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的百年老街——牛 行 街


牛行街,对老漯河人来说都有一种亲切感。但随着牛行街的改造和更名,八零后的人大都没啥印象,只知道这条路叫泰山路。我认为,一个城市对老城区的改造决不能抹去它历史的记忆,这样才能显现出这座城市历史的厚重,对有历史意义的街道不能随意改来改去。还好,由于民众的不认可,现在已经把这条百年老街牛行街又恢复了过来。(彩虹桥以南到湘江路口)


漯文 ||漯河的百年老街——牛 行 街


据资料记载,牛行街鼎盛时期远近闻名,光牛行就有100多家。1911年第一家牛行“天顺长”成立起,牛行生意日益发展壮大。1924年,牛行已发展到20多家,从龙王庙街一号到南大街尽头,实在没有再发展的余地了。这些牛行陆续搬出源汇寨南门外。出了南寨门是一条不宽的南北路,路两边是两条沟,由于这条路开的都是牛行,人们便把这条路叫做牛行街。后来各家牛行出人出钱把路两边的沟填平,拓宽了路面,整个牛行街约有三华里长。 到了1935年,牛行街有牛行140多家,从业人员近1500名,从此牛行街名声大振,买卖牲畜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漯文 ||漯河的百年老街——牛 行 街

当年的牛行街


漯文 ||漯河的百年老街——牛 行 街

等待交易的耕牛


牛行街对漯河的历史、经济和对漯河人的生活影响太大了。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它一直是漯河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1960年2月,漯河市人民委员会出版的《我市建国十年来的经济统计资料》提到:“1951年以来,牲畜市场活跃,使税收明显增加,是财政主要来源……”围绕牛行街而形成百业兴旺,牛行街养育了几代漯河人……1955年6月2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划分,全国六大牲畜市场把漯河放在首位,全国上点岁数的农民兄弟谁不知道漯河有个牛行街呢。


1970年,漯河市委号召整顿改造牛行街,搬迁房舍,拓宽路面,绿化美化,路面铺上了柏油,修建了三个交易大院,从而结束了牲畜临街买卖的历史,使牛行街旧貌换了新颜。

进入80年代以来,牛行街较往日萧条,牛行街的交易量也出现下降趋势:1982年65089头,1985年56548头,到1987年只有33354头。特别是进入90年代,牲畜市场基本不存在了。


漯文 ||漯河的百年老街——牛 行 街

买卖都非常认真 这样可以看出牛的岁数


在农村的生产队时期,全国许多地方的农民,谁没到过牛行街啊!我家五叔在农村是生产队长,每年都要坐舞阳到漯河的小火车来牛行街几趟,多数是来买牲口的,卖的时候很少。当时耕牛是不许任意宰杀受国家保护的,交易也必须要有手续。买牲口,对生产队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儿,是全村关注的大事。所以,我五叔每次来牛行街都要转上两天,精挑细选,生怕买的不好回去没法向老少爷们儿交代。那时农村的干部都很清廉,舍不得多花生产队一分钱,每次来漯河他不住旅社都住在我家,说这样能为生产队省钱。


漯文 ||漯河的百年老街——牛 行 街

小火车正在装运耕牛


漯河小火车站就在交通路南头的闫庄,车站有专门运送牲畜的敞篷车皮,人可以一起看护着牛,也可以坐客车,每趟列车都挂有两节客车供人们乘坐,来来往往都很方便。我和父亲经常会帮叔叔在车站照看耕牛,并把耕牛一起送上火车。

漯文 ||漯河的百年老街——牛 行 街

兽医在为耕牛体检


牛行街的兽医当时也是远近闻名的,由于牲畜交易量大,难免会出现牲畜生病的情况,所以就有了牛行街兽医院。随着牲畜交易量的萎缩,兽医院不但看牲畜,市区人家的狗、猫得病了都会来这里看。有一年天下大雨,我家养的一只品种猫,生产时情况不太好,就冒雨把猫送到这家兽医院,经过救治老猫和小猫都安然无恙。在漯河,牛行街兽医院那也是非常有名气的。


漯文 ||漯河的百年老街——牛 行 街

骡马交易场所


牛行街的兴旺也带动了附近相关产业的发展,鼎盛时期的牛行街两边建有许多客栈、饭店,曲艺厅,戏院。有说书唱戏的,有玩杂技魔术的。还有沿街叫卖的,非常热闹。

牛行街牲畜多,需要的草料也多,记忆中,那时的中学生,有不少利用暑假到乡下割草运到牛行街去卖,虽说一次能卖两三毛钱,但还是能够补贴一下家用。

进入80年代,漯河尽管举办过多次骡马交易大会,但还是抵挡不住机械化带给牲畜行业的日渐萧条,名噪一时的牛行街骡马交易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虽说 牛行街的骡马交易不存在了,但这条百年老街还在,这段辉煌的历史还在,它是漯河人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和乡愁。


漯文 ||漯河的百年老街——牛 行 街


文 ||孙爱国

图文整合 ||许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