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员“明察暗访”来了

3辆大巴整装待发

3条不同线路

8个不同点位

这是上海浦东新区政协在年末视察中就垃圾分类问题首次“分兵”行动针对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个环节工作情况“全覆盖”


特派员“明察暗访”来了

△第一条线——姬兆亮主席、唐石青副主席带队视察黎明处置园区

“我们力求让委员多看、多听、多走。”带队的新区政协领导告诉记者,这8个点位是部分委员前期明察暗访中挖掘出来的典型。这背后则是新区政协提前策划,历时一个多月的精心安排。

今年7月,上海率先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为全国第一家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城市。垃圾分类从家家户户的“小事”成为关乎城市治理“大格局”的重要一环。

特派员“明察暗访”来了

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协商民主就跟进到哪里。新区政协将“浦东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情况”作为2019年末视察的重中之重,“压轴之作”。在听取汇报后,中共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对政协围绕生活垃圾分类视察监督提出明确要求——明察,挖掘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暗访,查找薄弱环节,帮相关部门查漏补缺。

特派员“明察暗访”来了

△第二条线——王正泉、顾建钧副主席带队视察城区中转站

据此,新区政协提出了分头行动、分组暗访、分路视察、集中建言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成立了以政协主席姬兆亮担任组长的视察监督工作组,副主席唐石青担任副组长,下设6个监督工作小组。


特派员“明察暗访”来了

△第三条线——王小君副主席带队视察航头镇长达村

通知刚一发到委员群,200个名额光速被秒,接龙报名的成员名单被“强制”定格在了212人。而监督组成员则是从报名的212名新区政协委员中,精选出提交过垃圾分类相关提案、书面意见以及对此项工作高度关注的60名委员组成。

11月11日,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暗访行动正式启动,从阳光明媚的秋日到冷风吹袭的寒冬,委员们一直在行动:遇见正在清运的垃圾车,大家会迅速上前,拿起钳子挑破干垃圾袋,检查散开的垃圾中是否有湿垃圾;走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家会随机走进隔壁小区,直奔垃圾厢房;走出小区又会进入街边准备营业的饭店,查看厨余垃圾分类处理状况……


特派员“明察暗访”来了

每一次暗访结束后,回程的路上车厢便成了委员热议的会场。经常是车辆还没回到办公中心,当天所发现的问题便已汇总完毕,传达给相关责任部门督促整改。委员真监督,委办局也是真落实:泥城镇清风花苑内的大件垃圾第二天便被清运,周家渡上南花苑内垃圾桶需要保洁员用手推车送到小区站的问题被着手解决……

历时半个月的暗访调研,6个监督小组次小组9次暗访行动,60名委员跑了40个点位。然而暗访不是结束,只是开始,浮于表面的问题被深入分析,归纳汇总,挖掘深层原因。新区政协召开了街镇、委办局专题座谈会,通过城运中心12345热线,收集垃圾分类的大数据分析,全方位、多角度查找问题,听取建议。

有了前期的暗访打底,政协垃圾分类年末监督视察的8个点位集聚代表性。高东新村的垃圾分类智能柜,居民轻刷门禁卡就能操作;黎明产业循环生态园中湿垃圾经过处理油脂被制作程生物燃料、沼气被送往沼气发电厂;航头长达村的综合垃圾生化处理中心让“湿垃圾不出村”……委员们不但开了眼界,就连陪同视察的委办局工作人员也表示,“从来不曾和垃圾厢房如此亲近”。

当天下午3点30分,三路“兵马”重新“会师”区政府四楼大会议室,委员们和相关职能部门、街镇负责人“面对面”。新区政协人资环境委主任朱亚军代表区政协视察监督组,汇报视察监督工作情况,15分钟的汇报,含金量满满。针对浦东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评价,即有成绩总结,又有评价分析。同时提出5项建议,呼吁政府抓住重点、攻克难点,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区生态环境局、塘桥街道等部门负责人纷纷回应,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动员,完善定时定点投放机制,提升收运管理水平等。

“我想做个‘插入广告’。”新区副区长李国华是全国政协委员,他在会上表示,要将新区政协的这份监督报告,经过梳理后带到全国政协的平台,让全国人民都看到浦东政协委员的“智慧思考”。

“希望以此次视察为契机,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位建言献策的积极作用。”新区政协主席姬兆亮表示,期待政府职能部门切实把政协监督成果转化为社会治理成效,大家一起来努力当好推动民生改善的助力者。



记者:顾意亮

通讯员:任姝玮

审核:赵彤 李木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