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閱讀:是林書豪自己太矯情了,還是CBA防守真的有問題?

林書豪在社交媒體上的一條動態,引發了媒體和球迷們的熱議。他曬出了自己被兇狠防守後的傷口,並附文直呼“救命”,還說自己不想鼻青臉腫,還說每晚打的比賽是“籃球拳擊”。這樁鬧劇至今仍在發酵當中,支持者認為CBA的本土球員對待書豪太不友好,而反對者則認為是書豪自己太矯情,受傷掛彩乃競技體育常事、不值得特意拿出來大書特書。那麼,您怎麼看呢?

深度閱讀:是林書豪自己太矯情了,還是CBA防守真的有問題?

是書豪自己太矯情了嗎?

是林書豪自己太矯情了嗎?筆者並不這麼認為,在加盟CBA以來書豪的確遭受了不少侵犯,不少球員對他的防守動作的確非常大,從書豪遍體鱗傷的身體中就可以看得出來;除此之外,北京電視臺的“天天體育”欄目還特意做了一期節目,將書豪遭受惡意侵犯的鏡頭做成了集錦公開播出。這並不是書豪在矯情,社交媒體就是朋友圈,球員也是普通人,在朋友圈分享生活沒有什麼不對。

普通人也會在朋友圈分享自己遇到的趣事,偶爾受傷掛彩也會在朋友圈“訴苦”,從這個角度來看書豪並沒有矯情。況且,職業球員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也沒有什麼可指摘之處。林書豪效力的球隊是北京首鋼籃球隊,北京電視臺方面選擇“護犢子”,剪輯書豪遭受惡意侵犯的鏡頭並公開播出也沒有什麼問題。

如果有心的話,遼寧電視臺、新疆電視臺、廣東電視臺都可以剪輯一下郭艾倫、周琦和易建聯等等球員遭受惡意侵犯的鏡頭並播出。但是,在這件事情的發酵期間,部分球迷的做法可是真的有失風度。也許他們並不是林書豪的鐵桿粉絲,也許他們只是藉機發洩,在書豪遭受侵犯的鏡頭中的“主角們”,遭受到了球迷們的惡意謾罵和人身攻擊。

深度閱讀:是林書豪自己太矯情了,還是CBA防守真的有問題?

蘇若禹的妻子在個人社交媒體上暴怒,該網友的惡毒留言令人無法評論;俗話說“禍不及家人”,球場上的事情可以球場上解決,蘇若禹和林書豪個人之間的事情,應該在球場上解決。裁判沒有及時作出反應,林書豪可以當場質疑判罰、北京隊也可以及時提出抗議。但是這位球迷卻對蘇若禹的小孩惡毒詛咒,雖說這位球迷只是逞一時口舌之快,但是無論誰碰到這樣的事情都不會淡然處之。

中國有句話叫做“就事論事”,書豪遭受了惡意侵犯的確是件令人生氣的事情,但是不少球迷們的惡意發洩同樣令人憤怒。除了對那些“主角們”的人身攻擊之外,更是升級到了所有本土球員的高度,認為本土球員是因為“嫉妒”書豪的成就,想證明自己比書豪更強,所以才給他“下馬威”,還有攻擊中國籃球不靠實力征服對手,只靠一些“手段”,這樣的做法同樣是不可理喻的。

書豪被特殊對待了嗎?

深度閱讀:是林書豪自己太矯情了,還是CBA防守真的有問題?

那麼,書豪被特殊對待了嗎?答案當然也是未必。相信經常關注CBA比賽的球迷們都會發現,外援們在比賽中往往會遭受對手的嚴密防守,不少球隊更是會在鋒線這個重點位置安排一個防守悍將,他的工作就是全場比賽纏住自己對位的外援們。原因無二——因為外援是這支球隊最強的球員。說句球迷們可能不愛聽的話,之所以對書豪防守動作大,也是對他的個人實力的認可。

