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接连不断 中小微融资明年将继续“量增质升”

政策接连不断 中小微融资明年将继续“量增质升”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再次释放积极信号,一系列重要会议均就明年更好解决中小微融资问题进行部署。

政策接连不断 中小微融资明年将继续“量增质升”

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12月1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考核激励机制,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政策接连不断 中小微融资明年将继续“量增质升”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涉及多方面政策制度。其中,以适当价格为其提供与融资需求和融资能力相匹配的资金数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需要金融系统持续探索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衡量金融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强调。

而就在前一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明年实现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其中5家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20%。另外,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由此可见,对于明年的金融工作,中小微企业融资依旧是重中之重。

在温彬看来,对5家国有大型银行提出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20%的目标,也是希望国有大行继续在小微企业贷款、普惠金融贷款方面发挥“头雁”作用。同时,他认为,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此也谈到,在今年年末的会议上即定好清晰目标,相应机制也更健全,在如何推动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具体落地上给了政策引导。他认为,风险分担、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等都是在缓解原有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过高问题。

为保证信贷发挥重要作用,也确保贷款用在更多小微企业身上,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清理减少融资各环节收费,支持银行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展便利续贷业务和信用贷款,将小微企业贷款享受风险资本优惠权重的单户贷款额度上限由500万元提至1000万元,将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率逐步降至1%以下。

去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到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另外两会期间,“让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去年的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的明确目标也已建立。

2019年,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在各类商业银行不断创新与努力下,疏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

前述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通过综合施策,截至2019年10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3%,比全部贷款增速高近11个百分点,利率下降0.64个百分点。此前银保监会方面也公开表示,截至2019年6月末,五大行的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5.14%;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了1.26个百分点。

对于明年将如何完成目标,温彬建议,需要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考核激励机制、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推进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等。例如,可以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到金融机构建设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分散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解除其支持民营企业的后顾之忧。银行内部设置并切实执行民营企业尽职免责条款,监管部门加快以负面清单形式制定尽职免责条款,风险发生时只要银行工作人员在贷前调查、信用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环节不触发负面清单,就免除相关人员责任。此外,他还建议监管方面根据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给予考核和定向政策。

有国有大行普惠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从今年的情况来看,银行已在科技创新、内部考核等方面做了不少改进,外部信息平台建设、负债成本降低等,这些都进一步夯实了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基础。

采访中专家表示,明年可能还会出台更多更细化的支持政策,来引导支持商业银行信贷落地,但同时,监管也要关注过度授信、垒小户等问题,保证贷款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