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千金!為了一句承諾,寶應男子照顧舅舅37年

人們常說“一諾千金”,而對於揚州市寶應縣西安豐鎮的李連友來說,諾言不是用金錢衡量,是用日子來計算的。為了當初的一個諾言,他已堅持了整整37個年頭!

一諾千金!為了一句承諾,寶應男子照顧舅舅37年

照顧舅舅,無微不至

一諾千金!為了一句承諾,寶應男子照顧舅舅37年

上午,55歲的李連友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的聲音很不清晰,但他立刻明白了什麼,轉身就往樓下跑。原來是住在樓下的朱永發找不到收音機了,李連友找到後遞給了他。躺在床上的朱永發今年75歲,是李連友的小舅舅。他雙目失明,下肢癱瘓,一直住在李連友開的美髮店的底層。平時不管生意多忙,只要舅舅一個電話,李連友必定應聲而到。

不一會兒,午飯時間到了,李連友給舅舅端來了飯菜。吃完飯,李連友又忙著服侍舅舅睡午覺。由於老人行動不便,衣服都要他一件一件幫著脫。李連友說,他早就習慣了,舅舅經常大小便失禁,還來不及拿尿壺,他就弄在身上了,像這樣換衣服的事情,他每天都得重複好幾次。

一諾千金!為了一句承諾,寶應男子照顧舅舅37年

老人洗澡也是一大難題,由於舅舅不愛住在有浴室的樓上,李連友只能隔三差五把他背到樓上去洗澡。這段時間,李連友肩周炎復發,他每背一層,都忍著劇痛。肩周炎特別嚴重的時候,李連友晚上覺都睡不著,每天都要去醫院針灸。看著外甥這樣辛苦,朱永發也心疼不已,他說,這個外甥比兒子還要好,要是沒有他,自己早就活不下去了。

母親臨終託付重任

看到這兒,您可能要問了,朱永發老人怎麼沒跟自己的子女生活在一起?為什麼要靠外甥來贍養照顧呢?

1982年,李連友剛滿18歲,48歲的母親身患癌症到了彌留之際,她拉住李連友的手,要他答應一件事,就是好好照顧小舅舅朱永發,給他養老送終。

原來,李連友的母親一共姐弟三人,大舅舅是抗美援朝烈士,而小舅舅當時38歲,沒有結婚,身體狀況也不好,這讓李連友的母親放心不下。李連友雖說有兄弟姊妹五人,但大哥在外地,大姐和二姐已經出嫁,小弟只有14歲,想來想去,母親只能將照顧自己弟弟的重任託付給了二兒子。李連友回憶說,母親臨終前再三強調這件事,直到自己含淚答應,母親才安心閉眼。

一諾千金!為了一句承諾,寶應男子照顧舅舅37年

從那時起,李連友的生活就和小舅舅栓在了一起。母親去世後,他先是將舅舅和父親一起照顧,99年父親去世後,他便一肩扛起了贍養舅舅的重任。

2016年初,朱永發突發腦梗,癱瘓在床,李連友和妻子無微不至地照顧。去年五月的一天夜裡,朱永發用電暖寶時被燙傷,李連友連忙將舅舅送到醫院救治。整整三個月,他們夫妻倆衣不解體,輪流陪護,終於將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由於朱永發是孤寡老人,根據政策,他可以到鎮敬老院免費養老。但李連友說,只要他在一天,就要將舅舅照顧好,不會將他送走,這是自己當年對母親許下的承諾,自己沒有怨言,也不會放棄。

一家人“孝心”不掉隊

一諾千金!為了一句承諾,寶應男子照顧舅舅37年

為了一句承諾,他照顧舅舅37年!李連友用自己的堅持,踐行了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也在當地樹立起了文明標杆。

李連友介紹,母親去世後,他並非一個人在戰鬥,他的四個兄弟姊妹只要有時間,都會過來幫忙。李連友說,哥哥在蘇州一年回來一兩次,每次回來第一件事就是來看望舅舅,住在附近的姐姐也是如此,只要有時間就過來照料舅舅,把他當做父親看待。李連友這些年來的堅持,兄弟姊妹也都看在眼裡,大家知道他的不容易,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他分擔著一些責任。

外甥無怨無悔,照顧舅舅這麼多年,更讓鄉親們直豎大拇指。大夥兒表示,李連友端茶倒水照顧小舅舅,貼心周到,比很多子女做的都要好。

感動之後還要行動

一諾千金!為了一句承諾,寶應男子照顧舅舅37年

最近,李連友家被鎮裡評為“五好家庭”。當地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要以這些身邊的典型為引領,在全社會倡導孝老愛親、向上向善的好風尚。寶應西安豐鎮文化站站長時國忠表示,將在全鎮宣傳他的事蹟,號召大家向他學習,同時還會把他的事蹟編成小戲進行巡演,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李連友用37年的付出踐行了自己的承諾。每一次聆聽這樣的愛心故事,對我們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但感動之餘,我們更需要行動,對老人多一份關愛,對孩子多一份呵護,將好人們傳遞的中華美德進一步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