每支球隊的外援都會遭受類似林書豪這樣的待遇,小外援福特森屢次在投籃時遭受墊腳防守,史蒂芬森在爭搶籃球時直接被打掉了門牙,輕傷不下火線的他選擇忍著疼痛繼續作戰,這樣的例子並不是少數。林書豪以小外援的身份加盟北京隊,他拿的自然也是外援級別的薪水,同時也是北京隊後衛線最強的球員,他遭受外援的同等待遇那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那麼,為什麼只有書豪遭受侵犯時才引起了這麼大的爭議呢?答案在於書豪的身份特殊。林書豪是一個美籍華人,還有過在NBA掀起“林瘋狂”的經歷,將“Linsanity”這個詞寫進了英文詞典,記性好的球迷們可以回想一下——還有誰將中文詞彙寫進了英文詞典呢?提名華人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功夫”——“Kongfu”。毫不誇張地說,林書豪就是華人之光。

深度閱讀:是林書豪自己太矯情了,還是CBA防守真的有問題?

這樣的曝光度註定讓林書豪成為CBA聯賽的焦點,他在比賽中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注意,他的每場比賽都會讓球迷們十分關注。有消息稱,不少球隊的老闆都打電話給北京隊的總經理秦曉雯,稱北京隊做客他們主場的球票都早早地被搶售一空。在馬布裡退役後、林書豪加盟前,北京隊可是沒有這樣的市場號召力的,林書豪受到的關注度也可見一斑。

因為林書豪的身份特殊這個原因,他在社交媒體上抱怨一句,再加上電視臺節目推波助瀾,不少球迷就開始被帶了節奏。也許大部分幫書豪控訴、順帶攻擊中國籃球的群體,也許平時並不關注CBA或者關注得非常少,這類群體統稱“路人粉”,一點就著、也是最容易被“帶節奏”的群體。對球員惡意人身攻擊不可取、攻擊詆譭中國籃球更是不應該,追星也應該理性一點。

林書豪早該做好準備

事實上林書豪在選擇CBA時,就應該做好這樣的準備了。CBA的外援承擔著非常艱鉅的得分任務,在防守端也需要面對各種高強度的對抗。尤其是在當馬布裡、哈德森和亞當斯分別在北京隊、遼寧隊和新疆隊取得巨大成功後,對於外援的要求就更高了——每晚砍下高分自然只是常規操作,更重要的是帶領本土球員成長,帶動整支球隊的進步。

深度閱讀:是林書豪自己太矯情了,還是CBA防守真的有問題?

這些都是書豪和他本人的團隊,在做出加盟CBA時應該做好的預案。當然,外援們需要在防守端面對各種高強度的對抗,並不是意味著外援“活該”遭受各種髒動作防守,這樣的防守動作並不是合理的,這也是咱們的CBA聯賽需要調整和進步的地方。以往國外的球員們來華淘金時,可能會抱著“這晚飯吃起來很輕鬆”的想法,尤其是不少在NBA退役的球星們在CBA都能大殺四方。

可能林書豪也有這樣的想法,可能史蒂芬森也同樣抱著這樣的想法。球場如戰場,CBA尤其是綜合實力等等各方面的確不如大洋彼岸的NBA,但是中國的本土聯賽同樣也有自己的特色(不是指髒動作),如果抱著“在這裡打球很輕鬆”的想法,是無法真正統治賽場、以及贏得球迷們的尊重的。林書豪在加盟北京隊後的表現,如果按外援的標準來看嚴格來說只是差強人意。

場均24.4分6.2籃板6助攻2搶斷的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48.4%和38.7%的投籃和三分命中率倒是可圈可點,北京隊也在他的帶領下高居聯賽第三,但是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什麼亮點了。別忘了,林書豪的身份是小外援、拿的也是外援級別的薪水,對比CBA其他的小外援們,林書豪的表現的確算不上最優秀的級別。

深度閱讀:是林書豪自己太矯情了,還是CBA防守真的有問題?

當然,林書豪的實力下滑也是客觀因素。本來31歲的他理應正值職業生涯的巔峰,但是連年的傷病摧毀了他的NBA之路,在猛龍隊淪為龍套球員之後沒有球隊願意再給他機會,這也是他選擇CBA加盟北京隊的原因。雖然書豪從數據上看與印象中的小外援有差距,但這對於他、對於CBA聯賽來說卻並不是壞事,CBA從來都沒有哪條條款寫著——外援必須每晚得高分才是優秀外援。

這只是球迷們對於外援們的固定印象,如果書豪能夠打破這種固有印象,刷新球迷們對於外援的認知,開創一種新的外援類型又未嘗不可呢?林書豪在帶動隊友方面、在和隊友教練無縫交流方面、在和球迷們親切交流等等方面,都是做得非常不錯的。換言之,書豪是一個優質球星兼偶像,這些東西反而能夠帶來CBA聯賽的革新,從這一方面看書豪的貢獻還真不小。

裁判應該“保護”書豪嗎?

