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和他玩了!”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社交

“媽媽,我不想和他玩了!”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社交


“媽媽,我不想和他玩了!”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社交


朋友說最近5歲孩子有“社交恐懼”,不知如何是好:

原來,女兒晚上總和鄰居幾個夥伴在院子裡玩,看上去很開心。但有天回家後,她悄悄告訴朋友,其實她經常不高興,因為小夥伴總讓她幹這幹那,越來越不想跟他們玩了。

孩子之間經常會出現矛盾:肢體衝突、搶佔玩具、拒絕合作、爭奪輸贏……其實,這是因為自我意識開始悄悄萌芽了。

前段時間,孫儷兩個孩子因為 “電視上的女演員和媽媽誰更美”鬥嘴上了熱搜。妹妹非要說那是唯一比媽媽美的女演員,等等心態炸了:不可能有這樣的人!倆人誰也不服誰,兩人絕不低頭的倔強姿態如在眼前。

“媽媽,我不想和他玩了!”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社交


兄妹倆可愛又認真的爭吵,恰恰反映了孩子自我意識日益完善,對世界的認識和解釋也愈加獨立。

當孩子出現“以自我為中心”傾向,與別人發生碰撞和衝突,爸媽應該暗自高興,因為孩子的心理層次達到了新層面,人際關係之路正式啟航了。

“媽媽,我不想和他玩了!”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社交


衝突

是劃出與世界邊界的畫筆

曾經看過一個親子類綜藝節目,幾個三四歲的小嘉賓每人帶了一件喜歡的物品。有個3歲的小女孩展示了樂高玩具。主持人說,你願意把它送給在場其他小朋友嗎?

女孩抱緊玩具說:不願意,這是媽媽和我一起拼的。主持人又接連問了其他幾個孩子,大家都不願意,還有孩子差點哭起來。主持人尷尬地說,瞧,現在的孩子真自私!

其實孩子只是自我,不是自私,他們通過佔有,按照意願行使支配自己的權利。如果強行要求出讓一部分“自我”,反而會傷害自我意識,造成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

《超級育兒師》中有一對兄妹,哥哥5歲,妹妹3歲。兩個“熊孩子”天天相互吼叫,為搶玩具、爭地盤等各種事吵個不停,戰爭一觸即發。而一方被責罰時,另一方特別開心,親兄妹像仇人一般。

“媽媽,我不想和他玩了!”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社交


父母很少深究緣由,覺得只是嬌氣、自私、不懂事,束手無策。

其實是因為,大人總是強求哥哥讓妹妹,哥哥的自我需求被壓抑了,積滿了憤憤不平的小心思,動不動就挑事兒“宣誓主權”,發洩不快;而妹妹習慣“佔地為王”,稍有不滿立刻使出大哭大鬧的殺手鐧。

心理學家皮亞傑發現,0-6歲兒童的所有激情都投入到自我中,在衝突和碰撞中試探和確認“我”與他人以及社會的界限,逐漸構建自我。

從2歲起寶寶就能意識到自己與世界是分離的,開始對物品和身體表現出佔有慾,不願讓別人“侵佔”。尤其是5歲以前獨佔玩具現象十分明顯,往往不肯與人分享。

但5歲以後心理會發展到新層面,開始願意與夥伴分享、交換物品,6、7歲時甚至能沉浸於分享的樂趣中。不單是物品和興趣的分享,還有相互傾聽、關愛和理解,形成更深層次的友誼。

“媽媽,我不想和他玩了!”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社交


正確面對孩子們的衝突,這非但不是壞事,反而是成長的契機。

“媽媽,我不想和他玩了!”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社交


錯誤的“保護”會傷害孩子

有個媽媽發現上幼兒園的兒子奇奇脖子上有抓痕,奇奇說,是跟同學打鬧時抓破了。

媽媽氣急敗壞地在家長群裡要求老師懲罰這個同學,還點名道姓地把對方家長損了一頓。雖然最後媽媽佔了上風,但所有家長都知道奇奇有個 “不好惹”的媽媽,暗地裡讓孩子少跟奇奇玩。

結果,同學們開始有意無意地躲開奇奇,怕惹禍上身。奇奇不但沒有因為媽媽強勢出頭更快樂,反而被疏遠冷落,失去了正常社交的機會。

遇到孩子間發生衝突,更有甚者直接用以暴制暴的方式為孩子出氣:

深圳某商場兩個小孩發生矛盾,雙方爸爸大打出手,親屬隨之參與混戰,有人被集體圍攻倒地;

“媽媽,我不想和他玩了!”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社交


陝西兩名孩子搶玩具,一方父親把對方母親拖拽在地,往臉上猛踹,導致其當場腦震盪;

長春某家長,因小區裡一男童拒絕和自己孩子玩拌了兩句嘴,蠻橫要求男童跪在烈日之下……

這種場面,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總是最刺耳的背景音。當孩子目睹父母以如此殘暴惡意地“保護”自己,能感受到愛和溫暖嗎?能學會正確解決衝突嗎?

