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在追求物质和精神自由之路上走了多久

在当前网络上引起热议的社会热点事件中,一旦涉及到关于女性权利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争议,继而就有人被扣上“田园女权”的帽子。“女权”这个词,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事实上,“女权”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女权主义”这个词来自于拉丁语“妇女”,最早兴起于本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也是妇女宣扬自由独立,维护妇女平等权力的一股政治浪潮。随着女权主义在全世界的发扬,半个世纪以来不断冲击着以男权为主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引领了不胜枚举的巨大变化。

文学史上第一个宣扬女权,尤其是为女性创作大声疾呼的女作家是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28年10月20日和26日,伍尔夫分别在剑桥大学的纽纳姆女子学院和戈廷女子学院,做了主题为“妇女与小说”的演讲,1929年3月,她把两次演讲内容合并在一起发表在美国杂志《论坛》上。

当时,伍尔夫已经因为作品《奥兰多》而名声大噪,她用稿费为自己建了一所房子。在这里,她又根据演讲内容扩充出了被誉为女权文学的经典之作的小说《一间自己的房间》。

在作品中,伍尔夫总结了女性处于弱势的状况和原因,认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物质不能独立,那么精神也不可能获得自由。而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束缚会限制女人写作,因此她提出了一个经典的说法:“一个女人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在追求物质和精神自由之路上走了多久

伍尔夫


《一间自己的房间》为什么能被选进高校英国文学的课程中?

在伍尔夫写作的时代,女性是处于劣势的,社会上的政治、经济、文学领域都是由男性主宰的。为了激发女性觉醒,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虚构了一位女主角,她是莎士比亚的妹妹,她的才华跟莎士比亚不相上下,但因为她是女性,所以她没有属于自己的房间,也不能接受和莎士比亚一样的教育,更没有就业的机会,因此她的艺术才能只能荒废掉。

通过莎士比亚妹妹的遭遇,伍尔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女性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女性要想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现状,就必须向男权挑战,而争取独立解放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阅读写作和出去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

除了物质条件方面,伍尔夫还强调女性的精神独立。在男权社会,女性是没有机会被载入史册的,“历史中见到的女性不是低能儿、弱者,就是恶魔”,在文学史中更是见不到女性的影子。在当时,女性没有权利享受与男性同等的教育,甚至连平等对话的权利都没有,更别提拿起笔来写作了。即便是出现过一些关于女性的文学作品,但大都是女性作者以男性笔名发表的。女性一旦署自己的名字,会受到抵制,不被主流文学所接受。

因此伍尔夫感叹,奴仆一般的社会地位和教育的缺乏,使得女性几乎要与写作绝缘。而女性要想写作,必须接受学校教育,才能争得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

伍尔夫努力拓展女性的精神空间,她写道:“房间是属于你们了,你们将怎样布置它?怎样装饰它?与谁共享?又有什么条件呢?这些,我认为都是及其重要和有趣的问题,因为在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你们能够提出这些问题,第一次能够决定答案。”对女性而言,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只是一个追求平等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在保证了物质基础的前提下,怎样塑造自我的精神世界。怎样布置和装饰这间房间,与谁共享这间房间,这些条件也需要女人自己来决定,这意味着女性精神层面的独立和自由。

正是伍尔夫这种走在前沿的女权思想,让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被选进西方高校英国文学的课程中。

《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在追求物质和精神自由之路上走了多久


伍尔夫是怎样走上女权之路的?

弗吉尼亚·伍尔夫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境优渥,有着良好的家教,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里,她滋生出强烈的女性主义思想。这是因为在她的家里有着典型的男权专制传统。

伍尔夫的父亲的暴躁而又粗鲁,在1907年的时候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一个妻子不应拥有法律权力,财产,金钱或教育,这是一个自然法则。父亲不允许伍尔夫跟哥哥一样上大学,只能在家接受教育或者自学,而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只是学习如何作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更让人吃惊的是,在这段时间里,伍尔夫的哥哥居然对她进行性骚扰,而父亲却说这是由于伍尔夫不知检点造成的。

极其严重的男权思想让伍尔夫对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产生了质疑,但是她没有屈服,反而成长为伟大的女性主义作家的先驱。她拿起手中的笔,用写作来控诉女性所遭受的社会压力和痛苦遭遇。

伍尔夫借由自身经历,写下大量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在这些文章中,伍尔夫倡导女性拥有自我艺术创作的选择权,指出在男权充斥的大环境中,女性必须拥有独立的物质保障,摆脱对男性的经济依附,所以一定要走出家门,自谋生路,获得经济和生存能力上的双重解放,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自由。女性一旦有了属于自己的钱和房间,不再伸手向父亲或丈夫讨要生活费,也自然就不用再任由男人轻视与摆布。因此在成名后,伍尔夫为自己购置了汽车、别墅,甚至还开办了出版社和印刷厂,身体力行地为女性解放代言。

其实早在伍尔夫之前,英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女性作家,其中包括以《简爱》《呼啸山庄》为代表作的勃朗特姐妹,还有简·奧斯汀、勃朗宁夫人、乔治·艾略特、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等。她们的作品尽管伟大,但女性独立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与完善。而她们本身也多半深居简出,没有机会走出家门丰富自己的视野。

在男权至上的维多利亚王朝,女性开始尝试着闯入写作领域,但恶劣的创作条件限制了她们的想象力,繁琐的家务不断地扰乱她们的创作思路,比如伟大的女作家简·奥斯丁,她总是躲在公共起居室的角落里写作,当别人走进起居室,她就得将手头的创作悄悄地藏起来,以免遭到耻笑。

