通拥挤,确实不宜老年人康养,如果要逃离的话,也要选择100公里以内的卫星城市,高速或者城际高铁相连, 交通在一天能够往返。这样的话,无论是自己偶尔办事、探友,还是子女探望,都比较方便。 选择异地养老的老人,在购房之前一定要多考察城市,短期居住几次,再做决定。

我的一个朋友的父母,生活能力很强,会操持农活儿,种菜、养鸡都是一把好手。 在郊区买了个大院子,一半种花,一半种菜,还搭了个棚子养鸡,一条狗狗看家护院。 平时吃自己种的菜,自己母鸡下的蛋,日子过得很舒坦。不过,第一,没有农活儿基础的老人就不要尝试了,不会干的话,一般年轻人,都干不动; 第二,这种生活,大概率只适合初老老人,我说的这对老两口,在郊区院子里住了5年以后,也重新在城里买了房子,回市区居住了,问起原因,说是干农活儿太累了,干不动了。

摆脱三个误区,挑到称心如意的养老房!说说中介不会告诉你的事

农村小院看上去很美好,但是,作为养老房要慎重!

合适的楼层

这一项真的要划重点了,因为很多老人都选错了。 我在给父母买养老房的时候,当时是单位组织集中购买,大多数是刚退休或者临近退休的初老老人。房子是六层南北通透的,小区安静、绿化好,周围都是老同事、老邻居,非常适合养老。我们当时选择的是一层,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傻,选错了。 因为大多数人都觉得一楼阳光不足。 确实,因为有树木遮挡,有周边楼房遮挡,每天室内光照时间比较短,室内显得阴暗,缺乏阳光照射消毒, 也容易滋生细菌。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解决,第一, 家具和软装都选择浅色系,比如窗帘选择白色的,家具和地板选择米色的;第二,选择一些给室内加亮的软装,比如大镜子,比如大型绿植,比如落地灯;第三,配一盏紫外线消毒灯,每个月开一次消毒、通风,特别是卧室,每次消毒过后,被子会散发出阳光的味道,连晒被子的体力活儿都省下了。

说完解决办法,再说说养老房选择洋房一层的好处。首先,对比高层住宅和洋房,不差钱的情况下, 一定要选择洋房。 第二,宁选洋房一层花园房,不选顶层露台房。 为什么呢?年轻人一般喜欢住高层,而且楼层越高越好,凭栏眺望,一览城市风光,很小资。 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讲,高层住宅有很现实的缺陷,而且越上年纪越难以忍受。

上文说的,我给父母买养老房的时候,很多初老老人觉得自己腿脚灵便,身体健康,爬个3、5层楼不成问题。于是争相选择高楼层。 现在时间过去了7、8年, 楼上的老年人们也到了70左右的年纪,上下楼日渐费劲,经常是一步三停,唉声叹气。住我家楼上的一位大妈,心脏一直不好,去年安了支架,还有慢性糖尿病。医生让她经常运动,可是她说住在五楼真的不想动。后来她儿子给爸妈在小区里花大价钱租了一套一楼的房子, 现在大妈每天出门散散步,大爷搬把椅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撸狗,老两口气色越来越好了。

再说一个儿女都不愿意提,但是却非常现实的问题。 人上了年纪,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遇到个急病,叫120或者999送医,住在一层的话,医生来了,担架抬起来就走。要是住在高层和电梯房,那可就费劲了, 有的高层电梯小,担架上不去;有的小区物业不给力,半夜急病,找不到电梯管理员; 有的楼道堆满了杂物,担架根本过不去,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急诊医生都很敬业,会尽力抢救、尽力解决问题,但是因为楼层高,而可能耽搁的时间,可都是性命相关的几分钟。 儿女都希望父母健康,但是真的要为父母考虑这些万一可能会发生的特殊情况。

摆脱三个误区,挑到称心如意的养老房!说说中介不会告诉你的事

高楼大厦是城市化的标签,但是真的不适合老年人居住。

恰当的户型

儿女有孝心,经常想给父母买一套大房子。 其实真的不必要的,养老房的总面积不要太大,方便收拾打理,老两口居住的话,70-90平米就足够了,一定要买平层,不要买复式,或者LOFT。但是,养老房要注意“二大”。

第一,卧室要大。近些年流行的房型,都是卧室小,客厅大。买养老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测量,主卧里面,一定要足够放下两张1.2米的床以后,仍然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医生经常会建议老年夫妻分床睡眠,第一,老年人觉轻,分床而眠,避免一个人活动,另一个人就惊醒,影响睡眠质量; 第二,老年人抵抗力差,睡在一起容易相互传染。 所以,即使现在是睡一张大床,也需要考虑周全,方便以后分床而眠。 我认识的一对80多岁的老年人,大妈身体不好,不能自理,常年卧床, 需要睡医疗床,他的老伴就在旁边睡一张小床陪伴。这样的情况,在初老的时候,经常是无法预料的。

第二, 洗手间要大。 老年人居住的房子,洗手间一定要大,方便做淋浴房,干湿分离。而且淋浴房也一定要大,因为以后很有可能需要子女或者保姆照料擦洗,淋浴房内在放置淋浴凳以后,至少还有一个人的操作空间。干湿分离也是必须的,以免洗手间湿滑。 洗手间大,以后老年人行动不便的话,也方便加装栏杆、扶手。

另外,对于养老房的话,至少还应该有一间次卧,以方便以后保姆陪床,或者子女陪床照料。

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家里面足够方便,即使生活不能自理,也可以居家养老。未来可能面临的针对失能老人的房间改造,在购买养老房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

摆脱三个误区,挑到称心如意的养老房!说说中介不会告诉你的事

养老房需要有一间大大的主卧。

根据我国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 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购买养老房,将是很多城市老人的抉择。 购买养老房以后,通常老人们已经不再有精力再次购房、装修。因此,购房之前,一定要精心考量。养老房,你准备下手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