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慶餘年》裡的範思轍,我摸清了老郭家的教育觀

最近《慶餘年》熱播,有人說,郭麒麟憑藉範思轍這一角色,硬生生把古代權謀大劇,演成了個人喜劇主場。

通過《慶餘年》裡的範思轍,我摸清了老郭家的教育觀

範思轍何許人也?上一秒,他是媽寶、姐奴、怕爹爹的慫少爺;下一秒,他是口算、速算、推牌九的機靈鬼。

他爹咳嗽一聲,他都能嚇一哆嗦,立馬變小結巴;剛一離開爹爹法眼,他秒變摳摳索索的小財迷,在慫萌和小財迷之間自由切換。

一時間,範思轍火了,郭麒麟紅了。"郭麒麟這個角色太適合他了"、"郭麒麟被自己感動哭了"、"郭麒麟本色出演"等等話題幾度登上熱搜。

"星二代"、"富二代"、"郭德綱的大兒子" 這些曾經貼在郭麒麟身上的標籤,也隨之被"不一樣的星二代"、"郭德綱教育"所替代。

通過《慶餘年》裡的範思轍,我摸清了老郭家的教育觀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這個會說相聲的德雲社少班主,演起戲來也有模有樣,令人刮目相看。

他在劇中飾演的範思轍,一個"地主家的傻兒子",愛財如命,憨憨傻傻,卻一點都不讓人討厭,一出場就圈粉無數,風頭甚至蓋過了主角張若昀。

郭麒麟真的是天生的喜劇演員,連接受個採訪,都滿是笑點。都說《慶餘年》裡範思轍這個角色,是郭麒麟的本色出演。

戶部侍郎的嫡子範思轍,算是個紈絝子弟,一向愛財如命,一腦袋的生意經。

通過《慶餘年》裡的範思轍,我摸清了老郭家的教育觀

郭麒麟,老爸是大名鼎鼎的郭德綱,又師從相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于謙。他是個名副其實的"星二代"、"富二代",也一度被調侃為"娛樂圈混得最慘的富二代"這一切,與郭德綱對他的嚴格教育分不開。


01.有遠見的父母都有點心狠


郭麒麟也不是一開始含著金湯匙出身。

四歲那年,父母離婚,郭德綱還是個標準的北漂青年,郭麒麟便被留在天津,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後來,郭德綱在相聲界有了名氣,也慢慢站住了腳,便接郭麒麟到了北京。

郭麒麟到了北京,以為來到老爸身邊,就可以過上好日子,誰知道郭德綱不僅不順著寵著他,對他的要求還異常嚴厲。


郭德綱從默默無聞到家喻戶曉,這一路並非坦途,他吃過苦、也經歷過很多。

他的師傅侯耀文先生曾如此評價他:"郭德綱一路坎坷、無人扶持步步血淚走過來,他勢必要嫉惡如仇。"

正因為郭德綱的成功得來不易,他歷盡人情冷暖,所以他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使用"黑暗教育",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人間不值得,活得更堅強"。

通過《慶餘年》裡的範思轍,我摸清了老郭家的教育觀

郭德綱在兒子郭麒麟18歲那年,給兒子寫了一封家書——

黃連苦,無錢更苦。江湖險,人心更險。春冰薄,人情更薄……錢財要珍惜,但不可看得太重。

財乃天地至公之物,假手於人罷了,雨打殘花風捲流雲,輪番更轉而已。窮轉富,富轉窮,哪有百世富家翁?……


郭德綱有多"狠"?

在郭麒麟小時候,他就給兒子立下了一系列的規矩。

如,在父親面前不能蹺二郎腿;在家裡絕對不能說髒字;晚輩見了長輩要說您;家裡有外人時,好吃的要緊著外人先吃等等。

通過《慶餘年》裡的範思轍,我摸清了老郭家的教育觀

在做客《魯豫有約》節目時,郭德綱就直言:"師兄們來家裡吃飯,他必須站起來打招呼,打了招呼還不算,還得給師兄們端茶倒水;

師兄們跟著老爸坐著談話,他是小輩就必須站著聽,站著聽還不算,必須得安安靜靜;