既然書豪遭受到的大動作犯規都是事實,那麼裁判就理應對此作出反應,每一個球員都是CBA聯賽的寶貴財富,尤其是對於林書豪這樣高流量、高曝光度的球星。正是因為明星球員們在場上“神仙打架”,角色球員也適時站出來貢獻自己的力量,所以聯賽才會越來越精彩。為什麼NBA的觀賞程度比CBA更高呢?原因在於NBA的整體競技水平更高,NBA球星們的數量也相對更多。

深度閱讀:是林書豪自己太矯情了,還是CBA防守真的有問題?

CBA聯賽本賽季湧現出的“絕殺熱潮”,除了少數幾個由角色球員完成之外,大多數都是由外援以及球星們貢獻。所以,裁判應該保護的是這個聯賽的所有球員,而不單單只是林書豪一人。那麼,裁判該如何“保護”呢?首先一條就是及時制止惡意傷人的動作,當防守方動作過大、可能造成對方受傷時,裁判應該及時吹罰犯規吹停比賽,並用正確的判罰給進攻方應有的罰球。

除此之外,當防守方出現不友好的動作甚至是傷人動作時,裁判應該及時吹罰“技術犯規”或者“惡意犯規”,及時控制場上形勢的發展。書豪的球迷們之所以如此憤怒,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書豪遭受兇狠防守時,裁判不但沒有及時作出反應、反而是對兇狠防守視而不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兇狠防守這樣的情況。

事實上每場比賽掌握當晚裁判吹罰的尺度,也是職業球員需要學習的重要一課。聰明的球隊或者球員會在首節利用各種動作試探,裁判究竟是“鼓勵身體對抗”還是“不鼓勵”,如果裁判面對兇狠防守沒有反應,那麼接下來的防守只會越來越兇狠;而如果裁判及時作出反應吹罰犯規甚至升級判罰,那麼接下來的防守方的防守動作只會更小而不會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防守強硬並不等於防守髒,相信大部分的職業球員都能夠掌握這一要領。防守強硬意味著讓進攻方無論是下地運球還是拔起投籃都很難受,而防守髒幾乎意味著讓進攻方受傷,這樣一來那就是非戰鬥性減員了。事實上相信哪怕是打野球的業餘選手,也都能夠分得清強硬和髒的區別,無論是CBA還是NBA,誰防守強硬誰防守髒,相信球迷們都有比較公正的判斷。

CBA的職業化任重道遠

深度閱讀:是林書豪自己太矯情了,還是CBA防守真的有問題?

媒體和球迷們關於針對林書豪防守動作的熱議,事實上也體現了CBA職業化程度還不夠特點。不少球迷質疑CBA的球員們不夠職業、打球老是想著“廢掉”對面的核心,這並不是毫無來由的,CBA聯賽的確有這些不太光彩的歷史。傷病是所有職業球員共同的敵人,用強硬動作來彰顯防守態度沒有問題,但是沒有必要砸他人飯碗,運動員都是靠身體吃飯的。

咱們前面說到了裁判應該對兇狠防守及時作出反應,但是裁判控制球員們的身體接觸也應掌握尺度,不要矯枉過正。籃球畢竟是一項對抗性極高的運動,上場打球就應該做好受傷掛彩的準備;相信經常打野球的球迷們也會有這樣的體驗,戳手指崴腳這樣的事情都是家常便飯,嚴重一點甚至可能傷到腳踝、手腳骨折等等問題。

在打球時遇到這樣的情況,只要不是對手故意為之,相信球迷們都不會過多計較;所以,CBA的裁判們也應該注意這方面的尺度,不少反對書豪的球迷們就表示——“林書豪是不是碰不得”?答案無疑是否定的。籃球比賽身體接觸很正常,但是凡事都有度。籃球不是紳士運動,想要無對抗無身體接觸,大可以坐下來下棋,沒有必要身穿球衣站上籃球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