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是创作家,RTX Studio 笔记本体验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内容创作开始变成一件普罗大众都能完成的事情。抖音短视频、小红书种草短文等短平快的内容同样有了它的一席之地,也因此我们用于内容创作的设备,也趋向于轻量化,以往可能需要专业摄影设备和剪辑设备的地方,我们可以用小相机和笔记本来完成,甚至手机也能胜任。

当然,对于专业内容创作者来说,一台足够强大的生产力工具还是十分重要的,过去你可能在用台式机PC或者 Mac 系设备,而现在随着 NVIDIA RTX Studio 笔记本的推出,你又多了一个更专业的选择了。

说起来 NVIDIA 在专业内容创作领域早已名声在外了,不管是全方位与 Adobe 合作、还是专门推出 NVIDIA Studio Driver 专用驱动,都说明NVIDIA正在从软件生态到平台充分完善这块市场。NVIDIA最新推出的 RTX Studio 笔记本,在提供了足够强大的性能同时,又允许我们把它带着到处走,这在之前可能十分难以想象,但现在变成了现实。

RTX Studio 笔记本会把你的这些顾虑都照顾得很好。

那什么是 RTX Studio 笔记本?NVIDIA 官方对 RTX Studio 笔记本的诠释,大概是这样:

  • GPU(显卡):GeForce RTX 2060、Quadro RTX 3000 或以上
  • CPU:英特尔酷睿 i7(H 系列)或更高级别的 CPU
  • RAM(内存):16 GB 或以上
  • SSD(固态硬盘):512 GB SSD 或以上
  • 显示器:1080p 或 4K

当然,这只是基本线,而RTX Studio 笔记本可不仅仅只有这些。这里就以我手里这台ConceptD 7 为例,看看这些 RTX Studio 笔记本都有哪些能耐。

优雅,但不失轻薄

以往我们选择高性能笔记本电脑,要么是厚重且充满电竞风格的游戏本,要么是呆板的工作站,这也是为什么 MacBook 系列一直很受欢迎的原因 —— 长得是真的好看啊。现在可不一样了,Windows 笔记本也变得极具设计感,同时也可以很好看。而 RTX Studio 笔记本则更要突出一些,它们把优雅、轻薄和性能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同时在设计师在意的部分,如屏幕色域、亮度、分辨率、手写板、扩展屏幕支持等方面也都有贴心的独特设计,也因此有一般笔记本所没有的设计师亮点。

你也可以是创作家,RTX Studio 笔记本体验

这款为创作者打造的ConceptD 7 作为 RTX Studio 笔记本中的一员,自然也继承了这点。要说优雅,ConceptD 7 可以说是当中的高手了,通体纯度较高的洁白设计十分讨好眼球,特别是女性,同时在触感方面也做到了细腻不冰冷,摸起来十分舒服。很多人会担心这个白色会很容易变脏,特别是经常出差的情况下,不过在 ConceptD 7 上倒不用过于担心,它表面的耐污涂层还是能够 Hold 得住时间的。键盘的背光也特地被设计成暖色调,更具人情味一些。

你也可以是创作家,RTX Studio 笔记本体验

它的重量控制在 2.1kg、厚度控制在 17.9mm 之内,ConceptD 7 的便携就显得十分突出了,虽不至于跟各种 1kg 左右的轻薄本相比,但在同配置的笔记本中,它确实有独到之处。4.95mm 左右窄边框的设计,让 ConceptD 7 的体积得以变得更小,要和以往的 15.6 英寸的性能本相比,它可就真的是「小家伙」了。

