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民生在“點滴”

紮根社區,從點滴做起,真正為百姓排憂解難——這是寶雞市公安局金臺分局中山東路派出所引渭路社區警務室工作的真實寫照。

今年以來,中山東路派出所引渭路社區警務室以創建“楓橋式派出所”為契機,按照社區警務工作“四單一圖”工作要求,通過建強社區“四支隊伍”,著力提升群眾幸福感、安全感。1月至今,引渭路社區無重大刑事案件,報警191起,處警191起,發案率較2018年下降57%,轄區治安狀況持續向好。

服务民生在“点滴”

建立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解隊伍。針對轄區流動人口多、臨街商鋪多、居民構成複雜等特點,引渭路社區警務室組建由轄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退休幹部、社區民警、社區幹部、心理諮詢師等組成的矛盾糾紛“微調委員會”,聘請專業律師進駐“微調室”,搭建一站式化解平臺,進行警民聯調,對矛盾糾紛“一包到底”。今年以來,引渭路社區警務室累計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00餘起。

建立全時空巡邏防控隊伍。引渭路社區警務室充分調動社區黨員、個體經營戶、治安積極分子等力量參與群防群治,不斷壯大社區治安巡防隊伍,形成民警、輔警、志願者齊抓共管的治安巡防格局。11月上旬,社區巡防隊在夜間巡邏檢查旅館場所時,發現兩男一女在接受盤查時言辭閃爍、形跡可疑。經過仔細調查,民警發現其中一名男子被該女子通過網絡戀愛的方式騙至寶雞,要求其加入傳銷組織。巡防隊迅速將情況報告社區民警,派出所組織警力清理了傳銷窩點,該男子在社區民警及工作人員的護送下安全返鄉。

服务民生在“点滴”

建立無延時信息採集隊伍。引渭路社區警務室由社區民警張勇牽頭,廣泛動員保安員、保潔員、快遞員、門衛參與,建立無延時信息採集隊伍,依託手持掌上終端,實行“網格化信息採集責任制”,加大轄區居民水、電、車、房屋、就醫等信息的採集力度,服務警務實戰需要。9月份,在採集基礎信息過程中,社區民警發現引渭路某民房是一個無證照的黑液化氣換氣點,存放有60餘個液化氣罐,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警務室及時下發了安全隱患整改提示函,要求物業公司限期將房屋收回,並對換氣站老闆陳某依照消防法進行行政處罰,責令其限期搬離。

建立零距離民生服務隊伍。引渭路社區警務室推行社區“指尖微警務”,在新浪微博、微信等客戶端開通社區民警諮詢服務公眾號,方便群眾順利辦理業務,實現戶口辦理進度查詢、居住證申領等公安業務“家門口”辦理。今年以來,警務室通過微信公眾號答覆群眾諮詢事項56項,解決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2人。轄區武女士居住證過期未審,需要延期簽註後才能辦理養老保險業務,因其居住的老舊小區沒有物業部門,無法提供在住的相關證明。警務室民警便與社區工作人員入戶走訪,核實武某居住情況,為其辦理了居住證延期,幫助其順利辦理了養老保險業務。(

史紅海 董麗君 高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