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包工头”不简单,返乡创业建家庭农场带富乡亲

12月9日,莘县徐庄镇周海村嘉旺家庭农场一片繁忙,农场员工在客商引导下,将订购的新鲜蔬菜从地瓜储藏窖和果蔬保鲜库里搬出来,装上外销的卡车。

一座座冬暖式蔬菜大棚排列成行,占地200余亩的嘉旺家庭农场设有果树、地瓜和瓜菜生产不同的种植示范区,在不同季节生产出客商所需的新鲜蔬菜,为客商进行科学的高标准存储,储量充足的按绿色种植标准种植的礼品西瓜、红薯、大豆、辣椒等优质农产品,让这里的农产品交易,在冬季严寒中依然是热度不减。“我是来自山西运城的,常年在徐庄收菜,这里的蔬菜质量好,水分高,新鲜。我这一车蔬菜回到山西能卖上好价钱。”

50岁的周建华是周海村一村民。10年前外出务工,凭一股诚实能干的劲头赢得了务工企业信任。他积累了丰富的务工信息资源,把第一批乡亲带到外地务工,开启了周海村“劳务输出”发展模式,他也成为大家口中名副其实的“包工头”。

在周建华带领下,乡亲们通过辛勤的劳动鼓了腰包,开了眼界,全村人的日子也逐渐富裕起来。他的劳务输出业务也从开始的一两个村扩展到周边十几个村,大家收入逐渐丰厚,周建华也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

2015年,周建华从国家对乡村振兴提供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中看到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于是,他不再东奔西走的联系劳务输出业务,而是沉下心来考虑返乡创业。经过详细的调研,他筹集资金以每亩800元的价格租下了本村200多亩土地,于2016年1月成立了莘县嘉旺家庭农场。“外出务工挣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是留守孩子和空巢老人的孤独酸楚,我一直就想着怎样和乡亲们一起守着家就能干出点事来。”在冬暖式蔬菜大棚里,周建华告诉记者。

嘉旺家庭农场起点高,标准严,果树种植区,是以种植优质品种桃、梨和苹果为主。瓜菜农作物种植以种植礼品西瓜、红薯、大豆、辣椒为主,无论蔬菜还是果蔬,从种植起步就按照绿色种植标准,实施生态生产,发展优势种植业,什么成熟就推广什么。不仅有足够的生产供给能力,还要有高标准现代化的储存能力,于是一座280吨地瓜储藏窖和300平方的保鲜库应运而生,这不仅保障了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也为果蔬的冬季储存夯实了基础。

为开阔眼界,补充知识,周建华还多次外出跟随专家和院校教授实地学习,与全省著名种植专家和外地大型农场庄园合作,加入山东电视台农联科技推广站,成为莘县区域负责人。如今,家庭农场不仅成为集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魅力庄园,而且拥有了优品瓜果,收入稳定。随着大批外出务工农民相继返乡,他们有的流转土地自办合作社,有的按照周建华的经营模式,成立家庭农场,更多的返乡农民工成了他农场的股东。“带富了乡亲,振兴了乡村,周建华这个包工头不简单。”周海村党支部书记周合启为周建华点赞。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会 通讯员 刘黎辉 王英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