你也可以是创作家,RTX Studio 笔记本体验

但我觉得你也千万别小看这个优雅的小家伙,因为它的实力确实很强。

轻薄,但不失风度

对于 RTX Studio 创作本来说,时刻保持满满的能量,就是它最大的风度。宏碁 ConceptD 7 用上了几乎是轻薄性能本中最强的配置,九代酷睿 i7-9750H 标压处理器,加上 RTX2080 Max-Q 显卡,内存也是诚意满满的 32GB DDR4 2666MHz,硬盘更是 1TB PCIe NVMe 固态并组成了 Raid 0,丝毫不给你留下任何瓶颈可吐槽。这样的配置,已经比不少 PC 台式机要出色,并且最重要的是它还是可以带着走、在任意地方使用。这让我想到我大学的时候,为了玩游戏组了一台 PC 主机,但有时候出门还是得靠舍友的笔记本,所以说性能再强大,也要能用得上才行。

同时,RTX Studio 创作本和游戏本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它对创作者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流程进行了专门的优化,像是视频工作者,他们的就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先用诸如 Pr 之类的剪辑软件,然后在 AE 中做效果,最后到DaVinci中做调色,这就意味着需要同时开多个软件,对各方面硬件以及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要求都很高,在这一方面 ConceptD 7 就做得很不错,32GB 内存和 RTX2080 Max-Q 显卡很好地保证了工作过程中的持续性能输出,而NVIDIA Studio Driver又保证了多个创作类软件协同工作的稳定性和性能。

你也可以是创作家,RTX Studio 笔记本体验

游戏本和创作本最大的区别,除了外观风格设计,可能还得数对屏幕素质的倾向性了。ConceptD 7 直接选择了一块 4K 分辨率的屏幕,拥有 100% 的 Adobe RGB 色域覆盖,并且色彩经过了 Pantone 的认证,非常适合摄影、视频、艺术创作等人群,同时每块屏幕在出厂前都经过了专业校准,保证了 Delta E 的值小于 2,这已经说明它拥有足够精准的色彩表现了,这有助于修图的用户去更准确地调整图片,对视频的调色也十分有帮助。

你也可以是创作家,RTX Studio 笔记本体验

实际的肉眼来看,ConceptD 7 的屏幕观感出色,特别是色彩、对比度和亮度很讨好眼球,朋友看到我在用 ConceptD 7 都说“哇这块屏幕好明亮”,用来做修图设计什么的完全没有问题,我自己平时拿它来修图以及做些简单的视频剪辑工作就很轻松。像我们平时修图,对屏幕的色彩和色准还是十分看重的,其中有一项不到位,修起图来都会碍手碍脚,生怕出来的颜色在其他地方看又不一样了,因此一块出色的屏幕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

你也可以是创作家,RTX Studio 笔记本体验

在把东西都扔进去 ConceptD 7 之前,我还是先用市面上大家都能用到的性能测试软件对 ConceptD 7 跑了个分,实际出来的结果也和我想的差不多,综合表现都很强的它在各项测试中都拿了不错的分数。

你也可以是创作家,RTX Studio 笔记本体验

注:得分越高越好

当然了,以上这项主要是测试的 CPU 性能和存储性能,而我平时使用的软件中还是或多或少会用到 GPU 性能的,因此还是在实际使用中看看 ConceptD 7 的表现吧。

你也可以是创作家,RTX Studio 笔记本体验

注:得分越高越好

你也可以是创作家,RTX Studio 笔记本体验

注:时间越短越好,ConceptD 7 采用 RTX2080 Max-Q 显卡,MacBook Pro 15 采用 Vega 20 显卡

RTX 显卡及 NVIDIA Studio 驱动几乎都对Adobe 全家桶软件进行了支持和优化,这里我举一个我用得最多的 Lightroom 为例,它在最近的更新中加入了「增强细节」的图片处理功能,可以把一些原本不是很清晰的图像进行细节增强。这里以我们平时所用的 122 张 RAW 格式照片为例,对比同事在用的 18 款搭载 i7 处理器和 Radeon Pro Vega 20 显卡的 MacBook Pro 15,ConceptD 7 用时 6 分钟 22 秒,而 MacBook Pro 用时 12 分 43 秒,几乎只需要一半的时间就能完成工作,效率可以说是史诗级提升了,更让人惊艳的是在如此快速的运行时,机器仍能保持静音状态,官方宣传的运行噪音小于40分贝实质名归。

