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速度达到10马赫时,就已经能够突防全球所有的现役防空系统。请大神科普为什么?

评也


因为被拦截物与拦截物的速度差要大,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战斗机与空空导弹,战斗机最快能飞3马赫而空空导弹最快6马赫。

现在拦截弹道导弹的作战过程是发现→测算→计算→发射拦截弹→拦截成功,这个过程是首先侦查设备侦查到弹道导弹发射,然后通过战略预警雷达对它的弹道进行追踪,弹道计算机计算出弹道之后进行拦截点计算,这个过程完成之后就能发射拦截弹拦截弹道导弹,整个过程是基于弹道导弹助推段结束之后无动力下降,整个过程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那么拦截弹速度太慢的话导弹可能都落地了,中段飞行的洲际弹道导弹速度在10马赫以上,那么助推段结束之后它在地球引力的重力加速度之下会越来越快,类似于东风41这种导弹落地速度可达到接近30马赫,如果你拦截弹太慢东风41就落地了。

再者就是现在的导弹都可以机动变轨,如果弹道导弹中程变轨的话你拦截物被被拦截物速度一样的话你觉得你追的上吗?一般来说拦截物的速度至少大于被拦截物50%-100%,否则的话类似于抖音里面那句台词送你。

追不上我吧!啦啦啦啦啦啦。



李晓伟


导弹速度达到10马赫,就算是高超音速导弹武器了,目前世界上能够达到这个速度的导弹只有俄罗斯的先锋导弹、我国的东风17导弹、星空2导弹等,至于俄罗斯的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和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导弹、我国的凌云高超音速导弹,都无法达到10马赫的速度,最多达到7马赫。

图为东风17高超音速滑翔式导弹。

导弹速度到达10马赫左右就无法拦截,原因有3点。第一是飞行高度问题,导弹能飞10马赫,肯定不会在低空飞行,但是高超音速导弹也不会和弹道导弹那样自主在外太空飞行,他们飞行的高度大都在临近空间高度,这个高度对于防空作战系统而言非常尴尬,因为一般的防空导弹够不着这个高度,而能够得着的反导作战系统又无法对这种高速飞行的大气层内机动目标实施拦截,他们只能拦截计算好弹道和轨迹的弹道导弹。

图为我国最新展示的东风17导弹,它将会是世界上最早实现部署的滑翔式高超音速导弹。

其次第二点,高超音速导弹飞行10马赫,意味着所有的防空系统都来不及做出有效的反应。比如说,俄罗斯的S300PMU2防空导弹系统从开机到完全展开所消耗的时间是20分钟,如果导弹飞行速度为10马赫,那么在防空系统展开之前导弹就已经命中了目标,而即便是导弹系统有足够的时间展开,他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拦截,就算是拦截了,也只有1次机会,而这次机会还根本无法接战,因为这1次机会究竟是用防空导弹还是反导拦截弹都无法确定,一旦拦截不到,又是被直接命中,连尾追都来不及。

上图为美国X51A,下图为美国X43,都是美国研究中的高超音速飞行器,但是进展缓慢。

最后是第三点,有些高超音速导弹,甚至具备机动能力,比如我国的东风17滑翔式高超音速导弹,这个导弹使用滑翔式弹头,飞行速度达到了15马赫以上,在大气层边缘可以和打水漂一样改变飞行轨迹,多次再入大气层,这样的轨迹太过于灵活多变,任何导弹防御系统都不可能对其飞行轨迹进行预测,何况他飞行速度还很快,这个局面下,这种导弹根本就无法实施拦截。

上图为美国X51A高超音速飞行器,下图为我国的凌云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实际都是高超音速导弹。

所以说,高超音速导弹武器目前代表着军事科技发展的未来,也属于中美俄三大国手里最新的战略利剑,他的意义不亚于洲际导弹核武器,他使得三大国的战略打击力量再次趋于平衡,对于世界战争发展史有重要的意义。


