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客204+主121,一位在职法考宝妈的逆袭

来自厚大过儿姚素洁的经验贴

决定法考及初次失利

其实,骨子里一直都有一份法治情结。可惜大学时被调剂到省内一所医学院校,学习了完全与法律不搭边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大概就是在2017年11月某一天夜晚,哄睡孩子后无聊的刷手机,看到朋友圈里的几个朋友发了一些关于法考的内容,内心突然蠢蠢欲动,那个沉睡的梦想似乎突然被唤醒了,我是不是要再挑战一下自己,完成这个年轻的梦想?

于是买书、听课、复习,只是对于一个在职法考小白,白天要上班,晚上要看娃,规划好的时间不能完全执行,结束第一轮考试的时候已经是7月底,匆匆开启第二轮复习,发现第一轮学习的知识已经完全忘记了,恰好赶上8月底带孩子去北京看TFBOYS演唱会,9月初又接连出差,导致最终第二轮只复习了一半,以176分止步客观题。

虽然有懊恼,但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于一个半路出家的小白,这个成绩也算与付出的辛苦相称。没有考虑太多,大概在2018年的12月份,我就开始投入到法考的准备之中,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因人制宜,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的人可以三个月突击过法考,有的人可以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到凌晨2点,有的人可以利用坐公交车、做地铁、开车的时间听课……

对于这些,不要盲从,还是要找到自己的节奏,确保自己能够高效的学习,高效学习一小时,绝对要好过昏昏沉沉的学习三个小时。我自认不是智商超群的人,我也不想去投机取巧,我就想着自己踏踏实实的听课看书,把知识学透学扎实,建立起自己的体系,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我也不是适合熬夜的夜猫子,晚上疲惫的熬夜,第二天一上午头脑昏睡,什么也记不住,反而浪费了时间。公交车、地铁上看视频,但是手边没有对应的讲义,无法做笔记,感觉效果也很差,并不适合我,所以这些方式我统统都摒弃了。

我的节奏就是:听课一般都是按课程的专题来进行,这样比较有系统性,思路不会老是被打乱。一天的时间安排具体如下:


「经验贴」客204+主121,一位在职法考宝妈的逆袭


二、时间有限,要懂得取舍

作为在职有娃的考生,时间太宝贵了,所以要把时间花到刀刃上。我在厚大买的书,全程跟的厚大的免费课堂,我没有花时间去比较各类法考培训机构,也没有去比较挑选各位法考名师,第一次知道法考就知道了厚大,感觉也很有眼缘,后来下载了APP,试听课也很对我的胃口,于是果断买书,心无旁骛跟着厚大的学院派老师们开启了法考学习。

我也并没有加入太多的学习QQ群,没有和太多的同行者一起结伴、讨论,除了全程跟着老师的节奏,基本算是孤军奋战,独处的好处大概在于此,既然目标和方向已经确定了,讨论、吐槽没什么意义,真的遇到不会的题目,我会先自己标注上,随着反复看书反复听课,不会的知识点大多都豁然开朗,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经验贴」客204+主121,一位在职法考宝妈的逆袭


「经验贴」客204+主121,一位在职法考宝妈的逆袭


备考期间,每天大概能保持2-3小时的复习时间,有人说把战线拉的太长最后很容易疲惫,但还是要因人而异,对于我来说,是把备考当成一种生活状态,是把原来无聊、闲谈、追剧、刷手机的时间利用起来,从2018年12月-2019年10月,虽然战线很长,但是每天的学习时间不算多,并没有感觉到疲惫或者紧张,反而感觉很充实。

这10个月,我坚持步行上下班,除了最后冲刺的时刻,我没有耽误上班时间,没有耽误陪娃和检查作业,2019年8月我还参加了省里组织的比赛,我报送的作品荣获了省里的一等奖,并被推荐到国家参赛,2019年6月父亲住院,我和母亲轮流照顾,也尽了自己的孝心。但是时间有限,我也全部暂停了逛街购物的活动,婉言推辞了很多朋友同事的聚会,缺席了十一期间的家庭旅行,冲刺的那段时间,也放弃了几次出差的机会。

三、方法要对,否则努力白费

学习的方法,在各行各业大概是融汇贯彻的,既要足够努力,又要学会学习,才能够事半功倍。我给自己订立了详细的学习规划并且严格执行。

客观题备考规划

第一轮学习:12月民法先修,1月刑法先修,2月民法精讲+真题,3月刑法精讲+真题,4月1日-4月15日,行政法精讲+真题,4月16日-4月30日,刑诉精讲+真题,5月1日-5月20日,民诉精讲+真题,5月21日-6月10日,商经精讲+真题,6月11日-6月20日,理论法精讲+真题,6月21日-6月30日,三国法精讲+真题,6月底前务必过完第一轮。