吃飯的時候,什麼好東西,要先緊著師兄們吃,師兄們吃完了,才輪到他去吃。"

通過《慶餘年》裡的範思轍,我摸清了老郭家的教育觀

之前有人對郭德綱的教育方式有過質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談到了自己的教育,他說:"天下爹孃沒有不疼孩子的,你寵著孩子但是外面的人不全是他親爹,你把他罵夠了,他出去之後就沒人再罵他了,你說是你罵他好還是讓外人罵他好?還是得把他管好了,大了就知道好處了。"

在這樣的嚴厲教育下,郭麒麟從小就懂規矩,對人謙卑恭敬,處事低調。


02.郭麒麟談父子相處:長大再把小時候被粉碎的自尊粘接起來


郭麒麟曾在採訪中表示:"打小,我家裡的這種教育都是挫折教育,粉碎自尊,然後孩子長大了,自己慢慢地把這些粉碎的自尊再撿起來,再拼起來,再粘接上。

就如同骨頭斷了之後,他在癒合的時候會比原來更堅韌。

被粉碎了的自尊再撿起來、拼起來、粘接上,真的可以如同斷骨,癒合後會比原來更堅韌嗎?


我們當然希望真的可以,畢竟郭麒麟是多麼樂觀向上、低調謙遜、自強不息的孩子。

他就是經受住這種"非人"教育的考驗,併成功逆襲。

難怪郭德綱曾在幾年前的一次演出中,當著上萬人的面,自豪地說:"生子當如郭麒麟。"

原來,不是郭德綱的教育成就了郭麒麟,而是郭麒麟的百鍊成鋼,成就了郭德綱的家庭教育。

通過《慶餘年》裡的範思轍,我摸清了老郭家的教育觀

03.父母有多"心狠",孩子有多優秀


之前郭麒麟參加華少的一檔訪談節目。

他帶華少參觀了德雲社在北京的相聲園子,兩人在園中喝茶聊天,郭麒麟在給華少斟茶時不小心讓茶水溢出來了。

"滿杯酒半杯茶",是表達客人的尊敬,但如果倒茶倒太滿,則是對客人的輕蔑,郭麒麟因為一直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懂得其中的禮數。

馬上對華少說:"不好意思,這杯我喝"。

通過《慶餘年》裡的範思轍,我摸清了老郭家的教育觀

給華少重新倒了一杯。細節之處體現了他的禮數和家教,讓人稱讚。

郭麒麟不僅懂禮數懂"規矩",還非常的節儉。這次在《慶餘年》爆紅,不少網友說他簡直就是本色演出。


因為,在生活中,他也是"摳摳搜搜"的,像極了劇中的"範思轍"。

16歲時,郭麒麟就自己出來租房住,從此沒向家裡伸手要過一分錢。

就像一個剛踏上社會的普通年輕人一樣,他每一筆花銷都精打細算,不浪費錢。

他住在北京東四環,卻每天橫穿整個北京,跑去西四環健身,再跑到六環上音樂課。

通過《慶餘年》裡的範思轍,我摸清了老郭家的教育觀

有人問他怎麼不找個近一點的健身房?

他心直口快的說:"都辦卡了,不去就浪費了啊"小S曾經採訪他:"你爸是郭德綱,你怎麼不自己買套房?"

他開玩笑說,"我爸是郭德綱,他的錢是他的錢,我要他也不給啊,我23歲,買不起房不丟人啊。

通過《慶餘年》裡的範思轍,我摸清了老郭家的教育觀

郭麒麟從小接受的教育,讓他都忘了自己是個富二代、星二代,而是一個普通人罷了。

當郭麒麟被問及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和他爸對他的教育時,他說:"打小,我家裡這種挫折教育,就讓我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別把自己當回事兒,你什麼都不是。


"有人說,只有把自己的姿態放到最低,才會知道什麼叫尊重,什麼謙卑,才會讓自己永遠保持在學習的狀態,融入周圍的人群。

這樣的人,會粉碎自己的自尊,放下心裡包袱,日後再遇到侮辱和質疑的時候,會百毒不侵。也正是這樣,小扣相信,未來,他的路會越走越穩,也走越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