海事先锋


目前全球范围内性能最好的几款防空、反导系统,所使用的反导导弹最大飞行速度也就在10马赫左右,如美国的THAAD末端反导导弹飞行速度约6马赫、以色列的“箭2”反导导弹速度约为7马赫、俄罗斯的A-135反导系统使用的53T6拦截弹速度约为10马赫。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 理论上将只要导弹飞行速度超过了拦截弹的最大飞行速度(也就是10马赫),基本上就完全占据了主动权。考虑导弹拦截弹的射程以及探测、跟踪系统的反应时间,其实作为进攻的一方,即使导弹速度只有5马赫,对于现役所有反导系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任何一款反导系统都无法保证能够大概率的拦截。

俄罗斯A-135反导系统采用的53T6拦截弹飞行速度可达10马赫

THAAD拦截弹的结构组成

反导之所以如此困难,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应为来袭导弹的飞行速度太快,对于反导系统的探测跟踪以及拦截弹的精度都极端苛刻。以现有各国装备的洲际弹道导弹为例,其射程均在10000公里以上,末端打击速度在20马赫以上,这样的飞行速度超过任何一款拦截弹,如果以相对30马赫的速度飞行,哪怕只偏差0.01秒,那么相对位置就会偏差100米!因此,想要准确击中来袭导弹,不仅要拦截弹飞行速度足够快,还需要跟踪系统能够精确的锁定目标并指引拦截弹精准命中。虽然目前包括THAAD、标准III等拦截弹在内都已经装备自导系统,但是不论何种导引方式都需要反应时间,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反导过程中,些微的延迟都将会之间影响拦截结果。俄罗斯A-135反导系统试验

美国海基X波段反导预警雷达

在应对速度超过10马赫的来袭目标时,现有拦截系统主要开始通过精确预测来袭导弹的飞行轨迹的方式进行“迎头拦截”,这样的拦截方式对于飞行轨迹相对单一的弹道导弹来说还有些用处(不考虑中、末端的机动),但是如果面对的是具有一定机动性能的来袭目标,就是其飞行速度低于10马赫,现有的反导系统也难以拦截。对付具有机动能力的高速来袭目标,要求拦截弹一定要用于高于来袭目标的机动能力,就像防空导弹打击飞机一样,在发现目标机动后,防空导弹必须要以更加迅速的机动能力提前导弹飞机将要抵达的位置才能保证击中,反导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来袭导弹的机动能力要比飞行强的多,而反导系统的拦截难度也将以量级形式增加。


不按照常规套路出牌的DF-17“水漂弹”,几乎无法拦截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这句武侠小说中的经典台词用在现代武器装备方面也同样适用,何况还有一句“最好的方式就是进攻”,超高的速度以及处于主动地位的导弹,想要成功拦截所需要的难度可比来袭导弹高出一个层次,也就是在同样的技术背景下,10马赫的拦截导弹拦截10马赫的来袭目标,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反导技术虽然难度极高,但也是世界大国的追逐的目标


威呐解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先人总结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至今仍是真理。导弹能够突破10马赫极快的速度,就是每秒钟能飞行3.4公里,以2500公里的射程算就只需要不到13分钟。要想拦截这样的高超音速导弹,目前的防空反导系统很难做到。

▲央视公布的国产超高音速武器图像

目前防空部队反应时间较以前有一定进步,例如S-400行军到完全展开需要10分钟左右,从展开完到战备状态需要3分钟左右;高超音速导弹在这个时间内已经完成发射到命中目标的任务。如果防空反导部队处于展开状态,S-400系统的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为600公里,10马赫的高超音速导弹飞行时间只有不足3分钟,导弹还未射出就已经被摧毁。即使防空反导部队的上述反应时间大为缩短,在高超音速导弹命中前将导弹发射出去,防空导弹主动拦截还不考虑飞行速度,但防空导弹拦截目前的几倍音速飞行器还存在着失败率,这一数据在高超音速导弹天顶俯冲攻击或高速滑翔飞行的攻击面前还将进一步提高。