在每天的时间安排上,我会根据厚大免费课堂上的专题数量来确定每天的学习任务,比如刑法精讲共有60节课,在学习进度上安排了30天的时间,那么每天务必要听完2节课才算完成了任务,2节课大概不到3小时的时间,我用1.2的倍速听,每天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并不困难。确实哪有有事情没有完成,就要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赶上进度,一般每个周天孩子全天的兴趣班,这个时候就可以多学习一些。


「经验贴」客204+主121,一位在职法考宝妈的逆袭


主观题备考规划

和客观题相比,主观题的备考时间较为紧张,但是主观题的知识点早在客观题备考时已经滤过了至少三遍,而且都是重点中的重点,所以主观题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1第一步:回顾客观题知识

我在9-10月备考主观题的时候,先在9月底之前看完了知识点的回顾课程。

2第二步:刷八科的案例题

把10天的年休假和国庆连起来,凑够了一个17天的备考时间,17除以7,每门课只有2天多的备考时间,我告诉自己,每两天务必要过一门,不管题目是否做完,知识点是否看透,是否背过,第三天必须要开启新的一门,根据“木桶原理”,必须不能存在短板。

3第三步:查漏补缺,把重难点再巩固一遍

最后遗留的三天,其中两天用来查缺补漏,把重点、薄弱点、必考点再巩固一遍,最后一天我给了理论法学,疯狂背诵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事实证明我是对的,2019年主观题的第一题考依法行政,我把自己脑袋中记忆下的内容快速输出到电脑上,“法律的尊严在于实施,法律的生命力也在于实施”,在文章结尾处以一句谚语拔高,总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实施”,所以我们要怎样怎样,再次回扣了主题。


「经验贴」客204+主121,一位在职法考宝妈的逆袭


四、法考的八门课程各有特色,要把握规律性

厚大的八位学院派老师,不仅教给了我知识,更让我再一次相信了知识的力量和魅力,他们对于自己所处领域的专业、敬业与自信,也潜移默化影响着我,让我明白,不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要在自己的专业里有所建树,把专业性的问题做到极致,才不枉费此生。

「经验贴」客204+主121,一位在职法考宝妈的逆袭

萌叔张翔:和蔼可亲,他把琐碎零乱的民法知识点全部体系化,一株参天大树上合同法、债权法、物权法、担保法、婚姻家庭法、侵权责任法五个粗壮的树枝,每个树枝上又生出了很多细枝,买个细枝上结了很多的红柿子,每个火红的柿子就是一个知识点。

男神罗翔,每次听刑法就感觉不是在听课,而是在听讲座,罗老师信手拈来一个又一个经典案例和高大上的名言。关于刑法的学习,个人认为在总论中要建好自己的学习体系,在分论中则要注重把握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键性判断标准,这个判断有时候很微妙,需要多思多想多考虑,才能够找出其中的细微差别。

至于行政法,因为我本身是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对于行政法有一定的基础,魏建新老师的解读也让我从更宏观的层面上全面了解了行政法,更透彻的解决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局部的、狭隘的思路和观念。

刑诉和民诉作为程序法,很多内容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对于没有司法实践的同学来说会比较难理解,但是甲甲老师和小飞侠,一个是名副其实的“口诀大帝”,发明的一个又一个口诀让本来难啃的刑诉变得很容易,小飞侠一口东北腔,每个知识点都配备一个鲜活的例子,好像在听东北二人转,课堂妙趣横生。

商经法鄢梦萱老师课程紧凑,知识点讲的特别明白,即便是毫无基础的同学去听,也能听明白,商经的课堂鄢梦萱老师称第二,再无人敢称第一。

理论法是大眼睛的高晖云老师,法制史科班出身,讲的特别棒,让理论法不再枯燥。

三国法教主殷敏老师,温婉可人的押题女神,课讲的透彻,言简意赅,从不拖沓,一两句就能击中要点。

与我而言,2019年是我本科毕业的第十年,这一年出现了很多影响我人生的变数和转折,随着这些事情尘埃落定,我的心态也以十年为段,有了很大的变化。往后余生,最重要的事情,大概就是陪伴好我挚爱的家人们,逝去的时光已经无法追忆,幸而还大把的未来时光可以把握,没有什么比亲情更可贵。其他的,还是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完成自己的那些小心愿,健身、厨艺、旅行、读书、写作、绿植。法律是我发自内心的热爱,不论是否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我都会持续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