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期望房價會下跌?教你認清兩個簡單的事實

買房這件事,除非特別有錢有眼光的,或者有高人指點的,大部分人都經歷過觀望的階段,短則一年到幾年,長則幾十年(一代人過去了)。

而觀望的結果,除了失望還是失望,除了錯過還是錯過,說起買房的事,過來人一般都這麼說:“哎,要是我當年(什麼時候)下手就好了,要少花(多少)錢,多買幾套就發財了,哎!那時候就想等等再降點,誰想到一直漲,漲這麼多!”

那房價為什麼這麼堅挺一直漲呢?我不想講大道理,通過比喻的方式淺顯易懂地講講。


還在期望房價會下跌?教你認清兩個簡單的事實


事實一:麵粉漲價了,饅頭還能降價?

開發商先拿地建房,地價就是房價的最大成本。

為了讓問題簡單一點,我們撇開其他因素,就看地價對房價的影響。

開發商以3000元/平的地價拿地,房價可能賣8000元/平。而當地價上漲,開發商以10000元/平的地價拿地的時候,房價還可能是8000元/平嗎?就算做慈善,至少要賣到10000元/平以上吧。

那地價是15000元/平呢,18000元/平呢,25000元/平呢?為什麼你還在認為房價會降,根本就沒有降的空間嘛。何況人工、材料費全部在上漲呢!

好比買麵粉做饅頭生意,麵粉成本1角的時候,饅頭賣5角一個;麵粉成本漲到2角的時候,饅頭賣你6角一個;麵粉成本漲到3角的時候,饅頭賣你7毛一個;那麵粉成本漲到1元的時候,饅頭至少賣1元以上吧,賣你5、6、7毛,你敢要?這是個淺顯的比喻。

事實二:貸款都是銀行的,房價暴跌,你讓銀行吃虧?

我們再從經濟金融角度看,房價為什麼不可能降?

房地產商拿地,至少幾千萬,高至幾十億,錢從哪來?大部分是從銀行貸款。

房子建好了,老百姓來買,錢從哪裡來?父子兩代的口袋掏個底朝天,湊個首付,其他還是從銀行貸款。你把首付+貸款交給開發商,開發商拿到錢再去還銀行的貸款,剩下來的就是開發商的利潤。

所以房價如果大幅下跌,甚至跌破地價,開發商收到的賣房款還不夠還銀行的貸款,產生壞賬。那麼,房價下跌的虧難道最終由銀行來背?你覺得可能嗎?

最後,如果你問我房價就永遠不會跌?當然不是,沒有什麼是永遠的,房價總有一天會跌,一種是金融危機之類的不可抗力,一種是物極必反(高到不符合經濟規律)的時候。

那是什麼時候呢?我認為會比較久,如果非要給個期限的話,我要說(保守地說):二十年以上。但具體誰也無法預測。

所以,如果你是剛需,為一個無法預測的降價而選擇觀望,是極不明智的行為,擁有一兩套房談不上危險,而是很踏實的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