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斷工齡的下崗失業人員,如何計算自己的養老金?有哪些需要注意?

用戶65292723


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看,即一要看你買斷工齡前原企業連續工齡時間,因為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以前的企業員工,無論企業還是員工個人都沒有上交養老金,但現有政策是從你參加工作那天起就視同繳費,到你買斷工齡下崗失業時,工齡越長對你越有利。

二是看你下崗失業後自己上交養老金的檔次。據筆者所知,當時有40%、60%、和100%三個檔次供你選擇。也就是說,你如果選擇100%擋次的話,並連續交到你辦理退休手續時,你退休後拿到的養老金與在企業幹到退休的人們差距不會很大,有可能是一樣的。否則,差距肯定不小。


留住平淡969


買斷工齡的靈活就業人員,按時繳納養老保險金,退休時領取養老金。 待遇標準根據以下十八個指標:①屬幾級單位②初次繳費時間③是否延遲退休④指數化月平均工資⑤視同繳費月數⑥軍轉標誌⑦建帳時間⑧建帳前實際繳費月數(9)實際繳費月數(10)累計繳費月數(11)是否轉崗(12)是否中斷繳費(13)扣減月數(14)退休類別(15)上一年省平工資(16)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17)檔案出生時間(18)參加工作時間。通過這18項數據綜合,計算出相應的四部分養老金,相加就是個人月領取的養老金。 一. 基礎養老金=(上一年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x累計繳費年限÷12x1% 二.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累計存儲額÷195(女性50退休) 三.過渡養老金=(上一年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x建帳前累計繳費年限÷12X1.3% 四. 增發養老金=(指數化月平均工資x累計繳費年限÷12X增發比例 。這個人人有,非獨生子女的沒有。 自己對照,就可以計算出退休金了。 應該注意的是:工作地點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或者是勞動模範,或者是退伍轉業軍人,每月另有專門的補助金。個人帳戶不是繳納的全部費用。平均繳費指數每個人不一樣,根據你繳費選的檔次綜合計算的(因為繳費也許每年選的繳費檔次會不一樣),綜合計算出的指數也不同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是省社平工資乘以個人 平均繳費指數 。檔案年齡,有部分人員檔案出生年月和身份證不一樣,只依照檔案上的年齡為準。依據文件是當地省勞社發[2006]17號文件,千萬別去相信網傳的40年前的那個文件。 這是我今天專門做的調查,對象是2018年4月買斷工齡的女性靈活就業人員。她買斷前繳費指數是單位直接代扣代繳的2.4_2.1_1.6_1.3,買斷工齡後,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自繳費是0.6(就是選的60%那檔,這檔她自已繳了12年),還有0.8(80%那檔),1.0(100%那檔)綜合繳費指數是0.987左右,這個也說明繳得多,得到也會多。今年退休時工齡31年8個月,現每月養老金2800,再加上補助,超過3000了。 她買斷工齡前,第一次由單位代扣代繳費時,當地省平工資330元〈叄佰叄拾元),退休前一年(2017年),省平均工資是差幾元就6000元。養老金更多的還是看當地政策,同樣的情況,假設她在重慶市,今年退休,按新辦法計算,養老金不低於3300元,重慶市的有福了。


許你安然023


06年下崗,91年參加工作,下崗時才知道單位把我們的保險都沒有交個社保,包括個人交的部分,都被單位扣下了,下崗後半年才給補交,不知道退休有沒有影響?哪位能告訴一下,謝謝!


沒事偷著樂70183566


本人曾從事企業人事管理,根據本人瞭解,被買斷工齡的職工計算養老金,一是要看原企業工齡(繳費年限)長短,二是要看買斷工齡後是否續交保險。工齡(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愈高。


嶽新9


買斷和下崗都是國家和企業行為,不是本人所願,被迫下崗。這些人為改革改制犧牲自己,理應享受養老保險!


高三2678


凡是在我身邊買斷工齡的都是以前的是單位交的再加上買斷以後自己交上整個的加到一塊就是你的工齡。


手機用戶52180728045


現在所為工齡,其實就是社保認定的繳費年限,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為繳費年限(社保規定時間段參加工作,並且有檔案記錄),所以,買斷工齡後如果仍然在繼續買,那麼應該是連續計算,如果有間斷,就會分段計算。


淨醒


首先問你自已繳社保費沒有?才談養老金,先算算自已交了多少?


痴叟漢江


具體的問當地社保,畢竟各地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