這種極端陰暗的錯誤示範,也會內化為孩子的處事模式。

心理學家班杜拉曾研究過兒童暴力的原因:他將72名3-6歲兒童被平均分為三組,每個人單獨被測。

一組兒童獨自面對一個娃娃;

二組兒童看到一個成人對娃娃施暴,比如拳打腳踢、扔在地上;

三組兒童看到一個成人平靜地玩娃娃,無暴力行為。

“媽媽,我不想和他玩了!”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社交


之後讓72名孩子單獨面對娃娃,旁邊擺放一些包括槍械類玩具在內的其他物品。

結果,第一、三組兒童對娃娃極少出現攻擊行為,而第二組兒童幾乎都模仿成人的暴力行為,對槍械類玩具也更感興趣。

班杜拉推斷,孩子非常容易通過注意、記憶、排演來模仿成人的行為。

如今大打出手、惡語傷人的新聞屢見不鮮,常常為了搶座位、插隊或搶購限量版等雞毛蒜皮之事鬧得不可收拾,甚至傷及性命。

遇到衝突就戾氣滿滿、逞惡鬥狠,可能是在為從小缺乏正確引導和情緒教養買單。

“媽媽,我不想和他玩了!”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社交


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英國社會學家斯賓塞說:

應該引導兒童自己探討、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儘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儘量多些。

兒童擁有發現、解釋和解決問題的權利。從小被剝奪自由的人,面對真實的社會里將難以自處。

“媽媽,我不想和他玩了!”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社交


1.慢一點,給予反思的機會

音樂家譚盾的兒子參加作曲夏令營後說,S同學總是出言不遜,對他指手畫腳。他生氣地表示:“下一期我不要和S住一個房間了!”

媽媽聽了沒多說什麼,只是給了孩子兩個選擇:

一是向老師如實說出理由,申請下期調換宿舍;二是距離下次開營還有大半年,不如多瞭解一下S,說不定會有改觀。

孩子支支吾吾地說會跟老師申請,但一直沒有付諸行動。

一天,兒子無意中在Youtube上發現S的音樂小站。一開始他嘲笑S樂感不好,彈奏指法不對,但漸漸地負面評價越來越少,最後甚至說:“S最近進步好大,我應該跟他相互學習!”

媽媽沒有動用“一槍一彈”,只是給予更多時間和空間,讓孩子理性看待自己和別人的問題,就贏得了一場關於愛恨的鬥爭。

“媽媽,我不想和他玩了!”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社交


譚盾

孩子需要在成長的迷霧裡呆一會兒。父母要做的不是急於拉他們出來,而是要在盡頭點燃一盞溫暖的燈,等待TA自己撥開迷霧,迎來天朗氣清。

2、當孩子需要時再理性介入

如果遇到難以調和的衝突或安全受到威脅,該怎麼辦呢?

第一步,可以把孩子帶離“災難現場”,盡力恢復冷靜。

第二步,接納TA的處境和心情,弄清衝突原因。

比如:我知道你非常想玩那個滑滑梯,等了好久了對不對?不要急於指責,也別把責任都推到對方身上。

第三步,就事論事,換位思考。

比如說:那個小妹妹可能玩得太開心了,忘記後面還有人在排隊,你以前也有過這種情況是吧?

可以批評孩子,但指向的應是具體行為,如:“你抓別人頭髮/罵人的行為是錯的”,而不要評價“你是個熊孩子”等。

“媽媽,我不想和他玩了!”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的社交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容易內化成人的消極評價,削弱自我行為掌控感,不自覺地朝成人貼的標籤發展。

所以多指出孩子錯誤的具體行為或語言,而非貼“你太害羞了/不自信/調皮/煩人”這樣的標籤。

如果確實孩子受了委屈,堅定地站在TA身邊,給予面對侵犯的勇氣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第四步,問孩子“你覺得該怎麼辦大家都開心?”讓TA思考辦法,不要代替孩子解決。

培養積極建立公平規則、主動善待他人的意識,明白共贏是交友的追求,忽視別人或壓抑自己都不可取。

育兒專家張怡筠博士說:有衝突的時候,就是寶寶學習怎麼處理人際關係的黃金時刻。

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嘗試和處理,多傾聽,少代勞,讓他們自己意識到關係中存在的問題,慢慢積累,主動整合,這樣才能真切地構建出獨立健康的社交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