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惠轶到王思聪,2019大佬们的生死存亡

从惠轶到王思聪,2019大佬们的生死存亡


  2019年是许多大佬的生死关头,一些看似强大的人也倒下了。

  撰文 | 王别闹

  出品 | 热浪财经

  2020年的春天快要来了,但有些大佬却永远地停留在了2019,接连不断地倒在创业路上。互联网寒冬之下,只有创新求变的生存欲望远远不够。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惠神难当

  

从惠轶到王思聪,2019大佬们的生死存亡


  惠轶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得编辑出版学学士和管理学硕士学位,也是长江商学院EMBA。惠轶为连续创业者,2008年创办北京途拓科技有限公司,此前曾担任IBM资深研究员,也曾任微软高级产品经理。

  他有极为敏锐的金融市场嗅觉,在上证指数4800点时果断清仓,躲过了股灾;入局P2P后高位隐退,先后退出了自己一手创办的花果金融和神仙有财,手握获利的上亿元安稳躲过P2P暴雷;投身币圈创立比特易,不到半年获得软银中国认可,因操盘能力一流被奉为币圈“惠神”。

  可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最后在别墅用自缢了断一生。年仅42岁的惠轶,在比特币百倍杠杆交易面前赌输了命,期货爆仓亏损2000个BTC再加上100倍杠杆,账面亏损高达140亿人民币。

  曾多次在采访中表示加密货币市场“投机性重”、“像赌场”的惠轶,终是没逃脱数字货币这一劫。2017年惠轶离开P2P进入区块链领域,当年10月创立了比特易,当时正是加密货币市场牛市的顶点,他表示要将比特易打造成区块链里的同花顺。但是钱赚了没太久,加密市场货币就走不动了。大量的区块链项目在二级市场跌破发行价,不少区块链投资机构也在走下坡路,投资一级市场的比特易自然也会受到大行情的不利影响。

  为了挽救公司颓势,惠轶在2019年5月铤而走险做起了合约交易。“保佑下午瀑布形成,我下半年就不用干活了。”5月31日13:15左右,惠轶在一个500人的区块链投资群里发出这句话。但惠轶没能等来他要的结果。之后,惠轶再没有消息流出,直到他自缢过世后5日,离世的消息才经合伙人张欣彤的朋友圈传出。

  惠轶公司的墙壁上写着,“你要是真的爱钱,钱的别名是自由”。也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也许是市场太凶险,斯人已去,愿生者珍重。

  生前风光身后难,一声叹息张振新

  

从惠轶到王思聪,2019大佬们的生死存亡


  10月5日夜,先锋控股与网信集团联合发布讣告显示,中国先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先锋集团)创始人张振新,与伦敦时间2019年9月18日,因多脏器衰竭、酒精依赖、急性胰腺炎经抢救无效,在英国伦敦切尔西和威斯敏斯特医院去世,享年48周岁。在突然死亡前的12天,张振新注销了自己的社交账号,他的最后一条信息是:“男人的牺牲精神从高到低:生命、金钱、名誉、时间。”

  张振新发迹于辽宁大连,是中国民营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团的一个代表,在互联网金融历史版图上都占有一地,被视为一代枭雄人物。他过往低调神秘,很少显露与公众场合,代其出面和掌管各块业务的大多是年轻美貌的女高管。

  巅峰时期的张振峰曾买下了4架私人飞机、数家英国星级高尔夫球场、游艇、珠宝、顶级会所和个人藏品无数,并坐拥3家H股上市公司,总市值曾高达400多亿港元。

  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业务是先锋集团的重要板块,但今年监管环境突变,P2P暴雷,网信证券、先锋支付先后被监管部门督查。今年7月23日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出现在大众媒体。当时先锋集团旗下的P2P业务网信普惠(原网信理财)被爆逾期之后,旗下网信证券、先锋支付接连出现风险事件。集团陷入生死危局,张振新表示会力挽狂澜、积极自救。

  接着他将数十亿资金押入区块链,还用现金购置矿机、矿场和交易所,结果这些资金随着虚拟货币价格的大幅跳水打了水漂。张振新试图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投顾等新赛道曲线救国,最终却困于资金流危机中没有了回旋余地。

  长年积累的资产风险和管理风险,加上现金流的快速枯竭,这座庞大的帝国在没有活水之后迅速坍塌成一片散沙,淹没了数十万计的债权人,其中还包括张振新自己的父亲和两位亲兄弟。

  曾经无缝跨界,却栽在P2P上的戴志康

  戴志康毕业于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读研后,曾任职于中信银行、海南证券等机构,28岁组建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富岛基金,同年,将300万资金创立的证大做成了百亿级。

  证大集团成立于2006年,戴志康持股80%,业务涵盖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文化艺术等板块。其中,戴志康最引以为豪的项目是综合商业体——证大喜马拉雅中心,从拿地到项目建成历时10年多,烧掉近30亿元资金。