▲美国X-51高超音速飞行器

速度快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高速变轨,琢磨不透在哪拦截。高超音速具备多次变轨的能力,即使空中有高空预警卫星做到实时识别和监控,防空导弹也不可能多次改变飞行轨迹拦截目标,只能看着它命中己方设施而无能为力。防空导弹拦截飞行器必须做到精确,差一毫都有可能擦肩而过,10倍音速导弹在一毫秒已经飞出去3.4米,当弹体有多大啊!即使防空导弹能够做到变轨拦截,这中间传输信号也需要相当时间,反应过来高超音速导弹已经进行下一次变轨。

总的来说,目前的防空反导体系拦截数倍音速目标已经显得困难重重,况且还是具备多次变轨飞行的高超音速导弹,以目前的防控体系很难将其拦截,即使同时用多枚导弹进行拦截,成功率也不会太高。


軍见


题主的说法有误,中导不易拦截不代表10马赫速度无敌!现在洲际导弹速度可以达到16~22马赫,但是这种速度依然无法逃脱反导系统的拦截。

中导难以拦截的主因并不是因为速度大,而是因为预警时间不足。拦截导弹的原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导弹发射后,发射另外一枚拦截弹提前在导弹飞行路线上设伏,进而击落导弹。所以呢,拦截导弹必须要提前知道飞行导弹所到达的轨道才能半路等拦截。这便显得预警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导弹在上升或者下降冲刺的时候是无法拦截的,因为这两个状态无法提前计算所能到达的轨道路线,拦截弹也就无法提前在行进轨道上等着。

唯一能够拦截导弹的时间是在导弹平飞阶段,这个时候轨道已经固定了。但是这也是中导难以拦截的主因,中导的平飞阶段非常短,以某风为例,射程3100公里,从发射到落地总共也就9分钟时间,而平飞阶段也不过3~4分钟,这3~4分钟时间里必须要造成预警,发射导弹到既定轨道去守株待兔非常难,如果再碰到可以机动变轨的中导那就更加难了。


优己


高超声速导弹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一种先进武器,这种导弹的速度往往超过10马赫,最大瞬时速度甚至在20马赫以上。经过不断测试和改进,全球已服役的高超声速导弹,其射程也十分可观,部分导弹的射程超过了1000公里甚至2000公里。在研究高超声速导弹方面,中国已然走在了世界前列。前段时间亮相的东风-17导弹就是一种高超声速导弹,它的速度超过10马赫,射程超过1500公里,而且它所使用的全程滑翔技术更加先进,拦截难度更大,足以突破现有的任何反导系统。

东风-17的全程滑翔弹道技术

据专家介绍,东风-17虽然只是一种中近程导弹,搭载的也是常规弹头,但是却被列入了战略武器,主要原因是东风-17不同于普通的战术导弹,而是一种几乎不会被拦截的高超声速导弹。有军事专家表示,东风-17导弹是全球第一种实际服役的全程滑翔高超声速导弹。传统的中近程导弹大都是“水漂弹”,飞行轨迹采用的是“水漂弹弹道”或者“桑格尔弹道”,导弹在大气层边缘高度进行反复弹跳,整个飞行过程是先弹道式,再弹跳式,最后是滑翔式。此外还有一种“钱学森弹道”,是先弹道式,再滑翔式。

两种弹道均未考虑气动热影响,高超声速导弹的气动热峰值可能会超过现有冷却材料的防护极限值。而东风-17采用的全程滑翔技术,非常适合高超声速导弹,是对“钱学森弹道”的改进升级。使用此技术的导弹具有高升阻比,在飞行过程中不会飞出大气层,依靠自身的升力和重力实现飞行平衡,从而实现远距离滑翔。

现有反导系统为何无法拦截?

