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是林书豪自己太矫情了,还是CBA防守真的有问题?

林书豪在社交媒体上的一条动态,引发了媒体和球迷们的热议。他晒出了自己被凶狠防守后的伤口,并附文直呼“救命”,还说自己不想鼻青脸肿,还说每晚打的比赛是“篮球拳击”。这桩闹剧至今仍在发酵当中,支持者认为CBA的本土球员对待书豪太不友好,而反对者则认为是书豪自己太矫情,受伤挂彩乃竞技体育常事、不值得特意拿出来大书特书。那么,您怎么看呢?

深度阅读:是林书豪自己太矫情了,还是CBA防守真的有问题?

是书豪自己太矫情了吗?

是林书豪自己太矫情了吗?笔者并不这么认为,在加盟CBA以来书豪的确遭受了不少侵犯,不少球员对他的防守动作的确非常大,从书豪遍体鳞伤的身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除此之外,北京电视台的“天天体育”栏目还特意做了一期节目,将书豪遭受恶意侵犯的镜头做成了集锦公开播出。这并不是书豪在矫情,社交媒体就是朋友圈,球员也是普通人,在朋友圈分享生活没有什么不对。

普通人也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遇到的趣事,偶尔受伤挂彩也会在朋友圈“诉苦”,从这个角度来看书豪并没有矫情。况且,职业球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可指摘之处。林书豪效力的球队是北京首钢篮球队,北京电视台方面选择“护犊子”,剪辑书豪遭受恶意侵犯的镜头并公开播出也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有心的话,辽宁电视台、新疆电视台、广东电视台都可以剪辑一下郭艾伦、周琦和易建联等等球员遭受恶意侵犯的镜头并播出。但是,在这件事情的发酵期间,部分球迷的做法可是真的有失风度。也许他们并不是林书豪的铁杆粉丝,也许他们只是借机发泄,在书豪遭受侵犯的镜头中的“主角们”,遭受到了球迷们的恶意谩骂和人身攻击。

深度阅读:是林书豪自己太矫情了,还是CBA防守真的有问题?

苏若禹的妻子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暴怒,该网友的恶毒留言令人无法评论;俗话说“祸不及家人”,球场上的事情可以球场上解决,苏若禹和林书豪个人之间的事情,应该在球场上解决。裁判没有及时作出反应,林书豪可以当场质疑判罚、北京队也可以及时提出抗议。但是这位球迷却对苏若禹的小孩恶毒诅咒,虽说这位球迷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但是无论谁碰到这样的事情都不会淡然处之。

中国有句话叫做“就事论事”,书豪遭受了恶意侵犯的确是件令人生气的事情,但是不少球迷们的恶意发泄同样令人愤怒。除了对那些“主角们”的人身攻击之外,更是升级到了所有本土球员的高度,认为本土球员是因为“嫉妒”书豪的成就,想证明自己比书豪更强,所以才给他“下马威”,还有攻击中国篮球不靠实力征服对手,只靠一些“手段”,这样的做法同样是不可理喻的。

书豪被特殊对待了吗?

深度阅读:是林书豪自己太矫情了,还是CBA防守真的有问题?

那么,书豪被特殊对待了吗?答案当然也是未必。相信经常关注CBA比赛的球迷们都会发现,外援们在比赛中往往会遭受对手的严密防守,不少球队更是会在锋线这个重点位置安排一个防守悍将,他的工作就是全场比赛缠住自己对位的外援们。原因无二——因为外援是这支球队最强的球员。说句球迷们可能不爱听的话,之所以对书豪防守动作大,也是对他的个人实力的认可。

每支球队的外援都会遭受类似林书豪这样的待遇,小外援福特森屡次在投篮时遭受垫脚防守,史蒂芬森在争抢篮球时直接被打掉了门牙,轻伤不下火线的他选择忍着疼痛继续作战,这样的例子并不是少数。林书豪以小外援的身份加盟北京队,他拿的自然也是外援级别的薪水,同时也是北京队后卫线最强的球员,他遭受外援的同等待遇那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只有书豪遭受侵犯时才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呢?答案在于书豪的身份特殊。林书豪是一个美籍华人,还有过在NBA掀起“林疯狂”的经历,将“Linsanity”这个词写进了英文词典,记性好的球迷们可以回想一下——还有谁将中文词汇写进了英文词典呢?提名华人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功夫”——“Kongfu”。毫不夸张地说,林书豪就是华人之光。

深度阅读:是林书豪自己太矫情了,还是CBA防守真的有问题?

