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統計一組指數估值


臨近年關統計一組指數估值

截止12月20日,綜合指數和常用規模指數估值如下。

臨近年關統計一組指數估值

今年收益創業板與深成指均超過40%,上證指數、中證500和中證1000漲幅相對小。

臨近年關統計一組指數估值

與去年底的熊底、2015年的頂部估值比較,中證全指、上證指數和滬深300的估值漲幅都沒有超過年收益率,說明業績貢獻了一部分收益率。而其他指數的漲幅均來源於估值的提升。

估值上升最大的是創業板。今年下半年,創業板從1410漲到了1771,眼看著創業板這麼漲,市場對熊市已結束的一致性看法越來越強,機構們終於不再抱團白馬股了,中國平安的股價近半年都沒怎麼變化。

我統計了各指數目前估值在2010年至今這段時間的分位數,中證500目前僅處於歷史12%的水平,遠低於其他指數。還有中小板指與中證1000都低於歷史30%的水平。

小盤股都偏低估,我認為是資金緊張的陰霾還沒有完全散去,總擔心小票的抗風險能力差,所以資金都避而遠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了明年的總基調:穩穩穩穩穩穩穩穩穩

其實在18年年中穩槓桿就已經提出來了,18年底和19年初政府已經在各種紓困、拆雷。能救活的,之前已經救了,救不活的,估計已經掛了。

所以資金緊張已經不是特別需要擔心的問題了。


與2015年牛市的頂部估值比較,空間大的還是小盤股創業板

為什麼滬深300今年估值才漲了20%,上升的空間卻不大了呢?

因為熊市結束了,滬深300已經完成它的歷史任務了。滬深300的風格是大盤價值股,它的特點是熊市不愛跌,牛市不愛漲。

經濟下行時,成分股能保持穩定的業績增速;經濟上行時,成分股業績增速上升的彈性卻不如小盤股和成長股。

但我認為滬深300是個很好的長線投資標的,它能使你在較小的波動下搭上中國經濟的列車。

中短期來看,首推中證500,市場風格在轉變,從分位數的位置來看,再漲個10+%的空間還是有的。

披露:本人持有中證500多倉。

公人人人號:小熊雜說 xxzs_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