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著一把茶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導 讀

林語堂曾說過一句話

捧著一把茶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在漫長的人生中,什麼都不是一眼看到頭的,“熬”,才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分享 | 捧著一把茶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熬得住,出眾;熬不住,出局!——這就是人生。

縱觀歷史,姜太公熬得住,終於等到了周文王;越王勾踐熬得住,終於成為一代霸主;司馬遷熬得住,終於完成了曠世《史記》……西漢名臣韓安國曾經歷漫長的牢獄之災,飽受獄卒欺凌,就這樣熬著磨練性子。等官復原職的那天,終於憑藉脫胎換骨的外柔內剛性情,步步為營,最終穩居高位,得以善終。

一、成功都是熬出來的,但這種熬是一種智慧

有人認為“成功是熬出來的”。也有人覺得那是無稽之談,這世上熬的人多了去,有幾個人熬出頭來了。

然而他們都說得不無道理,講的也挺現實的。經過一番思考,九腦匯學院得出了三個結論:

分享 | 捧著一把茶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第一,熬這個字啊看起來一個字的事,實質上可牽扯出我們的人生觀與成功觀。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向高處走,說明人人在一生中都向往高處的成功。但往高處走是一種辛苦活,是一種不舒適的體驗。

據九腦匯學院而言,所有的成功,不在人們身心感受的“舒適區”,而都在“不舒適區”。

第二,任何人只要想成功,想要登上大大小小的成功山頂,就必須進入“不舒適區”,學會熬,忍受住各種身心的不舒適,不逃避,堅持到底,才能熬出頭。

第三,熬是一門功夫,是一種智慧。熬,要有講究,要有方法,並非所有的熬都有善終,都有好結果。

在這,我們把熬的能力、水平與智慧含量,稱之為“熬商”。

可以把熬與“熬商”分成三類:

  • 傻熬,這種熬雖然也在“不舒適區”堅持著,但屬逆來順受、不思進取一類,熬是熬了,只是熬不出啥好結果來。
  • 苦熬,這種熬倒是有開拓精神,但是太折騰,亂折騰,把自己弄得身心辛苦,事情也不容易成功。
  • 智熬,智熬講究的是明明白白的熬,安安靜靜的熬,有效能有效率的熬,不逃避,不被動,不盲目,不混亂,不焦躁。這種熬,既能成就人,又能成就事。

二、忍受、堅持,再忍受、再堅持

人生猶如一場馬拉松賽事,很多時候熬是唯一的正確選擇,必須靠熬。忍受順從那些必要的不舒適,一步一步地努力,不輕易放棄,熬得住,才能出頭,才有柳暗花明。

分享 | 捧著一把茶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無論是學習與成長過程的辛苦、發展過程身處低層的卑微;還是做事過程的步驟與煩瑣、壓力、煩惱等等。這些你都得必須熬,不但需要堅持,還需要忍受順從。

一位資深投資人見過不少創業者的起落沉浮,她說:遭遇逆境時,很多創始人很著急,員工走了,高管辭職了,競爭對手拿到錢了,然後成長沒有了,很慌。小編想跟你說,其實沒什麼好慌的,你想一個企業生命週期如果是20-30年,這一年的痛只是很短的時間,而且很多偉大公司都經歷過,這些痛苦都不是什麼事,你只要活下來就有希望。

熬過去了,你就出眾,熬不過去,你就出局!

三、熬,是一種修行

孟子說:“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譯過來的大白話就是:上天將重大責任賦予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總不如意,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內心覺悟,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以前不具備的才能。

熬,表面上是一種受苦受難,實質上是一種修行與昇華,就像林語堂所說:“捧著一把茶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不會一馬平川,都不會事事如意,如果你視“熬”如喜好,如果你視“熬”如修行,如果你能經受所有磨難的考驗,待到峰迴路轉的那一天,就會收穫超乎常人的喜悅、堅毅、寧靜的內涵。

如此,有的熬,你便能化苦為樂;有的熬,你便能心硬如鐵。

從此以後,無論面對是順境還是逆境,你都會不驕、不躁、不懼、不惑、不憂、不妄為、不退縮;活在當下,該睡睡,該吃吃,該乾乾,耐心耐煩,沉浸其中,寧靜致遠。

四、熬,是一種戰略

我們想做成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它自身的規律與時間週期,熬就是對這個規律與週期的認識、尊重與順從及戰略執行的堅持。

熬,是對機會的認識、尊重與順從、等待及積蓄。

熬,是對時機的認識、尊重與順從、等待及積蓄。

我們不僅要在戰術層面上熬,更要善於在戰略層面上熬!在更有價值的領域或通往更大價值目標的路上熬。

成功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善熬的人不多。

所有的偉大都是熬出來的,人生的每一個成長和長進,都蘊含著你曾經忍過的痛苦,受過的寂寞,灑過的汗水,流過的眼淚。

當你一路披荊斬棘獲得現在的幸福,你會特別感激和慶幸。感謝曾經的自己那麼勇敢,慶幸曾經的自己那麼堅持。而那些挺過的難關,終將成為一種最有力的印證,印證著你不曾平凡、有過努力的人生。

THE END

免責聲明:本號致力於“好文”推送,並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