这样的曝光度注定让林书豪成为CBA联赛的焦点,他在比赛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注意,他的每场比赛都会让球迷们十分关注。有消息称,不少球队的老板都打电话给北京队的总经理秦晓雯,称北京队做客他们主场的球票都早早地被抢售一空。在马布里退役后、林书豪加盟前,北京队可是没有这样的市场号召力的,林书豪受到的关注度也可见一斑。

因为林书豪的身份特殊这个原因,他在社交媒体上抱怨一句,再加上电视台节目推波助澜,不少球迷就开始被带了节奏。也许大部分帮书豪控诉、顺带攻击中国篮球的群体,也许平时并不关注CBA或者关注得非常少,这类群体统称“路人粉”,一点就着、也是最容易被“带节奏”的群体。对球员恶意人身攻击不可取、攻击诋毁中国篮球更是不应该,追星也应该理性一点。

林书豪早该做好准备

事实上林书豪在选择CBA时,就应该做好这样的准备了。CBA的外援承担着非常艰巨的得分任务,在防守端也需要面对各种高强度的对抗。尤其是在当马布里、哈德森和亚当斯分别在北京队、辽宁队和新疆队取得巨大成功后,对于外援的要求就更高了——每晚砍下高分自然只是常规操作,更重要的是带领本土球员成长,带动整支球队的进步。

深度阅读:是林书豪自己太矫情了,还是CBA防守真的有问题?

这些都是书豪和他本人的团队,在做出加盟CBA时应该做好的预案。当然,外援们需要在防守端面对各种高强度的对抗,并不是意味着外援“活该”遭受各种脏动作防守,这样的防守动作并不是合理的,这也是咱们的CBA联赛需要调整和进步的地方。以往国外的球员们来华淘金时,可能会抱着“这晚饭吃起来很轻松”的想法,尤其是不少在NBA退役的球星们在CBA都能大杀四方。

可能林书豪也有这样的想法,可能史蒂芬森也同样抱着这样的想法。球场如战场,CBA尤其是综合实力等等各方面的确不如大洋彼岸的NBA,但是中国的本土联赛同样也有自己的特色(不是指脏动作),如果抱着“在这里打球很轻松”的想法,是无法真正统治赛场、以及赢得球迷们的尊重的。林书豪在加盟北京队后的表现,如果按外援的标准来看严格来说只是差强人意。

场均24.4分6.2篮板6助攻2抢断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48.4%和38.7%的投篮和三分命中率倒是可圈可点,北京队也在他的带领下高居联赛第三,但是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亮点了。别忘了,林书豪的身份是小外援、拿的也是外援级别的薪水,对比CBA其他的小外援们,林书豪的表现的确算不上最优秀的级别。

深度阅读:是林书豪自己太矫情了,还是CBA防守真的有问题?

当然,林书豪的实力下滑也是客观因素。本来31岁的他理应正值职业生涯的巅峰,但是连年的伤病摧毁了他的NBA之路,在猛龙队沦为龙套球员之后没有球队愿意再给他机会,这也是他选择CBA加盟北京队的原因。虽然书豪从数据上看与印象中的小外援有差距,但这对于他、对于CBA联赛来说却并不是坏事,CBA从来都没有哪条条款写着——外援必须每晚得高分才是优秀外援。

这只是球迷们对于外援们的固定印象,如果书豪能够打破这种固有印象,刷新球迷们对于外援的认知,开创一种新的外援类型又未尝不可呢?林书豪在带动队友方面、在和队友教练无缝交流方面、在和球迷们亲切交流等等方面,都是做得非常不错的。换言之,书豪是一个优质球星兼偶像,这些东西反而能够带来CBA联赛的革新,从这一方面看书豪的贡献还真不小。

裁判应该“保护”书豪吗?

