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缘何变”留鸟”?河南日报今日聚焦封丘黄河湿地丨河南日报新乡观察




候鸟缘何变”留鸟”?河南日报今日聚焦封丘黄河湿地丨河南日报新乡观察

候鸟缘何变”留鸟”?河南日报今日聚焦封丘黄河湿地丨河南日报新乡观察

候鸟缘何变”留鸟”?河南日报今日聚焦封丘黄河湿地丨河南日报新乡观察

候鸟缘何变”留鸟”?河南日报今日聚焦封丘黄河湿地丨河南日报新乡观察

候鸟缘何变”留鸟”?河南日报今日聚焦封丘黄河湿地丨河南日报新乡观察

候鸟缘何变”留鸟”?河南日报今日聚焦封丘黄河湿地丨河南日报新乡观察


近年来,

封丘县持续加大对黄河生态的保护力度,

黄河滩区生态环境和候鸟栖息环境明显改善。

就在不久前,

当地湿地保护志愿者还在该县荆隆宫乡杨楼村南的黄河滩上,

拍摄到上千只大雁在芦苇荡里嬉戏的场景。

从“鸟不拉屎”到“候鸟天堂”,

封丘县做了哪些努力?

12月19日,河南日报关注封丘黄河湿地,

带您一起看看封丘的“留鸟”秘方。

(点击文末阅读全文即可跳转河南日报电子版)


候鸟缘何变”留鸟”?河南日报今日聚焦封丘黄河湿地丨河南日报新乡观察

河南日报12月19日版样


冬日的封丘县黄河滩区辽阔寂静。


12月16日,在该县李庄镇小张庄村附近的黄河滩区,百余只大鸨停下来悠然觅食、栖息。就在不久前,当地湿地保护志愿者还在该县荆隆宫乡杨楼村南的黄河滩上,拍摄到上千只大雁在芦苇荡里嬉戏的场景。


“大雁、大鸨喜爱群居水边,觅食嫩叶、细根、种子等物。自10月份以来,荆隆宫、陈桥、曹岗等封丘沿黄一带的滩区成了大批南迁候鸟停歇的乐园,这种情况估计要持续到本月底。”据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封丘辖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河湿地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是南北方动植物类群的过渡及迁徙通道,也是我国冬候鸟的越冬北界,鸟类资源十分丰富。黄河滩区相当于鸟儿们南迁旅程上的服务区、加油站。


新乡黄河湿地保护区封丘区域占了六成多


近年来,封丘县持续加大对黄河生态的保护力度,黄河滩区生态环境和候鸟栖息环境明显改善。每到冬季,大雁和白天鹅等十余种候鸟,陆续飞临封丘县黄河滩区附近的水域觅食、休养生息,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早在1988年,经省政府批准,新乡就开始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河南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4780公顷。


2008年,国务院批准保护区范围调整及更名申请,新名称为“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封丘县和长垣县境内的黄河滩涂、背河洼地组成,面积为2278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天鹅、鹤类等珍稀候鸟和栖息地,以及黄河下游特有的内陆湿地生态系统。


候鸟缘何变”留鸟”?河南日报今日聚焦封丘黄河湿地丨河南日报新乡观察


黄河流经封丘县56公里,在封丘县形成了241平方公里的黄河滩区带。黄河大堤两侧100米宽的防护林带,不仅有效防风固沙,还能保证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安全。而位于该县的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龙湖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两大湿地公园,通过植绿、净水,不断加强生态建设,为当地发展特色休闲旅游、观察研究鸟类提供了有利条件。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4280公顷位于封丘县境内,占总面积的六成多。

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候鸟变“留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依托自然保护区,封丘县近年来以生态立县为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全面整治,共取缔、迁出数百家原本设在保护区内的大小企业。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新乡自然保护区内共有鸟类15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占鸟类总数的25%。在位于封丘县陈桥镇的东湖附近,全球仅存不到500只的极危鸟类青头潜鸭被发现有50多只在此处多次现身;被誉为“鸟中熊猫”的全球濒危鸟类震旦鸦雀,也成为摄影家镜头中的常客。


候鸟缘何变”留鸟”?河南日报今日聚焦封丘黄河湿地丨河南日报新乡观察


为加快推进黄河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该县还结合实际制订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工作方案,沿黄河打造多个具备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的湿地公园片区,对环境起到修复作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截至目前,曹岗青龙湖湿地、陈桥东湖湿地通过地形地貌修复、自然湿地岸线维护、水系连通、植被及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维持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同时,当地还以“保护、休闲、科普”为核心,以“花海封丘、乡村振兴”为主题,举办了展现该县湿地风貌、花海风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旅游湿地文化节,着力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候鸟缘何变”留鸟”?河南日报今日聚焦封丘黄河湿地丨河南日报新乡观察


据封丘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化胜介绍,过去黄河滩区缺水少绿,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迁徙的鸟儿停留此地甚至找不到食物。当地生态保护部门和志愿者不得不经常购买玉米等谷物在候鸟经常栖息的地方投食。如今,由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宽阔的水域,肥沃的河滩,浓密的草地,茂盛的丛林,为各种鸟类创造了良好的栖息地。


“加上黄河流域气温变暖等原因,有些南飞的大雁、灰鹤等候鸟,在封丘黄河滩区停留时也会加入‘留鸟’的队伍,留在这里过冬。”李化胜说。


记者丨代娟 通讯员丨张万富

摄影丨孟庆军 编辑丨 陈曦(实习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