  事后,戴志康也承认喜马拉雅中心“太超前”,虽然在文化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作为地产项目没有带来直接的经济回报。但后续地产业务也不顺利,著名的外滩地王之争是戴志康随后退出地产行业的原因之一。不过后来,受困于文化地产的布局,证大集团现金流日趋紧张,戴志康心生退意,于是在2015年退出房地产业务,将上海证大(00755.HK)股权悉数转让。

  错过了地产的黄金时代,戴志康杀进互联网金融以及文化艺术领域。但这个曾在在地产、金融、文化各个行业都如鱼得水的一代枭雄,一头倒在了P2P上。

  8月12日,正大集团旗下的资产端公司、主营借贷咨询业务的上海证大咨询投资有限公司被爆暂停业务、解散数千名员工。同一天,证大旗下的P2P平台“捞财宝”公告称停止新增业务和停止债权转让服务。戴志康在发表第二封公开信向投资者表示“有信心可以管到底”后的第3天,选择了向警方投案自首。根据警方披露的消息,证大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设立资金池、挪用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且已无法兑付。

  证大案是P2P行业监管趋严的一个代表性缩影。不仅仅是证大,许多P2P平台都牵涉资金池的问题,一旦平台决定良性退出或监管对平台采取清退措施,就有可能会出现资金兑付的风险。戴志康身陷囹圄应该不好受,但证大金服的员工和普通的投资者也焦灼的等待着一个充满变数的结果。

  走得太急摔跟头,冯鑫栽在不淡定

  暴风影音,你也许不用,但一定听过。这款风靡了中国互联网多年的软件,在11月22日的晚上猝死,APP挂了,官网也是一片乱码。

  2015年3月,暴风集团登陆创业板,40天里拉出36个涨停板,是风光无两的创业板“股王”,被业界封为“妖股中的妖股”。其创始人冯鑫因此身价突破100亿元。

  冯鑫行事保守,所以早期对于版权投入十分谨慎以致错失视频大势。上市之后暴风达到了自己的巅峰状态,冯鑫又开始对资本过于乐观,高估了自己的融资能力,拓展业务十分激进,这也为暴风没落和自己身陷囹圄埋下了伏笔。

  暴风学习乐视生态搞出了联邦生态,包括暴风TV、暴风魔镜、直播、游戏文化、体育等多个市场,当时的热门市场很快漏出疲态,暴风摊子大烧钱多,财务开始捉襟见肘。即便冯鑫质押股权募集资金也难以解救业务发展不顺,冯鑫又参与了MPS收购,一份暴风集团无力兑现的兜底协议不仅让合作伙伴招商银行和光大证券分别亏损35亿元和15亿元,也让冯鑫深陷牢狱、暴风猝死。

  市场上一系列的“偶然”曾造就了暴风的奇迹,让冯鑫忽视了自己用人和管理上的短板,最终因跟不上市场形势变化让暴风集团一夜倒塌。

  一战不行还要再战,30岁的少年王思聪

  王思聪执行案取得了新进展:已履行5000万,四道限消令被撤销。眼看着王思聪又要回到“国民老公”的位置,今日王思聪旗下普思投资自爆,王思聪在熊猫直播的投资中亏掉了20个亿。

  2019以来,王思聪风波不断。10月18日,王思聪持有的普思资本股权遭法院冻结;11月4日,他又列为被执行人;11月9日,因一个网络直播的诉讼,王思聪首次被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发布限制消费令。而后取消限制消费令后又再被限制,最后身负四条限制消费令。

  虽然今年对王思聪来说称得上流年不利,但他在电子竞技行业的的确确取得过傲人成绩。2011年8月王思聪入局电子竞技领域,并在之后收购CCM战队,将CCM更名为iG,成为电子竞技俱乐部的创始人。2018年,iG赢得了LPL的首个S赛冠军,直接改写了大众对电子竞技的看法。

  王思聪入局直播时,整个直播行业还处于启蒙时期,所以熊猫直播成立之初能毫不费力的拿下5轮融资,可见王思聪对市场的嗅觉是敏锐的。但2018年钱荒初现,加上直播行业开始兴起,虎牙、斗鱼形成了两面夹击之势,熊猫的烧钱生存模式撑不住了。

  之所以亏掉20亿之多,是因为王思聪作为熊猫直播的实际控制人出面为熊猫直播拉融资时,和投资者签署了连带担保,这也导致熊猫直播出事后公司债务牵涉到个人。经过近两个月,几十轮商谈,熊猫互娱近20亿元巨额投资损失全部由普思投资及实控人即王思聪承担。

  普思资本公告中称,普思资本投资的大部分项目是成功的,不能因为单个项目的失败就说成是普思资本及实控人整个创业失败,将继续创业。

  身上背着20亿的债务,王思聪可以继续站起来创业,其他的投资者呢?风口的时候,钱就像大风刮来的一样容易,但创业者还是应该做好随时迎接寒冬的准备。

  资本市场风起云涌,既要看得见风口,也要看得到风口后的洞是不是深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