众所周知,美国的反导系统是最完善的,反导技术也是世界领先。美国构筑了一体化的反导体系,主要包括三个系统,分别是拦截系统、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其拦截系统可分为陆基中段防御系统、宙斯盾反导系统、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末段高空区域拦截系统(THAAD)和爱国者3导弹系统(PAC-3)。美国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主要是部署在本土的地基拦截弹。宙斯盾反导系统也称海基反导系统,主要力量是部署在全球各大洋上的几十艘宙斯盾战舰,携带有标准3舰载防空导弹。末段高空区域拦截系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萨德系统(THAAD),总计有7个导弹连和200多枚拦截弹。爱国者3导弹属于末段大气层内反导系统,美国总计有上千枚PAC-3拦截弹。

美国反导系统拦截弹的主要类型及性能

导弹被拦截,起直接作用的就是反导系统的拦截弹。那么,美国防空导弹系统主要使用哪些拦截弹呢?它们的性能如何呢?首先看一下陆基中段防御系统的拦截弹。中段拦截弹由三级固体助推火箭和“大气层外杀伤器”(EKV)组成,最大射程4500公里,采用GPS+惯性+末段红外/光学联合制导方式,通过陆基导弹发射井发射。该拦截弹的长度为16.26米,弹径约一米,发射重量14.68吨,弹头重量64千克,拦截速度超过7马赫。宙斯盾反导系统的拦截弹主要是舰载标准系列防空导弹,主要是标准3导弹。该导弹增加了第三级火箭发动机,换装了动能杀伤的EX-142型动能拦截器,能够拦截射程3500公里以下、采用有限突防措施的中近程弹道导弹,拦截高度为70~500公里。萨德系统(THAAD)的拦截弹由一级固体助推火箭和动能杀伤飞行器(KKV)组成,最大射程300千米,最大速度不到6马赫。爱国者3导弹系统的拦截弹主要是ERINT导弹和MSE导弹,ERINT拦截弹的射程只有几十公里,最大速度约5马赫。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反导系统拦截弹的速度均在高超声速导弹之下。

随着超高音速导弹的不断发展,美国现有的反导系统和导弹拦截系统已经无法应对,因此美国也开始了高超声速武器防御项目。2018年9月,美国导弹防御局一口气授出21份合同,用于开展“高超声速武器防御系统方案定义”研究,准备研制采用动能或非动能方式拦截滑翔段或末段飞行的高超声速武器。美国还启动了一个名为“滑翔破坏者”的项目,针对高超声速武器开展动能杀伤技术研究,希望能够提升美国对高超声速武器的防御能力。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高超声速导弹在现阶段几乎是不可能被拦截的。


老豆说军武


道理非常简单:

1.十马赫导弹速度就是每秒钟大约三公里,十秒钟就可以飞行三十公里。

2.十马赫导弹如果贴近地面飞向目标,敌方雷达由于地表面的曲率最远只能发现三十公里的目标,而目前所有防空导弹、反导系统从发现目标到锁定目标再到发射拦截导弹最快也需要十几秒钟,所以拦截就会彻底失败。

3.十马赫高空导弹攻击目标一般都是从太空中垂直向下打击,而且带变轨和释放诱饵的,目前的雷达和反导系统无法实现垂直顶空搜索目标、锁定目标、拦截目标,可以说垂直顶空就是一片盲区,所以无法拦截。


明宇智远


这个说法是不太确切的,只有速度的话,并不能保证“完全突防”,不然目前各主要国家也不会发展弹道导弹的机动变轨技术以及“水漂式”弹道了。

单一的速度10马赫,并不是一个很突出的数字。对于一般的弹道导弹来说,中近程的就可以达到6-12马赫,中远程的可以达到18马赫左右。

而目前的反导系统,无论是美国的萨D系统、标准3系统,俄罗斯的S-400/500系统,以色列的“箭3”系统,我国的红旗19/26系统,都可以对非变轨的中近程的弹道导弹进行有效拦截——当然,拦截率是另外一个问题。其中,美国即将服役的标准3导弹的改进型,可以对最大射程3500-6000,最大速度18-20马赫的中远程弹道导弹进行拦截;现役的GBD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使用GBI拦截弹,目前部署近40枚),甚至可以对最大速度24马赫以上的洲际导弹进行拦截——当然,可靠性和拦截率更是一个问题。

