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線城市”怎麼留住人才,這家醫院能用的招都用上了……

12月2日,距離成昆鐵路“8·14”水害、客運列車停運100多天以後,成昆鐵路恢復了一趟客運列車。儘管這趟車從攀枝花開到成都需運行12個小時,仍然讓攀枝花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徐文豪焦灼的內心得到一點安慰,2020年1月份即將開行的成都至昆明的動車更是讓他有些激動——“攀枝花終於迎來了動車時代,我的醫生們可以從昆明轉動車去成都,出去參加學術會還是方便的!”

“五線城市”怎麼留住人才,這家醫院能用的招都用上了……

從攀枝花機場看過去


接機的路線

位於川西南、滇西北結合地帶的攀枝花是人們口中半認真半調侃的“五線城市”,攀枝花市中心醫院目前職工總數為1931人,其中博士7人,碩士107人,本科998人。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醫院幾乎用上了渾身解數,徐文豪甚至在接機這件事上都動了好一番腦筋。

從在四周都是懸崖、號稱世界三大“奇蹟”機場之一的攀枝花機場降落起,攀西高原的大風、崇山峻嶺的地貌通常都讓那些習慣都市生活的天之驕子們內心隱隱打起了退堂鼓,徐文豪特意叮囑司機不準走常規直達的那條道,“從金海那截繞道走,那一片是城市新區,高樓大廈道路寬廣,往往青年們會覺得攀枝花這個城市還挺不錯的,第一印象就打下來了是不是。”

“五線城市”怎麼留住人才,這家醫院能用的招都用上了……

“五線城市”怎麼留住人才,這家醫院能用的招都用上了……

“五線城市”怎麼留住人才,這家醫院能用的招都用上了……

“你一個醫院要發展,要壯大,要成為攀西地區區域醫療中心,人才是核心!”2018年被引進的張吉宇就是這樣被第一印象“吸引”來的人才。張吉宇是畢業於中山大學的博士,現在是攀枝花市中心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原本在廣州工作的他在丁香園上發佈了自己的求職信息,攀枝花市中心醫院看到後迅速拋來橄欖枝。

張吉宇按照醫院設計好的路線來到攀枝花,院裡在新區一家酒店設下接風宴,黨委書記、院長、分管副院長等主要領導班子全部出席,熱情款待,讓張吉宇頗受感動。他所進的心內科在川內排名前十,這也讓他對職業發展充滿信心,對這座城市、這家醫院一見鍾情。

院方迅速把他的妻兒家人一併接來安排妥當,現在妻子在中心醫院護理部工作,張吉宇的父母更是十分喜歡攀枝花,也在這裡定居下來幫他們帶孩子。從甘肅張掖到廣東廣州,張吉宇最終選擇了四川攀枝花這座五線城市繼續他的職業生涯。

“還是攀枝花的水果更好吃!”妻子和他今年重返廣州辦理事務的時候,看著廣州的水果,妻子言語間溢出的是對攀枝花的熱愛。

“五線城市”怎麼留住人才,這家醫院能用的招都用上了……

出生於重慶、畢業於北京協和、現任醫院腎病內科主任的張穎娟則是從一座山城來到另一座山城。丈夫本身是攀枝花人,畢業後選擇回到家鄉並在中心醫院工作,聽說張穎娟還在北京協和讀博士,2009年,當時的院領導專門來到北京,在北京協和外面一家肯德基約出張穎娟懇談,希望她畢業以後到中心醫院工作。

為了愛情,也為了醫院這份誠意,張穎娟畢業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攀枝花,“我怕冷啊,這裡一年四季都暖和,很適合我,而且攀枝花是座移民城市,整體人員素質也高,我很習慣這裡的生活。”

肝膽外科副主任、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的冉恆泉選擇留下來的原因則是因為醫院的行政樓。來到醫院的第一天,老舊的行政樓和氣派的門診大樓無疑是對比強烈的,冉恆泉想的是,領導肯在這樣的房子裡辦公而把新房子好房子留給員工的醫院,錯不了,這樣的醫院值得託付。

事實上,攀枝花市中心醫院的院區目前整體都有些陳舊,每當看到來醫院看環境的青年人才面露猶豫,徐文豪總是及時地拿出新院區的規劃圖:“困難只是暫時的,你看,我們將來要搬到新院區,那條件是相當好!”

“事業、感情、待遇留人。”這幾方面徐文豪動足了腦筋,引進一個人才,從安家費、職業規劃、科室建設開始,同時考慮他(她)的配偶、子女等等因素,甚至為了員工的子女就學四處求人奔走,“這些事誰來做?我責無旁貸。”

現實的選擇

當聽說成貴高鐵等線路的陸續開通,徐文豪難以掩飾自己的羨慕:“成都我就不說了,其他資陽綿陽宜賓內江南充這些城市的區位優勢都比我們強啊!受制於交通條件,攀枝花的醫生出去開學術會真的太不方便了,近些年整個城市經濟也不景氣,怎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善待人才?難!”在接連幾次碰壁之後,本身為雲南人的他選擇了面對現實:“我現在把蒐羅範圍重點放在了我們周邊城市,比如涼山州和雲南,因為人離家鄉的距離越近才越容易安定。”

“五線城市如何吸引並留住人才,我也特別想跟其他和我們有同樣困境的醫院有所交流。”即使艱難,仍要堅守,徐文豪渴望更多的青年醫生和他當初一樣,選擇攀枝花,留在攀枝花,為建成區域醫療中心,為川西南、滇西北的百姓健康奉獻全部的熱忱。

“五線城市”怎麼留住人才,這家醫院能用的招都用上了……

相信攀枝花並不是個例

識人 留人 用人

都不容易

把你的感受

留言告訴我們吧


家庭與生活報記者|伍方莉 攝影 | 華小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