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数载终进大学,最终却越混越差,农村大学生出路何在?

文|小派


虽然现在很多人称大学生已经泛滥到极点,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的是,在国内某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孩子们考上大学依然是一种奢望,但是好在农村的孩子都非常努力,他们也知道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所以夜以继日,努力学习,寒窗数载之后,终于进入了自己的理想大学,当上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学生。

可就当他们刚准备发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又一次被同龄人甩在了身后。后劲不足,越混越差成了农村大多数出来大学生的标配,很多人在考上大学之初都会想着翻身,可是到最后也只是碌碌无为,最终回到老家。

寒窗数载终进大学,最终却越混越差,农村大学生出路何在?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混得很差呢?他们在成长进步的道路上到底缺乏了什么?农村大学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啊,从选学校选专业的第一步开始,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差距就已经开始拉开了。小编自己就是农村的,在当时我们镇上高考时报志愿目光只会着眼于省内的大学,而且往往只会报单一的专业,思维与眼界的狭窄让我们无法去思考更多,也无法踏出第一步,很多专业我们真的是听都没有听过,更别说去报考了。

寒窗数载终进大学,最终却越混越差,农村大学生出路何在?

第二就是内心的自信。如果大家在学校里有所观察,就会发现大多数城市的学生在阅历以及自信上真的是完爆了农村的学生,看着他们在人群中亮眼发光,在运动会上挥洒汗水,虽然很羡慕,但是如果让自己去做的话,那说的不好听可能就是会让人看笑话。

第三就是家庭环境与资源。“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句话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在大学,你会看到各种形形色色的隐形富豪,他们用着你用不起的东西,学着你从来没见过的事物,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拿证书,不能说我们大学生活费出不起,只是我们除了要养活自身以外基本上就没有多余的资金在其余事情上支出了。

寒窗数载终进大学,最终却越混越差,农村大学生出路何在?

大学的交换项目想去吗?要钱;寒暑假的出国研修想去吗?要钱;各类证书拿下来镀金想要吗?也要钱;全国各地的大会项目想参加吗?都需要钱...

正如有一句话所说:“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资源与环境会使农村学生捉襟见肘。在共同毕业之后,城市的学生不需要操心住处,也可以有着更好的去处,而农村的学生就必须要为着自己在这座城市生存下去而努力奋斗,减轻家庭负担,赡养父母是很多农村学生的必经之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沈腾演过的《西虹市首富》,在意外得到了10亿启动资本后,沈腾饰演的王多鱼本来想花光它,没想到的是越花越多。虽然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可能很难出现,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道理:

寒窗数载终进大学,最终却越混越差,农村大学生出路何在?

有资源的人拥有着更高的容错率,就算走错一步甚至踏进深渊,都有更大的手将他拽出来然后重新启动,而没资源的人只能做更保险的选择,他们不敢也不能拼,踏错一步或许就是永不翻身的结局

寒窗数载终进大学,最终却越混越差,农村大学生出路何在?

但是,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不会成功,农村考上大学的学生可以说都是潜力股,不需要过多的去苛求自己,有的人生在罗马是我们所改变不了的,家境的改变需要几代人去完成,只要自己抓住机会,足够努力,谁又能说你以后就一定会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