对此,伍尔夫说:“如果简·奧斯汀的环境因素对她有任何不利之处,那就是受到了强加于她的狭窄的生活范围的制约。她从未旅行;她从未乘坐公共马车穿越伦敦,或者在一家店铺里独自用午餐。如果她不浪费她的天才去孤独地眺望四野景色,如果她能获得经验、与人交往广泛旅游,那么她的天赋才能势必获益匪浅。”伍尔夫更是把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视,上升为整个人类社会的不平等表现,更是提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重建问题。

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一间自己的房间”暗示女性独立必须要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因此她写到了来自姑母的遗产,暗示着女性前辈馈赠的物质积累和文学传统。她讽刺女性是“房间里的天使”:她无私而富有同情心,擅长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没有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她的纯洁被看作是她主要的美,不仅要求自己顺从男权社会,也努力说服其他女性都要臣服于男性。基于这一点,伍尔夫提出,一定要杀死房间里的天使。

伍尔夫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从事了大量的社会活动。伍尔夫的父亲曾在1905年举办过每周一次的名人讨论会,名字叫做“周四夜谈”,当时前来参加活动的大多是来自剑桥的著名学者,不过讨论会没有持续多久。1907年,伍尔夫重新举办了“周四夜谈”,并把这个活动一直持续开办了五年之久。1917年,伍尔夫和丈夫创立了霍加斯出版社,把自己的作品推向社会。她一生还做了数不清的演讲,始终为女性独立解放而奔走。


《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在追求物质和精神自由之路上走了多久


伍尔夫宣扬的女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1867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发表了《妇女的屈从地位》一文,提出了妇女的选举权问题,指出妇女在政治、法律、教育、就业等方面受到的歧视和压迫。这一文章引发了英国女权运动的第一个高峰。

随着英国作家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发表最负盛名的作品《为女权辩护》,使西方妇女权利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18年,英国妇女获得了部分选举权,十年后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选举权,直接影响了一批英国女性走上了文学道路。伍尔夫就是其中之一。

在论文中,伍尔夫提出疑问:为什么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道路如此曲折?经过讨论,她指出,女性在创作中之所以遇到重重困难,是因为物质和精神双重束缚造成的,只有消灭了这些困难才能保障写作的顺利进行,而需要消灭的第一个困难,就是需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独立,她甚至认为,女性的经济自由比获得选举权还重要。

现实生活中,女人要做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这些耗去女性大部分精力的事情却不能带来任何收益,这就导致了尽管女性每天都在忙碌,却依然需要依附男人而生活,所以强调女权,就要从这些事务中解脱出来,“向大学捐资,必然无法顾及家庭。发一笔大财和生养十三个孩子一一没有哪个人能够同时兼顾二者。”

伍尔夫认为,稳定的经济来源是女人创作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收入,再有才华的女性也逃避不了文中“莎翁妹妹”的命运。外出工作挣钱尽管对与女性是一件不容易的苦差事,但如果不去做,就会“要像奴隶一样,不断讨好和奉迎。”

传统的思想里,女性是弱者,是低男性一等的,服侍好丈夫和孩子是女性的本职工作,写作简直就是没事找事。写作本身就是男权社会权利的象征,世界是由男性统治的,男性通过写作来束缚女性的精神思想。女性只要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才能拥有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精神自由。


《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在追求物质和精神自由之路上走了多久


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这个“我”不是作者本人,而是泛指女性,突出女性的自我意识,“叫我玛丽伯顿、玛丽赛顿、玛丽·卡迈克尔或随便什么名字一一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应该雌雄同体。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男性和女性具有差异,女性情感丰富、直觉敏锐、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男性的思维模式相比女性更加僵化。因此在《一间自己的房间》最后一章,伍尔夫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当她从窗口向外望时,她看见一副普通的生活画面,男女两个人走到一起,坐进了一辆汽车。她猛然感悟到:我的心境好像在分开后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很明显的理由就是两性之间最自然的就是合作。若是男人,他脑子里女性那一部分一定有影响,而一个女人也一定和她里面的男性有来往。”

事实上,“雌雄同体”不是伍尔夫首次提出来的。早在古希腊神话中,商业之神汉密士与女神阿弗洛狄忒的儿子——英俊潇洒的赫马佛洛狄式斯就具有双性特征,在与水神萨耳玛西斯结合后变成雌雄同体。

伍尔夫借用这个概念,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提出“伟大的脑子是雌雄同体的”。伍尔夫指出,莎士比亚、济慈、斯特恩、柯珀、兰姆、柯勒律治也是雌雄同体的。雪莱也是无性别的。因为单纯的男性的头脑是无法写出如此文采斐然的文章的。此外,她也主张女性作家要用自己女性身份去书写,描述区别于男性的不同世界。

《一间自己的房间》把伍尔夫推向女权主义领袖的神坛。事实上,在这部作品中,伍尔夫并没有强调“女权”,她强调的是,只有当一个女人头脑当中的男性特质发挥效力时,才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真理。此外,伍尔夫还通过想象,勾勒了女性不依附于男性、又与男性和谐相处的画面。因此可以说,“雌雄同体”的理论支持了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勇敢地反抗了男权主义社会的压迫。

一间自己的房间,对男性来说再寻常不过,可是对当时的女性来说,却是一种了不起的独立的象征。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的结尾提出了对所有女性恳切的希望:“我请大家放手去写各类的书,对任何主题都不必有顾虑,不管它有多么琐细,或多么宏大。我希望大家能想方设法拥有些自己的钱财,允许你去旅游,无所事事,去思索世界的未来或过去,沉湎在书本中或在街头闲荡,让思绪汇入街上的潮流中。”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