你也可以是创作家,RTX Studio 笔记本体验

即便是日常对图片的处理,包括 Lightroom 和 Photoshop,也能明显感觉到 ConceptD 7 在处理图片时候的流畅,在最新版 Lightroom 8.4 版本中,加入了批量合并可实现 HDR 和全景图堆栈的功能,这个功能在 ConceptD 7 上操作起来就非常有效率。

你也可以是创作家,RTX Studio 笔记本体验

注:时间越短越好

我也很好奇 ConceptD 7 在处理起视频的时候表现如何,于是乎把它交给了视频小伙伴去体验一番。经过一番熟练的操作之后,他表示他自己一直在用的 Mac Pro 处理起视频素材来,在回放的时候经常会一顿一顿的,十分不流畅,而同样的素材和项目,放在 ConceptD 7 上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不管是回放还是渲染都十分迅速。我也十分好奇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快多少,于是乎在 Premiere 中做起了测试。不得不说当前CUDA加速对Premiere的优化更为友好,比此前大家认知的OpenCL优化要有效率得多。技术是最好的驱动力,这也让我们看到NVIDIA打造设计师本的决心。通过预渲染一段共 4615 帧的 4K 视频,分别使用 Mercury Playback Engine 软件的 CUDA 加速和默认加速两种方式,发现 CUDA 加速每秒渲染帧数为 26 帧,而默认加速每秒渲染帧数为 3.9 帧,同时两个方式导出同一段视频,前者为不到 3 分钟,后者需要近 21 分钟,这样 8 倍的效率差距,相信你也知道该选哪个了。

聊到 Premiere,就不得不说到创作。现在非常多的创作者愿意选择 MacBook Pro 作为他们的生产力设备,其中就有macOS 对于这类创作软件优化好的原因。但实际上在价格相近、其他配置相似的情况下,这台 ConceptD 7 所拥有的 RTX2080 Max-Q 显卡以及 4K 分辨率的屏幕会更适合这类创作者,同时借助驱动方面的优化,RTX Studio 创作本也有着更为高效的性能表现,反映到最终的工作流程当中,就是节省了时间,而时间对于项目的顺利完成有多宝贵,我是心知肚明的。

你也可以是创作家,RTX Studio 笔记本体验

以往我们了解一款游戏笔记本,可能基本上只需要知道它的配置以及散热表现,就能大体上知道它的整体表现,但面对 RTX Studio 创作本的时候可不能就这么做简单的判定了。一方面,它的硬件要足够强悍,这是一切生产力输出的基础;另一方面,在系统、软件以及驱动方面也要相互配合,争取能够达到“1+1>2”的最终效果。而考虑到大多数把 RTX Studio 笔记本当作工作主力设备的用户对稳定性的要求较高,NVIDIA Studio 驱动通常来说一年仅会发布几次更新,确保驱动能在高强度的工作流中,保持稳定高效。

创作,应该是随时随地的

毫无疑问,ConceptD 7 对于平时主要以修图为主,偶尔剪剪片子的我来说,还是有些大材小用,但我也问过身边经常因为拍摄视频满世界跑的朋友,他们都会有随时随地工作的需求,有时候在片场都会临时剪个短的片子预览一下,因此笔记本往往比台式机更方便。过去,大多数从事剪辑的朋友选择的主要还是 MacBook Pro,现在 我们想告诉你,NVIDIA RTX Studio 笔记本能更好的能胜任这样的工作,且工作效率更高。虽然性能强大的台式机也可以完成创作,但台式依旧有它自己的局限,而创作这件事,应该是自由的、随时随地的。

你也可以是创作家,RTX Studio 笔记本体验

虽然目前的 RTX Studio 笔记本还是在游戏本的基础上进行变化,比如手里这台 ConceptD 7 就和掠夺者刀锋 500 是一黑一白的兄弟款,但未来可以遇见的是,RTX Studio 笔记本将会有着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并且出现在越来越多创作者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