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雙一流"高校明確提出:將ESI放進建設方案

雙一流"建設的一大特點是以學科建設為基礎,不斷推進學科建設及其特色發展。大部分"雙一流"高校將第三方機構的大學排名和ESI排名作為衡量建設目標的重要指標之一。

部分

<strong>不少高校在"雙一流"建設方案中,明確提出了ESI和大學排名近期目標。如華中科技大學,"到2020年,學校綜合實力得到顯著提升,學術排名力爭進入全球前200名。3-5個學科進入ESI前1‰,15-18個學科進入ESI 前1%……"

再如山東大學,"到2020年,……學校整體實力及主要辦學指標接近或進入世界200強,5個左右學科進入國際主流排名全球前100名,4個左右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

部分

能夠擁有ESI排名全球前1%、前1‰學科,已經成為國內高校實力的一項有力證明。而隨著近些年我國學術水平的整體上升,國內高校在ESI國際排名中所佔據的份額越來越大。2019年11月,ESI數據庫更新了2019年最後一期的ESI數據(覆蓋時間為2009年1月1日—2019年8月31日)。較9月份數據,內地上榜高校增加6所;新增ESI前1%學科的內地高校總共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深圳大學等30所。

由於前1%學科數量龐大,本期我們僅選取前1‰學科統計情況,來解讀高校之間孰優孰劣。共有57所高校學科進入ESI前1‰,基本全部是"雙一流"高校,僅有南京醫科大學、瀋陽藥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三所為非"雙一流"高校,實力不俗。

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均有8個學科進入ESI前1‰,並列國內高校第1名;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均有7個學科進入ESI前1‰,並列國內高校第3名;清華大學有6個學科進入ESI前1‰,緊隨其後,位居國內高校第5名。

部分

另外,ESI前1‱學科保持穩定,共有8個,包括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的工程學,中國農業大學的農業科學以及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化學和材料科學。

ESI前1%,等於全球百強嗎?進入ESI前千分之一亦或萬分之一,究竟意味著什麼?是否說明這些學科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看各高校分學科的國際排名情況。

部分

注:表格中加粗字體為ESI前萬分之一學科。

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是我國高校上榜最多的兩個學科,分別有31所、24所、23所。可見我國高校在理工類領域實力強悍。具體看,這些前1‰學科大多數國際排名都在百位以內,其中更有相當數量分佈在50強甚至20強以內。

我國共有9個學科進入世界排名前十位,分別是浙江大學的工程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材料科學、化學,上海交通大學的工程學,清華大學的材料科學、工程學與計算機科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工程學,中國農業大學的農業科學,這些並不全是前1‱學科。

顯而易見,前1%或1‰均不能直接顯示學科排名。有些學科,單看位次並不出色,比如中南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的臨床醫學,分別在408位、433位,卻仍然是ESI前1‰學科的一員。而西安交通大學的工程學,排名13位,卻進入前1‱行列。這說明,工程學領域下的國際競爭相較臨床醫學,要激烈得多。

本文來源:青塔、裡瑟琦數據;本文系高校與科研整理發佈,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關注"高校與科研",獲取更多關於大學的新鮮資訊和原創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