既然书豪遭受到的大动作犯规都是事实,那么裁判就理应对此作出反应,每一个球员都是CBA联赛的宝贵财富,尤其是对于林书豪这样高流量、高曝光度的球星。正是因为明星球员们在场上“神仙打架”,角色球员也适时站出来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联赛才会越来越精彩。为什么NBA的观赏程度比CBA更高呢?原因在于NBA的整体竞技水平更高,NBA球星们的数量也相对更多。

深度阅读:是林书豪自己太矫情了,还是CBA防守真的有问题?

CBA联赛本赛季涌现出的“绝杀热潮”,除了少数几个由角色球员完成之外,大多数都是由外援以及球星们贡献。所以,裁判应该保护的是这个联赛的所有球员,而不单单只是林书豪一人。那么,裁判该如何“保护”呢?首先一条就是及时制止恶意伤人的动作,当防守方动作过大、可能造成对方受伤时,裁判应该及时吹罚犯规吹停比赛,并用正确的判罚给进攻方应有的罚球。

除此之外,当防守方出现不友好的动作甚至是伤人动作时,裁判应该及时吹罚“技术犯规”或者“恶意犯规”,及时控制场上形势的发展。书豪的球迷们之所以如此愤怒,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书豪遭受凶狠防守时,裁判不但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反而是对凶狠防守视而不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凶狠防守这样的情况。

事实上每场比赛掌握当晚裁判吹罚的尺度,也是职业球员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聪明的球队或者球员会在首节利用各种动作试探,裁判究竟是“鼓励身体对抗”还是“不鼓励”,如果裁判面对凶狠防守没有反应,那么接下来的防守只会越来越凶狠;而如果裁判及时作出反应吹罚犯规甚至升级判罚,那么接下来的防守方的防守动作只会更小而不会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防守强硬并不等于防守脏,相信大部分的职业球员都能够掌握这一要领。防守强硬意味着让进攻方无论是下地运球还是拔起投篮都很难受,而防守脏几乎意味着让进攻方受伤,这样一来那就是非战斗性减员了。事实上相信哪怕是打野球的业余选手,也都能够分得清强硬和脏的区别,无论是CBA还是NBA,谁防守强硬谁防守脏,相信球迷们都有比较公正的判断。

CBA的职业化任重道远

深度阅读:是林书豪自己太矫情了,还是CBA防守真的有问题?

媒体和球迷们关于针对林书豪防守动作的热议,事实上也体现了CBA职业化程度还不够特点。不少球迷质疑CBA的球员们不够职业、打球老是想着“废掉”对面的核心,这并不是毫无来由的,CBA联赛的确有这些不太光彩的历史。伤病是所有职业球员共同的敌人,用强硬动作来彰显防守态度没有问题,但是没有必要砸他人饭碗,运动员都是靠身体吃饭的。

咱们前面说到了裁判应该对凶狠防守及时作出反应,但是裁判控制球员们的身体接触也应掌握尺度,不要矫枉过正。篮球毕竟是一项对抗性极高的运动,上场打球就应该做好受伤挂彩的准备;相信经常打野球的球迷们也会有这样的体验,戳手指崴脚这样的事情都是家常便饭,严重一点甚至可能伤到脚踝、手脚骨折等等问题。

在打球时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要不是对手故意为之,相信球迷们都不会过多计较;所以,CBA的裁判们也应该注意这方面的尺度,不少反对书豪的球迷们就表示——“林书豪是不是碰不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篮球比赛身体接触很正常,但是凡事都有度。篮球不是绅士运动,想要无对抗无身体接触,大可以坐下来下棋,没有必要身穿球衣站上篮球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