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這家醫院關門了

▍整理:半夏

近日,據揚州電視臺新聞頻道一檔節目報道,江都新城醫院的50多個醫生,一夜之間被「下崗」了。

據報道,因為經營不善,醫院從6月份到11月份都沒發放工資,社保也有三個月沒繳。在醫院微信群裡收到醫院關門的通知後,所有人均被踢出工作群。

據瞭解,該醫院為一所民營醫院。在今年年2月,揚州市江都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發佈的《關於暫停我區4家醫療機構醫保聯網結算功能的通知》中,該醫院名列其中,自2019年1月10日起已被醫保中心解除醫保結算服務協議。

從上述時間看,該醫院應該是在被解除醫保服務後,就陷入運營困難的境地了。

說到這,大家應該能想起國家醫保局成立後,會同相關部門開展了打擊欺詐騙保的專項行動。這也是很多不合規民營醫院,在醫保嚴管下開不下去的重要導火線。

據看醫界此前報道分析,在醫保嚴管下,嚴重依賴醫保的民營醫院,立即陷入經營困頓。守規則的民營醫療機構面臨不能及時結算醫保款,不守規則的民營醫療機構就更難了。很多醫院或正在變賣,或者尋求併購,或者裁減員工降低成本,或者尋求轉型。

在嚴打詐騙醫保基金的風暴中,不少被取消醫保定的醫療機構不少選擇了關門,那些靠騙保生存的民營醫院徹底被清理出市場。

據媒體報道,隨著分級診療政策的不斷推進,社會辦醫、醫生集團不斷湧現,政策和市場環境的改變對公立醫院的影響正在慢慢彰顯。

中國的公立醫院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企事業單位的職工醫院;另一類是地方政府的公立醫院。在取消藥品加成後,很多公立醫院同樣遇到了財務的壓力,尤其是三甲醫院。

譬如,湖南省湘雅醫院此前曾表示,湘雅醫院於2016年1月1日零點起正式啟動藥品零加成試點,運轉一年後,醫院虧損2個多億。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院長也曾公開表示,醫院年收入15億元,在取消藥品加成後,即便算上加強醫院管理所節省的成本,一年的缺口仍大約為8000萬元。

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院院長曾直言,公立醫院改革對醫院衝擊很大。取消藥品耗材加成後,醫院每天虧損20多萬。

湖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此前也表示,取消藥品加成後,醫院每年的利潤預計下降2500萬,相當於每年關掉十個病區,損失500張病床。

積水潭院長院長此前亦公開表示,取消藥品加成後,醫院每年虧損5-6億。加上政府的補貼後,依然有1億多元的虧損。

給公立醫院帶來壓力的,還有大量的醫生出走。

隨著政策和市場的變化,不少醫生出走體制組建醫生集團,而一些三甲醫院也主動加入到組建醫生集團的行列。據媒體報道,2017年6月華西醫院公開招聘醫生,組建“華西醫生集團”。而在此前,協和醫院已組建了一個由50 多個科室、300 多名醫生組成的醫生集團。

從近年來的醫院數量、床位數量、患者數量這三個數據變化來對比,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的發展還是有著明顯的差異。民營醫院數量增長超過公立醫院,公立醫院患者流量受民營醫院影響而下降,這是不言而喻的事實。

因此,目前的形勢對於公立醫院尤其是三甲醫院而言,同樣很難。

醫院難,其實側面也體現了藥企難。市場的變化會牽動著所有藥企的每一根神經。對於藥企而言,醫院市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醫療市場不斷調整、發展、更替、進步的趨勢下,如何找準關注領域、發掘潛力市場,對於每一家藥企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版權歸賽柏藍(ID:

Mic366)所有

其他媒體欲轉載稿件,請通過文末留言等方式提出申請,經許可後方可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