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陆良,抗战时期大后方,四十年代老照片回到旧时光


陆良,古称同劳、同乐、陆梁,陆凉。1913年改称陆良县,图为农田插秧的场景。

抗战时期的云南是抗战的大后方,而1943年建成的陆良机场被称为亚洲最大的军用机场。图为铺设机场跑道的场面,完全是云南人民用双手建设的。

图片右侧木桥是会津桥,始建于1389年,图片中会津桥前面的建筑是捷报阁,1948年会津桥被洪水冲毁。

图片中的陆良城墙建于1407年,城墙周长约3.7公里,高约7米,图片拍摄于民国24年重新修固城墙之后。

图片中的钟鼓楼建于1470年,钟鼓楼位于陆良城的中心点,位置即如今北门街和南门街的十字路口。图片拍摄的是钟鼓楼的南面。

图中前方建筑是陆良的凤山书院,建于1808年,由当时的举人陶尧文倡议所建,它是陆良最早的书院,位于大觉寺天王殿西侧,民国时是陆良县第二小学所在。

近600年历史的陆良,因处于南盘江畔是古代时马帮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商业繁荣的滇东重镇,被誉为“滇东明珠”。图为四十年代的陆良街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