GBI拦截弹的弹体本身就是以洲际导弹为基础的

因此,目前正在发展的高超音速武器,并不只是速度大,而且许多能够机动变轨,比如我们最新亮相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其采用的应该就是“水漂式”弹道了。即使是常规的弹道导弹,目前比较先进的型号,也会采用机动变轨技术,以求更大的突防能力。

而实际上,先进的弹道导弹,甚至洲际导弹,为了保证突防能力,不仅会使用机动变轨技术,还会使用假目标、电子对抗等手段,可见,只是单一的速度,是不能满足需求的,更谈不上“突防全球所有的现役防空系统”。毕竟,目前现役的防空系统,是可以拦截洲际导弹的。

在未来,激光反导系统会逐渐服役(美国ABL空基激光反导系统早在2010年左右就进行了实际拦截测试),后续导弹在考虑突防时,还会增加应对激光拦截的考虑(增加反激光镀膜等)。

总之,随着反导能力的不断增强,导弹突防技术也会不断进化,这就是盾与矛的关系。


晨曦谈兵


通过两天的消化和脑补,各路大神大咖才慢慢反应过来,开始对东风17等高音速的东西进行反扑。可惜,连大老美都只能用射老“民兵”来壮胆,这本身就是防不住只能对攻的节奏。基本上的潜台词就是,兔子:我有东风17。老美:我有民兵!兔子:我有东风41。老美:我有民兵。兔子:我有巨浪二。老美:尼垢啦。。。。。😂


吴楚古邑一一菜根谭


导弹突防能力的反战和反导系统的发展,就像是“矛”与“盾”之间的关系一样。由于战场上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任何反导系统都无法百分百拦截导弹,任何导弹也都存在被拦截的几率,只是拦截成功率的大小不同而已。例如一些原始导弹的拦截成功率可能高达70%,而一些高性能导弹被拦截的几率可能只有10%,这种拦截概率较低的导弹,就已经具备了突破全球所有的现役防空系统的能力。


飞行速度并不是影响导弹拦截率的唯一因素,导弹的变轨能力,导弹的分导能力也都会影响到导弹的拦截成功率。导弹突防速度达到10马赫之后,反导系统拦截导弹的成功率会比较低。不过飞行速度达到10马赫的导弹并非一定无法拦截,在中段反导技术出现之后,即使是飞行速度超过10马赫的洲际导弹,也有拦截成功的试验案例。当然如果导弹的飞行速度超过10马赫,同时拥有较强的变轨能力和分导能力,那么反导系统拦截的成功率将会大大降低。

在导弹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反导系统的拦截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很多人只看到了导弹的进步,却没有看到反导系统的进步。现代反导系统拦截导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导弹末端突防的时候,进行末端反导拦截。一种是在导弹中段飞行的时候,进行中段反导拦截。现代导弹按照射程的不同,可以分为近程导弹、中程导弹、远程导弹、洲际导弹,射程越远的导弹,飞行的速度越快,拦截的难度也越高。

以洲际导弹为例,洲际导弹的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末端突防速度能够超过20马赫,中段飞行速度也不低于10马赫。因为洲际导弹的速度快,末端变轨能力强,在以往的时候,洲际导弹号称是“无法拦截”的导弹。然而在近几年,很多反导系统都宣称拥有拦截洲际导弹的能力,一些反导系统更是通过公开试验的方式,证明了洲际导弹并非是“无法拦截”的导弹。



例如俄罗斯的S500防空系统,就号称能够拦截速度接近20马赫的“陨石”。假如S500防空系统拦截“陨石”的宣传属实,那么S500防空系统肯定也具备末端拦截洲际导弹的能力。在2017年5月美国曾经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这次中段反导试验中反导导弹拦截的对象就是一枚洲际导弹。因为洲际导弹的飞行速度普遍超过10马赫,这次试验的成功也说明飞行速度超过10马赫的导弹并非是无法拦截,只是拦截的难度比较大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